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1979发布日期:2018-06-15 20:4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白及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三叉大白及是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一个种,其它还有黄花、白花、淡红花等不同种,还与云南的紫花三叉小白及相区别。白及目前发现的有6个种,中国有4个种,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应用在医药上。但最上乘的药材属于紫花三叉白及(含紫花三叉大白及和紫花三叉小白及),载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白及药材品种就详细叙述了两个条件,一是紫色花,二是药材块茎要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多数白及品种或者花色不是紫色,或者花为紫色而又没有爪状分枝。因此进行人工栽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紫花三叉白及才能满足药典的要求。

白及药材一直是依靠采挖野生资源,随着资源的枯竭,已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们开始尝试人工种植白及,现有的有使用块茎进行种植,以及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白及种苗进行种植,但组培苗炼苗栽培技术还不成熟,炼苗是白及组培苗投入到大田栽培的前提,不同的炼苗方法对炼苗的成活率、苗的健壮程度有着较大的影响,现有的炼苗方法不仅移栽成活率低且周期长,已成为白及产业化的瓶颈。组培苗从无菌异养到瓶外有菌自养的这段移栽驯化期,非常容易大量死苗;或育出来的苗质量不高,大田种植效果差等等问题。常规炼苗时,往往采用强光炼苗、小拱棚炼苗等方式,炼苗移栽成活率大约在60%左右,缓苗期时间长,受根腐病、茎腐病感染几率高。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9月至10月或2月至3月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2~3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22℃,空气湿度为85%以上,过渡培养5~7天;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0.5~2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1~3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3~6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1~2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800~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10~20min;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1~3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22℃,空气湿度为80~85%,基质含水量保持70%以上,炼苗15~30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7~19℃,空气湿度为80%~82%,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0~15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4~16℃,空气湿度为80%~82%,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0~15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2~4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22℃,空气湿度为70~80%,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0%以上,炼苗15~30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0%以上,基质含水量60%以上,炼苗20~30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消毒杀菌处理为在培养室内使用1000~1200μW/cm2紫外光照射消毒60~120min。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800~1000倍多菌灵液可以使用植物提取液替代。

优选的,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芦荟、大蒜、桑葚、虎杖捣碎,然后先加入6~8倍重量的热乙醇回流15~30min提取,接着往提取容器中加入8~12倍重量的水煮沸至乙醇挥发完全,过滤,得到药渣和滤液,将滤液放置至常温即得。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基质为造红壤土或含造红壤土的混合基质。

所述的造红壤土是指不含粘土粒或粘土粒含量小于1%的红壤土。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椰糠15~20份、造红壤土8~12份、锯末6~10份、蛭石6~10份、腐殖土6~10份。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田间原土15~20份、椰糠6~10份、药渣3~5份;所述的药渣为芦荟、大蒜、桑葚和虎杖的提取药渣。

优选的,步骤(3)中还包括病虫害防治:在瓶外炼苗的过程中,每隔10~20天,交替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0.1%浓度的溶液1次。

优选的,步骤(3)中还包括追肥:在第二次适温炼苗和常温炼苗的过程中,每隔20~30天,使用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一次。

所述的遮光70%以上是由于白及属于半荫性植物,在组培苗炼苗阶段必须要遮光70%以上直到出棚进入大田种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杂菌对组培苗的侵染,提高了组培苗的成活率,有利于培育健康种苗,对提高大田种植成活率和后续生长有重要意义,从而为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打下基础。

2、本发明分阶段炼苗,具有更科学的适应阶段,极大的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本发明的炼苗成活率能够达到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能够达到98%以上。

3、本发明在炼苗过程中经过适温-低温-适温-常温的温度变化,先经过适宜温度的炼苗,使得刚接触外界环境种苗在适宜温度下能够顺利适应,接着采用低温炼苗,提高种苗对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然后继续使用适宜温度进行炼苗,将在低温下生长不佳的种苗重新发育成壮苗,最后使用大田温度炼苗,从而实现炼苗温度与移栽地温度一致,大大缩短了提高成活率。

4、本发明的炼苗时间选择科学,没有新芽萌动,因此有效减少了洗苗时伤芽的情况。本发明选择在白及的休眠期进行炼苗,提高移栽成活率。本发明通过病虫害防治和追肥,促进白及壮苗,进一步提高大田移栽的成活率。

5、本发明通过合理进行炼苗,在炼苗初期与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避免种苗乍进入差异较大的环境而生长不利的情况,接着进行低温炼苗,最后在炼苗后期,与大田移栽的环境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本发明选择秋季和春季进行炼苗,避免了高温高湿天气引起的幼苗萎蔫的情况;通过在前期高湿保证种苗的供水,后期逐步接近自然湿度,使得种苗能够适应并生长良好,提高存活率。

6、本发明通过先对室内进行紫外光消毒,消除培养室内可能存在的杂菌,避免组培苗开始接触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而可能导致的病害,为继续炼苗打下基础。再通过在瓶外培养的环境中瓶内过渡培养一定时间,通过最适宜的温湿度,有效避免了白及组培苗对环境的不适宜,从而帮助其顺利的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本发明采用物理消毒方法,安全有效,避免了化学消毒方法带来的环境问题。

7、本发明通过将组培生根苗直接在清水中浸泡一方面通过多次浸泡换水,有效清理了组培苗中的培养基,避免了在短时间内清除根部的培养基耗费大量清水,且极易造成茎叶以及根部的损伤的问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多次浸泡能够有效促进种苗生根,且前期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清水中能够作为营养液,为种苗短暂提供营养进行过渡。

8、本发明在第一次适温炼苗(移栽初期),采用较为透水透气的椰糠、造红壤土、锯末等,防积水,疏松透气,肥力高,防止根及假鳞茎的腐烂,提高成活率。椰糠容重小、保水性好,在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的同时,又能透气。造红壤土、锯末等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为白及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营养;本发明在第二次适温炼苗(移栽后期)在使用椰糠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田间原土,便于适应大田环境,配合使用药渣,一方面利用制备植物提取液产生的废弃物药渣作为原料,废物利用,另一方面药渣在基质中能够有效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炼苗后期可以根据情况无须喷施杀菌剂。

9、本发明能够使用植物提取液替代多菌灵,其中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和桑葚、虎杖中的白藜芦醇等成分,有效抗菌抑菌,通过使用植物提取液,不仅有效避免了原有化学农药对水资源以及土壤造成的严重危害,而且具有良好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9月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2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85%以上,过渡培养5天;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0.5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1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3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1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800倍多菌灵液浸泡10min;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1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保持70%以上,炼苗15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7℃,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0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4℃,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0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2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70%,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0%以上,炼苗15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0%以上,基质含水量60%以上,炼苗20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实施例2

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10月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3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2℃,空气湿度为85%以上,过渡培养7天;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2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3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6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2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1000倍多菌灵液浸泡20min;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3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2℃,空气湿度为85%,基质含水量保持70%以上,炼苗30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9℃,空气湿度为82%,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5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6℃,空气湿度为82%,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5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4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2℃,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0%以上,炼苗30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0%以上,基质含水量60%以上,炼苗30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实施例3

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2月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2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9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1℃,空气湿度为90%以上,过渡培养6天;所述的消毒杀菌处理为在培养室内使用1100μW/cm2紫外光照射消毒90min;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1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2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4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1.5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植物提取液浸泡15min;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芦荟、大蒜、桑葚、虎杖捣碎,然后先加入6倍重量的热乙醇回流15min提取,接着往提取容器中加入8倍重量的水煮沸至乙醇挥发完全,过滤,得到药渣和滤液,将滤液放置至常温即得;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2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1℃,空气湿度为82%,基质含水量保持75%以上,炼苗20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6%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8℃,空气湿度为81%,基质含水量保持66%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1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81%,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1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3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1%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1℃,空气湿度为72%,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2%以上,炼苗20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1%以上,基质含水量61%以上,炼苗22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步骤(3)中所述的基质为造红壤土或含造红壤土的混合基质;所述的造红壤土是指不含粘土粒或粘土粒含量小于1%的红壤土。

步骤(3)中还包括病虫害防治:在瓶外炼苗的过程中,每隔10天,交替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0.1%浓度的溶液1次。

步骤(3)中还包括追肥:在第二次适温炼苗和常温炼苗的过程中,每隔20天,使用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一次。

实施例4

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3月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3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6%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86%以上,过渡培养5天;所述的消毒杀菌处理为在培养室内使用1050μW/cm2紫外光照射消毒70min;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1.2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1.5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4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1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植物提取液浸泡20min;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芦荟、大蒜、桑葚、虎杖捣碎,然后先加入8倍重量的热乙醇回流30min提取,接着往提取容器中加入12倍重量的水煮沸至乙醇挥发完全,过滤,得到药渣(用于瓶外炼苗的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和滤液,将滤液放置至常温即得;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3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2℃,空气湿度为82%,基质含水量保持72%以上,炼苗25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7%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9℃,空气湿度为81%,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4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6℃,空气湿度为82%,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3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2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74%,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2%以上,炼苗25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0%以上,基质含水量60%以上,炼苗25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椰糠15份、造红壤土8份、锯末6份、蛭石6份、腐殖土6份。

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田间原土15份、椰糠6份、药渣3份;所述的药渣为芦荟、大蒜、桑葚和虎杖的提取药渣。

步骤(3)中还包括病虫害防治:在瓶外炼苗的过程中,每隔20天,交替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0.1%浓度的溶液1次。

步骤(3)中还包括追肥:在第二次适温炼苗和常温炼苗的过程中,每隔30天,使用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一次。

实施例5

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9月中旬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3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8%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88%以上,过渡培养6天;所述的消毒杀菌处理为在培养室内使用1150μW/cm2紫外光照射消毒100min;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1.5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2.5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5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2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植物提取液浸泡15min;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芦荟、大蒜、桑葚、虎杖捣碎,然后先加入8倍重量的热乙醇回流18min提取,接着往提取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煮沸至乙醇挥发完全,过滤,得到药渣和滤液,将滤液放置至常温即得;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1.5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83%,基质含水量保持78%以上,炼苗18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9℃,空气湿度为82%,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2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81%,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3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2~4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2℃,空气湿度为75%,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4%以上,炼苗26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0%以上,基质含水量60%以上,炼苗25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椰糠20份、造红壤土12份、锯末10份、蛭石10份、腐殖土10份。

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田间原土20份、椰糠10份、药渣5份;所述的药渣为芦荟、大蒜、桑葚和虎杖的提取药渣。

实施例6

一种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内炼苗:选择10月下旬开始炼苗,先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3天揭盖完毕,期间环境条件与组培时保持一致;接着将培养瓶转移至瓶外炼苗的位置,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2℃,空气湿度为89%以上,过渡培养5天;所述的消毒杀菌处理为在培养室内使用1000μW/cm2紫外光照射消毒110min;

2)清洗浸泡:将经过瓶内炼苗的紫花三叉大白及组培生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放在装有1.6cm深的室温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2h,然后重复换水浸泡4次,最后一次换水后,持续浸泡1天促生根,接着将种苗使用植物提取液浸泡18min;所述的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芦荟、大蒜、桑葚、虎杖捣碎,然后先加入6倍重量的热乙醇回流28min提取,接着往提取容器中加入11倍重量的水煮沸至乙醇挥发完全,过滤,得到药渣和滤液,将滤液放置至常温即得;

3)瓶外炼苗:

A、第一次适温炼苗:将经过清洗浸泡的白及组培生根苗定植于第一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椰糠,覆盖厚度为1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8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保持70%以上,炼苗22天;

B、低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8℃,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初次低温炼苗13天;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5%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80%,基质含水量保持65%以上,进行再次低温炼苗13天;

C、第二次适温炼苗:将经过低温炼苗的白及组培生根苗移栽于第二炼苗床的基质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为度,栽后浇透定根水,然后再覆盖一层大田原土,覆盖厚度为3cm,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保持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76%,基质含水量逐步降至60%以上,炼苗22天;

D、常温炼苗:保持通风,控制遮光70%以上,同时控制温度与大田温度保持一致,空气湿度70%以上,基质含水量60%以上,炼苗28天,即可进入大田种植。

所述的第一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椰糠18份、造红壤土10份、锯末8份、蛭石8份、腐殖土8份。

所述的第二炼苗床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田间原土18份、椰糠8份、药渣4份;所述的药渣为芦荟、大蒜、桑葚和虎杖的提取药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