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0562发布日期:2018-08-19 11:2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二甲吩草胺,氯乙酰胺类化合物,主要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或甜菜等作物,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杂草如稗草、马唐、牛筋等和阔叶杂草如反枝苋、鬼针草、荠菜、鸭舌草、香甘菊等,对作物安全。

噻吩磺隆英文通用名thifensulfuronmethyl,分子式c12h13n5o6s2。噻吩磺隆是一种高效选择性芽后茎叶处理剂,属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是支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能抑制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分裂,使敏感作物停止生长。能用于禾谷类作物防除1年生阔叶杂草。主要通过杂草叶面和根系吸收并传导。一般施药后,敏感杂草立即停止生长,1周后死亡。主要用于防除禾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田间的阔叶杂草,如反枝苋、马齿苋、播娘蒿、荠菜、猪毛菜、猪殃殃、婆婆纳、牛繁缕等,对刺儿菜、田旋花及禾草等无效。。

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品种在农用除草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连续施用后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草谱窄,施用次数多会加重环境污染。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杂草,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跟不上杂草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杂草最常见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缓药物抗性产生、具有增效作用的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二甲吩草胺和嘧啶肟草醚,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重量比为35:1~1:25。

优选的,所述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重量比为2~10:1,更加优选的事8~10:1。

进一步的,所述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在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90%。

进一步的,所述除草组合物中还含有载体和助剂。所述载体为自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己酮、n-辛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松节油、棉籽油等)、矿物油、乙酸乙酯或乙腈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其他常规助剂。所述助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或消泡剂。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类型复合使用。

所述乳化剂选自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氮酮、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选自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改性淀粉、黄原胶、膨润土、二氧化硅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所述物质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可通过市场购得。

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除草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具有协调增效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够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药效作用时间长;对作物安全,对人畜和环境安全。

具体实施案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田间药效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用量。

一、产品制备实施案例

实施例1

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为乳油,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甲吩草胺,58%;噻吩磺隆,7%;乳化剂选用农乳500#和农乳601#,用量分别为4%和6%;二甲苯,余量。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除草剂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功能性助剂,在搅拌混合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搅拌混合釜可选用搪瓷反应釜、不锈钢搅拌釜等。

实施例2

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为悬乳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甲吩草胺,40%;噻吩磺隆,20%;乳化剂农乳op-10,2%;分散剂聚羧酸盐,7%;增稠剂选用黄原胶,用量分别为0.1%;防冻剂乙二醇,5%;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0.5%;水,余量。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先将有效成分噻吩磺隆除草剂置于反应釜中,加水混合均匀,通过研磨工艺制得浓悬浮液;再将二甲吩草胺、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功能性助剂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通过高速剪切,经调制最终制的悬乳剂。主要设备是配料釜、胶体磨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

实施例3

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甲吩草胺,30%;噻吩磺隆,2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4%;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7%;填料白炭黑,10%,填料高岭土,余量。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除草剂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功能性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

实施例4

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甲吩草胺,45%;噻吩磺隆,5%;润湿剂十二烷苯磺酸钠,4%;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填料凹凸棒土,余量。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除草剂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功能性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加10~25%的水,然后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或将粉碎过的粉体在沸腾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干燥,之后筛分制得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或流化床干燥,或沸腾造粒机、筛分机。

实施例5

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为水乳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甲吩草胺,40%;噻吩磺隆,5%;乳化剂选用601pt和农乳by-125,用量分别为2%和6%;二甲苯,10%;抗冻剂选用乙二醇,5%;水,余量。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除草剂剂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其它功能性助剂与水混合成均匀水相。在高速剪切机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即可形成分散良好的水乳剂。

实施例6

一种含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的除草组合物,为微乳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甲吩草胺,40%;噻吩磺隆,10%;乳化剂选用kt和农乳601#,用量分别为6%和8%;二甲苯,15%;水,余量。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除草剂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在搅拌混合釜中搅拌使其呈均匀油相,再慢慢搅拌下加入水搅拌呈透明状态即可。搅拌混合釜可选用搪瓷反应釜、不锈钢搅拌釜等。

二、生物活性试验案例

生物活性实施案例1

供试杂草:马唐、稗草、铁苋菜、马齿苋

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试材的培养,温度25~35℃。将定量的马唐、稗草、铁苋菜、马齿苋种子播于直径8cm的塑料盆中,覆土1~2mm,放入装有水的搪瓷盘中,让水逐渐渗入,等水渗到土表后转移到光照培养室待用。

供试药剂:90%二甲吩草胺原油,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提供;90%噻吩磺隆原药,常州瑞平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药剂药液配制: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定量的二甲吩草胺、噻吩磺隆原药,加入专用乳化剂溶解后,再加入2倍的丙酮至完全溶解,用0.1%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试验剂量设计:每药剂单剂根据对试验杂草的各自特性设置浓度如下:二甲吩草胺设200、400、800、1600g.a.i./ha(马唐、稗草);240、480、960、1920g.a.i./ha(铁苋菜、马齿苋),噻吩磺隆设10、20、40、80g.a.i./ha(马唐、稗草);15、30、60、120g.a.i./ha(铁苋菜、马齿苋);每个药剂不同浓度两两混用得不同混配剂量。具体试验设计剂量见表1和表2。

表1供试药剂防除马唐、稗草试验剂量设计(用量g.a.i./ha)

表2供试药剂防除铁苋菜、马齿苋试验剂量设计(用量g.a.i./ha)

施药方法:试验于马唐、稗草、铁苋菜2叶1心期,马齿苋4叶期茎叶均匀喷雾处理。按精准喷雾塔实际喷药面积准确计算并配制所需药液,将待处理塑料盆环形均匀排列在旋转喷雾台上,喷雾处理。喷雾压力2kg/m2,锥形喷头流量100ml/min,4次重复。

杂草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20天后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鲜重防效。

药效计算方法:试验结果用gowing法评价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gowing法理论防效计算式为:

式中x、y分别为两单剂的实测防效值(%),e为不同配比混用的实测防效值(%),e0为理论防效值(%),当e-e0介于-10~10时为相加作用,当e-e0>10时为增效作用、当e-e0<-10时为拮抗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混用对马唐、稗草的防效结果

表4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混用对马齿苋、铁苋菜的防效结果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二甲吩草胺和噻吩磺隆施用后,对马齿苋等叶有红化等症状,后期作用效果差。由表3、4可以看出,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混用后对马唐、稗草实测防效与理论防效的差值在0~6之间,介于-10~10之间,说明两者混用对马唐、稗草均属于相加作用;由表3可以看出,二甲吩草胺与噻吩磺隆混用后对马齿苋、铁苋菜实测防效与理论防效的差值在0~11.1之间,说明两者混用对马齿苋、铁苋菜属于相加作用,并有增效作用。

生物活性实施案例2

下面使用实施例1、4、对比例对玉米田间杂草进行药效防治,主要防除对象为禾本科杂草马唐、狗尾草、稗草、牛筋草、、香附子等,阔叶杂草马齿苋、反枝苋、藜等。对比例是:720g/l二甲吩草胺乳油、10%噻吩磺隆水乳剂,以及清水对照(ck)。

本田间试验中设实施例药剂、对比例药剂和以清水作为对照(ck)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36个处理小区,于玉米田见杂草2~4叶龄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防效调查,分别于施药后20d、40d调查2次。每处理小区随机4点取样法,每点0.25m2,分种类调查各处理区残存杂草株数,第二次调查将杂草拔出称取地上部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见表5、表6和表7。

表5药后20d对玉米田杂草防效(%)

表6药后40d对玉米田杂草防效(%)

表7实施例1和实施例4药后40d对玉米田杂草鲜重防效(%)

表5、6、7的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0天和药后40天,实施例1和实施例4对玉米田间杂草马唐、狗尾草、稗草、牛筋草、香附子、马齿苋、反枝苋、藜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即达到理想防治效果,均高于对比例;实施例1在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60克以上、实施例4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65克以上,防效均在90%以上。该发明组合物在低剂量下就达到理想防治效果,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另外,试验期间田间观察发现,该发明组合物对玉米生长发育无影响,对作物安全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