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291发布日期:2018-08-10 18:5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食用菌栽培主要原料的棉籽壳,价格也在不断上涨,2017年以来,每吨棉籽壳的价格在2000~3000元波动,高峰时甚至超过3000元/吨。而且,采用棉籽壳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棉酚及其他农残的问题,产品往往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的进程。因此,急需拓展除棉籽壳之外的其他食用菌栽培原材料。

棉秆属于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整株棉包括根、茎、冠三部分,根系由主根和毛根组成,茎由主干和支干组成,冠由分枝、叶、桃组成。横向截面分为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按重量比,皮占总量的30%,,木质部分占65%,髓占4.5%;按体积比,皮占总体积的20.47%,木质部占63.3%,髓占15.95%。棉秆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附产品,除部分用于薪柴、发电外,大部分堆积于农村房前屋后、田埂路旁,既污染了环境,又埋下了火灾隐患。我国年种植棉花面积约为7500万亩,年产棉秆约2300万吨,是棉籽壳产量的5倍左右。棉秆含粗蛋白6.5%、半纤维素10.7%、纤维素44.1%、木质素15.2%、钙0.65%、磷0.09%,碳氮比为30:1。

豆秆指大豆收获后,剩余的植株部分。目前在中国广大地区,多数被晒干做燃料用,但事实上秸秆里蛋白质含量为10%-12%,质量较好,若合理加工利用,可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玉米芯主要由35%-40%的半纤维素、32%-36%的纤维素、17%-20%的木质素及1.2%-1.8%的灰分构成。2013年全国玉米芯资源总产量为4590万吨,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

目前,利用棉秆、豆秆、甘蔗渣、玉米芯4种下脚料联合栽培金针菇的方法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以及采用该栽培基质的金针菇栽培方法,旨在充分利用棉秆屑、豆秆屑、甘蔗渣、玉米芯4种下脚料栽培金针菇,开发金针菇栽培的新型基质,避免使用耗费木材资源的木屑,与农残超标且价格高昂的棉籽壳,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为金针菇栽培企业开发新型配方、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其是以棉秆屑、豆秆屑、玉米芯、甘蔗渣作为碳源培养料,以麸皮作为氮源培养料,以玉米芯、生石灰、轻钙作为栽培辅料,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6-18%,豆秆屑18-20%,玉米芯16-18%,甘蔗渣18-20%,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各原料总量之和为100%。

优选的,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8%,豆秆屑18%,玉米芯18%,甘蔗渣18%,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进一步,所述棉秆屑的粒径为0.5-1.5cm,所述豆秆屑的粒径为0.5-1.5cm,所述甘蔗渣的粒径为0.5-1.5cm。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玉米芯并置于容器中,加水没过玉米芯,盖上塑料板或塑料盖,再覆盖上覆盖物确保玉米芯始终淹没在水中,浸泡1.5-2小时后撤去覆盖物,搅拌玉米芯5-10min,再覆盖上覆盖物,继续浸泡2-2.5小时后将水排尽,得到预处理后的玉米芯;

2)分别称取棉秆屑、豆秆屑、甘蔗渣,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往混合料中加入混合料总干重115-125%的水进行预湿润,然后将混合料与预处理后的玉米芯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麸皮、玉米粉,得到主培养料;

3)将生石灰和轻钙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再将溶解后的生石灰和轻钙加入上述主培养料中,搅拌均匀后制包、灭菌,得到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

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含水量为62-65%。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本发明金针菇栽培基质的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针菇栽培基质装入聚乙烯栽培袋并接种金针菇菌种,制得金针菇菌袋;

2)将金针菇菌袋移入培养房,控制培养房温度为22℃-23℃,进行金针菇暗培养,30天左右菌丝满袋,第35天左右开始降温刺激,促进初生原基萌发;

3)培养至34-36天时,对培养房进行降温,每2天温度下降1℃,当培养房温度降至13-15℃时,金针菇菌袋长出初生原基,继续降温至初生原基长至4.8-5.2cm时进行割袋处理;

4)将培养房温度降到6-8℃,对割袋处理后的金针菇菌袋进行低温抑制,加大通风量,2-3天后初生原基倒伏、萎蔫,抑制完成;

5)提升培养房温度至12-13℃,继续培养金针菇菌袋,使萎蔫的初生原基继续生长出新的原基,3-5天后再生原基出现,继续生长至4.8-5.2cm时,完成再生,此时进行套袋使其继续生长;

6)将菇房温度重新降至6-8℃,使再生原基继续生长,直至菌柄长至13-15cm时基本成熟,采收金针菇。

生产上往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采收的安排,价格好时就早点采收,价格低时就继续降温至4-5℃,延缓其生长,待价格回升再采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良效果如下:

1、本发明充分利用这棉秆屑、豆秆屑、玉米芯、甘蔗渣等4种下脚料栽培金针菇,开发形成金针菇栽培的新型基质,同时拓展了下脚料的使用范围。

2、本发明避免使用耗费木材资源的木屑进行栽培食用菌,实现了生态的保护。

3、本发明避免使用农残超标且价格高昂的棉籽壳,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为金针菇栽培企业开发新型配方、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4、采用本发明栽培的金针菇,其生物学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其是以棉秆屑、豆秆屑、玉米芯、甘蔗渣作为碳源培养料,以麸皮作为氮源培养料,以玉米芯、生石灰、轻钙作为栽培辅料,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6-18%,豆秆屑18-20%,玉米芯16-18%,甘蔗渣18-20%,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各原料总量之和为100%。

优选的,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8%,豆秆屑18%,玉米芯18%,甘蔗渣18%,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进一步,所述棉秆屑的粒径为0.5-1.5cm,所述豆秆屑的粒径为0.5-1.5cm,所述甘蔗渣的粒径为0.5-1.5cm。

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玉米芯并置于容器中,加水没过玉米芯,盖上塑料板或塑料盖,再覆盖上覆盖物确保玉米芯始终淹没在水中,浸泡1.5-2小时后撤去覆盖物,搅拌玉米芯5-10min,再覆盖上覆盖物,继续浸泡2-2.5小时后将水排尽,得到预处理后的玉米芯;

2)分别称取棉秆屑、豆秆屑、甘蔗渣,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往混合料中加入混合料总干重115-125%的水进行预湿润,然后将混合料与预处理后的玉米芯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麸皮、玉米粉,得到主培养料;

3)将生石灰和轻钙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再将溶解后的生石灰和轻钙加入上述主培养料中,搅拌均匀后制包、灭菌,得到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含水量为62-65%。

一种金针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针菇栽培基质装入聚乙烯栽培袋并接种金针菇菌种,制得金针菇菌袋;

2)将金针菇菌袋移入培养房,控制培养房温度为22℃-23℃,进行金针菇暗培养,30天左右菌丝满袋,第35天左右开始降温刺激,促进初生原基萌发;

3)培养至34-36天时,对培养房进行降温,每2天温度下降1℃,当培养房温度降至13-15℃时,金针菇菌袋长出初生原基,继续降温至初生原基长至4.8-5.2cm时进行割袋处理;

4)将培养房温度降到6-8℃,对割袋处理后的金针菇菌袋进行低温抑制,加大通风量,2-3天后初生原基倒伏、萎蔫,抑制完成;

5)提升培养房温度至12-13℃,继续培养金针菇菌袋,使萎蔫的初生原基继续生长出新的原基,3-5天后再生原基出现,继续生长至4.8-5.2cm时,完成再生,此时进行套袋使其继续生长;

6)将菇房温度重新降至6-8℃,使再生原基继续生长,直至菌柄长至13-15cm时基本成熟,采收金针菇。

实施例1

采用以下配方的金针菇栽培基质对金针菇栽培效果的影响

处理1:棉秆屑18%、豆秆屑18%、玉米芯18%、甘蔗渣18%、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处理2:棉秆屑72%、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处理3:豆秆屑72%、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处理4:玉米芯72%、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处理5:甘蔗渣72%、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处理6(对照):木屑24%、棉籽壳24%、甘蔗渣24%、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

以上各配方的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如下:

处理1:按测试总干重的18%比例分别称取棉秆屑、豆秆屑、甘蔗渣,干料预混后,加水预湿,加水比例为3者总干重的122%。18%比例的玉米芯称好干重后,提前一个晚上预湿,预湿方法为:将玉米芯倒入大型塑料桶,加入清水,直至没过全部玉米芯,盖上塑料板或塑料盖,再覆上重物,确保全部玉米芯淹没在水中,2个小时后,撤去覆盖物,用木棍在桶里搅拌玉米芯,使部分未湿透的玉米芯继续遇水泡湿,再覆盖上重物,再2个小时左右,即可拔掉塑料桶底部的塞子,使水排尽,同时撤去覆盖物,湿透的玉米芯继续留在桶里,等待次日早晨生产使用。注意,玉米芯浸泡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否则厌氧发酵,玉米芯易变质。

次日将提前预湿好的玉米芯与当天预湿的棉秆屑、豆秆屑、甘蔗渣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测试总干重25%的麸皮、2%的玉米粉,另外称取总干重1%的清水,溶解0.5%的生石灰和0.5%的轻钙,溶解后的石灰和轻钙加入主培养料,搅拌5分钟,均匀后即可制包、灭菌,平均含水量在62-65%。

处理2:按测试总干重的72%比例称取棉秆屑进行预湿,加水比例为棉秆屑干重的122%,棉秆屑首先预湿搅拌均匀备用。加入测试总干重25%的麸皮、2%的玉米粉,另外称取总干重1%的清水,溶解0.5%的生石灰和0.5%的轻钙,溶解后的石灰和轻钙加入主培养料,搅拌5分钟,均匀后即可制包、灭菌,平均含水量在62-65%。

处理3:按测试总干重的72%比例称取豆秆屑进行预湿,加水比例为豆秆屑干重的122%,豆秆屑首先预湿搅拌均匀备用。加入测试总干重25%的麸皮、2%的玉米粉,另外称取总干重1%的清水,溶解0.5%的生石灰和0.5%的轻钙,溶解后的石灰和轻钙加入主培养料,搅拌5分钟,均匀后即可制包、灭菌,平均含水量在62-65%。

处理4:按测试总干重的72%比例称取玉米芯进行预湿,预湿方法同处理1。次日清晨加入测试总干重25%的麸皮、2%的玉米粉,另外称取总干重1%的清水,溶解0.5%的生石灰和0.5%的轻钙,溶解后的石灰和轻钙加入主培养料,搅拌5分钟,均匀后即可制包、灭菌,平均含水量在62-65%。

处理5:按测试总干重的72%比例称取甘蔗渣进行预湿,加水比例为甘蔗渣干重的122%,甘蔗渣首先预湿搅拌均匀备用。加入测试总干重25%的麸皮、2%的玉米粉,另外称取总干重1%的清水,溶解0.5%的生石灰和0.5%的轻钙,溶解后的石灰和轻钙加入主培养料,搅拌5分钟,均匀后即可制包、灭菌,平均含水量在62-65%。

处理6:按测试总干重的24%比例分别称取木屑、棉籽壳、甘蔗渣进行预湿,加水比例为3者干重的122%,3者首先预湿搅拌均匀备用。加入测试总干重25%的麸皮、2%的玉米粉,另外称取总干重1%的清水,溶解0.5%的生石灰和0.5%的轻钙,溶解后的石灰和轻钙加入主培养料,搅拌5分钟,均匀后即可制包、灭菌,平均含水量在62-65%。

采用上述6种处理的金针菇栽培基质进行金针菇栽培,5种处理配方在同一日进行拌料、制包,统一采用对折径为17×35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种处理制包后必须及时地做上标记,比如1、2、3、4、5,避免混淆。一般上午11:00左右即可开始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灭菌灶内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保持100℃4个小时后停止加热,继续保温。次日中午11:00左右打开灭菌灶门一条小缝,陆续降温、排湿,3个小时左右即可退灶,将培养袋移入冷却室冷却。冷却室可安排抽气或用空调制冷,加速冷却。当菌包降温至25℃左右室温时,移入接种室。另外选择一处1平方米左右地面,铺上报纸,放上铁碗,里面放置1-2包气雾消毒剂(气雾消毒剂用量多少根据接种室空间体积换算),关好门窗、塞好缝隙,点燃气雾消毒剂,撤去人员,离开接种室,次日开始接种。具体方法如下:

(1)接种后将菌包移入培养房开始22℃-23℃暗培养,30天左右菌丝满袋,第35天左右开始降温刺激,促进初生原基萌发。

(2)降温从22℃开始,2天降一度,降到15℃时用了14天左右。即接种后第50天左右长出初生原基,此时继续降温。第55天左右初生原基长至5cm左右,呈现馒头状原基时进行割袋。

(3)对割袋后的菌包进行低温抑制,将菇房温度直接降到6-8℃,加大通风量,主要采取内循环处理,新风量适当控制。延长内循环风机催蕾时间,抑制其生长,2-3天后初生原基倒伏、萎蔫,抑制完成。

(4)提升菇房温度至12-13℃,继续培养菌包,使萎蔫的初生原基继续生长出新的原基,3-5天后再生原基出现,继续生长至5cm左右馒头状时,完成再生,此时进行套袋,使其继续生长。

(5)将菇房温度重新降至6-8℃,使再生原基继续生长,直至菌柄长至13-15cm时基本成熟,可以开始采收。生产上往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采收的安排,价格好时就早点采收,价格低时就继续降温至4-5℃,延缓其生长,待价格回升再采收。

(6)对每个处理进行分区组测试,随机放在菇房内3个不同的位置,减少不同栽培床架间的小气候差异,分别测试3个区组的产量,再取平均值分别登记结果。

(7)结合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差异显著性的处理,得出最后结果与适宜配方:棉秆屑18%、豆秆屑18%、甘蔗渣18%、玉米芯18%、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即处理1.

表1:6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及单产情况

表2:不同处理测试区组及方差分析情况

由表2可知,处理1在5%水平上与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显著差异,1号、6号处理和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

表3:不同处理生物学效率比较

注:生物学效率=每袋鲜菇重/每袋干料重×100%

由表3分析可知,采用本发明的金针菇栽培基质(即处理1),其生物学效率最高,与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相比,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5.33%、10.00%、7.78%、14.89%、14.89%、5.55%。

实施例2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6%,豆秆屑20%,玉米芯16-%,甘蔗渣20%,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各原料总量之和为100%。

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金针菇栽培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7%,豆秆屑19%,玉米芯17%,甘蔗渣19%,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各原料总量之和为100%。

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金针菇栽培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金针菇栽培基质,各原料重量百分含量为:棉秆屑18%,豆秆屑20%,玉米芯16%,甘蔗渣18-%,麸皮25%,玉米粉2%,生石灰0.5%,轻钙0.5%,各原料总量之和为100%。

所述金针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金针菇栽培方法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