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马铃薯挖掘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765发布日期:2018-07-20 18:0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马铃薯挖掘铲。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年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在1050hm2和8000万吨左右。同时,我国马铃薯消费量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马铃薯适应性强、产业链长且产值高,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及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6年德国年种植面积仅有中国的5.6%,总产量却为中国的14.3%。这说明,我国马铃薯生产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品种单一、农艺标准不一、生产技术粗放、管理水平差及机械化水平低等。

马铃薯挖掘铲是在马铃薯收获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马铃薯挖掘机整体挖掘性能,条件要求较高。就目前现有的挖掘铲,其结构有三角形挖掘铲、栅条形挖掘铲等等,还有根据仿生原型进行的仿生设计铲等等,虽然都能比较有效的进行马铃薯的挖掘工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在马铃薯收获过程中,由于挖掘铲形状或者表面的结构会对马铃薯造成一定的损伤,使得破碎率增加;二是由于挖掘铲为挖掘机械中的关键部件,性能要求性对较高,现有的挖掘铲工作阻力大,使得工作效率不高,大大增加了作业成本;三是由于马铃薯生长环境的差异,挖掘铲也需要满足对各类土壤的适应性,比如需要克服土壤粘性大,易粘连在铲柄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滚轮式减阻防粘的马铃薯挖掘铲。

本发明是由铲柄、螺纹孔、滚轮、滚针轴承、轴承套管、油嘴螺栓、刮片构成;

所述的铲柄上布置三个螺纹孔,布置方式成三角形排列,横排两个,竖排一个,铲柄通过螺栓和三个螺纹孔连接在机架上,每个螺纹孔的直径为铲柄上端两个螺纹孔之间的中心距为60-90mm,中间的螺纹孔中心到铲柄上缘的距离为50-60mm;

所述的铲柄上开设有偶数个长方形滚轮槽,每个长方形滚轮槽的尺寸为60x25mm2,偶数个长方形滚轮槽分为两排对称分布在铲柄上,

所述长方形滚轮槽内安装滚轮;两个相邻的长方形滚轮槽之间具有隔梁,隔梁的宽度为5-20mm,铲柄的侧边到长方形滚轮槽的侧边的距离为15mm,铲柄的铲尖到下边的长方形滚轮槽的边缘距离为30-95mm,两排长方形滚轮槽之间的距离为30mm。

所述的铲柄上每两个相邻长方形滚轮槽构成一对,每对长方形滚轮槽之间的隔梁上焊接有刮片。两排长方形滚轮槽的刮片对称分布,刮片的尺寸为60x10mm,刮片的侧边与滚轮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为1mm;

铲柄侧面上具有与长方形滚轮槽数量相同的螺栓孔,螺栓孔用以安装油嘴螺栓,油嘴螺栓的直径为同侧的油嘴螺栓的中心距为30-50mm;

所述的滚轮与滚针轴承相互配合,组合成一个滚轮轴承组合,滚轮轴承组合与轴承套管通过油嘴螺栓与铲柄配合;轴承套管安装在滚轮两侧,限制滚轮轴承组合左右移动;轴承套管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所述的滚轮与滚针轴承配合,通过油嘴螺栓可以给滚针轴承内部提供润滑油,保证滚轮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所述的滚轮式减阻防粘挖掘铲,可以使得铲柄表面的土壤和马铃薯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所述的铲柄挖掘前端具有3°-9.5°的倾斜角度,起点由铲尖开始,到离铲尖最近的滚轮为止。

所述的铲柄的长方形滚轮槽用以安装滚轮,铲柄侧面的螺栓孔,每侧用以安装油嘴螺栓,油嘴螺栓的作用是将滚轮轴承组合和轴承套管与铲柄配合,在铲柄正面焊接刮片,用以清理挖掘收获过程中滚轮上粘黏的土壤;铲柄挖掘前端具有3°-9.5°的倾斜角度,利于减少入土阻力;采用滚轮式挖掘铲,利于在挖掘过程中降低行进阻力,滚轮的转动会带动马铃薯和土壤向后运动,由原来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马铃薯和土壤在挖掘部分停留的时间,降低工作阻力,增加工作效率,再结合刮片的作用,可以使滚轮每次接触土壤时表面都不会粘黏过多的土壤,达到防粘的目的,保证滚轮的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铲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1-铲柄;2-螺纹孔;3-滚轮;4-滚针轴承;5-轴承套管;6-油嘴螺栓;7-刮片;8-长方形滚轮槽;9-隔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由铲柄1、螺纹孔2、滚轮3、滚针轴承4、轴承套管5、油嘴螺栓6和刮片7构成,所述的铲柄1上的长方形滚轮槽8的数量为8个,每排的长方形滚轮槽8数量为4个,刮片7的数量为4个

所述的挖掘铲的铲柄1上布置三个螺纹孔2,布置方式成三角形排列,横排布置两个,中间布置一个,铲柄1通过螺栓和螺纹孔2连接在机架上;每个螺纹孔2的直径为螺纹孔2上端两个螺纹孔2之间的中心距为90mm,中间的螺纹孔2到铲柄1上端的距离为60mm;

所述的挖掘铲的铲柄1上具有八个长方形滚轮槽8,以铲柄中轴线为准,分为两排,每排布置四个长方形滚轮槽8,这样可以使铲柄1受力均匀,长方形滚轮槽8用以安装滚轮3等零件;长方形滚轮槽8的尺寸为60x25mm2,两个相邻的长方形滚轮槽8之间具有隔梁9,隔梁9的宽度为5mm,铲柄1的侧边到长方形滚轮槽8的侧边的距离为15mm,铲柄1的铲尖到下边的长方形滚轮槽8的边缘距离为95mm,两排长方形滚轮槽8之间的距离为30mm。

所述的铲柄1上焊接四片刮片7,分别位于两个滚轮3之间,刮片7亦是按照对称分布,刮片7的作用是可以在挖掘铲工作过程中及时清理滚轮3粘黏的土壤,刮片7的尺寸为60x10mm,刮片7的侧边与滚轮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为1mm;

所述的铲柄1侧面上加工八个螺栓孔,中心距为30mm,螺栓孔用以安装油嘴螺栓6;

所述的滚轮3与滚针轴承4相互配合,组合成一个滚轮轴承组合34,滚轮轴承组合34与轴承套管5通过油嘴螺栓6与铲柄1配合;轴承套管5安装在滚轮3两侧,旨在限制滚轮3左右移动;

所述的滚轮3与滚针轴承4配合,通过油嘴螺栓6可以给滚针轴承4内部提供润滑油,可以防止工作中滚针轴承4因环境恶劣而出现卡死现象,时刻保证滚轮3最优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铲柄1挖掘前端具有3°-9.5°的倾斜角度,起点由铲尖开始,到离铲尖最近的滚轮3为止,这样有助于挖掘铲工作过程中,降低最先接触到马铃薯的滚轮的冲击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由铲柄1、螺纹孔2、滚轮3、滚针轴承4、轴承套管5、油嘴螺栓6、刮片7构成,所述的铲柄1上的长方形滚轮槽8的数量为6个,每排的长方形滚轮槽8数量为3个,刮片7的数量为6个;

所述的铲柄1上布置三个螺纹孔2,布置方式成三角形排列,横排布置两个,中间布置一个,如图所示,铲柄1可以通过螺栓和螺纹孔2连接在机架上;每个螺纹孔2的直径为铲柄1上端两个螺纹孔2之间的中心距为90mm,中间的螺纹孔2到铲柄1上缘的距离为60mm;

所述的铲柄1上的六个长方形滚轮槽8,以铲柄中轴线为准,分为两排,每排布置三个长方形滚轮槽8,这样可以使铲柄1受力均匀,该长方形滚轮槽8用以安装滚轮3等零件;长方形滚轮槽8的尺寸为60x25mm2

两个相邻的长方形滚轮槽8之间具有隔梁9,隔梁9的宽度为20mm,铲柄1的侧边到长方形滚轮槽8的侧边的距离为15mm,铲柄1的铲尖到下边的长方形滚轮槽8的边缘距离为65mm,两排长方形滚轮槽8之间的距离为30mm。

所述的铲柄1上焊接六片刮片7,刮片7亦是按照对称分布,刮片7的作用是可以在挖掘铲工作过程中及时清理滚轮3粘黏的土壤,刮片7的尺寸为60x10mm,刮片7的侧边与滚轮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为1mm;

所述的挖掘铲的铲柄1侧面上加工六个螺栓孔,螺栓孔用以安装油嘴螺栓6,油嘴螺栓6的直径为同侧的油嘴螺栓6的中心距为45mm;

所述的滚轮3与滚针轴承4相互配合,组合成一个滚轮轴承组合34,滚轮轴承组合34与轴承套管5通过油嘴螺栓6与铲柄1配合;轴承套管5安装在滚轮3两侧,旨在限制滚轮3左右移动;

进所述的挖掘铲的滚轮3与滚针轴承4配合,通过油嘴螺栓6可以给滚针轴承4内部提供润滑油,可以防止工作中滚针轴承4因环境恶劣而出现卡死现象,时刻保证滚轮3最优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铲柄1挖掘前端呈3°-9.5°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起点由铲尖开始,到离铲尖最近的滚轮3为止,3°-9.5°角度有助于挖掘铲工作过程中,降低最先接触到马铃薯的滚轮的冲击作用。

综上所述的挖掘铲,铲柄1的长方形滚轮槽8,8用以安装滚轮3,在侧面具有螺栓孔,用以安装油嘴螺栓6,油嘴螺栓6的作用是将滚轮轴承组合34和轴承套管5与铲柄1配合,在铲柄1正面焊接刮片7,用以清理挖掘收获过程中滚轮3上粘黏的土壤;挖掘铲前端有3°-9.5°倾斜角度,利于减少入土阻力;采用滚轮式挖掘铲,利于在挖掘过程中降低行进阻力,滚轮3的转动会带动马铃薯和土壤向后运动,从而减少马铃薯和土壤在挖掘部分停留的时间,降低工作阻力,增加工作效率,再结合刮片7的作用,可以使滚轮3每次接触土壤时表面都不会粘黏过多的土壤,达到防粘的目的,保证滚轮3的工作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