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生产成本的海带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5120发布日期:2018-09-21 19:4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带育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生产成本的海带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海带养殖大国,海带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海带育苗的主要方法是:在种海带尚未成熟时,对种海带进行优选,然后将优选之后的种海带在种海带养殖区进行暂养。在适合的育苗季节(通常为每年8月初),种海带成熟并生长大量孢子囊,此时将种海带回收并运回采苗车间。将种海带进行杂质清理后,在放散池内进行游孢子放散,然后将放散后的游孢子水调整至适合的密度,将待采苗的苗帘放入采苗池内进行附着,采集适宜的游(胚)孢子密度至苗帘上,采集的游孢子密度控制在20-25个/视野,(每个视野指的是显微镜视野,特定指物镜10倍×目镜16倍=160倍放大视野),通过显微镜镜检水平放置在采苗池内的载玻片进行游(胚)孢子采集密度的判断。采苗之后,将苗帘摆放进入育苗池内,通过调控水流、水温、光照强度进行育苗,育苗周期一般65-70天左右。这一采苗方式中,控制采集游(胚)孢子的密度是为了适应将来发育成幼孢子体(幼孢子体即俗称幼苗)的合理密度,幼孢子体在苗帘上的密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育苗后期幼孢子体发生严重的病害从而导致生产失败,影响苗种市场和苗帘质量。

按照这种海带育苗方法,需要采集苗帘的数量在采苗之初就是固定的,最终育成的苗帘数量,取决于最初采集幼孢子苗帘的数量,自始至终都要在育苗车间内满负荷运转进行育苗,这样就会造成育苗期间从头到尾都要投入整个育苗车间满负荷运行的人力、电力资源、水资源、光照调控等等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生产成本的海带育苗方法,通过调整育苗前期阶段的游孢子采集密度,减少初次采集幼孢子体苗帘数量,压缩前期育苗生产阶段占用生产车间的容量,以减少育苗前期阶段的生产投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之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降低生产成本的海带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海带育苗:

1)、在游孢子采集阶段,将苗帘上采集游孢子的密度控制在70-75个/视野,培育;

2)、待苗帘上的幼孢子体生长至2-4列细胞时,优选生长至4列细胞时,将苗帘上的幼孢子体刷下来一部分,使苗帘上保留一定密度的幼孢子体;所述的一定密度是指适合培育至幼孢子体出库时的密度;

3)、将刷下来的幼孢子体进行收集、清洗,然后再喷洒到未采苗的新帘子上,静置2-4天后流水培育6-8天;

4)、流水培育并洗刷。

步骤2)所述一定密度优选为3-5株/视野。

优选地,步骤4)所述洗刷培育并洗刷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洗刷,洗刷压力0.01MPa,洗刷时间8秒/帘,幼苗个体大小为8-16列细胞;第一次洗刷3天后进行第二次洗刷,洗刷压力调整为0.05MPa,洗刷时间12秒/帘,连续进行2次,幼苗规格16-32列细胞;此后每洗刷一次压力上调0.05MPa,直至达到0.15 MPa。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在本发明海带育苗生产过程中,在游孢子采集阶段,将采集游孢子的密度提高到现有方法的3倍左右,采集密度达到在70-75个/视野,采集苗帘数量降低为整个育苗生产车间可容纳苗帘数量的1/3,然后按照正常海带育苗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培育。这一阶段只占用育苗生产车间空间的1/3,这样投入的生产成本,仅为占满整个生产空间时的1/3左右。

本发明在保证最终海带幼孢子体出库时的苗帘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育苗前期(前25-30天左右)的生产成本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在海带育苗生产过程中,在游孢子采集阶段,将采集游孢子的密度控制在70-75个/视野,采集苗帘数量降低为整个育苗生产车间可容纳苗帘数量的1/3左右,然后按照正常海带育苗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培育,但是只占用育苗生产车间的空间的1/3,这样投入的生产成本,仅为占满整个生产空间时的1/3左右。

待苗帘上的幼孢子体生长至4列细胞时(需要25天),将苗帘上的幼孢子体通过草根刷子刷下来2/3左右,使剩余在原苗帘上的幼孢子体的密度适合培育至幼孢子体出库时的密度(具体密度为 3-5株/视野),将刷下来的幼孢子体进行收集、清洗,然后再喷洒到未采苗的新帘子上,静置3天后开始流水培育,流水7天后开始第一次洗刷,洗刷压力0.01MPa,洗刷时间8秒/帘,幼苗个体大小为8-16列细胞;第一次洗刷3天后进行第二次洗刷,洗刷压力调整为0.05MPa,洗刷时间12秒/帘,连续进行2次,幼苗规格16-32列细胞;此后每洗刷一次压力上调0.05MPa,直至达到0.15 MPa。

2017年,申请人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采苗前期以游孢子采集密度70-75个/视野,采集苗帘300个,经过28天的培育,苗帘上的幼孢子体生长至4列细胞左右,进行疏苗,将原来的300个苗帘上的幼孢子体疏苗至3-5株/视野,刷下来的幼孢子体,进过多次过滤、洗刷等处理,除去其中的残渣、杂质,重新喷洒到了600个新的未经采集游孢子的苗帘上,经过43天的培育,最终至10月12日,海带苗帘出库时,全部900个海带苗帘上幼孢子体生长至平均约2cm,幼孢子体健康,完全达到一类商品苗标准。按照本次实验生产成本计算,完全按照本发明技术进行海带育苗,实际节约生产成本20%左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