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3280发布日期:2018-10-19 18:3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w.c.wuetc.y.wu)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中药材,其根入药,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金铁锁遭到掠夺性采挖,再加上森林砍伐、植被石漠化、土壤流失等众多因素使其生态环境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其分布范围和资源量日益减少,现已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铁锁种苗不足成为制约其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种苗快繁的有效途径。

在利用金铁锁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首先涉及无菌体系的构建,第一步即外植体冲洗。在自然生长中的植物组织和器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夹带着许多真菌和细菌,在构建无菌体系中消毒前需经自来水较长时间地冲洗。目前实验室冲洗外植体时,普遍采用烧杯上铺设纱布进行简单冲洗的方法,一次一个水龙头只能处理一组或一种材料,然而,由于不同的试验设计需要,往往涉及对多组或多种外植体材料的冲洗。实验室水龙头数量有限,长时间的占用水龙头,给其它试验操作带来不便,工作效率低且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借助筛网的分层和过滤作用,可以同时对多组及多种外植体进行冲洗,缓解了对实验室水龙头的占用问题,同时节约时间、节约用水,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包括有冲洗单元,冲洗单元由多个冲洗室首尾活动连接而成,每个冲洗室下方设有1个筛网,最顶层的冲洗室顶部连接有悬挂扣,悬挂扣顶部设有进水口。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所述悬挂扣顶部的进水口处设有分流网。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冲洗室包括有外壳,外壳顶、底部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所述外壳为透明塑料外壳。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所述悬挂扣顶部设有挂扣,悬挂扣底部设有螺纹扣。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所述筛网的孔隙半径为1mm—5mm。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所述悬挂扣外部设有计时器。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所述计时器采用带凤鸣报警提示功能计时器。

一种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外植体根据部位不同进行分类,不同部位放置于冲洗装置不同的冲洗室中,多个冲洗室首尾相互连接形成1个整体的冲洗单元,水流由上至下进入到冲洗装置的冲洗单元中即可实现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同时冲洗。

前述的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挂扣将冲洗装置挂在水龙头上,并通过冲洗装置外部的计时器设定冲洗时间,外植体分类过程中,根据不同冲洗室中放置的外植体大小不同选择不同的筛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筛网的分层设计可实现同时对多组及多种外植体的冲洗工作,解决了实验室水龙头紧张的问题,与传统外植体冲洗相比,在冲洗前已将外植体分置于不同的冲洗室,避免传统冲洗后往往还需对外植体进行分类处理的二次污染工作。水流经入口处时已通过分流器减小冲击力,保障水量的同时,避免对外植体的损伤,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为提拿,减少了实验人员的时间消耗。装置中具有简易的计时器,实验人员可根据不同外植体的冲洗要求进行设定,冲洗结束后凤鸣提示,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冲洗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冲洗室,11-外壳,12-内螺纹,13-外螺纹,2-筛网,3-悬挂扣,31-挂扣,32-螺纹扣,4-分流网,5-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如附图1-3所示,包括有冲洗单元,冲洗单元由多个冲洗室1首尾活动连接而成,冲洗室1型号大小一致,该活动既是可以将多个冲洗室1通过活动连接形成1个整体,同时又可以分别拆卸诚多个独立的冲洗室1。每个冲洗室1下方设有1个筛网2,最顶层的冲洗室1顶部连接有悬挂扣3,悬挂扣3顶部设有进水口。

使用时,根据实验需要可选择同时冲洗多组外植体。在冲洗之前已将外植体如种子、茎、叶、根等进行了分类和数量分划。然后将不同的部分分别放入不同的冲洗室1中。通过将该装置放置于自来水管下方,水流从悬挂扣3顶部设有的进水口流入即可对不同的外植体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不需要像传统烧杯冲洗那样再次进行数量分类。

所述悬挂扣3顶部的进水口处设有分流网4。分流网4将水分流,水流经入口处时已通过分流器4减小冲击力,保障水量的同时避免对外植体的损伤。

冲洗室1包括有外壳11,外壳11顶、底部分别设有外螺纹13和内螺纹12。上下2个冲洗室1之间即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活动连接。冲洗室1的外螺纹13比冲洗室壁半径略小,可于其上托起放置筛网2。

所述外壳11为透明塑料外壳,方便观察冲洗情况。

所述悬挂扣3顶部设有挂扣31,悬挂扣3底部设有螺纹扣32。通过挂扣31直接可以将本装置挂在水龙头上,不需要用手拿着。通过底部的螺纹扣32与冲洗室1的外螺纹13即可实现螺纹连接,连接非常方便。

所述筛网2的孔隙半径为1mm—5mm。对于大小不一的外植体可选取不同的筛网。如较小的种子可以选择1mm的孔隙,而对于叶、茎等可采用较大孔隙的筛网,避免附着物堵塞。

所述悬挂扣3外部设有计时器5,所述计时器5采用带凤鸣报警提示功能计时器。计时器5紧贴于悬挂扣3外壁,可调节时间设定,同时具有凤鸣提示。便于实验人员对多组大量的外植体冲洗时对各组时间造成混乱,确保外植体的冲洗工作符合实验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培养外植体冲洗装置,包括有冲洗单元,冲洗单元由多个冲洗室首尾活动连接而成,每个冲洗室下方设有1个筛网,最顶层的冲洗室顶部连接有悬挂扣,悬挂扣顶部设有进水口。通过借助筛网的分层和过滤作用,可以同时对多组及多种外植体进行冲洗,缓解了对实验室水龙头的占用问题,同时节约时间、节约用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生;王倩;刘剑东;陈鸿申;幸菲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4.24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