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及其喷播植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2642发布日期:2018-11-16 22:5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播植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及其喷播植草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在非洲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尤其是红土粒料及砾石路基边坡的防护工程,主要有浆砌片石防护、锚杆防护、腐殖土贴面防护等形式防护。但是这些技术材料消耗大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慢、建成后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不环保。

喷播技术是结合喷播和免灌两种技术而成的新型绿化方法,将绿化用草籽等基材在搅拌容器中与水混合成胶状的混合浆液,用水压泵将其喷播于待播土地上。但由于坡面高而陡,距离公路也有一定的距离,人员攀爬到作业面实施喷播作业的难度大、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公布号为cn10572387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复绿喷播机,包括运输车、安装在运输车后部的喷射机、空压机、上料机构和转动台,上料机构将客土输送至料斗内,料斗内的客土落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搅拌装置的输出端与空压机连通,搅拌后的客土与空压机的高速气流进行混合并从输料弯头喷出,输料弯头外接喷播管,转动台上铰接有伸缩臂,伸缩臂通过若干个托架安装喷播管并带动喷播管伸缩运动。

但是本方案的搅拌装置只适用于干式客土,主要通过空压机的高速气流来进行气土混合,因此难以搅拌草籽与水混合成胶状的混合浆液,导致材料浓度高时容易堵塞,进而影响喷播效率和喷播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以实现搅拌均匀的效果,来提高喷播效率和喷播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有搅拌机构、输料机构及喷播机构,所述搅拌机构通过输料机构与所述喷播机构相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储料罐,所述储料罐内穿设有可自转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轴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均匀铰接有桨叶,所述桨叶穿出并延伸至搅拌轴外,且所述连杆顶端设有使其沿搅拌轴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所述储料罐内侧底部中央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储料罐内壁相抵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均匀阵列有与储料罐相连的振动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设置在连杆顶端的驱动件使连杆沿着搅拌轴长度方向移动,会带动与连杆相铰接的桨叶,使得桨叶同时朝向储料罐底部倾斜或同时朝向储料罐顶部倾斜;当桨叶处于同时朝向储料罐底部的状态时,液体沿搅拌的螺旋面上升;当桨叶处于同时朝向储料罐顶部的状态时,液体沿搅拌的螺旋面下降,以此形成轴向的上下循环,进而加强了轴向流动,适合中高粘度液体的混合过程;并开启振动电机,使底座沿着储料罐内壁振动,让落在底座上的沉淀物受振动飘起,以此充分混合搅拌处于储料罐罐底的浆液,大大提高喷播效率和喷播质量,最后经输料机构传输到悬臂末端的喷播机构,对边坡进行喷播。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位于储料罐外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外壁设有一圈外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外齿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一侧设置驱动电机,并在搅拌轴外壁上设置一圈外齿,开启步进电机,使得步进电机上的齿轮与外齿啮合传动,以此达到均匀调速的目的,且具有机械效率高,工作可靠性高,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较广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供桨叶穿出的通孔处嵌设有一层橡胶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供桨叶穿出的通孔处嵌设一层橡胶密封圈,不仅可以防止浆液渗漏到中空的搅拌轴内,还可凭借橡胶弹软的特性,变桨叶与搅拌轴之间的刚性连接为弹性连接,从而通过减少两者的摩擦,来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铰接有第一压紧杆和第二压紧杆,所述第一压紧杆和第二压紧杆远离搅拌轴一端铰接有竖直设置的刮板,所述刮板紧贴储料罐内壁一侧设有刮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压紧杆、第二压紧杆与搅拌轴的铰接关系可方便调节刮刀对储料罐内壁的压紧力,达到刮刀压力可调的效果,从而将黏附在储料罐内壁上的浆液刮下,从而提高整体的搅拌混合质量,以便于完全排料,提高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包括设置于第一压紧杆和第二压紧杆上的承重轴,两根所述承重轴之间设有可伸缩的剪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紧杆与第二压紧杆上均铰接有承重轴,并在两承重轴之间设置剪刀片,利用其可伸缩的特性来调节刮板的长度,以适应不同深度的要求,保证在刮储料罐内壁时不留死角。

进一步地,所述刮刀由橡胶制成,所述刮刀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分布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垂直储料罐放置的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橡胶制成刮刀,使得刮刀在贴合储料罐内壁时,能通过进一步增大压紧力来提高效率;同时,在刮刀内部开设空腔,空腔内径向放置有缓冲弹簧,使得刮刀在氧化或被腐蚀后仍保持一定弹性,从而有效延长刮刀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储料罐出料口与喷播机构进料口之间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靠近储料罐一端设有阀门和泵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阀门来控制输料管的通断,利用泵体来控制输料管的流通状态,保证定量匀速给料。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上还设有至少一组数字化传感器,所述数字化传感器通信连接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阀门、泵体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数字化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与控制端存储的目标数据进行比对,可由判断结果决定阀门的开合程度、泵体的输出功率,以此提高输料的顺畅度、精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喷播机构包括与输料管相连通的旋转料筒,所述旋转料筒的输出端连接有喷播架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料筒转动时,会带动喷播架枪,将浆料均匀地喷洒在坡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的喷播植草方法,以增加绿化层次感,对恢复生态环境,维护边坡稳定起积极作用。

一种应用于上述的一种钢混结合段接缝止浆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坡面修整:人工清除石块、树根、塑料等其他杂物,并适当地平整边坡,对凹凸高度差在20cm以上的坡面进行平整处理;

s2、边坡覆土:在坡面上堆码生态袋以形成台阶状,并于生态带台阶面位置覆盖一层种植土后拍实;

s3、材料选择:草种采用比例为7:3的狗牙根、百喜草,纤维为木纤维来给种子发芽提供苗床,并根据地形可适当调整,坡度大时增大用量;

s4、喷料配置:先在储料罐中加入水,然后依次加入草种、肥料、活性钙、保水剂、木纤维、粘合剂、染色剂等,通过搅拌机构进行5-10分钟的充分搅拌后,形成均匀的胶状混合浆液,其中水和纤维的用量是影响喷播覆盖面积的主要因素,因此水和纤维用量的适宜重量比为40:1;

s5、液力喷播:使用喷播机构对边坡进行多角度喷播,喷播厚度为6-10cm,在喷播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喷播效果,不足位置应补喷,喷播过的地方严禁踩踏;

s6、无纺布铺设:喷播后及时用无纺布对边坡进行覆盖与固定,并根据当地气候情况洒水,齐苗后再减少洒水次数;

s7、养护管理:喷播后加强边坡管理,根据土壤含水分,适时适度喷水以促其快速成坪,在养护期间,根据植物生长情况施1-2次复合肥,并加强病虫防治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经济角度考虑,液压喷播植草与传统边坡防护工艺相比,工艺简单,不必覆盖或更换表土,不用投入太多人工与机械,从生态角度考虑,边坡植草可以美化环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同时可以消除驾驶员的视觉疲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改变朝向的桨叶,来形成轴向的上下循环,进而加强了轴向流动,适合中高粘度液体的混合过程;

2、通过利用振动电机让底座沿着储料罐内壁振动,使得落在底座上的沉淀物受振动飘起,以此充分混合搅拌处于储料罐罐底的浆液;

3、通过设置刮刀,可将黏附在储料罐内壁上的浆液刮下,从而提高整体的搅拌混合质量,以便于完全排料,提高利用率;

4、通过设置输料机构,即利用阀门来控制输料管的通断,利用泵体来控制输料管的流通状态,保证定量匀速给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中搅拌机构的正剖视图,显示了储料罐的内部结构;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运输车;11、底座;12、悬臂;2、搅拌机构;21、储料罐;22、搅拌轴;23、连杆;24、桨叶;25、驱动件;26、振动电机;27、底座;28、振动弹簧;3、输料机构;31、输料管;32、阀门;33、泵体;34、数字化传感器;4、喷播机构;41、旋转料筒;42、喷播架枪;5、驱动电机;51、外齿;52、齿轮;53、橡胶密封圈;61、第一压紧杆;62、第二压紧杆;63、刮板;64、刮刀;65、承重轴;66、剪刀片;67、空腔;6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边坡防护液压喷播机,如图1所示,包括运输车1,运输车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2、输料机构3及喷播机构4,其中搅拌机构2安装在运输车1的底座11上,输料机构3沿着运输车1的悬臂12固定,而喷播机构4通过输料机构3与喷播机构4相连接并设置在悬臂12远离搅拌机构2的一端,因此在进行液力喷播之前,草籽与水的胶状混合浆液会在搅拌机构2的作用下充分均匀,然后经输料机构3传输到悬臂12末端的喷播机构4,从而对边坡进行喷播。

为了适用于搅拌这类草籽与水混合的胶状浆液,如图3所示,搅拌机构2包括可存储原料的储料罐21,储料罐21内穿设有可自转的搅拌轴22,该搅拌轴2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连杆23,连杆23上均匀铰接有搅拌用的桨叶24,且桨叶24穿出并延伸至搅拌轴22外,从而当设置在连杆23顶端的驱动件25驱使连杆23沿着搅拌轴22长度方向移动时,会带动与连杆23相铰接的桨叶24,使得桨叶24同时朝向储料罐21底部倾斜或同时朝向储料罐21顶部倾斜。而且,当桨叶24处于同时朝向储料罐21底部的状态时,液体沿搅拌的螺旋面上升;当桨叶24处于同时朝向储料罐21顶部的状态时,液体沿搅拌的螺旋面下降,以此形成轴向的上下循环,进而加强了轴向流动,适合中高粘度液体的混合过程。

如图3所示,储料罐21内侧底部中央安装有振动电机26,该振动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储料罐21内壁相抵的底座27,并且底座27的底面均匀阵列有与储料罐21相连的振动弹簧28,从而开启振动电机26,能带着底座27沿着储料罐21内壁振动,使得落在底座27上的沉淀物受振动飘起,以此充分混合搅拌处于储料罐21罐底的浆液。而振动弹簧28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以保持平衡,在振动过程中可减小振动对底座27的影响,同时配合密封胶条能避免液体漏出。

如图2所示,搅拌轴22位于储料罐21外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并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齿轮52,同时,搅拌轴2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外齿51,将外齿51与齿轮52啮合连接,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电机5,从而一方面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已达到调速的目的;另一方面,齿轮啮合传动具有机械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较广等特点。

如图3所示,搅拌轴22供桨叶24穿出的通孔处嵌设有一层橡胶密封圈53,利用该橡胶密封圈53不仅可以防止浆液渗漏到中空的搅拌轴22内,还可凭借橡胶弹软的特性,变桨叶24与搅拌轴22之间的刚性连接为弹性连接,从而通过减少两者的摩擦,来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将黏附在储料罐21内壁上的浆液刮下,从而提高整体的搅拌混合质量,以便于完全排料,提高利用率,如图3所示,在搅拌轴22上铰接第一压紧杆61和第二压紧杆62,随后在第一压紧杆61和第二压紧杆62远离搅拌轴22一端铰接竖直设置的刮板63,并在刮板63紧贴储料罐21内壁一侧设置刮刀64,利用第一压紧杆61、第二压紧杆62与搅拌轴22的铰接关系可方便调节刮刀64对储料罐21内壁的压紧力,达到刮刀64压力可调的效果,其次在调节好压紧力后,用螺栓螺母锁紧铰接部位,即可旋转搅拌轴22开始正常工作。

如图3和图4所示,刮板63包括设置于第一压紧杆61和第二压紧杆62上的承重轴65,并在两根承重轴65之间设置可伸缩的剪刀片66。通过剪刀片66来调节刮板63的实际长度,并在刮板63上贴合与之适配的刮刀64,以适应不同深度的要求,保证在刮壁时不留死角。

如图4所示,刮刀64由橡胶制成,使得刮刀64在贴合储料罐21内壁时,能通过进一步增大压紧力来提高效率。同时,刮刀64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均匀间隔分布的空腔67,空腔67内径向放置有缓冲弹簧68,使得刮刀64在氧化或被腐蚀后仍保持一定弹性,从而有效延长刮刀64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输料机构3包括设置在储料罐21出料口与喷播机构4进料口之间的输料管31,该输料管31靠近储料罐21的一端安装有阀门32和泵体33。利用阀门32来控制输料管31的通断,利用泵体33来控制输料管31的流通状态,保证定量匀速给料。

如图1所示,输料管3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数字化传感器34,该数字化传感器34通信连接有控制端,并利用控制端来控制阀门32、泵体33动作。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数字化传感器34为水压传感器和/或流速传感器,因此,根据数字化传感器34的检测数据,与控制端存储的目标数据进行比对,可由判断结果决定阀门32的开合程度、泵体33的输出功率,以此提高输料的顺畅度、精密度。

如图1所示,喷播机构4包括与输料管31相连通的旋转料筒41,该旋转料筒41的输出端连接有喷播架枪42,从而旋转料筒41旋转带动喷播架枪42,将浆料均匀地喷洒在坡面上。

实施例2:一种应用于实施例1的喷播植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坡面修整:人工清除石块、树根、塑料等其他杂物,并适当地平整边坡,对凹凸高度差在20cm以上的坡面进行平整处理;

s2、边坡覆土:在坡面上堆码生态袋以形成台阶状,并于生态带台阶面位置覆盖一层种植土后拍实;

s3、材料选择:草种采用比例为7:3的狗牙根、百喜草,纤维为木纤维来给种子发芽提供苗床,纤维的使用量在65-90千克/亩,并根据地形可适当调整,坡度大时增大用量;

s4、喷料配置:先在储料罐21中加入水,然后依次加入草种、肥料、活性钙、保水剂、木纤维、粘合剂、染色剂等,其中水是主要溶剂,用量为4-4.5l/m2;肥料选用以硫酸铵为氮肥的复合肥,视土壤的肥力状况,施量为40-70g/m2;保水剂的用量根据气候不同可多可少,雨水多的地方可少放,雨水少的地方可多放,用量一般为5-8g/m2;活性钙有利于草种发芽生长的前期土壤ph值平衡;粘和剂的用量根据坡度的大小而定,一般为3-5g/m2或纤维重量的3%,坡度较大时可适当加大;染色剂:染色剂使水与纤维着色,为了提高喷播时的可见性,易于观察喷播层的厚度和均匀度,检查有无遗漏,一般为绿色,而木纤维本身带有绿色,无需添加着色剂,用量为5g/m2;进而通过搅拌机构2进行5-10分钟的充分搅拌后,形成均匀的胶状混合浆液,其中水和纤维的用量是影响喷播覆盖面积的主要因素,因此水和纤维用量的适宜重量比为40:1;

s5、液力喷播:经输料机构3传输后使用喷播机构4对边坡进行多角度喷播,喷播厚度为6-10cm,在喷播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喷播效果,不足位置应补喷,喷播过的地方严禁踩踏;

s6、无纺布铺设:喷播后及时用无纺布对边坡进行覆盖与固定,并根据当地气候情况洒水,齐苗后再减少洒水次数;

s7、养护管理:喷播后加强边坡管理,根据土壤含水分,适时适度喷水以促其快速成坪,在养护期间,根据植物生长情况施1-2次复合肥,并加强病虫防治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