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玉米棒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224发布日期:2018-09-14 21:0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玉米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玉米的栽培面积发展很快。在玉米采摘完成后,需要对玉米进行扒皮处理,然后将玉米棒放置到空旷的场地晾晒,使玉米棒晒干到一定的程度再进行脱粒。

申请号为201510454144.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甜玉米脱粒装置,该装置利用三辊夹持机构夹持玉米棒向下做旋转运动,在玉米棒与刀头接触时,刀头对玉米棒的根部进行切削,以达到脱粒的目的。该装置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需要工作人员时刻站在生产现场,并保持玉米棒加工前是处于竖直向下状态的,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在工作人员离开时,装置会发生空转,不利于节能;在脱粒完成后,玉米粒中还会掺杂有灰尘以及皮屑,在后期还需要进行排杂工序,加工周期较长;该装置单次只能对一根玉米棒进行脱粒,处理效率有待提高。

申请号为201711283141.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脱粒烘干的玉米加工用组合式脱粒装置,该装置采用重力压迫挡料板发生转动,使玉米得以从挡料板和料斗之间的间隙进入的进料方式。虽然该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进料,但是进料速度得不到有效控制。在上一次玉米棒脱粒过程中存在料斗内玉米棒持续进入脱粒罐内的可能,导致玉米棒之间相互影响,脱粒效率有所延长。此外,该装置的料斗内总有玉米剩余,带来了进料不充分的问题。再有,该装置采用横向设置的脱粒筒与玉米棒之间的相对转动来实现脱粒过程,此方式脱粒效率较低,脱粒过程中也容易使玉米粒发生破损,脱粒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玉米棒加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玉米棒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送料单元和加工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包括转向机构和分道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传输玉米棒,在传输过程中将玉米棒翻转至玉米棒的轴向与传输方向一致;所述分道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首尾衔接,所述分道机构用于将玉米棒分成上下两路,并向下送入加工单元内;所述加工单元包括主箱体、脱粒机构和筛分机构,所述主箱体具有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分道机构的下方,所述脱粒机构包括多根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脱粒辊,自上而下,所述脱粒辊的水平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脱粒辊之间围合形成两个与所述进料口一一对应的脱粒通道,所述脱粒辊由脱粒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上筛分网和下筛分网;所述上筛分网倾斜设置,所述上筛分网的较低端靠近主箱体的玉米芯出料口,所述主箱体的玉米粒出料口位于所述上筛分网和下筛分网之间,所述下筛分网由脱粒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至少两对导向组件、第三导向件;所述导向组件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水平排布,每个导向组件均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前端和第二导向件的前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后端和第二导向件的后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后端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后端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后端,所述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形成有供玉米棒通过的开口;所述第三导向件的前端靠近所述导向组件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三导向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导向件的后端靠近所述分道机构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前侧设有第二传送带或者倾斜设置且后端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工作面的进料板;所述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第三导向件均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第三导向件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带,并由所述导向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导向带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工作面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分道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能由分道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翻转运动,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前端均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后端,并处于玉米棒的运动行程上;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前端靠近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后端,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后端连接有上滑道,所述上滑道的后端伸入至其中一个进料口内;所述第四传送带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正下方,所述第四传送带的后端连接有下滑道,所述下滑道的后端伸入至另外一个进料口内。

优选地,所述分道驱动机构包括提升气缸、升降板、第五传送带和第六传送带,所述第五传送带和第六传送带分别卡装在所述升降板的两侧,所述升降板由所述提升气缸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五传送带和第六传送带的上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上,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分别连接在两根轴线相平行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分别套装在所述两根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箱体由上往下分割成脱粒室和筛分室,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脱粒室和筛分室的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主箱体的进料口位置对应;所述脱粒机构包括四根脱粒辊;所述四根脱粒辊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辊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主箱体和隔板上,所述脱粒辊的外周形成有脱粒齿,所述四根脱粒辊的中心连线呈菱形,中线连线呈正三角形的三根脱粒辊之间围合形成有脱粒通道,所述脱粒通道与所述主箱体的进料口以及隔板的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脱粒辊下端的辊轴穿出所述隔板并竖直伸入至所述筛分室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辊轴齿轮、第一从动轮和主动轮,所述辊轴齿轮套装在所述辊轴的下端,所述辊轴齿轮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套装在位于最外侧辊轴的下端外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套装在所述脱粒电机的输出轴外周。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两个转盘、两个连杆和两个滑块;所述传动轴水平设置,其与所述主箱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主箱体两侧,位于主箱体外侧的传动轴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套装在所述脱粒电机的输出轴外周;所述两个转盘分别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杆分别枢轴连接在所述两个转盘上,所述连杆与所述转盘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转盘的轴线外侧;所述筛分室具有供所述滑块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一侧与所述连杆背离转盘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筛分网通过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次箱体,所述次箱体与所述主箱体的玉米芯出料口通过送料管连通,所述次箱体内设有用于对玉米芯进行破碎的破碎锯齿,所述破碎锯齿由脱粒电机通过第三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轮和立轴,所述立轴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次箱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破碎锯齿套装在所述立轴下端,所述立轴部分位于所述次箱体外侧,所述第二从动轮套装在所述立轴上端,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板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板以及分别位于固定板两侧的活动板,所述第五传送带和第六传送带分别被限位在所述两块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内,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侧面连接有凸起/凹槽,所述固定板侧面连接有与活动板上凸起/凹槽相配合的凹槽/凸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工作人员可以一次性将需要加工的玉米棒放在转向机构的前端,在转向机构向分道机构送料的过程中,转向机构能够将杂乱无规则排列的玉米棒理顺,使玉米棒得以有序地通过分道单元进入加工单元内。由于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地放置玉米棒以及调整玉米棒的进料方向,对工作人员劳动量的要求降低,极大的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此外,由于转向机构能够在传送过程中将玉米棒翻转至其轴向与传送方向一致,这就使得玉米棒在通过分道机构进入加工单元时,能够近似垂直地进入加工单元的脱粒通道内,无脱粒死角,玉米芯上无玉米粒残余,脱粒更加的充分。此外,在脱粒过程中,玉米粒和玉米芯也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下料也能够顺畅进行。

分道机构能够将理顺后的玉米棒分成上下两路,并分别送入加工单元的两个进料口内。本发明采用多个脱粒辊同时对两个玉米棒进行脱粒,较多个脱粒辊对单个玉米棒脱粒而言,脱粒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采用两路同时进料,一次脱粒过程结束后,无进料等待时间,进料以及脱粒工序之间衔接紧密,装置的连续性强,整个加工周期有效缩短。

玉米粒和玉米芯落下后,玉米粒通过上筛分网的网孔落入上筛分网和下筛分网之间的空间内,玉米芯则被隔离在上筛分网上,并通过玉米芯出料口进行出料。在对玉米棒脱粒过程中,下筛分网不断进行上下运动,下筛分网上承载的玉米粒被有效分散,掺杂在玉米粒中的灰尘以及皮屑等杂质会透过下筛分网在主箱体底部沉积。通过定时打开玉米粒出料口,可将玉米粒由主箱体内排除。由于在脱粒完成后就先后进行了玉米粒与玉米芯分离以及玉米粒与灰尘以及皮屑的分离,省去了后续玉米粒的收集以及除杂工序,加工周期得以进一步缩短。

本发明中的多个脱粒辊以及下筛分网都是由脱粒电机驱动进行相应动作的,通过一个动力源就能同时驱动多个部件同时运动,此方式实现了对该装置结构的合理化设计,减少了装置对动力源数量的需求,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时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送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加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分道驱动机构正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分道驱动机构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三导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脱粒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下筛分网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传动轴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玉米棒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送料单元和加工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包括转向机构和分道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传输玉米棒,在传输过程中将玉米棒翻转至玉米棒的轴向与传输方向一致;所述分道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首尾衔接,所述分道机构用于将玉米棒分成上下两路,并向下送入加工单元内。

参照图2,所述加工单元包括主箱体113、脱粒机构和筛分机构,所述主箱体113具有两个进料口1131,所述进料口1131位于所述分道机构的下方,所述脱粒机构包括多根用于对玉米进行脱粒的脱粒辊121,自上而下,所述脱粒辊121的水平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脱粒辊121之间围合形成两个与所述进料口1131一一对应的脱粒通道,所述脱粒辊121由脱粒电机12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转动。

参照图2,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上筛分网132和下筛分网131;所述上筛分网132倾斜设置,所述上筛分网132的较低端靠近主箱体113的玉米芯出料口,所述主箱体113的玉米粒出料口位于所述上筛分网132和下筛分网131之间,所述下筛分网131由脱粒电机122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上下运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玉米棒喂入转向机构内,转向机构输送玉米棒,并在输送过程中翻转玉米棒使玉米棒的轴线与输送方向一致。在玉米棒受惯性力通过转向机构的后端进入分道机构后,分道机构将玉米棒分成上下两路,并从两路持续向加工单元送料。玉米棒通过加料单元的两个进料口1131分别进入两个彼此分离的脱粒通道内,在玉米棒逐渐下落的过程中,脱粒辊121来回揉搓玉米棒,使玉米粒与玉米芯有效分离开来。由于玉米粒和玉米芯的粒径差距较大,玉米粒会进至上筛分网132和下筛分网131之间的空间内,而玉米芯则被隔离在上筛分网132上,并在通过上筛分网132后由玉米芯出料口进行排料。在脱粒过程中,下筛分网131持续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用以分散下筛分网131上的玉米粒。掺杂在玉米粒中的灰尘、皮屑等杂质会通过下筛分网131的网孔在主箱体113底部沉积。通过定时打开玉米粒出料口处的阀门可实现玉米粒的出料。

上述方案中工作人员可以一次性将需要加工的玉米棒放在转向机构的前端,在转向机构向分道机构送料的过程中,转向机构能够将杂乱无规则排列的玉米棒理顺,使玉米棒得以有序地通过分道单元进入加工单元内。由于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地放置玉米棒以及调整玉米棒的进料方向,对工作人员劳动量的要求降低,极大的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此外,由于转向机构能够在传送过程中将玉米棒翻转至其轴向与传送方向一致,这就使得玉米棒在通过分道机构进入加工单元时,能够近似垂直地进入加工单元的脱粒通道内,与脱粒通道的布置方式配合,无脱粒死角,玉米芯上无玉米粒残余,脱粒更加的充分,且脱粒效率高。此外,在脱粒过程中,玉米粒和玉米芯也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下料过程也能够顺畅进行。

分道机构能够将理顺后的玉米棒分成上下两路,并分别送入加工单元的两个进料口1131内。本发明采用多个脱粒辊121同时对两个玉米棒进行脱粒,较多个脱粒辊121对单个玉米棒脱粒而言,脱粒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采用两路同时进料,一次脱粒过程结束后,无进料等待时间,进料以及脱粒工序之间衔接紧密,装置的连续性强,整个加工周期有效缩短。

本发明在脱粒完成后就先后进行了玉米粒与玉米芯分离以及玉米粒与灰尘以及皮屑的分离,省去了后续玉米粒的收集以及除杂工序,加工周期得以进一步缩短。

本发明中的多个脱粒辊121以及下筛分网131都是由脱粒电机122驱动进行相应动作的,通过一个动力源就能同时驱动多个部件同时运动,此方式实现了对该装置结构的合理化设计,减少了装置对动力源数量的需求,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时的难度。

参照图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102、至少两对导向组件、第三导向件110;所述导向组件沿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传送方向依次水平排布,每个导向组件均包括第一导向件103和第二导向件104,所述第一导向件103的前端和第二导向件104的前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件103的后端和第二导向件104的后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上方,所述第二导向件104的后端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103的后端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后端,所述第一导向件103和第二导向件104之间形成有供玉米棒通过的开口;所述第三导向件110的前端靠近所述导向组件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三导向件1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导向件110的后端靠近所述分道机构的前端。

工作人员可先将玉米棒放在第一传送带102上,玉米棒随第一传送带102进行水平运动。由于第一导向件103和第二导向件104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102的两侧,第一传送带102上的玉米棒均受第一导向件103和第二导向件104的导向。即:在玉米棒与第一导向件103或第二导向件104相接触时,玉米棒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部分玉米棒的运动方向由初始方向转变成与第一导向件103或第二导向件104的长度方向一致。在玉米棒通过至少两个导向组件后,玉米棒的运动方向全部转变成与第二导向件104的长度方向一致。在玉米棒脱离导向组件后,玉米棒最终受第三导向件110导向,玉米棒的轴向将转变成与第一传送带102的传送方向一致。上述过程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玉米棒的运动方向,在玉米棒通过分道机构后,都能够近似竖直的进入主箱体113内,有助于保证对玉米棒的脱粒效率以及脱粒效果。

参照图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前侧设有第二传送带101或者倾斜设置且后端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102工作面的进料板;所述第一导向件103、第二导向件104和第三导向件110均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导向件103、第二导向件104和第三导向件110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带106,并由所述导向电机105驱动转动,所述导向带106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工作面相垂直。

在加工前,可先将玉米棒放在第二传送带101或进料板上,玉米棒能够缓慢地朝向第一传送带102进行运动,此设计能够在源头上控制进料速度。第一导向件103、第二导向件104以及第三导向件110下端连接的导向带106能够在对玉米棒导向的同时,驱动玉米棒沿导向件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防止玉米棒卡死在第一导向件103和第二导向件104以及第三导向件110上,使加工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参照图1和图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分道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所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能由分道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翻转运动,所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的前端均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102的后端,并处于玉米棒的运动行程上。参照图1和图4,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第三传送带111和第四传送带120,所述第三传送带111的前端靠近所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后端,所述第三传送带111的后端连接有上滑道112,所述上滑道112的后端倾斜伸入至其中一个进料口1131内;所述第四传送带120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的正下方,所述第四传送带120的后端连接有下滑道114,所述下滑道114的后端倾斜伸入至另外一个进料口1131内。

在玉米棒脱粒转向进行后,玉米棒会首先运动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上,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的宽度和与玉米棒的直径近似相等。为减少分道驱动机构的频繁动作,以达到节能以及保障分道驱动机构使用寿命的效果,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的长度值可是玉米棒长度值的n倍,n≥2。在玉米棒通过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进入第三传送带111上,且达到一定数量后,分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下翻,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上的玉米棒受重力作用落在第四传送带120上,其后分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复位。第三传送带111和第四传送带120运动带动玉米棒进行水平运动,并使玉米棒分别通过上滑道112和下滑道114进入主箱体113的两个进料口1131内。

参照图3、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分道驱动机构包括提升气缸118、升降板119、第五传送带115和第六传送带,所述第五传送带115和第六传送带分别卡装在所述升降板119的两侧,所述升降板119由所述提升气缸118驱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五传送带115和第六传送带的上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轮116和第二转轮117上,所述第一转轮116和第二转轮117分别连接在两根轴线相平行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分别套装在所述两根转轴上。

提升气缸118能驱动升降板119进行上下运动,升降板119运动使第五传送带115和第六传送带转动,第五传送带115和第六传送带转动使第一转轮116和第二转轮117转动,并带动两根转轴转动,两根转轴转动的同时,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随之翻转运动。

通过一个提升气缸118活塞端的伸缩运动即可使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同时发生翻转,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形成的开口能够使玉米棒自然落下,向第四传送带120上的送料过程更加顺畅。此外,通过提升气缸118还能够防止自然状态下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发生转动,使得第一翻板108和第二翻板109能够对玉米棒进行有效支撑,向第三传送带111上的送料过程更加顺畅。

参照图2、7,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箱体113内设有隔板123,所述隔板123将所述主箱体113由上往下分割成脱粒室和筛分室,所述隔板12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脱粒室和筛分室的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主箱体113的进料口1131位置对应;所述脱粒机构包括四根脱粒辊121;所述四根脱粒辊12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辊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主箱体113和隔板123上,所述脱粒辊121的外周形成有脱粒齿,所述四根脱粒辊121的中心连线呈菱形,中线连线呈正三角形的三根脱粒辊121之间围合形成有脱粒通道,所述脱粒通道与所述主箱体113的进料口1131以及隔板123的通孔连通。

本方案中的脱粒辊121的形状以及布置合理,脱粒辊121的利用充分,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脱粒辊121的数量少,装置的制造成本低。

参照图2、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脱粒辊121下端的辊轴穿出所述隔板123并竖直伸入至所述筛分室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辊轴齿轮126、第一从动轮125和主动轮124,所述辊轴齿轮126套装在所述辊轴的下端,所述辊轴齿轮126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125套装在位于最外侧辊轴的下端外周,所述第一从动轮125和主动轮124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24套装在所述脱粒电机122的输出轴外周。

上述方案中的辊轴受隔板123支撑,在脱粒电机122的输出轴转动时,脱粒电机122通过主动轮124和从动轮将动力传递到辊轴上,辊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从而带动脱粒辊121进行转动。

参照图2、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27、两个转盘128、两个连杆129和两个滑块130;所述传动轴127水平设置,其与所述主箱体1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27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主箱体113两侧,位于主箱体113外侧的传动轴127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套装在所述脱粒电机122的输出轴外周;所述两个转盘128分别连接在所述传动轴127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杆129分别枢轴连接在所述两个转盘128上,所述连杆129与所述转盘128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转盘128的轴线外侧;所述筛分室具有供所述滑块130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130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130一侧与所述连杆129背离转盘128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筛分网131通过连接在所述滑块130上。

在脱粒电机122的输出轴转动时,脱粒电机122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驱动传动轴127转动,传动轴127通过转盘128和连杆129驱动滑块130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下筛分网131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以分散玉米粒,进而实现了对玉米粒的筛分处理。

参照图10,在传动轴127的外周还套装有护套1132,所述护套1132与传动轴12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护套1132呈中空管状,所述护套1132两端均固定在主箱体113的内壁上。上述设计能防止玉米粒因与传动轴172接触而甩落在主箱体113的内壁上,有助于保证玉米粒的完整性,并还能对传动轴127起到保护作用,使传动轴127得以长时间稳定转动。

参照图2,作为优选的方案,该装置还包括次箱体136,所述次箱体136与所述主箱体113的玉米芯出料口通过送料管138连通,所述次箱体136内设有用于对玉米芯进行破碎的破碎锯齿137,所述破碎锯齿137由脱粒电机122通过第三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轮133和立轴135,所述立轴135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次箱体13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破碎锯齿137套装在所述立轴135下端,所述立轴135部分位于所述次箱体136外侧,所述第二从动轮133套装在所述立轴135上端,所述第二从动轮133与所述主动轮124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

因脱粒工序而产生的玉米芯会通过玉米芯出料口以及送料管138进入次箱体136内。在脱粒电机122驱动脱粒辊121转动以及下筛分网131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脱粒电机122还通过主动轮124和第二从动轮133驱动立轴135转动,立轴135转动带动破碎锯齿137转动,破碎锯齿137在转动过程中对玉米芯进行破碎,得到的玉米芯粉可用食用菌种植行业中的原料、猪饲料等,从而实现了玉米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经济附加价值。对玉米芯的破碎也是由脱粒电机122驱动完成的,即脱粒过程进行的同时,玉米芯的破碎也同步进行,有助于缩短整个玉米棒的加工周期;此外在保证对玉米芯破碎效果的前提下,上述设置还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时的难度。

参照图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板119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板1191以及分别位于固定板1191两侧的活动板1192,所述第五传送带115和第六传送带分别被限位在所述两块活动板1192与固定板1191之间的间隙空间内,所述活动板1192与固定板1191之间通过螺栓119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192侧面连接有凸起/凹槽,所述固定板1191侧面连接有与活动板1192上凸起/凹槽相配合的凹槽/凸起。

通过螺栓1193能够调整固定板1191和活动板1192之间的距离,以保证第五传送带115以及第六传送带能够被牢牢卡死在固定板1191和活动板1192之间。在升降板119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第五传送带115以及第六传送带能够随之转动,且不会发生打滑,分道机构得以稳定运行。活动板1192与固定板1191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五传送带115以及第六传送带与升降板119连接的紧密性,达到了对玉米棒稳定分道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玉米棒生产加工装置,能持续不断地向加工单元进行两路送料,并能同时对两根玉米棒进行脱粒处理,其脱粒效率大大提高;此外,该装置还集玉米棒的脱粒、玉米芯与玉米粒的分离以及玉米粒的除杂的功能于一体,且上述功能均是由脱粒电机驱动来实现了,其做到了结构的合理化设计,减少了装置对动力源数量的需求,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时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