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提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0628发布日期:2018-10-02 17:4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鱼提篮。



背景技术:

现在休闲钓鱼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户外活动,钓鱼方式分为很多种:台钓、冰钓、船钓、桥钓、海钓、路亚钓等等,一般中鱼时将鱼拉回近处利用抄网把鱼捕捉上来,但是在桥钓时,由于人在高处,抄网抄鱼的距离有限,小一点的鱼可以直接利用鱼竿提上来,碰到大的鱼,将鱼提上来,就会发生鱼嘴脱勾或断线的现象,现在有人将从市场上购买的塑料桶通过牵引绳放下桥面,再将鱼拖进桶里提上来,但是使用这种桶有时会沉下水面,有时靠人眼观察又放不到位,很麻烦,而且这种桶强度又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钓鱼提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钓鱼提篮,包括桶状篮体和弓型提手,所述篮体设有开口、篮身和篮底,篮身和篮底构成网格状结构;所述弓型提手通过其端头与篮体固联并可左右摆动;所述篮体开口的外边缘处固设有环状漂浮部。

进一步的,所述篮体和弓型提手由小尺寸不锈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漂浮部为中空气密结构或固体式发泡塑料材料或橡胶制品制成,其浮力能够满足使得桶状篮体开口处于漂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弓型提手顶部还固设有长度和强度适中的牵引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钓鱼提篮,在篮体开口处设有环状漂浮部,利用其浮力使篮体开口处漂浮在水面,方便将鱼拉进篮体内;篮身和篮底设置成网格状结构,提篮提出水面时迅速漏干水,可以快速将鱼提出水面,结构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钓鱼提篮,包括桶状篮体1和弓型提手2,所述篮体设有篮体开口3、篮身4和篮底5,篮身4和篮底5构成网格状结构;所述弓型提手2通过其端头与篮体1固联并可左右摆动;所述篮体开口3的外边缘处固设有环状漂浮部6。

所述篮体1和弓型提手2由小尺寸不锈金属材料制成。不锈金属材料可以增加强度,重量适中。

所述环状漂浮部6为中空气密结构或固体式发泡塑料材料或橡胶制品制成,其浮力能够满足使得桶状篮体开口3处于漂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

所述弓型提手2顶部还固设有长度和强度适中的牵引绳7。

使用本实施例时,鱼竿中鱼后,利用在篮体开口3处设有环状漂浮部6,其浮力使篮体开口3处漂浮在水面,将鱼拉进篮体1内,篮身4和篮底5设置成网格状结构,提篮提出水面时可以迅速漏干水,可以快速将鱼提出水面,结构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鱼提篮,包括桶状篮体和弓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设有开口、篮身和篮底,篮身和篮底构成网格状结构;所述弓型提手通过其端头与篮体固联并可左右摆动;所述篮体开口的外边缘处固设有环状漂浮部。本发明在篮体开口处设有环状漂浮部,利用其浮力使篮体开口处漂浮在水面,方便将鱼拉进篮体内;篮身和篮底设置成网格状结构,提篮提出水面时迅速漏干水,可以快速将鱼提出水面,结构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哲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市龙文区上野技术开发服务部
技术研发日:2018.05.15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