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量育秧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0626发布日期:2018-10-02 17:4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特别涉及一种精量育秧播种机。



背景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覆底土、播种、覆表土、喷水和压实等工艺过程。覆底土和覆表土作业在育秧生产中至关重要,底土和表土的厚度会影响秧苗质量。随着水稻育秧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超级稻育秧技术的推广,对填覆土的技术以及底土和表土厚度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育秧播种机中的覆底土、播种、覆表土工艺是分开的,并且填覆土厚度无法控制,当种子不规则,颗粒大小和重量不一样时,亦无法达到良好的播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覆底土、播种、覆表土于一体,填覆土厚度要可控并且适用于各种规则的种子的精量育秧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量育秧播种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填覆土组件、排种组件和托盘架;填覆土组件,位于排种组件的后方,包括填覆土箱和填覆土辊,填覆土箱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填覆土辊安装在填覆土箱的第一出口处;排种组件,包括排种箱、排种辊和排种带,排种箱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排种辊为至少两个并且平行设置,排种辊安装在排种箱的第二出口处,排种带绕设在排种辊上并在排种辊的驱动下转动;托盘架,位于填覆土组件和排种组件的下方,其在外力下在机架上前后运动,托盘架初始位置和完成一次育秧后的位置都是位于填覆土组件的后方;托盘架前进经过填覆土组件下方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填覆土辊转动完成对托盘架上育秧盘的填土;托盘架前进经过排种组件的下方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排种辊转动完成播种;完成播种后的托盘架后退再次经过填覆土组件下方,并仍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填覆土辊转动完成对托盘架上育秧盘的覆土。

进一步地,填覆土箱的第一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控土量板和第二控土量板,第一控土量板和第二控土量板分别位于填覆土辊的后方和前方。

更进一步地,第一控土量板和填覆土辊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控土量板和填覆土箱之间设置调节第一间隙大小的填土调节组件;第二控土量板和填覆土辊侧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控土量板和填覆土箱之间设置调节第二间隙大小的覆土调节组件。

再进一步地,填土调节组件和覆土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杆、螺母和调节槽,填土调节组件中的调节杆设在第一控土量板的背面,并穿过填覆土箱上的调节槽与螺母螺纹连接,覆土调节组件中的调节杆设在第二控土量板的背面,并穿过填覆土箱上的调节槽与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机构由设在托盘架两侧的齿条和同轴设在填覆土辊上的第一齿轮构成;第二传动机构由设在托盘架两侧的齿条和同轴设在排种辊上的第二齿轮构成。

进一步地,排种带外侧表面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排种槽,填覆土辊的侧面设有轴向的送土凹槽。

更进一步地,送土凹槽为若干个并且沿填覆土辊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控土量板和第二控土量板位于填覆土辊的上方,第一控土量板和第二控土量板的下端均向填覆土辊偏移。

进一步地,排种辊为三个,从机架的侧向上,三个排种辊构成三角形结构,排种带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种带部、出种带部和连接带部三个部分,进种带部和出种带部分别位于三角形结构的两侧边,连接带部位于三角形结构的底边,进种带部上表面对应排种箱的第二出口。

更进一步地,出种带部和连接带部的连接处安装有引种板,引种板的下端向前偏移,引种板由若干并列设置的V形条构成。

更进一步地,排种箱的第二出口安装有压种辊,压种辊与排种辊平行设置,压种辊的侧面抵接进种带部的上表面;机架上安装有对排种带进行涨紧的涨紧辊;填覆土辊水平设置,填覆土辊的轴线垂直于托盘架的运动方向,排种辊平行于填覆土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填覆土组件、排种组件和托盘架的配合使用,实现填土(底土)、播种、覆土(表土)功能于一体;

(2)调节第一控土量板和填覆土辊之间间隙、第二控土量板和填覆土辊之间间隙可实现不同的底土、表土厚度;

(3)三个排种辊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高效的播种,排种带上的排种槽确保适用不规则、颗粒大小重量不同的种子;

(4)引种辊可对种子起导引作用,保证种子均匀有序地掉落至育秧盘上;

(5)压种辊可将排种带上的种子进行滚匀,并防止排种槽外的种子经由排种带排出;

(6)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排种带,避免排种带在种子和自身的重力下下陷;

(7)送土凹槽配合第一控土量板和第二控土量板可取得更好的填土和覆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精量育秧播种机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8是图3中填覆土辊和控土量组件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中:

1-机架;

11-车轮,12-支撑杆,13-导轨;

2-填覆土组件;

21-填覆土箱,22-填覆土辊,23-控土量组件;

211-第一进口,212-第一出口,213-调节槽;

221-送土凹槽;

231-调节杆,232-螺母,233-第一控土量板,234-第二控土量板;

3-排种组件;

31-排种箱,32-排种辊,33-排种带,34-引种板,35-压种辊,36-涨紧辊;

311-第二进口,312-第二出口;

331-进种带部,332-出种带部,333-连接带部,334-排种槽;

341-V形条;

4-托盘架;

41-齿条,42-推杆,43-移动轮,44-育秧盘;

5-第一传动机构;

51-第一齿轮;

6-第二传动机构;

61-第二齿轮;

7-安装板;

71-通孔,72-弹簧;

8-支撑组件;

81-固定杆,82-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至图8示出一种精量育秧播种机,包括机架1、填覆土组件2、排种组件3、托盘架4、第一传动机构5和第二传动机构6。

如图1所示,机架1的顶面从后向前依次安装有填覆土组件2和排种组件3,机架1的顶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沿机架1纵向(沿机架1长度方向)的导轨13,托盘架4底面设置安装有移动轮43,移动轮43可沿导轨13前后运动,托盘架4位于填覆土组件2和排种组件3的下方,并可在外力下前进或后退经过填覆土组件2和排种组件3,机架1的底面前部安装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车轮11,机架1的底面后部安装有竖直的用于支撑播种机的支撑杆12。其中,托盘架4的前进、后退运动方向为机架1的纵向。

如图3所示,填覆土组件2,位于机架1的后部,包括填覆土箱21、填覆土辊22和控土量组件23。填覆土箱21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面,填覆土箱21顶面开设有第一进口211,其底面开设有第一出口212,从填覆土箱21的第一进口211放入泥土,填覆土箱21为斗形,其外形由第一进口211向第一出口212逐渐收缩。填覆土辊22水平设置并且其轴线垂直于托盘架4的前后运动方向,即填覆土辊22沿机架1的横向(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覆土辊22可转动地安装在填覆土箱21的第一出口212的中间位置,填覆土辊22的侧面设有轴向延伸并贯穿填覆土辊22的送土凹槽221,送土凹槽221为若干个并且沿填覆土辊22的周向均匀分布。如图4所示,控土量组件23包括第一控土量板233和第二控土量板234,第一控土量板233和第二控土量板234均靠近第一出口212并且位于填覆土辊22的上方,第一控土量板233安装在填覆土箱21的后侧内壁,第二控土量板234安装在填覆土箱21的前侧内壁,第一控土量板233和第二控土量板234两者的下端均向中间位置的覆土辊22弯折偏移。

如图3、图8所示,为了调节填土量和覆土量的大小,在第一控土量板233和填覆土箱21之间设置填土调节组件,在第二控土量板234和填覆土箱21之间设置覆土调节组件,填土调节组件和覆土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两者均包括调节杆231、螺母232和调节槽213。填土调节组件的调节杆231设置在第一控土量板233的背面(远离第二控土量板234的表面),并且穿过第一控土量板233背面的填覆土箱21上的调节槽213和螺母23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填土调节组件中的螺母232可实现第一控土量板233下端和填覆土辊22之间的第一间隙的不同大小。覆土调节组件的调节杆231设置在第二控土量板234的背面(远离第一控土量板233的表面),并且穿过第二控土量板234背面的填覆土箱21上的调节槽213和螺母23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覆土调节组件中的螺母232可实现第二控土量板234下端和填覆土辊22之间的第二间隙的不同大小。因不同的种子对泥土厚度的需求不同,通过填土调节组件和覆土调节组件可分别调节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大小,从而实现不同的填土量和覆土量。

如图1、图3所示,托盘架4前进经过填覆土辊22下方时,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5驱动填覆土辊22反向转动(从机架1的左侧方向上为顺时针转动),填覆土箱21中的泥土从第一控土量板233下端和填覆土辊22之间间隙进入托盘架4上的育秧盘44,实现填土过程,期间落入育秧盘44中的泥土量为填土量;托盘架4后退经过填覆土辊22下方时,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5驱动填覆土辊22正向转动(从机架1的左侧方向上为逆时针转动),填覆土箱21中的泥土从第二控土量板234下端和填覆土辊22之间间隙进入托盘架4上的育秧盘44,实现覆土过程,期间落入育秧盘44中的泥土量为覆土量。

如图2所示,排种组件3,位于机架1的前部,包括排种箱31、排种辊32和排种带33。排种箱31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面,排种箱31顶面开设有第二进口311,其底面开设有第二出口312,从排种箱31的二进口放入种子。排种辊32为三个并且均沿机架1横向设置,三个排种辊32安装在机架1两侧的安装板7上,从机架1的侧向上,三个排种辊32构成三角形结构。排种带33绕在排种辊32构成的三角形结构的外侧,排种带3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种带部331、出种带部332和连接带部333三个部分,进种带部331和出种带部332分别位于三角形结构的两侧边,进种带部331上端和出种带部332上端连接构成倒V形结构,连接带部333位于三角形结构的底边,进种带部331上表面对应排种箱31的第二出口312并且两者相靠近,进种带部331、出种带部332和连接带部333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排种槽334(参考图4、图6)。从机架1的左侧方向(即主视图方向),排种带33顺时针转动时,进种带部331将排种箱31内的种子输送至出种带部332,设置的排种槽334更能适应不规则、颗粒大小重量不一的种子。

如图2所示,为使保证排种带33的张紧状态,在三角形结构的中间位置安装涨紧辊36,涨紧辊36的两端穿过机架1两侧的安装板7上的通孔71,涨紧辊36的两端的和机架1之间均连接有弹簧72,弹簧72向上推动涨紧辊36,连接带部333从涨紧轮的上方绕过,从而保证排种带3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如图1所示,托盘架4,位于填覆土组件2和排种组件3的下方,托盘架4后端固定安装有便于推动其前进或后退的推杆42,托盘架4前进时依次经过填覆土组件2和排种组件3。当托盘架4位于填覆土组件2的下方时,托盘架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5驱动填覆土辊22转动;当托盘架4位于排种组件3的下方时,托盘架4通过第二传动机构6驱动排种辊32转动,排种带33在排种辊32的带动下转动。托盘架4初始位置和完成一次育秧后的位置都是位于填覆土组件2的后方。

第一传动机构5和第二传动机构6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5、图7所示,托盘架4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沿机架1纵向的齿条41,填覆土辊22的左右两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1,三个排种辊32中最后方的一个排种辊32的左右两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61,齿条41位于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61的下方。当托盘架4位于填覆土组件2的下方时,此时齿条41和第一齿轮51啮合构成第一传动机构5;当托盘架4位于排种组件3的下方时,此时齿条41和第二齿轮61啮合构成第二传动机构6。从机架1的侧向上,当第一齿轮51与填覆土辊22的外形一致时,即填覆土辊22的送土凹槽221和第一齿轮51的齿槽一致,第一齿轮51和填覆土辊22相当于一个整体,即二者一体成型,此时第一齿轮51为填覆土辊22的一部分。

前述为齿条41位于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61的下方的情况,当托盘架4前进时,填覆土辊22和排种辊32均为反向转动,当托盘架4后退时,填覆土辊22和排种辊32均为正向转动,此时第一控土量板233控制填土量,第二控土量板234为控制覆土量。若齿条位于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61的上方,当托盘架4前进时,填覆土辊22和排种辊32均为正向转动,托盘架4后退时,填覆土辊22和排种辊32均为反向转动,此时第一控土量板233控制覆土量,第二控土量板234为控制填土量。

如图2、图6所示,引种板34,安装在三个排种辊32中最后方的一个排种辊32的下方,引种板34位于两个第二齿轮61之间,并且引种板34的下端向前偏移(即向排种辊32偏移),引种板34由若干V形条341构成,若干V形条341并列设置并且均垂直于排种辊32的轴线。进种带部331将排种箱31内的种子输送至出种带部332,直至种子运动到出种带部332的下端并在重力下掉落,引种板34可对种子起导引作用,V形条341刚好与排种带33上的排种槽334对应,保证种子均匀有序地掉落至育秧盘44上。

如图1、图2、图6所示,压种辊35,安装在排种箱31的第二出口312处,其外侧贴近进种带部331的上表面。压种辊35可将进种带部331上的种子进行滚匀,并防止进种带部331上的排种槽334外的种子经由进种带部331输送到出种带部332。

如图1、图2所示,进种带部331和出种带部332的内侧均安装有支撑组件8,每个支撑组件8由安装在排种箱31两侧箱板上的固定杆81和安装在固定杆81的支撑条82构成,固定杆81为两个并且平行于排种辊32,支撑条82为若干个并且并列设置。支撑组件8对进种带部331和出种带部332起支撑作用,防止两者下陷。

育秧过程如下:

(1)填土:手握推杆42向前推动托盘架4,当托盘架4位于填覆土辊22的下方时,齿条41和第一齿轮51啮合,填覆土辊22反向转动,填覆土箱21内第一出口212处的泥土在填覆土辊22的带动下经过填覆土辊22前方(第一控土量板233和填覆土辊22之间间隙)进入填覆土箱21下方的育秧盘44,从而在育秧盘44上铺设形成底土,继续推动托盘架4前进,直至底土完全覆盖育秧盘44。

(2)播种:当前进的托盘架4位于最后方的排种辊32的下方时,齿条41和第二齿轮61啮合,排种辊32反向转动,排种带33随之反向转动,进种带部331将排种箱31内的种子向出种带部332输送,直至将种子输送到出种带部332的下端,此时种子重力下掉落进入育秧盘44的表土上,托盘架4继续前进直至种子完全均匀覆盖育秧盘44,然后回拉托盘架4使其后退。

(3)覆土:托盘架4后退时,排种辊32和填覆土辊22均正向转动,排种带33随着排种辊32正向转动,排种箱31内的种子不会被排种带33带出,填覆土箱21内第一出口212处的泥土在填覆土辊22的带动下经过填覆土辊22后方(第二控土量板234和填覆土辊22之间间隙)进入填覆土箱21下方的育秧盘44,并且覆盖住育秧盘44上的种子形成表土,直至托盘架4后退到最后端,此时育秧盘44被表土完全覆盖,育秧过程完成。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