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幕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0627发布日期:2018-10-02 17:47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特别是指一种罩设在露天广场上的幕墙。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其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其主要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传统的幕墙一般具有隔音、隔热、防结霜、防潮、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

目前的大型建筑物周边多配套有大型的露天广场以供人们休闲娱乐,为了在雨天为人们提供一种类似于室内的休闲场所,在这类露天广场中多会架设一些太阳伞类结构以达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架设在露天广场中的太阳伞类结构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多的缺点,现在分别叙述如下。首先传统的太阳伞类结构其遮挡面积过小不能形成整体的大面积顶篷,其次,传统的太阳伞类结构其整体美观效果有限,不能够提升户外的整体景观效果,再次,传统的太阳伞类结构其自身的防风抗雨的等级比较低,最后,传统的太阳伞类结构没有统一的排水、灯光装饰系统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排水、照明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出现将幕墙结构架设在露天广场中形成广场天幕的相关产品以及结构,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幕幕墙,其将排水系统集成在幕墙结构中,同时以薄膜材料制成顶蓬能够显著提升幕墙的整体性能,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幕幕墙,其包括若干幕墙树 (1),每一个该幕墙树(1)都包括支撑柱(10)以及膜结构天幕顶冠(20),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固定设置在该支撑柱(10)顶部。

该支撑柱(10)包括主干柱体(110)、分支柱体(120)以及分叉柱体(130),该主干柱体(110)具有主干内腔,该分支柱体(120)具有分支内腔,该分叉柱体 (130)具有分叉内腔,该主干内腔、该分支内腔以及该分叉内腔彼此连通在一起形成一排水通路,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设置在该分叉柱体(130)顶部,该排水通路连通设置在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与地下排水管道之间,该排水通路用以将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上方的积水导流至地下排水管道中。

若干该分支柱体(120)固定连通设置在该主干柱体(110)的顶部,每一个该分支柱体(120)的顶部都固定连通设置有若干该分叉柱体(130)。

该天幕幕墙系统还包括自加压排泄系统(30),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设置在该排水通路中,并且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同时设置在该主干柱体(110)的该主干内腔以及该分支柱体(120)的该分支内腔中。

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包括若干天幕格(200),若干该天幕格(200)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每一个该天幕格(200)都包括上框体(210)以及下框体(220),该上框体(210)固定连接在该下框体(220)顶部,该上框体(210)顶部固定设置有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 上夹设有膜片单元(500),该膜片单元(500)的四周边缘被夹设在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中,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与该上框体(210)的形状相同,环绕设置在该上框体(210)顶部。

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包括水槽(410)以及夹膜条(420),其中,该水槽(410)包括底板(411)以及两个侧壁板(412),两个该侧壁板(412)连接在该底板(411)的两侧,借助该底板(411)与两个该侧壁板(412)围绕形成一槽腔 (413),该侧壁板(412)顶部连接有侧顶板(414)。

该夹膜条(420)分别设置在该水槽(410)的两侧,该侧壁板(412)的该侧顶板(414)压设在该夹膜条(420)顶面上,该夹膜条(420)的内侧面靠贴在该侧壁板(412)的外侧面上。

该水槽(410)顶部两侧分别压设有顶压条(430),该顶压条(430)上螺合有若干压合螺丝(431),通过该顶压条(430)以及该压合螺丝(431)将该夹膜条(420)固定设置在该水槽(410)的两侧。

该膜片单元(500)的四周边缘被夹设在该夹膜条(420)中,该膜片单元(500) 包括上层薄膜(510)、下层薄膜(520)以及气泵(530),在该上层薄膜(510)与该下层薄膜(520)之间形成一薄膜腔(540),该气泵(530)通过气管与该气泵(530) 相连接,该气泵(530)能够向该薄膜腔(540)中充气使该膜片单元(500)向上、向下膨胀。

每一个该天幕格(200)的该水槽(410)都环绕设置在该天幕格(200)的该膜片单元(500)四周,环绕在相邻膜片单元(500)四周的水槽(410)连通形成一顶部汇集水道,该顶部汇集水道与若干该分叉柱体(130)同时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该膜结构天幕顶冠设置在该分叉柱体顶部,该排水通路连通设置在该膜结构天幕顶冠与地下排水管道之间,该排水通路用以将该膜结构天幕顶冠上方的积水导流至地下排水管道中,目前为了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多以密封管道的形式埋设在建筑物中,但是密封管道的孔径是特定的,所以在遇到大雨天或者台风天的时候,排水量必然陡然增大,此时,利用密封管道排水必然会出现管道入水口出溢流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将该自加压排泄系统设置在密封排水管道中能够通过该水轮以及该风轮所产生的正、负压区大大提升排水流速,避免溢流情况的发生,另外,该自加压排泄系统通过排泄水自行驱动,无需要外接电源,且结构简单,在需要相同排泄速度的排水管路中,如果根据需要分段加入若干个该自加压排泄系统则能够选取孔径更小的排水管,进而能够大大降低排水系统的整体材料成本。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该天幕格的该水槽都环绕设置在该天幕格的该膜片单元四周,环绕在相邻膜片单元四周的水槽连通形成一顶部汇集水道,该顶部汇集水道与若干该分叉柱体同时连通,排水的时候,雨水滴落在该膜片单元上,而后雨水向该膜片单元四周流动并流入到该膜片单元四周的水槽中,不同该水槽中的雨水经过该顶部汇集水道汇集后,同时流入若干该分叉柱体的分叉内腔中,而后,雨水依次通过若干该分支内腔在该主干内腔中汇集后排泄至地下排水管道中,整体排水结构设计思路独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干接驳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驳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驳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柱脚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柱脚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加压排泄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加压排泄系统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自加压排泄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膜结构天幕顶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夹膜水槽集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夹膜水槽集成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夹膜水槽集成结构的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膜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16所示,一种天幕幕墙,其包括若干幕墙树1,每一个该幕墙树 1都包括支撑柱10以及膜结构天幕顶冠20,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固定设置在该支撑柱10顶部,若干该幕墙树1顺序排列设置在露天广场上,若干该幕墙树1的若干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的边缘位置彼此层叠搭设在一起,使若干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拼接在一起形成一顶篷,该顶篷罩设在露天广场上方。

如图2所示,该支撑柱10包括主干柱体110、分支柱体120以及分叉柱体 130,该主干柱体110具有主干内腔,该分支柱体120具有分支内腔,该分叉柱体130具有分叉内腔,该主干内腔、该分支内腔以及该分叉内腔彼此连通在一起形成一排水通路。

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设置在该分叉柱体130顶部,该排水通路连通设置在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与地下排水管道之间,该排水通路用以将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上方的积水导流至地下排水管道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主干柱体110、该分支柱体120以及该分叉柱体 130都为中空管状结构,若干该分支柱体120固定连通设置在该主干柱体110 的顶部,每一个该分支柱体120的顶部都固定连通设置有若干该分叉柱体 130。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主干柱体110顶部连接有主干接驳管 140,该主干接驳管140包括主干套管141以及若干分支套管142,若干该分支套管142同时与该主干套管141相连通,其中,该主干套管141套设在该主干柱体110顶部,每一个该分支柱体120都对应套接在一个该分支套管142上,通过该主干接驳管140能够将若干该分支柱体120固定连通设置在该主干柱体 110的顶部。

如图4、5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分支柱体120顶部固定连接有接驳盘150,该接驳盘150包括主盘体151以及若干副盘体152,若干该副盘体152同时固定连接在该主盘体151上,该主盘体151上开设有中央盘孔153,每一个该副盘体152上都开设有副盘孔154,若干该副盘孔154同时与该中央盘孔153相连通。

该分支柱体120顶部固定连接在该主盘体151的底面上,该中央盘孔153 与该分支柱体120的分支内腔相连通,该主盘体151的顶面与该副盘体152的侧面连接形成一分叉柱体连接面155,该分叉柱体130下端固定连接在该分叉柱体连接面155上,通过该接驳盘150能够将若干该分叉柱体130固定连通设置在该分支柱体120的顶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主干接驳管140以及该接驳盘150能够解决该主干柱体110、该分支柱体120以及该分叉柱体130三者之间的固定连通设置,如果将该主干柱体110、该分支柱体120以及该分叉柱体130直接一体化加工则加工难度非常大,且加工成本昂贵,采用该主干接驳管140以及该接驳盘150进行连接,则施工人员在工地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焊接就能够完成,其结构设计思路具有零部件单体体积小、运输方便以及组装简单的特点。

如图6、7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支撑柱10还包括柱脚固定结构 160,该柱脚固定结构160套设在该主干柱体110底部,通过该柱脚固定结构 160能够将该支撑柱10整体更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以避免该支撑柱10发生倾斜、倾覆、倒塌的情况。

该柱脚固定结构160包括力矩套桶161、固定盘162以及若干拉紧螺栓 163,其中,该力矩套桶161具有套桶内腔以及套桶顶端面,该支撑柱10下端插设在该套桶内腔中,该固定盘162固定连接在该套桶顶端面上,该固定盘 162顶面上环设有若干连接焊板164,每一个该连接焊板164都直立设置在该固定盘162顶面上。

该连接焊板164具有侧焊面165以及底焊面166,其中,该侧焊面165焊接固定在该支撑柱10的外表面上,该底焊面166焊接固定在该固定盘162顶面上。

通过该固定盘162以及若干该连接焊板164将该力矩套桶161固定连接在该支撑柱10下端。

该固定盘162上开设有若干个插孔,若干该拉紧螺栓163一一对应插设固定在该插孔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为了使受力更为平衡任意一个该插孔都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该连接焊板164之间,每一个该拉紧螺栓163都包括拉杆171以及锁定螺母172,该锁定螺母172螺合在该拉杆171顶部,在该力矩套桶161的内表面与该支撑柱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插入固定腔,该拉杆171插设在该插入固定腔中,该锁定螺母172压设在该固定盘162顶面上。

使用的时候,首先将该柱脚固定结构160以及该主干柱体110预埋在地面中,而后将若干该拉杆171底部同时固定在地面水泥基台中以完成整体结构的固定。

该固定结构利用该力矩套桶161能够有效增大该主干柱体110底部的柱状外形体积,并通过若干该拉紧螺栓163提升整体结构的抓地力量,进而防止该支撑柱10发生倾斜、倾覆、倒塌的情况。

如图8至11所示,该天幕幕墙还包括自加压排泄系统30,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设置在该排水通路中,并且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同时设置在该主干柱体110的该主干内腔以及该分支柱体120的该分支内腔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排水通路为密封排水管的内腔。

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包括水轮310、风轮320、转轴330以及气流罩 340,其中,该水轮310以及该风轮320同时连接在该转轴330上,该水轮310 与该风轮320同步转动。

该气流罩340被架设在该排水通路中。

该气流罩340具有外表面341、气流内腔342、气流入口343以及气流出口344。

该气流入口343以及该气流出口344对应设置在该气流内腔342的两端,借助该气流罩340的该外表面341与该排水通路的内表面围绕形成一排水腔 347。

该水轮310设置在该排水腔347中,该风轮320设置在该气流内腔342 中。

当排泄水A流入该排水通路中的时候,该排泄水A在该排水腔347中流动,并推动该水轮310转动,此刻,该水轮310的转动作用力通过该转轴330 传递给该风轮320,使该风轮320与该水轮310同步转动,该风轮320转动将该排水通路中的空气B从该气流入口343吸入到该气流内腔342中,而后,将吸入的空气由该气流出口344排出,此时,在该气流入口343处形成负压区,在该气流出口344处形成正压区。

排泄水A从该正压区向该负压区流动,借此提升排泄水A在该排水通路中的流动速度。

目前为了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多以密封管道的形式埋设在建筑物中,但是密封管道的孔径是特定的,所以在遇到大雨天或者台风天的时候,排水量必然陡然增大,此时,利用密封管道排水必然会出现管道入水口出溢流的情况。

将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设置在密封排水管道中能够通过该水轮310以及该风轮320所产生的正、负压区大大提升排水流速,避免溢流情况的发生。

另外,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通过排泄水自行驱动,无需要外接电源,且结构简单,在需要相同排泄速度的排水管路中,如果根据需要分段加入若干个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则能够选取孔径更小的排水管,进而能够大大降低排水系统的整体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配置在竖直排水管道中效果最佳,因为在竖直排水管道中排泄水自上而下流动,排泄水流速较快能够使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充分工作,提高排水效率显著。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气流出口344四周的该排水通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旋转螺纹结构,排泄水A沿该旋转螺纹结构自上而下流动,首先该旋转螺纹结构能够提升排泄水流速,其次,该旋转螺纹结构能够使排泄水贴壁主要沿该排水通路的内表面流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气流罩340包括罩筒345以及锥帽346,该锥帽 346盖设在该罩筒345顶部,该锥帽346具有倾斜侧壁,该气流出口344开设在该倾斜侧壁上,该气流入口343位于该罩筒345的底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水轮310位于该罩筒345的下方,该风轮320包括外风轮321以及若干内风轮322,其中,该外风轮321设置在该水轮310中央位置,并且,该外风轮321位于该气流入口343处。

若干该内风轮322依序排列设置在该转轴330上,同时,若干该内风轮 322设置在该气流内腔342中。

通过该外风轮321以及若干该内风轮322进行分级送风以提升气流流动速度,增大负压区与正压区之间的压差。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转轴330通过转轴架杆331架设在该气流内腔342 中,该转轴330与该转轴架杆331之间设置有轴承。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通过固定架350架设在该排水通路中,该固定架350包括套环351以及弹性钩头352,与该弹性钩头352相对应在该排水通路内表面上开设有楔槽353,该套环351套设在该气流罩340 外表面上,该弹性钩头352一端固定在该套环351上,另外一端扣接在该楔槽 353中,该弹性钩头352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将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装配到该排水通路中的时候,首先将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连同该固定架350整体推入到该排水通路中,此刻,该弹性钩头 352在该排水通路内表面上滑动,当该弹性钩头352滑过该楔槽353的时候会发出“咔、咔”的响声,此刻,回拉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使该弹性钩头352 扣接在该楔槽353中以完成装配过程,其整体装配过程简单,方便施工安装。

另外也可以采用焊接、螺栓固定等多种方式将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装配到该排水通路中。

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还包括发电储能部分360,该发电储能部分360包括蓄电部分361以及发电机,该蓄电部分361与该发电机电连接,该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传输给该蓄电部分361进行存储,该发电机包括定子部分362以及转子部分363,其中,该转子部分363固定设置在该水轮310的外侧,该定子部分362与该转子部分363相对应设置在该排水通路的侧壁中,该转子部分363 与该水轮310同步转动产生电能,该发电机、该定子部分362、该转子部分 363的结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累述。

如图12至15所示,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包括若干天幕格200,若干该天幕格200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天幕格200为双层多边形钢结构体。

每一个该天幕格200都包括上框体210以及下框体220。

该上框体210固定连接在该下框体220顶部,该下框体220主要是为了提升该天幕格200的整体机构强度。

该上框体210顶部固定设置有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

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上夹设有膜片单元500,该膜片单元500的四周边缘被夹设在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中。

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主要具有两个功能,首先,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 400能够固定该膜片单元500,其次,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具有汇流顶部积水并将积水集中进行排泄的作用。

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与该上框体210的形状相同,环绕设置在该上框体210顶部。

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包括水槽410以及夹膜条420,其中,该水槽 410包括底板411以及两个侧壁板412,两个该侧壁板412连接在该底板411 的两侧,借助该底板411与两个该侧壁板412围绕形成一槽腔413。

该侧壁板412顶部连接有侧顶板414。

该夹膜条420分别设置在该水槽410的两侧,该侧壁板412的该侧顶板 414压设在该夹膜条420顶面上,该夹膜条420的内侧面靠贴在该侧壁板412 的外侧面上。

该水槽410顶部两侧分别压设有顶压条430,该顶压条430上螺合有若干压合螺丝431,通过该顶压条430以及该压合螺丝431将该夹膜条420固定设置在该水槽410的两侧。

该膜片单元500的四周边缘被夹设在该夹膜条420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夹膜条420包括上条体421以及下条体422,该下条体422顶部凹设有锁紧槽423以及余量槽424,该锁紧槽42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钩槽,该上条体421盖设在该下条体422顶部,该上条体421底部的插板425插设在该锁紧槽423中。

该膜片单元500的最边缘位置通过该插板425被固定在该锁紧槽423中,在该余量槽424中夹设有该膜片单元500的余量伸展部分,当该膜片单元500 遭遇破坏性外力的时候,该余量伸展部分从该余量槽424中被释放出来以增大该膜片单元500的受力面积避免该膜片单元500被撕破情况的发生。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水槽410顶部设置有防鸟架440,由于该膜片单元 500由薄膜材料制成,如果鸟类直接降落在该膜片单元500上则该膜片单元 500极容易被抓破,所以设置该防鸟架440供鸟类停落。

该防鸟架440包括钢丝架441以及钢丝442,该钢丝442穿设在该钢丝架 441中,该钢丝442供鸟类停落。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还包括集合板450,该水槽 410以及该夹膜条420同时固定在该集合板450上,以整合结构。

该集合板450底面上设置有加强板451以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与该上框体210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架板460,若干该支架板460将该夹膜水槽集成结构400架设在该上框体210顶部。

若干该支架板460中穿设有走线管461,电线、信号线等线路可以被容纳在该走线管461中,以提升整体产品的美观效果。

如图16所示,该膜片单元500包括上层薄膜510、下层薄膜520以及气泵 530,在该上层薄膜510与该下层薄膜520之间形成一薄膜腔540,该气泵530 通过气管与该气泵530相连接,该气泵530能够向该薄膜腔540中充气使该膜片单元500向上、向下膨胀。

每一个该天幕格200的该水槽410都环绕设置在该天幕格200的该膜片单元500四周,环绕在相邻膜片单元500四周的水槽410连通形成一顶部汇集水道,该顶部汇集水道与若干该分叉柱体130同时连通。

排水的时候,雨水滴落在该膜片单元500上,而后雨水向该膜片单元500 四周流动并流入到该膜片单元500四周的水槽410中,不同该水槽410中的雨水经过该顶部汇集水道汇集后,同时流入若干该分叉柱体130的分叉内腔中,而后,雨水依次通过若干该分支内腔在该主干内腔中汇集后排泄至地下排水管道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气泵530与该自加压排泄系统30的蓄电部分361 电连接,在下雨的时候,当该排水通路中有水流流动的时候该自加压排泄系统 30工作为该蓄电部分361提供电力供给,此刻,该蓄电部分361将电力传输给该气泵530,由该气泵530向该薄膜腔540中充气使该膜片单元500向上膨胀,并使该膜片单元500的上层薄膜510上凸,此刻,滴落在该上层薄膜510 上的雨水能够快速流入到该水槽410中,以提升顶部排水效率。

同时,该膜片单元500充气膨胀能够提升该膜结构天幕顶冠20的整体强度,在下雨天自动提升该天幕幕墙的防风抗雨等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无须外接电源,其依靠自身内部的能量转换就能够实现自循环反馈、动作的过程,其适用范围光,且无须额外埋设电线等辅助设施。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若干该气泵530可以与控制系统同时连接,以达到人工控制特定膜片单元500是否充气膨胀的目的,该气泵530也可以接入外部电网中。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支撑柱10上也可以挂设装饰灯具,灯具所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该膜片单元500上,通过光线的反射、折射、透射作用,提升整体该天幕幕墙的灯光装饰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