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78475发布日期:2018-11-09 17:26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虎龙杂交斑新品种的池塘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虎龙杂交斑是以分别经2代群体选育的棕点石斑鱼雌体为母本、鞍带石斑鱼雄体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代。作为母本的棕点石斑鱼人工繁殖难度小,育苗存活率高,但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导致养殖效益不理想。作为父本的鞍带石斑鱼是石斑鱼家族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但亲鱼培育和苗种繁育难度大,育苗成活率非常低。龙虎杂交斑集父本和母本的优点于一身,其主要特点:一是生长速度快;二是适应环境能力强,存活率高;三是肉质佳,市场认可度高、潜力大。但是就现有技术而言,不同的育苗方法往往存在存活率、生长速度上的较大差异,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最优育苗方案,育苗结果参差不齐。因此,研究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生长速度快的虎龙杂交斑的池塘育苗方法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的池塘育苗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面积为2-3亩、水深1-2.5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池塘前,先向池中加入0.01-0.02mg/l的复合菌,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1-0.03mg/l的复合菌+0.02-0.05mg/l的裂壶藻液,16-24d每日添加0.01-0.03mg/l的复合菌+0.01-0.015mg/l的微拟球藻+1-3μg/l牛磺酸+1-2μg/l柠檬酸,25-30d每日添加0.01-0.03mg/l的复合菌+0.05-0.1mg/l的小球藻+1-2μg/l水杨酸,在第25d加入0.1-0.3μg/l氯化铝铁;30d后停用;调控ph值、水温、盐度和溶氧量;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10%,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20-30%,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42-45%,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80-85%;3)布苗;4)光照调整:育苗期间池塘表面光照要求5000-8000lx;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每天投喂2-3次;优选的,所述步骤1)为:选取面积为2-3亩、水深1.5-2.5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1.5-2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2-3m。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调控ph值、水温、盐度和溶氧量的方法为:育苗0-9天,ph控制在7.0-8.5之间;育苗10天以后,ph控制在7.0-7.5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在盐度17-35、水温25-33℃、水中溶氧大于5ppm。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调控水质时加入的复合菌是光合细菌、酵母菌与硝化细菌,三种菌的比例为3-2:1: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为:a、设置孵化箱:孵化箱规格为4m×3m×1m或6m×3m×1m,设置在育苗池塘内,孵化箱的上沿高出育苗池塘水位0.1~0.15cm,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9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将海水经200目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0.85~0.9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b、受精卵的孵化:将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0.5~1h,直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0×103~120×103粒/m3,受精卵经24~26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c、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投喂的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未经过强化。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ss型轮虫个体长度为120-150微米、宽度为60-90微米;l型轮虫长度为240-250微米、宽度为150-160微米;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比例为7: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投喂用的轮虫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无需经过营养强化,节约时间和成本;2、本发明结合育苗不同时期水体和育苗的变化规律,育苗期间加入不同的藻类配合光合细菌、酵母菌与硝化细菌使用,藻类与菌类协同调节水质,预防育苗期间疾病的产生,同时藻类为轮虫、丰年虫无节幼体提供营养,维持轮虫、丰年虫无节幼体的持续生长,从而保证鱼苗获得充足饵料。3、育苗16-24d每日添加复合菌、微拟球藻、牛磺酸和柠檬酸,牛磺酸不仅具有调节水体ph、促进鱼苗和轮虫生长的作用,并且与柠檬酸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调节水质。4、育苗25-30d每日添加复合菌、小球藻和水杨酸,水杨酸表现出杀真菌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调节水体ph值、利于鱼苗的生长。5、采用本发明育苗方法,育苗30天后,虎龙杂交斑的体质量、存活率、肥满度、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明显提高,存活率高达99.93%,肥满度高达5.45g/l3、粗蛋白含量高达50.13%、粗脂肪含量高达8.9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面积为3亩、水深2.0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2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2m。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前,先向池中加入0.02mg/l的复合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3:1:1),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2mg/l的复合菌+0.03mg/l的裂壶藻,16-24d后每日添加0.02mg/l的复合菌+0.015mg/l的微拟球藻+2μg/l牛磺酸+1μg/l柠檬酸,25-30d每日添加0.02mg/l的复合菌+0.05mg/l的小球藻+2μg/l水杨酸,在第25d加入0.3μg/l氯化铝铁;育苗0-5天,ph控制在8.0之间;育苗6天以后,ph控制在7.2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盐度30、水温28℃、水中溶氧大于5ppm;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10%,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20%,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45%,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80%;3)布苗:a、设置孵化箱:孵化箱用彩条布制成,长方形,规格为4m×3m×1m,设置在育苗池塘内,孵化箱的上沿高出育苗池塘水位0.15cm,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9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从海区提取干净海水,海水经2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0.9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对孵化箱水体作不间断的充气;b、受精卵的孵化:将购进的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0.5h,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0×103粒/m3,在充气条件下,受精卵在水体中翻滚,从受精开始计时,受精卵经24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c、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仔鱼出膜后4日龄时,开启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作不间断充气,将孵化箱从固定架上解开,任孵化箱四个边沿部分沉入育苗池塘水平面之下,孵化箱内的充气石继续充气,任仔鱼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游入育苗池塘,2.5h后,待孵化箱内的仔鱼全部进入育苗池塘,撤去孵化箱;4)光照调整:仔鱼10日龄之前,中午时池面光照8000lx;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轮虫个体长度为120-150微米、宽度为60-9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个体长度为240-250微米、宽度为150-16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7:3);每天投喂2次。实施例2: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面积为2亩、水深1.5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1.5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2m。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前,先向池中加入0.01mg/l的复合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3:1:1),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1mg/l的复合菌+0.02mg/l的裂壶藻,16-24d后每日添加0.01mg/l的复合菌+0.01mg/l的微拟球藻+1μg/l牛磺酸+1μg/l柠檬酸,25-30d后每日添加0.01mg/l的复合菌+0.05mg/l的小球藻+1μg/l水杨酸,在第25d加入0.1μg/l氯化铝铁;30d后停用;育苗0-9天,ph控制在7.0之间;育苗10天以后,ph控制在7.0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在盐度17、水温25℃、水中溶氧大于5ppm;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10%,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20%,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42%,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80%;3)布苗:a、设置孵化箱:孵化箱用彩条布制成,长方形,规格为6m×3m×1m,设置在育苗池塘内,孵化箱的上沿高出育苗池塘水位0.1cm,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9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避免阳光直照,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从海区提取干净海水,海水经2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0.85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对孵化箱水体作不间断的充气;b、受精卵的孵化:将购进的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0.5h,直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0×103粒/m3,在充气条件下,受精卵在水体中翻滚,从受精开始计时,受精卵经24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c、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仔鱼出膜后4日龄时,开启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作不间断充气,将孵化箱从固定架上解开,任孵化箱四个边沿部分沉入育苗池塘水平面之下,孵化箱内的充气石继续充气,任仔鱼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游入育苗池塘,2h后,待孵化箱内的仔鱼全部进入育苗池塘,撤去孵化箱;4)光照调整:育苗期间池塘表面光照要求8000lx;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轮虫个体长度为120-150微米、宽度为60-9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个体长度为240-250微米、宽度为150-16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7:3);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的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未经过强化。实施例3: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面积为2亩、水深2.5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2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3m。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前,先向池中加入0.02mg/l的复合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2:1:1),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3mg/l的复合菌+0.05mg/l的裂壶藻,16-24d后每日添加0.03mg/l的复合菌+0.015mg/l的微拟球藻+3μg/l牛磺酸+2μg/l柠檬酸,25-30d后每日添加0.03mg/l的复合菌+0.1mg/l的小球藻+2μg/l水杨酸,在第25d加入0.3μg/l氯化铝铁;30d后停用;育苗0-9天,ph控制在8.5之间;育苗10天以后,ph控制在7.5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在盐度35、水温33℃、水中溶氧大于5ppm;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10%,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30%,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45%,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85%;3)布苗:a、设置孵化箱:孵化箱用彩条布制成,长方形,规格为6m×3m×1m,设置在育苗池塘内,孵化箱的上沿高出育苗池塘水位0.15cm,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9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避免阳光直照,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从海区提取干净海水,海水经2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0.9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对孵化箱水体作不间断的充气;b、受精卵的孵化:将购进的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1h,直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20×103粒/m3,在充气条件下,受精卵在水体中翻滚,从受精开始计时,受精卵经26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c、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仔鱼出膜后4日龄时,开启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作不间断充气,将孵化箱从固定架上解开,任孵化箱四个边沿部分沉入育苗池塘水平面之下,孵化箱内的充气石继续充气,任仔鱼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游入育苗池塘,3h后,待孵化箱内的仔鱼全部进入育苗池塘,撤去孵化箱;4)光照调整:育苗期间池塘表面光照要求6000lx;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轮虫个体长度为120-150微米、宽度为60-9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个体长度为240-250微米、宽度为150-16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7:3);每天投喂3次。投喂时的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未经过强化。对比例1:一种虎龙杂交斑的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面积为1亩、水深1.0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1.0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1m。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前,先向池中加入0.005mg/l的复合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3:0.5:0.4),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05mg/l的复合菌+0.01mg/l的裂壶藻,16-24d后每日添加0.005mg/l的复合菌+0.005mg/l的微拟球藻+0.5μg/l牛磺酸+0.5μg/l柠檬酸,25-30d后每日添加0.005mg/l的复合菌+0.04mg/l的小球藻+0.8μg/l水杨酸,在第25d加入0.08μg/l氯化铝铁;30d后停用;育苗0-9天,ph控制在6.5之间;育苗10天以后,ph控制在6.5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在盐度15、水温20℃、水中溶氧大于5ppm;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5%,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12%,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40%,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70%;3)布苗:a、设置孵化箱:孵化箱用彩条布制成,长方形,规格为4m×3m×1m,设置在育苗池塘内,孵化箱的上沿与育苗池塘水位平齐,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8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避免阳光直照,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从海区提取干净海水,海水经1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0.7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对孵化箱水体作不间断的充气;b、受精卵的孵化:将购进的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0.5~1h,直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90×103粒/m3,在充气条件下,受精卵在水体中翻滚,从受精开始计时,受精卵经24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c、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仔鱼出膜后4日龄时,开启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作不间断充气,将孵化箱从固定架上解开,任孵化箱四个边沿部分沉入育苗池塘水平面之下,孵化箱内的充气石继续充气,任仔鱼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游入育苗池塘,1h后,待孵化箱内的仔鱼全部进入育苗池塘,撤去孵化箱;4)光照调整:育苗期间池塘表面光照要求4000lx;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轮虫个体长度为90-110微米、宽度为60-9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个体长度为200-220微米、宽度为150-16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2:8);每天投喂1次。投喂时的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未经过强化。对比例2:一种虎龙杂交斑的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选取面积为5亩、水深3m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塘,在距育苗池塘边缘3m处设置一圈充气石,相邻充气石的间距为4m。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前,先向池中加入0.03mg/l的复合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3:5:6),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5mg/l的复合菌+0.07mg/l的裂壶藻,16-24d后每日添加0.05mg/l的复合菌+0.02mg/l的微拟球藻+5μg/l牛磺酸+4μg/l柠檬酸,25-30d后每日添加0.05mg/l的复合菌+0.2mg/l的小球藻+3μg/l水杨酸,在第25d加入0.5μg/l氯化铝铁;30d后停用;育苗0-9天,ph控制在8.5之间;育苗10天以后,ph控制在8.5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在盐度38、水温25~37℃、水中溶氧大于5ppm;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20%,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35%,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50%,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100%;3)布苗:a、设置孵化箱:孵化箱用彩条布制成,长方形,规格为4m×3m×1m,设置在育苗池塘内,孵化箱的上沿高出育苗池塘水位0.5cm,在孵化箱内,按每平方米面积均匀设置充气石1只,所述充气石连接于充气机,并在孵化箱上方用95%遮光率的遮阳网遮盖,避免阳光直照,在购进受精卵的当天,从海区提取干净海水,海水经300目筛绢网制成的过滤袋过滤后灌入孵化箱,直至孵化箱水位深度达到1m,开启孵化箱的充气机,对孵化箱水体作不间断的充气;b、受精卵的孵化:将购进的受精卵连同包装袋放进孵化箱2h,直至包装袋内的水温与孵化箱的水温一致,拆开包装袋,让受精卵进入孵化箱中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50×103粒/m3,在充气条件下,受精卵在水体中翻滚,从受精开始计时,受精卵经24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留在孵化箱中培育3d;c、仔鱼放入育苗池塘:仔鱼出膜后4日龄时,开启育苗池塘的充气机作不间断充气,将孵化箱从固定架上解开,任孵化箱四个边沿部分沉入育苗池塘水平面之下,孵化箱内的充气石继续充气,任仔鱼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游入育苗池塘,5h后,待孵化箱内的仔鱼全部进入育苗池塘,撤去孵化箱;4)光照调整:育苗期间池塘表面光照要求10000lx;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轮虫个体长度为170-180微米、宽度为95-10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个体长度为270-290微米、宽度为180-20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7:3);每天投喂5次。投喂时的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未经过强化。对比例3:一种虎龙杂交斑的池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池塘的选取:与实施例1相同。2)水质调控:初孵仔鱼放入前,先向池中加入0.02mg/l的复合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3:1:2),5-15d之间每隔一日添加0.02mg/l的复合菌+0.03mg/l的裂壶藻,16-24d后每日添加0.02mg/l的复合菌+0.015mg/l的微拟球藻,25-30d后每日添加0.02mg/l的复合菌+0.05mg/l的小球藻;30d后停用;育苗0-9天,ph控制在8.0之间;育苗10天以后,ph控制在7.2之间;育苗期间水质条件控制在盐度30、水温28℃、水中溶氧大于5ppm;育苗6-10d每日更换清洁海水10%,育苗11-15d每日更换海水20%,育苗16-24d每日更换海水45%,育苗25-30d每日更换海水80%;步骤3)、步骤4)与实施例1相同。5)投喂:a、仔鱼3日龄至5日龄投喂ss型轮虫,轮虫个体长度为120-150微米、宽度为60-9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b、仔鱼6日龄至15日龄投喂l型轮虫,个体长度为240-250微米、宽度为150-160微米,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c、16日龄至24日龄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每日8:00-8:30之间投喂一次;d、25日龄至30日龄投喂桡足类;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的ss型小轮虫、l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均未经过强化。实验例:分别采用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方法进行育苗,育苗30天结束后,测定各组仔鱼体成分、存活率和肥满度。存活率=实验结束时幼鱼数/放苗仔鱼数×100%;肥满度k=(m/l3)×100;式中m为体质量(g),l为体长(cm);测定结果见表1和表2。表1表2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实施例180.93±0.2450.13±0.938.96±0.33实施例280.45±0.3349.01±0.848.72±0.53实施例381.30±0.3450.08±0.858.50±0.64对比例180.12±0.2545.50±0.646.52±0.36对比例281.05±0.3643.63±0.737.63±0.54对比例381.00±0.4342.49±0.856.56±0.65从表1、表2的结果可知,育苗30天后,本发明虎龙杂交斑的体质量、存活率、肥满度、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明显高于对比例,其中实施例1组的育苗效果最佳,存活率高达99.93%,肥满度高达5.45g/cm3、粗蛋白含量高达50.13%、粗脂肪含量高达8.9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