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1290发布日期:2018-12-14 21:3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禽保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

背景技术

云南高峰牛又名云南瘤牛,主要产区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潞西县、畹町镇,临沧地区的沧源县、耿马县、镇康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景洪县,思茅地区的澜沧、西盟和孟连等县。产区位于北纬21°9′~29°16′,东经97°39′~106°12′之间。云南高峰牛与普通黄牛在外貌特征、体型结构、毛色、角形及习性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云南高峰牛在近代世界开展黄牛改良中成为欧美各国改良乳牛或肉用牛的重要遗传资源。如今,由于各种原因对云南高峰牛没有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使得这一重要的畜种资源长期以来未引起重视,加之没有实施保种措施,致使这一品种的饲养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因此,在云南高峰牛集中产区建立与健全保种基地,采取有效地措施,有计划地进行选育提高,并进一步开展对该牛种质及利用的研究,为云南高峰牛数量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已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普查牛群:从云南本地挑选出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依次进行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

b、选择种群:从个体优化后的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进行培育,育成成年种公高峰牛和成年种母高峰牛,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50kg-40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00kg-350kg,再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

c、建立基础群:选择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成年种公高峰牛,并以亲缘独立的成年种公高峰牛作为群体的有效含量,按1:4的公母比例组建成家系,每个家系中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组配,组成零世代种群进行繁育;

d、继代繁育:给c中繁育出的初生高峰牛编号,做好系谱记录后进行混群饲养,每一个世代在2-3年时间组建新的家系培育;

e、种质监测:在保种、扩繁过程中,按相关良种的种质标准或优良品种的特定种质标准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

f、延代繁育:重复c至e。

本发明的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包括普查牛群、选择种群、建立基础群、继代繁育、种质监测、延代繁育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选育出来的云南高峰牛的种质良好、不退化,并有所提高;通过个体选配优化、选择种群淘汰和种质监测淘汰的手段,既能实现对云南高峰牛遗传资源的保种,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云南高峰牛基础群的繁育区域应处于云南高峰牛原产区内,且保持与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一致。保种就是要保存一切与特定生态条件相联系的基因及基因组合体系,而云南高峰牛原产区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环境一定是符合云南高峰牛特定的生态条件,因此,本发明将云南高峰牛基础群的繁育区域设定于云南高峰牛原产区内,且保持与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一致,有助于对云南高峰牛的保留。

优选的,所述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5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00kg。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75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25kg。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饲养成活率较高,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40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50kg。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饲养成活率较高,且繁育出的高峰牛性成熟较早,数量可观,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包括普查牛群、选择种群、建立基础群、继代繁育、种质监测、延代繁育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选育出来的云南高峰牛的种质良好、不退化,并有所提高;通过个体选配优化、选择种群淘汰和种质监测淘汰的手段,既能实现对云南高峰牛遗传资源的保种,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2、保种就是要保存一切与特定生态条件相联系的基因及基因组合体系,而云南高峰牛原产区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环境一定是符合云南高峰牛特定的生态条件,因此,本发明将云南高峰牛基础群的繁育区域设定于云南高峰牛原产区内,且保持与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一致,有助于对云南高峰牛的保留。

3、所述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5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00kg。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

4、所述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75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25kg。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饲养成活率较高,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

5、所述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40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50kg。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饲养成活率较高,且繁育出的高峰牛性成熟较早,数量可观,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普查牛群:从云南本地挑选出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依次进行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

b、选择种群:从个体优化后的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进行培育,育成成年种公高峰牛和成年种母高峰牛,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5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00kg,再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

c、建立基础群:选择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成年种公高峰牛,并以亲缘独立的成年种公高峰牛作为群体的有效含量,按1:4的公母比例组建成家系,每个家系中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组配,组成零世代种群进行繁育;

d、继代繁育:给c中繁育出的初生高峰牛编号,做好系谱记录后进行混群饲养,每一个世代在2年时间组建新的家系培育;

e、种质监测:在保种、扩繁过程中,按相关良种的种质标准或优良品种的特定种质标准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

f、延代繁育:重复c至e。

本发明通过a的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的方式,使得种公高峰牛和种母高峰牛严格避开亲缘关系,降低群体的总体近交水平;b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可以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c按照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在保障降低近交增量,提高保种效率的原则下,组成零世代种群;d在系谱记录的前提下进行混养,每个世代在2年时间组建新家系,可以避免近交,使得优质种群的数量可以大规模提升,并保证了优质云南高峰牛数量的大规模产出,大幅度的提高了经济效益;e通过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f通过重复c至e,可以达到云南高峰牛优质品种和数量的连绵不断,提高了品种优良性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实施例2:

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普查牛群:从云南本地挑选出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依次进行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

b、选择种群:从个体优化后的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进行培育,育成成年种公高峰牛和成年种母高峰牛,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375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25kg,再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

c、建立基础群:选择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成年种公高峰牛,并以亲缘独立的成年种公高峰牛作为群体的有效含量,按1:4的公母比例组建成家系,每个家系中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组配,组成零世代种群进行繁育;

d、继代繁育:给c中繁育出的初生高峰牛编号,做好系谱记录后进行混群饲养,每一个世代在2.5年时间组建新的家系培育;

e、种质监测:在保种、扩繁过程中,按相关良种的种质标准或优良品种的特定种质标准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

f、延代繁育:重复c至e。

本发明通过a的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的方式,使得种公高峰牛和种母高峰牛严格避开亲缘关系,降低群体的总体近交水平;b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可以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饲养成活率较高,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c按照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在保障降低近交增量,提高保种效率的原则下,组成零世代种群;d在系谱记录的前提下进行混养,每个世代在2.5年时间组建新家系,可以避免近交,使得优质种群的数量可以大规模提升,并保证了优质云南高峰牛数量的大规模产出,大幅度的提高了经济效益;e通过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f通过重复c至e,可以达到云南高峰牛优质品种和数量的连绵不断,提高了品种优良性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实施例3:

一种云南高峰牛的保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普查牛群:从云南本地挑选出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依次进行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

b、选择种群:从个体优化后的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高峰牛进行培育,育成成年种公高峰牛和成年种母高峰牛,成年种公高峰牛体重为400kg,成年种母高峰牛体重为350kg,再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

c、建立基础群:选择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成年种公高峰牛,并以亲缘独立的成年种公高峰牛作为群体的有效含量,按1:4的公母比例组建成家系,每个家系中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组配,组成零世代种群进行繁育;

d、继代繁育:给c中繁育出的初生高峰牛编号,做好系谱记录后进行混群饲养,每一个世代在3年时间组建新的家系培育;

e、种质监测:在保种、扩繁过程中,按相关良种的种质标准或优良品种的特定种质标准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

f、延代繁育:重复c至e。

本发明通过a的初编号、血液采集、dna提取、dna检测、数据统计、数据比对和个体选配优化的方式,使得种公高峰牛和种母高峰牛严格避开亲缘关系,降低群体的总体近交水平;b通过系列的培育、挑选、淘汰、再培育,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可以选出符合云南高峰牛品种特征的种群,此种选育出来的初生高峰牛体重达标,饲养成活率较高,且繁育出的高峰牛性成熟较早,数量可观,不仅可以持续保存云南高峰牛的优良品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云南高峰牛的经济效益;c按照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在保障降低近交增量,提高保种效率的原则下,组成零世代种群;d在系谱记录的前提下进行混养,每个世代在3年时间组建新家系,可以避免近交,使得优质种群的数量可以大规模提升,并保证了优质云南高峰牛数量的大规模产出,大幅度的提高了经济效益;e通过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的优良性;f通过重复c至e,可以达到云南高峰牛优质品种和数量的连绵不断,提高了品种优良性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任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云南高峰牛基础群的繁育区域应处于云南高峰牛原产区内,且保持与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一致。保种就是要保存一切与特定生态条件相联系的基因及基因组合体系,而云南高峰牛原产区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环境一定是符合云南高峰牛特定的生态条件,因此,本发明将云南高峰牛基础群的繁育区域设定于云南高峰牛原产区内,且保持与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一致,有助于对云南高峰牛的保留。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