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及人工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5165发布日期:2018-11-07 07:46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的培育饲料及饲养方法,具体是一种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及人工饲养方法,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克里角梢小蠹(trypophloeusklimeschieggers)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齿小蠹亚科(ipinae),梢小蠹族(cryphalini),长角小蠹属(trypophloeusfairmaire)是一种杨树蛀干型害虫。克里角梢小蠹1915年首次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现,1998年在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发生。克里角梢小蠹具有较强的寄主选择性,仅危害新疆杨(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bunge),以成虫、幼虫蛀食韧皮部,在新疆和甘肃地区暴发危害严重。新疆杨是杨柳科在南疆盆地的变种,因其生长快、成才早、易繁殖、抗大气干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极易在一些区域培育成林,在我国西部及东北各省区广泛种植,是我国平原绿化和防护林的首选造林树种,尤其在“三北”地区,栽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克里角梢小蠹为新入侵种,没有有效天敌,使得克里角梢小蠹在我国西部人工林区暴发危害严重且具有逐步蔓延的趋势。目前对克里角梢小蠹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报道,没有可以有效控制克里角梢小蠹发生的科学防治方法,所以开展对克里角梢小蠹的研究刻不容缓。克里角梢小蠹对我国西北地区防护林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防止进一步扩散危害,亟需进行克里角梢小蠹的防治研究。

克里角梢小蠹一般钻蛀在树皮与边材之间,终生潜伏生活,只有新成虫羽化后的短暂时间飞离树身。由于其特殊的隐蔽生活习性,很难通过林间观察获得其生活习性和发育情况,因此室内饲养就成为研究其生活习性和发育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室内饲养,能够观察到部分克里角梢小蠹野外看不到的生物学现象,对克里角梢小蠹的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另外,室内批量饲养克里角梢小蠹能够用于毒理学方面研究,提供足够的虫源,为克里角梢小蠹的毒力测定奠定基础,从而为克里角梢小蠹的药剂防治做出贡献。同时,室内饲养足够多的虫龄整齐的克里角梢小蠹还能为克里角梢小蠹的遗传防治提供虫源做出贡献。

小蠹科昆虫是鞘翅目的一个大类群,目前对于小蠹科昆虫的饲养研究主要分为原木段饲养、木块饲养、韧皮部组织饲养、人工饲料饲养。前三种方法都是完全用鲜寄主组织进行饲养,但是寄主鲜组织不易得到,很难保存,且不便于研究小蠹科昆虫的营养需求和进行其他的深入探索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对小蠹科昆虫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发现不同的饲料配方及物理结构对小蠹科昆虫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同时发现由于不同类小蠹科昆虫取食差异较大,所以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存在差异。目前尚未见有关小蠹科昆虫高成活率的培育饲料以及可以传代饲养的方法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目前对小蠹科昆虫培育饲料及饲养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而公开一种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及人工饲养方法。

本发明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的组分及重量份为:酵母粉3.5-5、蔗糖1.8-3.5、麦胚粉3.5-6、琼脂1.5-2.5、韦氏盐0.1-0.15、胆固醇0.4-0.6、抗坏血酸0.15-0.25、复合维生素0.4-0.6、纤维素8.0-12、韧皮粉25.0-35、山梨酸钾0.15-0.25、尼泊金甲酯0.15-0.25、去离子水70-85;

上述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的配制流程如下:

a.在野外采集新疆杨树皮韧皮部,洗净,置于60±5℃烘箱中烘干,利用谷物研磨机磨成粉末状,过80目筛,将干燥麦粒用谷物研磨机磨成粉末状,过80目筛;

b.依次将琼脂、韦氏盐、蔗糖、麦胚粉、胆固醇纤维素、韧皮部按组分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均匀成混合料;

c.将上述混合料在121℃高温湿热中灭菌15-20min成灭菌混合料;

d.将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山梨酸钾、尼泊金甲酯溶于适量灭菌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e.待菌混合料冷却至45±5℃后,加入混合液并搅拌均匀成培育饲料,放入0-5℃冰箱内储存备用。

本发明克里角梢小蠹人工饲养方法如下:

a.克里角梢小蠹卵的获得:

a.1在克里角梢小蠹成虫羽化产卵盛期,用刮刀剥取有入侵孔的受害树皮置于实验室;

a.2将克里角梢小蠹卵从坑道中取出,用75%酒精消毒10s,再利用无菌水冲洗2-3次,每次10s;

b.克里角梢小蠹卵的孵化管理:

b.1将清洗后的克里角梢小蠹卵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和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的气候箱内培养;

b.2观察克里角梢小蠹卵的孵化,收集同批次孵化克里角梢小蠹幼虫,置于培育饲料中进行培育;

c.克里角梢小蠹初孵幼虫的饲养:在经过75%酒精消毒的24孔板中加入1/3-1/2孔体积的培育饲料,取同批次孵化的克里角梢小蠹幼虫在养虫板内培育;

d.待克里角梢小蠹幼虫化蛹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2-3次;

e.将冲洗后的克里角梢小蠹蛹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和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的气候箱内培育;

f.克里角梢小蠹蛹羽化后,区分雌雄;

j.在经过75%酒精消毒的24孔板中加入1/3-1/2孔体积的培育饲料,取同批次羽化的克里角梢小蠹成虫配对在养虫板内培育,每孔放入4-6对为宜;一周后将培育饲料分离,将克里角梢小蠹卵从坑道中取出。

本发明通过克里角梢小蠹人工饲养获得稳定的实验室种群,为克里角梢小蠹的各项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虫源,为进一步了解和防治克里角梢小蠹奠定了基础。同时节省了采集试验克里角梢小蠹所需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研究出一套从卵到成虫的饲养方法,选用方便操作的24孔板进行饲养,避免了常规玻璃夹板法不易随时处理霉烂饲料和保湿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的组分及优选之一的重量份为:

酵母粉4、蔗糖2、麦胚粉4、琼脂2、韦氏盐0.1、胆固醇0.5、抗坏血酸0.2、复合维生素0.5、纤维素10、韧皮粉30、山梨酸钾0.2、尼泊金甲酯0.2、去离子水80。

上述克里角梢小蠹培育饲料的配制流程如下:

a.在野外采集新疆杨树皮韧皮部,冲洗干净至无尘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置于65℃烘箱中烘24h,利用谷物研磨机磨成粉末状,过80目筛;将干燥麦粒用谷物研磨机磨成粉末状,过80目筛;

b.首先将琼脂按组分溶于70ml离子水,加热,使之完全溶解,后按组分加入韦氏盐、蔗糖、麦胚粉、胆固醇,搅拌使混合均匀,再加入纤维素、韧皮粉搅拌均匀成混合料;

c.将上述混合料在121℃高温湿热中灭菌20min成灭菌混合料;

d.在超净工作台中,将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山梨酸钾、尼泊金甲酯溶于灭菌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e.待菌混合料冷却至45℃后,加入混合液并搅拌均匀成培育饲料,放入4℃冰箱内储存备用。

本发明克里角梢小蠹人工饲养方法如下:

a.克里角梢小蠹卵的获得:

a.1在克里角梢小蠹成虫羽化产卵盛期,用刮刀剥取有入侵孔的受害树皮置于实验室;

a.2将采集的树皮从入侵孔处折断,用镊子轻轻挑开入侵孔处受害树皮,可见坑道中成堆的卵块,用毛笔将克里角梢小蠹卵块从坑道中取出,用75%酒精消毒10s,再利用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10s;

b.克里角梢小蠹卵的孵化管理:

b.1将清洗后的克里角梢小蠹卵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温度25℃、相对湿度65%和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的气候箱内培养;

b.2每天观察克里角梢小蠹卵的孵化情况,收集同批次孵化的克里角梢小蠹幼虫,用毛笔小心蘸取幼虫至培育饲料中进行饲养;

c.克里角梢小蠹初孵幼虫的饲养:在经过75%酒精消毒的24孔板中加入1/3孔体积的培育饲料,取同批次孵化的克里角梢小蠹幼虫在养虫板内,放入温度25℃、相对湿度65%和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的人工气候箱内饲养;

d.待克里角梢小蠹幼虫化蛹后取出,从饲料中小心分离出蛹,用无菌水冲洗3次;

e.将克里角梢小蠹蛹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温度25℃、相对湿度65%和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的气候箱内培育;

f.克里角梢小蠹蛹羽化后,在体视显微镜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区分雌雄;

j.在经过75%酒精消毒的24孔板中加入1/3孔体积的人工饲料,取同批次羽化的克里角梢小蠹成虫配对在养虫板内饲养,每孔放入5对,放入温度25℃、相对湿度65%和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的气候箱内培育;一周后将培育饲料分离,沿钻蛀孔小心切开饲料,用毛笔小心将克里角梢小蠹卵从坑道中取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