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585发布日期:2018-11-14 00:44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灵芝的一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灵芝三萜、灵芝多糖、有机锗、有机硒、腺苷、多肽等,其中灵芝多糖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来间接杀死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释放能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来杀死肿瘤细胞或促其凋亡;而由灵芝三萜制成的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则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因此,灵芝孢子粉具有良好的预防肿瘤细胞、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血压血糖水平、治疗神经衰弱以及强效排毒功能,而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种子,故生产高质量的灵芝是获取灵芝孢子粉的主要途径。

灵芝的常规栽培方法是覆土栽培方法,即:将菌袋脱去塑料薄膜,直立排放在畦沟中,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种植过程中喷撒农药防治虫害;传统种植每亩10000个菌棒,一年种一茬,产量较低,且农药残留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以获得高质量孢子粉和子实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整个栽培过程中在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进行,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设置有栽培灵芝的多层培养架、设置在货架周边用于监测气候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设备、用于改变气候室内环境状态的环境调控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环境调控设备工作状态的控制设备;所述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设置有十万级洁净实验室、万级洁净缓冲间、万级洁净接种室、十万级洁净培养室和出芝培养室,培养架设置在出芝培养室内;

所述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的培养;

2)袋料栽培菌包;

3)灵芝培育;

4)孢子粉采收;

5)分别加工孢子粉和子实体;

6)包装。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1)品种筛选;筛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赤灵芝品种,采用液体菌种接种,在三角瓶培养15天、在人工智能气候室栽培45天,破壁孢子粉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指标达到要求,连续3茬栽培试验重现性好的品种即可选择;

12)选择优良菌株;在十万级洁净实验室内选择生长强壮、较美外观的优良菌株,供取孢子或组织分离;

13)分离孢子或组织;

14)试管pda琼脂培养;分离后母种在试管pda琼脂培养6天-8天,原种在三角瓶液体培养8天,栽培种在发酵罐液中培养6天,培养温度为25度-28℃。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1)配料;主料采用暴晒过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过50-100mm,辅料的配方包括木糠7%、麦皮15%、玉米粉5%、红糖0.5%、磷酸二氢钾5%、碳酸钙1%、石膏粉1%以及天然富硒水;主料和辅料的比例为2:1-3:2,加磁化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8%-62%,ph值为ph5-6,制成灵芝培养基;

22)装袋;用聚乙烯袋装料1000g,袋口外侧套环,再将袋口翻转盖上具透气孔的外环形成菌包,抖干净菌包表面的培养料后,整齐立放在耐高温的塑料筐中;

23)灭菌;将装有菌包的塑料筐送入万级洁净缓冲间内的高压真空灭菌柜中,进行高压高温抽真空灭菌,灭菌温度123℃,灭菌5h,经过灭菌的菌包,转移到经消毒处理的接种室缓冲间,开紫外灯照射进行消毒;

24)接种;首先进行接种前万级洁净接种室的消毒,消毒完成后,将菌包放入万级洁净接种室,当菌包内部温度降至≤28℃时进行接种,进行液体菌种接种,接种量20ml-30ml╱菌包;接种环境为温度22℃-25℃,相对湿度60%-70%;

25)培养;将接种好的菌包放入十万级洁净培养室,层叠后避光培养15天,温度22℃-25℃,相对湿度60%-70%,保存通风透气;培养过程中每隔5天将菌包上下调动一次,直到菌丝洁白长满整个菌包,菌包表面出现浅黄色菌皮,完成菌包的培养。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24)中的消毒方法为:接种提前1小时开紫外灯进行消毒,接种室工作10天后要对接种室进行整体熏蒸消毒,消毒时将高锰酸钾放在瓷碗中,再将甲醛到入碗中;操作人员立即退出接种室,密封接种室24小时,然后开门、开排气扇将甲醛清除,即可进行接种工作;所述甲醛和高锰酸钾的用量为每立方米7克高锰酸钾配比10毫升40%甲醛。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31)对出芝培养室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时先用电功能酸水喷雾灭菌30分钟,之后电功能碱水中和30分钟;用紫外灯灭菌2小时,以上重复3次,在一天内进行完毕,之后贴封条禁入;

32)将成熟的菌包移入出芝培养室后,在培养架上整齐摆放菌包,稳定无光培养3~5天,培养环境为温度23℃~25℃、温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800mmp;当菌丝已布满整个菌包,并且菌包表面已出现皱纹时进行步骤33);

33)菌包开苞;将栽成30厘米×30厘米的干净纱布叠成小方块,放入广口瓶中,然后倒入75%的酒精浸泡过面浸泡30分钟消毒;将三角开口刀在火焰上烧3分钟,冷却后用75%酒精浸泡过的纱布抹擦表面消毒,用于拉开菌包口塑料盖的拉钩把手也用75%酒精浸泡过的纱布抹擦消毒3遍;操作者双手用75%酒精浸泡的纱布抹擦消毒3遍;然后在温度23℃~25℃、温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350ppm-600ppm、白光环境下对菌包进行开苞处理;

34)出灵芝嫩芽;出灵芝嫩芽过程中分别进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度的调节;

35)当子实体的边缘白色消失变为红色时,表明子实体已成熟,开始喷射孢子。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34)中所述温度的调节方法为:开苞后5-7天后,开始分化出子实体原基,环境温度为白天25℃±2℃,晚上18℃±2℃;菌芽形成至开片时,白天20℃-25℃,晚上低5℃-7℃;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开始散发孢子粉,白天25℃-27℃,晚上低5℃-7℃;

湿度的调节方法为:开苞48小时内,温度60%~70%;开苞48小时后,湿度80%~85%;出现子实体原基时,湿度85%~90%;子实体达到直径1厘米时,湿度90%~95%;子实体黄白色的边缘逐渐缩小至2mm~3mm时,湿度逐渐下降至80%~70%;子实体喷射孢子粉前5天~7天,湿度70%;

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方法为:在出芝期间co2的浓度控制在350ppm-400ppm之间,出芝培养室内的co2的浓度≥400ppm时,进行通风循环,补充新鲜空气,降低co2浓度;

光照度的调节方法为:在出芝期间,光照强度控制在400lux~1500lux之间,子实体原基长到直径1cm时,补给红光400lux~600lux,一直持续到80%的灵芝开伞时停止补光。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34)中还包括疏芝管理步骤,当同一菌包原基形成过多时,用75%的经过消毒的锋利小刀从基部割去,每菌包保留1朵灵芝。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41)固定白布;在培养架内接入3条通气管,气体由下向上流动,在培养架四周用干净的无纺布围住,并将培养架顶端用卡簧固定无纺布顶沿,培养架下方铺设无纺布;围设在培养架四周的无纺布上每隔1.5米竖直设置一条拉链;

42)喷粉;喷粉过程中气候室内环境为:温度为25℃-28℃,湿度为60%-70%,co2浓度为350ppm~400ppm,光照强度为200lux~300lux;

43)采收孢子粉;先将培养架正面的白布从上方取下卡簧,用排扫从上往下将白布上的孢子粉扫干净;收粉时从培养架最上一层菌包开始收粉,将孢子粉扫入容器内后,于当天将孢子粉放在密封的胶袋中,并存放在4℃冰柜中;

44)采收子实体;灵芝子实体采收孢子粉后,用壁纸刀在子实体柄部切断,用清水冲洗干净获得子实体。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步骤5)包括子实体加工和孢子粉加工两部分;所述子实体的加工方法为:将清洗干净的子实体,当天切片;切片后的子实体置入烘干机中以55℃-65℃温度烘干,灵芝子实体含水率≤12%时达到质量标准;所述孢子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低温烘烤、破壁加工以及过滤的步骤。

上述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所述孢子粉的加工过程如下:

51)灵芝孢子粉放入铝制容器中,置于4±2℃的冰水中,过400目筛,收集滤液,滤液2000r/min离心快速脱水,收集块状灵芝孢子粉,30℃-40℃真空烘干,孢子粉含水量≤10%时达到烘干质量标准;

52)将符合质量标准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破壁机中,在低温、超声波以及机械高速碾压的方法进行破壁,温度控制在-33℃下,破壁处理500g/h,孢子的破壁率≥95%;

53)破壁后的孢子粉进行粉碎处理,并过80目筛获得孢子粉产品。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中的灵芝在人工智能气候室内的整个生长过程不接触土壤,不喷洒农药,没有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产品的质量高,与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比较,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一个人工智能气候室面积约36㎡,相当于每亩可种100000个菌棒,且一年可以种四茬,产量为传统种植方法的几十倍。此种方法不仅可以进行灵芝的栽培,还可以用于赤灵芝、花菇、羊肚菌、虫花草、海鲜菇、草菇等的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整个栽培过程均在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进行,人工智能气候室的培育模式为气雾栽培模式,可以让植物在一种最佳的状态下生长,对于加快植物生长速度,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此培育模式还是一项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实现免农药栽培,不会对环境及蔬菜产生任何的化学残留,能够生产出安全的蔬菜食品。人工智能气候室即用特殊硬件及计算机模拟自然界风、光、水、电、雾等自然条件的一种空间单元,这种空间单元可大可小,可制作成标准化的室,用于对自然界有不同条件要求的动物或植物的养殖和种植。

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设置有栽培灵芝的多层培养架、设置在货架周边用于监测气候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设备、用于改变气候室内环境状态的环境调控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环境调控设备工作状态的控制设备;人工智能气候室内分区设置有十万级洁净实验室、万级洁净缓冲间、万级洁净接种室和十万级洁净培养室,其余部分为培养灵芝的出芝培养室,培养架设置在出芝培养室内。

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以及光照传感器,各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气候室内的温湿度,co2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气候室内的co2浓度,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气候室内的光照度,各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实时传送至控制设备,作为控制设备调节环境调控设备的依据。

所述环境调控设备包括恒温换热装置、超声波雾化加湿装置、补光装置、平行送风装置以及co2浓度调节装置,各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恒温换热装置用于调节气候室的温度,超声波雾化加湿装置用于调节气候室的湿度,补光装置用于调节气候室的光照度,平行送风装置用于实现室内通风,co2浓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室内的co2浓度,各装置分别在控制设备的指令下工作。

人工智能气候室最重要的硬件组成是温度控制装置,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使室内温度在一定条件下,湿度和co2浓度可任意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空调室内三者之间的矛盾,使完全模拟自然条件成为可能。

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的培养。该步骤主要包括品种的筛选、优良菌株的选择、孢子或组织的分离以及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各分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11)品种筛选:筛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赤灵芝品种,采用液体菌种接种,在三角瓶培养15天、在人工智能气候室栽培45天,破壁孢子粉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指标达到要求,连续3茬栽培试验重现性好的品种即可选择。在品种筛选的过程中,选择抗杂性好、菌丝生长势强的品种,此类品种不易被绿色木霉感染。

12)选择优良菌株:在十万级洁净实验室内选择生长强壮、较美外观的优良菌株,供取孢子或组织分离;要求种性纯正,菌丝生活力强,菌丝洁白、浓密、健壮、菌龄适宜,防止菌种带入绿色木霉。

13)分离孢子或组织:采用连续稀释法获取孢子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挑取一定量的孢子,注入10ml无菌水中摇匀,再从中取出1ml孢子液,加入9ml无菌水中,如此反复稀释,一直到每滴稀释液中,在低倍镜下一个视野内只有一个孢子时,即可进行培养。

14)试管pda琼脂培养:分离后母种在试管pda琼脂培养6天-8天,原种在三角瓶液体培养8天,栽培种在发酵罐液中培养6天,培养温度为25度-28℃。三角瓶内的培养液体采用无菌水,发酵罐中的培养液即为含有孢子的悬浊液。

2)袋料栽培菌包。该步骤主要包括配料、装袋、灭菌、接种以及培养的过程,各分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21)配制培养基:菌包的培养基主要包括主料、辅料和磁化水。

主料采用暴晒过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过筛50-100mm,阔叶树木屑主要使用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严禁使用松、杉、樟、桉含油脂及芳香刺激性气味的树木,过筛的目的是防止主料在装袋时刺穿培养袋造成杂菌感染;选料要求新鲜、无霉变,用前暴晒数天。

辅料的配方包括木糠7%、麦皮15%、玉米粉5%、红糖0.5%、磷酸二氢钾5%、碳酸钙1%、石膏粉1%以及天然富硒水。

主料和辅料的比例为2:1-3:2,加磁化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ph值为ph5-6,制成灵芝培养基。

22)装袋:用聚乙烯袋装料1000g,装袋量要合适、松紧适度,装袋时可采用挂自动装袋机;袋口外侧套环,再将袋口翻转盖上具透气孔的外环形成菌包,抖干净菌包表面的培养料后,整齐立放在耐高温的塑料筐中,立即进行步骤23)的灭菌处理,防止培养基酸化。

23)灭菌:将装有菌包的塑料筐送入万级洁净缓冲间内的高压真空灭菌柜中,进行高压高温抽真空灭菌,灭菌温度123℃,灭菌5h,经过灭菌的菌包,转移到经消毒处理的接种室,开紫外灯照射进行消毒。灭菌过程中,如有破损的菌袋,则要重新装袋灭菌。

24)接种:包括消毒和接种步骤。

消毒:首先进行接种前万级洁净接种室的消毒,消毒方法为:接种提前1小时开紫外灯进行消毒。接种室工作10天后,要对接种室进行整体熏蒸消毒,消毒时将高锰酸钾放在瓷碗中,再将甲醛到入碗中;操作人员立即退出接种室,密封接种室24小时,然后开门、开排气扇将甲醛清除,即可进行接种工作;所述甲醛和高锰酸钾的用量为每立方米7克高锰酸钾配比10毫升40%甲醛。当然也可用专用空气消毒粉进行消毒,专用空气消毒粉的用量为用量为每立方米4g-8g,使用时,将专用空气消毒粉瓷碗中点燃,操作人员立即退出接种室,密封接种室24小时,然后开门、开排气通风即可。

接种:消毒完成后,将菌包放入万级洁净接种室,当菌包内部温度降至≤28℃时进行接种,进行液体菌种接种,接种量20ml-30ml╱菌包;接种环境为温度22℃-25℃,相对湿度60%-70%。接种过程中要适当加大接种量,使灵芝菌丝以绝对优势迅速占领培养基,减少杂菌污染,以菌抑菌:接种前,操作人员双手、衣物和接种工具、材料须严格消毒,操作人员戴上帽子,防头发上落有绿色木霉的孢子带入;接种过程中,接种动作要尽量快捷、熟练,防止接种过程中带入杂菌和杂菌孢子,由于空气中到处漂浮有绿色木霉的孢子,操作时不能因为肉眼看不见而麻痹大意。

25)培养:将接种好的菌包放入十万级洁净培养室,层叠后避光培养15天,温度22℃-25℃,相对湿度60%-70%,保存通风透气;培养过程中每隔5天将菌包上下调动一次,检查杂菌污染情况,清除被杂菌感染菌包;当菌丝洁白长满整个菌包,菌包表面出现浅黄色菌皮时,完成菌包的培养。个别菌包会出现原基,手指重压菌包有弹性。

3)灵芝培育。此步骤主要包括消毒、培养、菌包开苞以及出芝的步骤,各分部的具体方法如下。

31)消毒:在灵芝培养前,需要对出芝培养室进行清洗消毒。

清洗:先用清水清洗管道、地面、风机、换热器,清洗3次。

消毒:消毒时先用电功能酸水喷雾灭菌30分钟,之后电功能碱水中和30分钟;用紫外灯灭菌2小时,以上重复3次,在一天内进行完毕,之后贴封条禁入,保持无菌状态。

32)培养:操作人员进入出芝培养室必须穿工作服,洗手、换工作鞋。将成熟的菌包移入出芝培养室后,在培养架上整齐摆放菌包,稳定无光培养3~5天,培养环境为温度23℃~25℃、温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800mmp;当菌丝已布满整个菌包,并且菌包表面已出现皱纹时进行步骤33)。菌包进入出芝培养室后,一直到栽培结束,出芝培养室一直要处于良好的关闭状态。

每个菌包上都需要进行栽培标识,标识方法:品种/菌种-栽培室号-开始栽培日期。例如:01/s-01-160501表示品种1、固体菌种、在01号栽培室、自2016年5月1日开始进行栽培。

33)菌包开苞前需要对纱布、工具以及操作人员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开苞。

消毒方法为:将栽成30厘米×30厘米的干净纱布叠成小方块,放入广口瓶中,然后倒入75%的酒精浸泡过面浸泡30分钟消毒;将三角开口刀在火焰上烧3分钟,冷却后用75%酒精浸泡过的纱布抹擦表面消毒,用于拉开菌包口塑料盖的拉钩把手也用75%酒精浸泡过的纱布抹擦消毒3遍;操作者双手用75%酒精浸泡的纱布抹擦消毒3遍;然后在温度23℃~25℃、温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350ppm-600ppm、白光环境下对菌包进行开苞处理。

开苞后到开伞(出芝培养室内80%灵芝直径长到6cm-8cm)时,不允许任何非工作人员进入栽培室内,外来参观人员禁入,以防治绿色木霉。

34)出灵芝嫩芽,出灵芝嫩芽过程中分别进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度的调节;出芝管理周期约30天。

温度的调节方法为:开苞后5-7天后,开始分化出子实体原基,环境温度为白天25℃±2℃,晚上18℃±2℃;菌芽形成至开片时,白天20℃-25℃,晚上低5℃-7℃;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开始散发孢子粉,白天25℃-27℃,晚上低5℃-7℃。

湿度的调节方法为:开苞48小时内,温度60%~70%;开苞48小时后,湿度80%~85%;出现子实体原基时,湿度85%~90%;子实体达到直径1厘米时,湿度90%~95%;子实体黄白色的边缘逐渐缩小至2mm~3mm时,湿度逐渐下降至80%~70%;子实体喷射孢子粉前5天~7天,湿度70%。子实体生长至成熟过程的颜色变化:白→浅黄→黄→红褐色。

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方法为:在出芝期间co2的浓度控制在350ppm-400ppm之间,出芝培养室内的co2的浓度≥400ppm时,进行通风循环,补充新鲜空气,降低co2浓度。

光照度的调节方法为:在出芝期间,光照强度控制在400lux~1500lux之间,子实体原基长到直径1cm时,补给红光400lux~600lux,一直持续到80%的灵芝开伞时停止补光。光照强度大,子实体柄和子实体盖生长迅速,粗壮,盖厚,但可能出现早熟现象;光照强度低于150lux子实体生长不良,产孢子粉少。因此光照度的选择对孢子粉的产量以及质量影响较大。

在出芝过程中,当同一菌包原基形成过多时,用75%的消毒的锋利小刀从基部割去,每包保留1朵灵芝;疏芝原则为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检查灵芝生长情况,发现灵芝及菌包发霉的要挑出,挑走后要用无感染的菌包代替,防治菌包坍塌。

35)当子实体的边缘白色消失变为红色时,表明子实体已成熟,开始喷射孢子。

4)孢子粉采收。比步骤主要包括固定白布、喷粉、采收孢子粉和采收子实体的过程,各分步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41)固定白布:先挑出实体不成熟的菌包集中放在一个培养架上,在成熟的子实体培养架内接入3条通气管,气体由下向上流动,在培养架四周用干净的无纺布围住,并将培养架顶端用卡簧固定无纺布顶沿,培养架下方铺设无纺布;围设在培养架四周的无纺布上每隔1.5米竖直设置一条拉链,拉链由下向上拉开。

42)喷粉过程一般需要25天-30天完成,喷粉过程中气候室内环境需要进行调控。

孢子粉喷射期间温度要求为25℃-28℃,通风良好的条件下28℃是最适宜的温度,一般25天~30天完成喷粉过程。如果在25℃下需要30天~35天才能完成喷粉过程。

孢子粉喷射期间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子实体喷粉量减少,湿度太高时子实体容易受杂菌感染。

孢子粉喷射期间co2浓度应控制在350ppm~400ppm之间,超过400ppm时要及时通风循环,补充新鲜空气降低co2浓度。

孢子粉喷射期间的光照强度控制在200lux~300lux之间。

在喷粉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每天拉开白布,用手电照射仔细检查菌包喷粉情况,一旦发现有杂菌感染的菌包,立即将该菌包清出培养架。当五分之一的菌包感染白色霉菌时,应立即采收孢子粉。

在此过程中,如果通气透气较差,如果湿度太大,子实体容易受白色霉菌感染,造成孢子粉结块霉变,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人工智能气候室内的新风过滤网也要两天清理一次,防止过滤网堵塞影响通风,造成灵芝生长畸形,清出的孢子粉密封包装好标识,放入4℃冰柜中冰柜储存。

喷粉期间,栽培室不能有凝露和积水现象,若有则及时处理,防止孢子粉发霉。

43)采收孢子粉;灵芝子实体喷粉过程约需25-30天,喷粉时间太短影响产量,时间太长孢子粉容易变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收粉时机,发现子实体已停止喷射孢子时即可收粉,观察发现菌盖褐色孢子弹射量逐渐减少时,也可以适时收粉。

先将培养架正面的白布从上方取下卡簧,用排扫从上往下将白布上的孢子粉扫干净;培养架两侧和顶部的白布待全部菌包的孢子粉收完后取下;收粉时从培养架最上一层菌包开始收粉,将孢子粉扫入容器内后,于当天将孢子粉放在密封的胶袋中,并存放在4℃冰柜中。

44)采收子实体;灵芝子实体采收孢子粉后,用壁纸刀在子实体柄部切断,用清水冲洗干净获得子实体。

5)分别加工孢子粉和子实体。

子实体的加工方法为:将清洗干净的子实体,当天切片;切片后的子实体置入烘干机中以55℃-65℃温度烘干,灵芝子实体含水率≤12%时达到质量标准。

孢子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低温烘烤、破壁加工以及过滤的步骤。

51)低温烘烤:灵芝孢子粉放入铝制容器中,置于4±2℃的冰水中,过400目筛,收集滤液,滤液2000r/min离心快速脱水,收集块状灵芝孢子粉,30℃-40℃真空烘干,孢子粉含水量≤10%时达到烘干质量标准。

52)将符合质量标准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破壁机中,在低温、超声波以及机械高速碾压的方法进行破壁,温度控制在-33℃下,破壁处理500g/h,孢子的破壁率≥95%。

53)破壁后的孢子粉进行粉碎处理,并过80目筛获得孢子粉产品。

6)包装。子实体和孢子粉的包装按gb/t191规定执行,包装分瓶装、袋装两种,采用真空包装,封袋应平整严密,破壁灵芝孢子粉应避光存储。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破壁后灵芝孢子粉,经检测,其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采用人工智能气候室的可控环境条件下,在灵芝的培养基中添加硒元素,经过灵芝的吸收和转换,将外源硒元素转变成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有机成分,达到富硒灵芝的目的。灵芝中的生物源有机硒在生理、药理上的功效比无机硒优越,并且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食用富硒食物、食品,对预防疾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