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6862发布日期:2018-10-09 19:47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病虫防治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的重要的病害之一,田间病害发生率常常在3%-15%,严重田块发病率在100%,导致豇豆枯萎死亡。根腐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近年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引起豇豆根腐病的病原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等。病菌主要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存活,初侵染主要以带菌的病残体、沤制的厩肥和土壤,通过雨水,灌溉水及工具传播。病菌可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0%以上。豇豆根腐病多发生于播后20天的幼苗,在开花结荚期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由于豇豆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开始结荚一般为50d左右,秋季栽培为40d左右;春播豇豆在开花后8-10天即可采收嫩荚,夏播的开花后6-8天采收,可连续采收50天左右,一旦豇豆根腐病在开花结荚期发生,采用化学防治进行防治易造成农药残留,对豇豆的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选取合适的方法预防和防治豇豆根腐病就十分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不仅能有效防治豇豆根腐病,而且能促进豇豆根系发育,增强豇豆抗逆性,提高豇豆产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可选地,生物菌剂为根腐病杀菌剂,即为10亿~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250~750倍液。可选地,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液。可选地,所述的调节剂为植物源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为7500倍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步骤2、将称量好的生物菌剂、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混合,制备得到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的应用,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分别在豇豆播种时,豇豆两叶一心或抽蔓期时使用。可选地,上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在播种时:在豇豆播种后,用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浇定窝水,每穴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在2叶一心时:每穴用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在抽蔓期:用10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利用“免疫+杀菌+调节”三效合一的方式进行豇豆根腐病的预防和防治,不仅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的发生,而且保障了豇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免疫是通过免疫诱导剂提高豇豆的抗逆性和免疫力。杀菌是通过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方法,及早预防和保护豇豆,促进根系的生长,防治死苗。调节主要是对损伤的根系进行修复,及时长出新根,促进根系发达。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发病植株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重新长出新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其中,生物菌剂为根腐病杀菌剂,即为10亿~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250~750倍液;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液;所述的调节剂为植物源生长调节剂,具有抗逆、耐涝、促生等多重效果,使用浓度为7500倍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步骤2、将称量好的生物菌剂、植物免疫诱抗剂或调节剂进行混合,制备得到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的应用,分别在豇豆播种时,豇豆两叶一心或抽蔓期时使用;包括以下步骤:在播种时:在豇豆播种后,用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浇定窝水,每穴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在2叶一心时:每穴用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可用滴灌袋进行),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在抽蔓期:用10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可用滴灌袋进行),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在播种时使用复配剂主要是让其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及早在土壤中定殖,同时免疫剂和调节剂可促进豇豆及时萌发,出苗整齐。在2叶一心使用主要是根据豇豆根腐病在苗期有一个根腐病易发期,即豇豆主根处于未木质化阶段,通过及时补充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根腐病发生,同时调节剂促进根系生长,健壮。在抽蔓期使用主要预防在开花初期根腐病的发生,同时调节地上部生长,增强豇豆的抗性,提高豇豆的产量。实施例1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45份、植物免疫诱抗剂22.5份和调节剂1.5份。其中,生物菌剂为根腐病杀菌剂,即为2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500倍液。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750倍液。所述的调节剂为植物源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为7500倍液。豇豆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在大邑县王泗镇福田村蔬菜地进行。试验地势平坦,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1%,前茬为萝卜。在精细整地之后,按20cm的垄高起厢覆膜后直播;4月25号直播后用上述的复配制剂进行浇定窝水50ml,在5月10号(2叶一心时)进行第二次使用上述的复配制剂进行灌根,每穴用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5月30号(在抽蔓期)进行第三次使用上述的复配制剂进行灌根;用10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在第一次处理后,豇豆根腐病发病率为零,对照的发病率为4.25%,经过三次处理后,在大田验证调查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处理区域的豇豆根腐病发生率为1.33%,仅为一些植株的根部根系零星发病,而对照田块发病率在9.25%,发病的植株大部分根系腐烂,地上部枯萎。在成株期调查豇豆根部生长情况,结果发现处理的豇豆根重、根数、根长和根瘤数均高于对照,处理后的豇豆亩产量为1279公斤/亩,增产16.06%,增产效果明显(表1)。表1处理对豇豆根腐病发病及产量的影响实施例2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份和调节剂2份。其中,生物菌剂为根腐病杀菌剂,即为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750倍液。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500倍液。所述的调节剂为植物源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为7500倍液。豇豆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在新都区新繁镇蔬菜基地进行。试验地为大棚,地势平坦,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3%。在精细整地之后,棚内开厢覆膜直播,厢宽0.90米,厢沟宽0.5米,每棚5厢。6月26号直播,7月7日后用上述的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100g兑水15kg进行浇定窝水每穴50ml,在7月23号(2叶一心时)进行第二次使用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进行灌根,每穴用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8月5号第一批豇豆采收,直至采收结束后,豇豆根腐病未见发生,且豇豆增产5.24%,而未处理大棚内豇豆的发病率在6.52%。实施例3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30份和调节剂1份。其中,生物菌剂为根腐病杀菌剂,即为1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250倍液。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所述的调节剂为植物源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为7500倍液。豇豆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在新都区新繁镇蔬菜基地进行。试验地为大棚,地势平坦,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5%。在精细整地之后,棚内开厢覆膜直播,厢宽0.90米,厢沟宽0.5米,每棚5厢。6月26号直播,7月7日后用发明混配剂66g兑水15kg进行浇定窝水每穴50ml,在7月23号进行第二次使用混配剂进行灌根,每穴用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8月7号第一批豇豆采收,未见根腐病的发生,在采收后期,豇豆根腐病仅为个别植株的须根发生,豇豆增产3.96%,而未处理大棚内豇豆的发病率在6.52%。实施例1-3对根腐病的防效见表2表2实施例1-3处理对根腐病的防效处理编号处理倍数防效/%实施例1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500倍71.43实施例2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750倍57.14实施例3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250倍42.86在豇豆发生根腐病后,在抽蔓期用实施例1-3中的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进行灌根防治试验,隔20天后再灌根一次,结果显示实施例1对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为71.42%,能够抑制豇豆根腐病的发生,并刺激部分新根重新长出(图1)。本发明的豇豆根腐病防治混配剂经过多年的室内室外试验,在蔬菜产区进行了示范推广。通过农艺措施处理、“杀菌+免疫+调节”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豇豆根腐病的发生。该方法还可适用于有机豇豆根腐病的防治。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