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300发布日期:2018-11-07 07:3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vignaradiatel)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药用价值,是广受欢迎的医食两用作物。我国绿豆常年种植面积约66~93万公顷,而北方内蒙古、吉林是我国绿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常年种植面积30~40万公顷。本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且绿豆主要种植在山旱地,干旱造成田间绿豆植株矮小,地表大面积裸露,水分蒸发严重,同时种植以传统栽培方式为主,田间耕作、管理技术简单落后,且不合理施肥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影响植株的生长,从而导致绿豆单产远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可提高绿豆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播前准备

s1.1选地

选择具有良好水源和灌溉基础条件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选用过碱性(ph值≥8)土壤和低洼易涝的地块,避免迎茬或重茬;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

s1.2整地

播种前,先深耕20cm-25cm,后细耙;

s1.3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绿豆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

s2、播种

当5-10cm地温稳定在12℃时播种,大同地区在5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采用机械化作业,铺设滴灌带、覆膜与播种一次性完成,宽垄双行种植,滴灌带铺设在小行中间,一带两行,播深3-4cm,播种密度在15-18万株/hm2为宜;

s3、田间管理

s3.1放苗、间苗、定苗

绿豆覆膜播种后遇雨播种孔易板结,影响出苗,因此,出苗时要注意放苗,当小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2-3株,发现缺苗,立即补种;

s3.2中耕除草

苗期结合除草中耕1-2次;

s3.3滴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绿豆的需水规律,视土壤水分、植株表现决定浇水时间和灌水量;

s4、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s5、80%以上豆荚成熟时,及时收获,绿豆收获后,应对残留地膜及滴灌带进行回收。

优选地,还包括施肥的步骤,施肥应该重基肥,轻追肥,肥料施用应执行ny/t496有关规定。

优选地,所述基肥施有机肥15000-30000kg/hm2或复合肥300kg-375kg/hm2;绿豆追肥在开花期结合封垄一起进行,随水滴施尿素45kg-75kg/hm2,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追肥前滴清水20min,加入肥料,追肥完成后滴清水3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细菌性晕疫病发病初期,选用14%的络氨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乳剂1500倍液喷雾,隔7-10d喷一次,一般喷2-3次;根腐病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于植株茎基部;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7月中、下旬开花期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茎叶喷雾。

优选地,所述地膜的厚度采用0.01mm以上,幅宽70cm-80cm。

优选地,所述滴灌带应符合gb/t19812.3的要求,滴头间距选择30cm。

优选地,所述滴灌带通过以下步骤安装:

绿豆播种后,首先将63mm的支管连接在主管的出水口处,并按每2公顷地一个滴灌组安装阀门一个,然后再在支管上连接20mm辅管,辅管道每6膜一组;最后按照滴灌带所处位置连接滴灌带,将所有管道连接好后试压,以每条滴灌带末梢压力为1.5mpa为宜,并保证不漏水,灌水时经常检查管带,如发现漏水现象要及时修补,以保证全地灌水均匀;应符合gb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本发明采用膜下滴灌播种技术,显著提高了绿豆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播前准备

s1.1选地

选择具有良好水源和灌溉基础条件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选用过碱性(ph值≥8)土壤和低洼易涝的地块,避免迎茬或重茬;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

s1.2整地

播种前,先深耕20cm-25cm,后细耙;

s1.3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绿豆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

s2、播种

当5-10cm地温稳定在12℃时播种,大同地区在5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采用机械化作业,铺设滴灌带、覆膜与播种一次性完成,宽垄双行种植,滴灌带铺设在小行中间,一带两行,播深3-4cm,播种密度在15-18万株/hm2为宜;所述地膜的厚度采用0.01mm以上,幅宽70cm-80cm。所述滴灌带应符合gb/t19812.3的要求,滴头间距选择30cm。

s3、田间管理

s3.1放苗、间苗、定苗

绿豆覆膜播种后遇雨播种孔易板结,影响出苗,因此,出苗时要注意放苗,当小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2-3株,发现缺苗,立即补种;

s3.2中耕除草

苗期结合除草中耕1-2次;

s3.3滴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绿豆的需水规律,视土壤水分、植株表现决定浇水时间和灌水量;

s3.4合理施肥

施肥应该重基肥,轻追肥,肥料施用应执行ny/t496有关规定。所述基肥施有机肥15000-30000kg/hm2或复合肥300kg-375kg/hm2;绿豆追肥在开花期结合封垄一起进行,随水滴施尿素45kg-75kg/hm2,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追肥前滴清水20min,加入肥料,追肥完成后滴清水30min。

s4、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细菌性晕疫病发病初期,选用14%的络氨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乳剂1500倍液喷雾,隔7-10d喷一次,一般喷2-3次;根腐病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于植株茎基部;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7月中、下旬开花期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茎叶喷雾,农药的使用应执行gb4285和gb/t8321的相关规定。

s5、80%以上豆荚成熟时,及时收获,绿豆收获后,应对残留地膜及滴灌带进行回收。

所述滴灌带通过以下步骤安装:

绿豆播种后,首先将63mm的支管连接在主管的出水口处,并按每2公顷地一个滴灌组安装阀门一个,然后再在支管上连接20mm辅管,辅管道每6膜一组;最后按照滴灌带所处位置连接滴灌带,将所有管道连接好后试压,以每条滴灌带末梢压力为1.5mpa为宜,并保证不漏水,灌水时经常检查管带,如发现漏水现象要及时修补,以保证全地灌水均匀;应符合gb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