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292发布日期:2018-11-07 07:34阅读:10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蔷薇目、豆科,落花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和分枝均有棱,叶对生;叶柄基部抱茎,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圆形,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花长约8毫米;苞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开展,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长圆形或斜卵形,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花生的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主要原料,花生米也可以加工成多种副食品。现有技术中,由于花生的种植方法较为传统,花生种子的发芽率较低,花生种子的繁殖系数较低,用种量大,降低了花生种植产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选晴天9-16时,将花生原种荚果平铺在混合草上,每隔3-4小时翻动一次,晒4-5天,其中混合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稻草55-65份、鸡骨草5-9份、地胆草3-6份、土荆芥11-13份;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花生原种荚果手工剥壳后,得到种粒,将种粒放入营养液中,浸泡处理15-20min,其中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基麦芽酚4-9份、二水合钼酸钠1-2份、尿苷-5’-二磷酸二钠盐3-5份、正钒酸钠0.1-0.3份、水65-70份;

(3)采用地膜覆盖垄作的方式,于5月10日至5月20日将种粒播种在种植穴中,每穴一粒,然后向种植穴中拌入基质,覆上地膜,其中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腐植酸颗粒32-39份、海浮石4-8份、秋石1-3份、沙壤土65-70份;

(4)覆膜到出苗期间,发现薄膜破口或覆盖不严时,及时用土重新压膜封口,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完全露于地膜表面,发现缺穴立即补种,开花前在垄沟内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开花下针到结荚期间,在叶面喷施液肥3-4次,其中液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2-胺乙基-2,3-二羟丙基-羟基磷酸酯2-6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1-3份、尿素25-30份、硫酸铁6-9份、l-肉碱富马酸盐1-2份、水280-30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花生原种荚果平铺的厚度为6-8cm。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地膜覆盖垄作时,行距55-60cm,穴距16-18cm,亩种植0.6-0.7万穴。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每穴拌入60-80g基质。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每亩喷施液肥量180-200kg。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可有效提升花生种子的发芽率,获得的花生幼苗,长势好,存活率高,进而提高了花生良种的繁殖系数。其中,步骤(1)中的混合草,能有效驱散花生种子中寄生的害虫,并且混合草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的气体,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花生种子内酶的活性;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液,乙基麦芽酚和尿苷-5’-二磷酸二钠盐协同作用后,可有效抑制花生种子内发芽抑制剂的活性,从而有效提升了花生种子发芽率;二水合钼酸钠和正钒酸钠协同作用后,能有效缩短花生种子的休眠时间,打破花生种子的休眠状态,进一步确保了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本发明步骤(3)中提供的基质,透气性和保水性能达到很好的平衡,同时能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本发明提供的液肥,能为花生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花生幼苗发育,同时2-胺乙基-2,3-二羟丙基-羟基磷酸酯和乙二胺基丙磺酸钠协同作用后,还可以提升花生幼苗叶面上酶的活性,提升花生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物质合成和积累的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选晴天9-16时,将花生原种荚果平铺在混合草上,每隔3小时翻动一次,晒4天,其中混合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稻草55份、鸡骨草5份、地胆草3份、土荆芥11份;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花生原种荚果手工剥壳后,得到种粒,将种粒放入营养液中,浸泡处理15min,其中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基麦芽酚4份、二水合钼酸钠1份、尿苷-5’-二磷酸二钠盐3份、正钒酸钠0.1份、水65份;

(3)采用地膜覆盖垄作的方式,于5月10日将种粒播种在种植穴中,每穴一粒,然后向种植穴中拌入基质,覆上地膜,其中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腐植酸颗粒32份、海浮石4份、秋石1份、沙壤土65份;

(4)覆膜到出苗期间,发现薄膜破口或覆盖不严时,及时用土重新压膜封口,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完全露于地膜表面,发现缺穴立即补种,开花前在垄沟内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开花下针到结荚期间,在叶面喷施液肥3次,其中液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2-胺乙基-2,3-二羟丙基-羟基磷酸酯2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1份、尿素25份、硫酸铁6份、l-肉碱富马酸盐1份、水28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花生原种荚果平铺的厚度为6cm。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地膜覆盖垄作时,行距55cm,穴距16cm,亩种植0.6万穴。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每穴拌入60g基质。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每亩喷施液肥量180kg。

实施例2

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选晴天9-16时,将花生原种荚果平铺在混合草上,每隔3.5小时翻动一次,晒4天,其中混合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稻草60份、鸡骨草7份、地胆草5份、土荆芥12份;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花生原种荚果手工剥壳后,得到种粒,将种粒放入营养液中,浸泡处理18min,其中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基麦芽酚7份、二水合钼酸钠1份、尿苷-5’-二磷酸二钠盐4份、正钒酸钠0.2份、水68份;

(3)采用地膜覆盖垄作的方式,于5月15日将种粒播种在种植穴中,每穴一粒,然后向种植穴中拌入基质,覆上地膜,其中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腐植酸颗粒37份、海浮石6份、秋石2份、沙壤土68份;

(4)覆膜到出苗期间,发现薄膜破口或覆盖不严时,及时用土重新压膜封口,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完全露于地膜表面,发现缺穴立即补种,开花前在垄沟内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开花下针到结荚期间,在叶面喷施液肥4次,其中液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2-胺乙基-2,3-二羟丙基-羟基磷酸酯4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2份、尿素28份、硫酸铁8份、l-肉碱富马酸盐2份、水29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花生原种荚果平铺的厚度为7cm。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地膜覆盖垄作时,行距58cm,穴距17cm,亩种植0.6万穴。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每穴拌入70g基质。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每亩喷施液肥量190kg。

实施例3

一种高效的花生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选晴天9-16时,将花生原种荚果平铺在混合草上,每隔4小时翻动一次,晒5天,其中混合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稻草65份、鸡骨草9份、地胆草6份、土荆芥13份;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花生原种荚果手工剥壳后,得到种粒,将种粒放入营养液中,浸泡处理20min,其中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基麦芽酚9份、二水合钼酸钠2份、尿苷-5’-二磷酸二钠盐5份、正钒酸钠0.3份、水70份;

(3)采用地膜覆盖垄作的方式,于5月20日将种粒播种在种植穴中,每穴一粒,然后向种植穴中拌入基质,覆上地膜,其中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腐植酸颗粒39份、海浮石8份、秋石3份、沙壤土70份;

(4)覆膜到出苗期间,发现薄膜破口或覆盖不严时,及时用土重新压膜封口,当幼苗破膜拱土,开始露出真叶时,扒去膜上的土,使子叶完全露于地膜表面,发现缺穴立即补种,开花前在垄沟内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开花下针到结荚期间,在叶面喷施液肥4次,其中液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2-胺乙基-2,3-二羟丙基-羟基磷酸酯6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3份、尿素30份、硫酸铁9份、l-肉碱富马酸盐2份、水30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花生原种荚果平铺的厚度为8cm。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地膜覆盖垄作时,行距60cm,穴距18cm,亩种植0.7万穴。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每穴拌入80g基质。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每亩喷施液肥量200kg。

对比例1

步骤(1)中的混合草全为稻草,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2

步骤(2)中的营养液为清水,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对比例3

步骤(3)中的基质全为沙壤土,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对比例4

步骤(4)中的液肥不含2-胺乙基-2,3-二羟丙基-羟基磷酸酯和乙二胺基丙磺酸钠,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对相同品种的花生进行繁育试验,除了上述的种植条件不同外,其余的种植条件完全相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花生种子繁育试验结果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