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圈党种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3253发布日期:2018-11-07 07:3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缠绕性生长的植物的种植装置/植物装置。



背景技术:

长时间以来,这种类型的种植装置由公众的在先使用已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种植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以简化其操作并增大种植面积。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植物、尤其是缠绕性生长的植物的种植装置来实现,其中,该种植装置包括:每一层由两根水泥柱平行放置构成,层与层之间的水泥柱交叉放置,每根水泥柱上凿有五个凹槽以便放置可分压的枝条以分担泥土的压力;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防缠绕性植物缺氧而死。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设计一种具有用于植物、尤其是用于缠绕性植物的种植装置,该种植装置便于拆卸和组装,因材料不同于传统的木质材料,具有更高的扛断性能和稳固性,固可以搭建得更高,更有效地增大了种植面积;为了防止底层压力过大,在每根水泥柱上凿有五个可以放置枝条的凹槽,并使得层与层之间保留有一定的间隙。该水泥柱采用目前国内等级62.5级的硅酸盐水泥,凝结之后可达到最硬;在水泥柱中铸有两根钢筋(φ9-0.499kg/m),更好地增大了水泥柱的扛断抗压能力。以该水泥柱的特点是具有两个卡槽,以说明书附图中图一装置的规格为例,两个卡槽(2、8)均长110毫米,宽100毫米,高为30毫米,和五个凹槽,五个凹槽(3、4、5、6、7)均长100毫米,宽10毫米,高10毫米。放置在层与层之间的枝条可采用韧性较大的树枝,如白蜡或柳树的树枝,以更好地增大树枝承重的能力。

说明书附图中图一装置的规格及其他规格均比常规装置具有更可行的优点,基本参数对比如下表所示:

本装置与常规装置对比表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从下面对一实施方式的描述得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细节。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种植装置的水泥柱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种植装置的第一层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种植装置包括水泥柱1。

由两根水泥柱平行放置在地面,控制好两根水泥柱间的距离。

水泥柱1的卡槽2和8卡住地面上两根水泥柱,此为第一层。

在每一层下端两根水泥柱上平行放置五根枝条。

每层填充一定量的泥土。

将水泥柱1的卡槽2和8卡住水泥柱,由四根水泥柱构成一层,第一层如图2所示。

依次往上搭建即可成型。

其余规格的水泥柱搭建方式如上所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尤其是缠绕性生长的植物的种植装置,其中,该种植装置包括:水泥长方体(1),每一层由四根水泥柱横竖拼接,并依次向上叠加放置,每根水泥柱上设有卡槽(2)、(8)使层与层之间可稳固镶嵌,每根水泥柱上凿有五个凹槽(3)、(4)、(5)、(6)、(7)以便放置可分担压力的竹条;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促进水分和空气流通,防缠绕性植物腐烂死亡。

技术研发人员:张起辉;郝鹏晖;卓悦;李伟;张家维;谭玲;冯鹏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14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