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舍冷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8282发布日期:2018-09-14 21:1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舍冷净系统,属于牛舍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舍中,牛的尿液和排泄物会挥发出大量的氨气,导致牛舍中气味刺激性严重,尤其是在夏季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氨气的挥发会更加严重,严重破坏了牛舍的环境,进而影响到了奶牛的产奶量。而为了降低牛舍中的氨气浓度,需要频繁的为牛舍通风换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牛的尿液和排泄物中氨气的挥发,进而降低牛舍通风频率的牛舍冷净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牛舍冷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牛舍相对两侧的降温水帘和冷凝器,冷凝器的外侧设置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朝外设置,冷凝器连接有冷源机,牛舍的地面设有冷却管或降温水帘的侧部设置有蒸发器,冷源机还与冷却管或蒸发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降温水帘的内侧设置有蒸发器。

优选的,所述的牛舍的地面铺设有预制板,冷却管设置在预制板内。

优选的,所述的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接蒸发器上的冷凝水的水槽,水槽底部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设有喷头,喷头设置在冷凝器侧部。

优选的,所述的预制板内还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设置在冷却管下侧。

优选的,所述的预制板的长度为4.5~5.5m,宽度为1.2~1.8m。

优选的,所述的预制板内还设置有钢筋笼。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管设置在牛舍的采食区和卧休区。

优选的,所述的冷源机的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进口连通,压缩机的冷媒进口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连通,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连通,冷源机的膨胀阀设置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牛舍冷净系统的风机排出牛舍内的空气,使新鲜空气通过另一侧的降温水帘后补充至牛舍内,对牛舍内进行降温,冷凝器对风机排出的空气的冷量进行回收,并通过蒸发器或冷却管将回收的冷量再次送回至牛舍内,在夏季能够降低牛舍的温度,从而大大降低氨气的挥发量,大约降低45%左右,通风换气次数减少,牛采食和卧休环境提高,牛奶产量就大大提高了。

2、蒸发器设置在降温水帘内侧,从而使进入到牛舍内的新风的温度降低,使牛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

3、冷源机通过冷却管将回收的冷量散失在牛舍内,既能够对牛舍进行降温,由于冷却管中循环-5~15℃的低冰点液体,高湿环境下预制板上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与尿液混合对尿液进行稀释,降低了尿液的浓度,进而降低了氨气的挥发,冷却管设置在预制板内,对冷却管进行保护。

4、水槽能够收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并通过喷头喷洒在冷凝器上,使冷凝器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5、保温层能够防止冷气下沉到地下。

6、钢筋笼提高了预制板的强度,提高了预制板的使用寿命。

7、冷却管仅仅铺设在采食区和卧休区,降低了牛舍的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牛舍冷净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牛舍冷净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预制板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冷却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预制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预制板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预制板2、下钢筋层3、保温层4、冷却管401、端头5、上钢筋层6、牛舍7、降温水帘8、蒸发器9、冷凝器10、风机11、冷源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牛舍冷净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牛舍6相对两侧的降温水帘7和冷凝器9,冷凝器9的外侧设置有风机10,风机10的出风口朝外设置,冷凝器9连接有冷源机11,牛舍6的地面设有冷却管4或降温水帘7的侧部设置有蒸发器8,冷源机11还与冷却管4或蒸发器8相连。本牛舍冷净系统的风机10排出牛舍6内的空气,使新鲜空气通过另一侧的降温水帘7后补充至牛舍6内,对牛舍6内进行降温,冷凝器9对风机10排出的空气的冷量进行回收,并通过蒸发器8或冷却管4将回收的冷量再次送回至牛舍6内,在夏季能够降低牛舍6的温度,从而大大降低氨气的挥发量,大约降低45%左右,通风换气次数减少,牛采食和卧休环境提高,牛奶产量就大大提高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牛舍6的后侧设置有降温水帘7,牛舍6的前侧设置有风机10,风机10的出风口朝向牛舍6的外侧设置,在夏季牛舍6内的温度较高时,风机10能够将牛舍6内混有大量氨气的气体抽出,空气通过降温水帘7后进入到牛舍6内,从而为牛舍6内补充新风。牛舍6建筑时,牛舍6的后侧朝北设置。

冷凝器9设置在牛舍的前侧,冷凝器9设置在风机10的内侧,即设置在风机10的进风一侧。当风机10排出牛舍6内的空气时,由于采用降温水帘7降温,牛舍6内的温度低于外界的温度,冷凝器9对风机10抽出的空气中的冷量进行回收。冷凝器9设置在牛舍6的下部,保证牛所处的环境的温度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降温水帘7的内侧设置有蒸发器8,蒸发器8和降温水帘7均与冷凝器9正对设置。蒸发器8和冷凝器9均与冷源机11相连,冷凝器9回收的冷量通过蒸发器8再次散发到降温水帘7内侧,并通过新风带入牛舍6内,充分利用降温水帘7的冷量。

在蒸发器8的下侧设置有水槽,水槽为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箱体,水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蒸发器8的长度和宽度,水槽设置在蒸发器8的正下方。由于蒸发器8温度低,因此蒸发器8外壁会产生冷凝水,水槽能够承接并回收蒸发器8外壁产生的冷凝水。水槽的底部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喷头,喷头设置在冷凝器9的上侧或内侧,从而将冷凝水喷到冷凝器9上,喷头优选设置在冷凝器9的内侧,即冷凝器9的进风侧,使冷凝器9对冷凝水的冷量进行回收,进一步充分利用了降温水帘7的冷量。

水槽与水泵之间可以设置水箱,水箱低于水槽设置,从而在水箱内积攒一定的冷凝水后在开启水泵,避免水泵空转。

冷源机11的压缩机的冷媒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9的冷媒进口连通,压缩机的冷媒进口通过管道与蒸发器8的冷媒出口连通,冷凝器9的冷媒出口通过管道与蒸发器8的冷媒进口连通。冷源机11的膨胀阀设置在冷凝器9的冷媒出口与蒸发器8的冷媒进口之间的管道上。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通过蒸发器8与空气换热后,形成低压的冷媒蒸汽,低压的冷媒蒸汽经过压缩机后变为高压的冷媒蒸汽,高压的冷媒蒸汽进入冷凝器9后与对冷量进行回收,并且变为低温高压的冷媒液体,低温高压的冷媒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从而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

实施例2

如图2~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降温水帘7的内侧不设置蒸发器8,牛舍6的地面上铺设预制板1,预制板1内设置有冷却管4,冷源机11与冷却管4连通。

预制板1为混凝土材质,预制板1为长方体板,方便将预制板1铺设在牛舍的采食区和卧休区,相邻的预制板1之间通过混凝土或粘结剂粘结即可。预制板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保温层3和冷却管4,冷却管4为设置在预制板1内的盘管,冷却管4的两个端头401均伸出预制板1,且冷却管4的两个端头401均设置在预制板1侧部。

冷却管4设置在保温层3的上侧,保温层3能够防止冷气下沉到地下,影响冷却管4的冷却效果。冷却管4的两个端头401均设置在预制板1的侧部,优选的,冷却管4的两个端头401设置在预制板1长度方向的一端,从而方便将冷却管4与冷源机11相连,方便了预制板1的铺设。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板1内还设置有上钢筋层5和下钢筋层2,下钢筋层2设置在保温层3的下侧,上钢筋层5设置在冷却管4的上侧,上钢筋层5和下钢筋层2合围成钢筋笼,提高了预制板1的强度,进而提高了预制板1的使用寿命。

预制板1的长度为4.5~5.5m,宽度为1.2~1.8m,预制板1的长度恰好与牛舍采食区或卧休区的宽度相等,方便牛舍的铺设,而且也方便多块预制板1内的冷却管4与冷源机11的连接。多块预制板1的冷却管4并联设置,从而能够保证牛舍卧休区和采食区温度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