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807发布日期:2018-11-07 07:37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制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辣椒制种过程中,雄性不育系雄性败育,省去了人工去雄大量的劳动,不育系的利用是迄今为止辣椒制种最有效的途径。隐形核雄性不育系与任何自交系杂交后代都能正常结实,受到育种家的青睐,但其在花期育性表现为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株数比例符合统计的1:1育性分离规律,即可育株与不育株各占50%,只有50%的不育株可用来配制一代杂交种,剩下的50%可育株必须拔取。目前,制种过程中常常在定植后萌椒花陆续开放后进行拔除,导致土地资源、人工资源浪费,且由于不育株在田间随机分布,导致植株在田间的分布密度不合理,影响田间植株长势和制种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方法,采用培育花期大苗移栽的方法,利用穴盘有机基质育苗,在大苗花期剔除雄性可育株,准确识别不育株,将筛选出的不育株定植田间,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提供土地利用率,保证了辣椒合理的田间分布密度,提高了辣椒制种产量,同时也防止两用系种子的流失,保护了育种家的品种知识产权。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营养土配制: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4:2:1的体积比配制成育苗基质,每立方育苗基质加入0.5kg钙镁磷肥、0.8kg的硫酸钾型15-15-15三元复合肥拌匀,洒水保持基质土呈湿润半松散状态,用塑料薄膜闷2~3天,揭膜后装盘。

(2)幼苗期补充肥料:顶花蕾前15天,叶面喷施水溶性肥稀释倍数1500倍,该水溶性肥料中总氮n、速效磷p、有效钾k含量百分比为20%、10%、20%,6-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3)顶花蕾苗期补充施肥:顶花蕾后,叶面喷施水溶性肥稀释倍数1000倍,该水溶性肥料中总氮n、速效磷p、有效钾k重量含量百分比为16%、4%、16%,同时配施植物微量元素水溶肥(其各微量元素含量百分比为铁0.10%、猛0.15%、锌0.05%、铜0.02%、硼0.02%),6-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4)大苗期识别不育株,剔除可育系:待第一朵花正常开放后,采取目测与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并逐株目测花粉形态和颜色,选择雄蕊败育、花柱显著长于雄蕊的植株,单独放置,并摘除已开放花朵和大花蕾。

(5)不育株系留苗:茎秆粗壮,第一雌花完全开放,雄蕊败育、花柱显著长于雄蕊,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6)制种田基肥的增施: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100kg,尿素25kg。

(7)定植后的管理:大苗定植缓苗后,待新叶萌发,喷施水溶性肥料稀释倍数为1000倍,该水溶性肥料中总氮n、速效磷p、有效钾k含量百分比为15%、10%、30%,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8)杂交授粉:授粉前1d的17:00~18:00,采集第2d要开的大花蕾;或于授粉当日清晨,采摘初开的花;干燥数小时后,花药张开,放入带盖的玻璃杯中,充分摇动,抖出花粉,去除杂质,将花粉装入玻璃管中;7:00~10:00或15:00~18:00;将采集的父本花粉均匀地涂抹在已不育株母本花柱头上。

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下述顺序步骤:

育苗时间:江淮流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保护地内搭建小拱棚加盖草苫地热线穴盘播种两用系目标;应根据花期相遇原则调整父母本的播种时间。

亲本的准备:选择准备好的母本雄性不育两用系hw16702ab和父本系hp15-8801种子,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4小时。

催芽:用50℃温水浸种30min~40min,水温降至常温后再浸泡3h~4h;或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30min,用清水将种子表面药液冲洗干净,再继续浸泡3h~4h,用湿纱布包好,放于恒温箱或温室中28℃~30℃催芽;当50%种子出芽时开始分批挑拣露芽种子进行播种。

所述步骤(1)与所述步骤(2)之间,还包括下述顺序步骤:

苗床准备:苗床床面平整,地热线铺设好,选用32孔黑色塑料穴盘,营养土装盘,用手指粗细的小棍造穴,穴深1cm,备播。

播种:将先挑选露芽嘴的种子,最后播种尚未发芽的种子;每穴内播1粒种子,播种后用营养土将播种穴填平或略高些,然后穴盘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待苗床摆满后,盘下浇水,直到盖料全部浸湿,盖地膜保温保墒,之后搭建小拱棚,盖膜,备好草苫。

温度管理:出苗之前,保持夜温18℃~20℃,白天温度25℃~30℃,出苗之后适当降低温度,保持夜温15℃~18℃,白天25℃~28℃,定植前一周保持夜温12℃~15℃,白天25℃。

水分管理:播种至出苗前不需要浇水,当基质表面发白时喷水,喷水量以基质喷透为度;定植前5天停止浇水。

所述步骤(3)还包括下述步骤:出苗达到70%时即可揭开地膜,出苗后多见光,晴天草苫早揭晚盖,即使阴雨、雪天也要揭开2h~3h;当苗高长至15cm~20cm,7~9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所述步骤(6)之前,还包括下述步骤:选择光照充足、灌溉便利、3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作为制种地;整地为垄背宽70cm,垄沟宽50cm,垄高20cm,铺设微喷管或滴灌,覆盖地膜。

所述步骤(6)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定植密度:每667m2定植3000-4000株,每畦2行,株距30cm,父母本分别集中种植,父母本株数比例为1∶4;挑选整齐一致的苗双行定植。

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可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技术,提出采用培育带花的大苗移栽的方法,苗期准确识别不育系。采用该方法具有以下显著效果:在苗期通过花形态识别不育株,剔除两用系中的可育株,仅需定植不育株,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2)确保了制种田不育系母本的数量,并使不育株母本在田间均匀合理的分布,提高了辣椒制种产量。(3)防止了两用系种子的流失,保护育种者知识产权。本发明的方法成熟、稳定可靠,广泛地推广该方法将大大提高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利用价值和制种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杂交辣椒品种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结合皖椒22辣椒品种制种技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下各实施例所针对的辣椒杂交品种为皖椒22,皖椒22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出浓辣味型一代杂种干鲜两用型辣椒。该品种中早熟,抗性强,耐低温弱光;果实长羊角形,青果绿色,老熟熟果深红色,辣味浓,商品率高;鲜椒产量37500~45000kg/hm2。该品种适于春季和秋季栽培。

实施例1:“皖椒22”亲本育苗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育苗时间

江淮流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保护地内搭建小拱棚加盖草苫地热线穴盘播种两用系目标。父本系的播种时间应根据花期相遇原则,提前10天左右播种,其他父本系育苗及栽培管理方法同常规方法。

2亲本的准备

选择准备好的母本雄性不育两用系hw16702ab和父本系hp15-8801种子,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4小时。

注:父本系的播种时间应根据花期相遇原则,其他育苗及栽培管理方法同常规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在赘述。

3、催芽

用50℃温水浸种30min~40min,水温降至常温后再浸泡3h~4h;或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30min,用清水将种子表面药液冲洗干净,再继续浸泡3h~4h,用湿纱布包好,放于恒温箱或温室中28℃~30℃催芽。当50%种子出芽时开始分批挑拣露芽种子进行播种。

4、播种前的准备

(1)营养土配制

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4:2:1的比例配制成育苗基质,加入每立方育苗基质加入0.5kg钙镁磷肥、0.8kg的硫酸钾型15-15-15三元复合肥,用塑料薄膜闷2~3天,揭膜后装盘。

(2)苗床准备

苗床床面平整,地热线铺设好,选用32孔黑色塑料穴盘,营养土装盘,用手指粗细的小棍造穴,穴深1cm,备播。

5、播种

将先挑选露芽嘴的种子,最后播种尚未发芽的种子。每穴内播1粒种子,播种后用营养土将播种穴填平或略高些,然后穴盘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待苗床摆满后,浇透水,盖地膜保温保墒,之后搭建小拱棚,盖膜,备好草苫。

6、播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出苗之前,保持夜温18℃~20℃,白天温度25℃~30℃,出苗之后适当降低温度,保持夜温15℃~18℃,白天25℃~28℃,定植前一周保持夜温12℃~15℃,白天25℃左右。

(2)水分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一般不需要浇水,当基质表面发白缺水时喷水,喷水量以基质喷透为度。

(3)幼苗期补充肥料:

幼苗期顶花蕾前15天,幼苗期补充肥料:顶花蕾前15天,叶面喷施水溶性肥稀释倍数1500倍,该水溶性肥料中总氮n、速效磷p、有效钾k含量百分比为20%、10%、20%,6-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4)其它管理:

出苗达到70%左右时即可揭开地膜,出苗后尽可能多见光,晴天草苫早揭晚盖。

7、大苗期管理

(1)大苗期定义

第一朵花现大花蕾后,进入大苗期管理

(2)大苗期水肥管理:

大苗期要加强水分调控,促进种苗根部和茎叶协调生长,水分采取“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则浇透,穴盘基质完全浸透,并适当控制浇水,促使根部发根。顶花蕾后,叶面喷施水溶性肥稀释倍数1000倍,该水溶性肥料中总氮n、速效磷p、有效钾k含量百分比为16%、4%、16%,同时配施植物微量元素水溶肥(其各微量元素含量百分比为铁0.10%、猛0.15%、锌0.05%、铜0.02%、硼0.02%),6-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8、不育株筛选

(1)大苗期识别不育株,剔除可育系:

母本雄性不育两用系hw16702ab第一朵花正常开放后,采取目测与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并逐株目测花粉形态和颜色,并以花的大小、花色、花粉量的一致性,选择雄蕊败育、花柱显著长于雄蕊的植株母本雄性不育系hw16702a,单独放置,除去已开发花朵和大花蕾,准备定植。

(2)不育系留苗标准:

茎秆粗壮,第一雌花完全开放,雄蕊败育、花柱显著长于雄蕊,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实施例2“皖椒22”制种田管理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定植前准备

(1)田块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灌溉便利、3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作为制种地,严格隔离。

(2)施肥、整地: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100kg,尿素25kg,垄背宽70cm,垄沟宽50cm,垄高20cm,铺设微喷管或滴灌,覆盖地膜。

2、定植密度和方法

(1)定植密度:

不育系hw16702a每667m2定植4000株,每畦2行,株距30cm,父本株距30cm,父母本分别集中种植,父母本株数比例为1∶4,父本hp15-8801配套定植1000株。

(2)定植方法:

挑选整齐一致的苗双行定植,种植深度以子叶在土上1cm左右为宜。

3、田间管理

(1)追肥管理:

大苗定植缓苗后,待新叶萌发,叶面喷施水溶性肥稀释倍数1000倍,该水溶性肥料中总氮n、速效磷p、有效钾k含量百分比分别为15%、10%、30%,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后期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可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2)水分管理:

幼苗期应尽量控水或少浇水,开花坐果期间应保持田间湿润,但忌涝,雨后立即排干田间积水。

(3)整枝打叉:

制种过程中,去除植株上过密枝,特别是第一朵花以下节位的无效分枝。打掉基部老叶、病叶。制种后期,把植株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和残叶摘除,保留植株中上部有效叶,做好田间清洁。

4、杂交制种

(1)父母本去杂:

在开始授粉之前,认真鉴定父母本,将株型不一、叶型不一的杂株全部拔除,在制种过程中要及时除去叶色、果实颜色有明显变异植株,确保亲本植株纯正。

(2)父本花粉采集:

授粉前1d的17:00~18:00,采集第2d要开的大花蕾;或于授粉当日清晨,采摘初开的花。干燥数小时后,花药张开,放入带盖的玻璃杯中,充分摇动,抖出花粉,去除杂质,将花粉装入玻璃管中。

(3)人工授粉

适宜时间为7:00~10:00或15:00~18:00。将采集的父本花粉均匀地涂抹在不育株母本花柱头上,应避免碰伤柱头。

5、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青枯病等。虫害主要是白粉虱和蚜虫。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6、采种

(1)适时采收

果实充分红熟后,采收果实。

(2)取种

采收的果实置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通风,后熟4d~5d,果皮软化后取出种子。

与采用常规雄性不育两用系辣椒制种方法比较:

采用常规雄性不育两用系辣椒制种方法,父母本播种比例一般为1:8,母本中由于含有一半的可育株,其父母本定植比例提高1倍,占据大量的制种田土地;母本苗定植于制种田后,需要拔除50%左右的可育株,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不育株与可育株同时流入制种田,增加了亲本流失的风险,不利于品种知识产权的保护。

可见与雄性不育两用系辣椒制种方法相比较,利用本发明方法制种成本较低、制种产量显著增加,杂种f1的纯度也得到保证。

附:常规雄性不育两用系辣椒制种方法:

1亲本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调整父母本的播种时间,确保母本(雄性不育两用系)开花时父本(自交系)处于盛花期,父母本播种比例为1:8。

2、播种前的准备

(1)配制营养土

二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的田园土整碎,与过筛的腐熟农家肥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再按每立方混合土加入1kg钙镁磷肥、0.5kg的氮磷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拌匀,用塑料薄膜闷2~3天,揭膜后即可装盘。

(2)准备苗床

将苗床床面平整,地热线铺设好,选用50孔或72孔黑色塑料穴盘,营养土装盘,用手指粗细的小棍造穴,穴深1cm~1.5cm,备播。

3、播种

催芽播种,每穴内播1粒种子,播种后用营养土将播种穴填平或略高些,然后穴盘整齐地码放在苗床上,待苗床摆满后,盘下浇水,直到盖料全部浸湿,盖地膜保温保墒,之后搭建小拱棚,盖膜,备好草苫。

4、播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出苗之前,保持夜温18℃~20℃,白天温度25℃~30℃,出苗之后适当降低温度,保持夜温15℃~18℃,白天25℃~28℃,定植前一周保持夜温12℃~15℃,白天25℃左右。

(2)水分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不需要浇水,当基质表面发白时喷水,喷水量以基质喷透为度。定植前5天停止浇水,以利于营养坨在定植时容易取出不伤根和练苗。

(3)其它管理:

出苗达到70%左右时即可揭开地膜,出苗后尽可能多见光,晴天草苫早揭晚盖,即使阴雨(雪)天也要揭开2h~3h,避免连阴过后骤晴时闪苗。当苗高长至15cm~20cm,7~9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5、定植前准备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入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100kg,垄背宽70cm,垄沟宽50cm,垄高20cm,垄背耧平,在垄背上铺设微喷管或滴灌,覆盖地膜。

6、定植

母本按株距30cm挑选整齐一致的苗双行双株定植,种植深度以埋没土坨1cm左右为宜。父本靠母本一头或一侧集中定植,株距为25cm,单株单穴定植。

7、不育株的辨认和可育株的拔除

根据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特点鉴定可育株与不育株,可育株上花蕾大而饱满,花药大,花丝长,花粉量大,不育株花蕾明显小于可育株且细瘦,花药干瘪,没有花粉,花丝极短,柱头突出。

定植后20d左右门椒花陆续开放。每天上午8~11时,摘下即将开放的大花蕾,观察花药和柱头,如果花药干瘪,柱头突出,即为不育株,系绳头作标志留下;反之,花药发育丰满,柱头不突出,即为可育株,立即去除,只需在近地面处折断即可。经过3~5天,95%不育株可辨认出来,将剩余的未开花的小苗全部拔除。

8、授粉

授粉前将不育株上已结的果实和已开的花全部打掉,第二天开始统一授粉。

在授粉的前一天下午将要开的杂交种父本花摘下,剥下花药,装入干净的纸袋里,放入盛有生石灰的小缸或其它密闭容器内,封密容器口。经过10h左右,第二天早上拍打纸袋,将花粉集中起来,过筛后装入授粉管备用,上午8时~11时用授粉器授粉。为了提高产量,翌日重复授粉1次。

9、采种

待授粉果果皮红熟后采摘,去除病虫果进行统一取种、晾晒。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