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0705发布日期:2018-11-30 23:1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属于河道护坡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河道护坡多以硬质混凝土护坡为主,为了降低糙率以提高输水能力,河道护坡一般设计得较光滑,再加上工程量的综合权衡,边坡一般较陡。这样的河道虽然具有输水能力强、工程量小、投入少的优点,但也给河道周边生物的正常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直接导致了河道周边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河道混凝土硬质护坡阻断了河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联系,造成了河道生态系统严重孤立。如陆地上的一些两栖动物如青蛙、蛇等无法接近水体,水中的两栖动物无法上岸栖息,阻断了生物连通。小动物如青蛙、蟾蜍、蛇等若行动不慎或无法辨识,极易掉入硬质化河道,大多数小动物则因衬砌渠道坡陡、坡面光滑、渠底太深而难以爬出逃生。

现有的动物逃生通道,一般以固定、永久的形式建设在渠道上且多从衬砌技术和衬砌材料两方面入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247544u公开的一种由全植草砖护砌所形成的生物逃生通道,中国专利文献cn104695395a公开的一种灌区渠道硬质护坡动物逃生通道,在混凝土护坡上用塑料固定网覆盖草皮;此类措施具有如下缺陷:一方面未经防渗处理或防渗效果不好,因而渠道表面糙率增大而影响输水能力;另一方面为避免冲刷破坏不宜设置在节制闸等下游地段,而此处正是两栖动物的聚集区。并且,经过生态处理或改造的混凝土衬砌渠道所带有的动物逃生通道,由于要放缓坡度而占用两岸土地,需要进一步的投资和施工建设;另外,植生型防渗砌块和三维土工网垫等技术所涉及的混凝土材料改性方法,建设成本和施工要求高,不易于推广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206034396u公开的一种灌区硬质化渠道的侧岸式动物逃生通道,中国专利文献cn205776121u公开的一种硬质化护坡弯曲渠道的生物逃生通道,此类措施涉及到对原来的硬质混凝土渠道边坡进行改造,不仅占用两岸土地,而且成本较高。中国专利文献cn205822150u公开了一种带动物逃生通道的灌溉渠道护坡预制件,这种护坡预制件仅仅适用于正在修建的渠道,不能够适用于已经修建且投入使用的硬质化渠道,此外还不能应用于断面较大,水量较大的河道边坡,不易推广。

目前,在河道边坡上安装动物逃生通道装置的报道很少,中国专利文献cn207159942u公开的一种符合青蛙运动习性的便携式生物通道,通过在退水干枯的硬质化渠道的一侧临时搭建一条沿渠道横断面设置、可调节坡度和坡长且符合青蛙上跳活动习性的动物逃生通道,这种措施并不能适用蛇类等其他动物逃生,适用范围不广、实用性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其目的在于针对河道硬质混凝土护坡造成的生物连通隔断、掉入渠道中的动物较难逃生以及硬质化河道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河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连通河道生态系统与陆地农田生态系统,同时可为掉入渠道中的动物提供逃生机会,并且能够对富营养化河流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所述耦合装置1包括铰链4、橡胶软体边框5、聚烯烃塑料网6、种植孔7和种植花盆8;其中,铰链设于橡胶软体边框一端,用于将耦合装置固定在河岸上,橡胶软体边框内设有若干条聚烯烃塑料网,每条聚烯烃塑料网上设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种植花盆安装于种植孔内;当水位高时,所述耦合装置整体浮于水面,形成植物浮床;水位低时,所述耦合装置整体铺在河岸上,形成生态修复草毯;水位中等时,所述耦合装置部分浮于水面、形成植物浮床,部分铺在河岸上、形成生态修复草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生物连通与逃生效果好,易于推广。目前我国大部分河道硬质护坡都亟需逃生通道的建设,本发明装置方便制作和搬运,易于推广。

(2)没有基建工程,成本较低,只需要在河道硬质护坡安装修复装置,没有基建内容,浮床植物的价格较为低廉。

(3)功能多样,能够对河流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当水位高时,装置整体变成浮床;当水位低时,装置整体变成铺在光滑河岸上的草毯;当水位中等时,装置部分变成生态河岸、部分变成浮床。具有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生物栖息空间的众多功能,而且不受水位限制,不会造成河道淤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立体图

附图2是当河道水位适中时,装置变成部分生态河岸+部分植物浮床示意图

附图3是当河道水位较高时,装置整体变成浮床示意图

附图4是当河道水位较低时,装置整体变成铺在光滑河岸上的草毯

附图5是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俯视图

附图6是带有螺纹的种植花盆示意图

附图7是植物浮床带有螺纹的种植孔示意图

附图8是铰链示意图

图中1是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2是河道,3是硬质护坡,4是铰链,5是橡胶软体边框,6是聚烯烃塑料网,7是带有螺纹的环状种植孔,8是种植花盆,9是种植孔螺纹,10是种植花盆上壁的螺纹,11是透水孔,12是水生植物,13是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所述耦合装置1包括铰链4、橡胶软体边框5、聚烯烃塑料网6、种植孔7和种植花盆8;其中,铰链设于橡胶软体边框一端,用于将耦合装置固定在河岸上,橡胶软体边框内设有若干条聚烯烃塑料网,每条聚烯烃塑料网上设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种植花盆安装于种植孔内;当水位高时,所述耦合装置整体浮于水面,形成植物浮床;水位低时,所述耦合装置整体铺在河岸上,形成生态修复草毯;水位中等时,所述耦合装置部分浮于水面、形成植物浮床,部分铺在河岸上、形成生态修复草毯。可在河道每隔一定距离的硬质护坡上安装固定一处耦合装置。

所述聚烯烃塑料网编织成“x”形,从而使得装置透气性非常好,便于河道水体与外界进行氧气交换,净水效果更好。

所述种植孔7为环状种植孔,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种植花盆8外上壁带有螺纹,花盆外壁与种植孔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固定起来方便,更牢固。

所述种植花盆8为塑料镂空种植花盆,用于栽种水生植物,种植花盆中部为镂空结构,设有透水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在河道2硬质护坡3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固定一处装置1供河道2中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连接和掉入河道2中小动物逃生,并且能够对富营养化河流水体进行生态修复。

如附图2、3、4所示,当水位高于装置所在处最底面,又未高于最高面时,装置1部分变成生态河岸、部分变成浮床;当水位高时,装置1整体变成浮床;当水位低时,装置1整体变成铺在光滑河岸上的草毯。

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便于动物逃生的光滑河岸生态修复与植物浮床耦合装置,其结构由铰链4、橡胶软体边框5、聚烯烃塑料网6、带有螺纹的环状种植孔7、种植花盆8构成,其中铰链4将装置1固定在河岸上。

如附图6、7所示,在浮床上的种植孔内安置种植花盆8,其中,种植花盆采用的是塑料镂空花盆,花盆外上壁带有螺纹10、中部为镂空结构11,种植孔内壁也带有螺纹9,花盆外壁与种植孔采用螺纹连接,固定起来方便,更牢固。

如附图8示,橡胶软体边框一端设有链,用于将耦合装置固定在河岸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