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6258发布日期:2018-08-31 19:2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田中,由于农作物的存在,尤其是农作物生长的后期,长起来的农作物会将农田中的道路封闭,难于通行,因此,植保机械在进行施肥和喷药时很容易损伤作物,所以需要用到可以进行分苗的装置,田间地形不同,而分苗装置的形状为固定的,所以往往在分苗工作时,由于地形的限制,会导致分苗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同时在分苗时,由于固定的外形,使分苗只能够限定在特定的宽度进行分苗,对农作物不好进行排序,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不能调节高度,便于分苗工作的进行,同时不能调节分苗时的大小,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调节高度,便于分苗工作的进行,同时不能调节分苗时的大小,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包括分苗板、安装板、调节装置、导向板、铰链、收放管、顶杆和锁紧螺栓,所述分苗板后端上侧设置有安装板,并且与安装板前端进行焊接,所述安装板外侧设置有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分苗板外侧中部设置有导向板并且通过铰链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分苗板内侧后端安装有收放管,所述顶杆外侧与导向板内侧中部进行焊接,并且内侧贯穿分苗板与收放管进行插接,所述收放管后端左右两侧设置锁紧螺栓,所述调节装置由固定板、上座板、下座板、转动头、螺杆、滑动块、外接板和导向机构组成,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板外侧表面,所述固定板上端与上座板底部进行焊接,并且底部与下座板上端进行焊接,所述上座板上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头,所述螺杆上端贯穿上座板与转动头底部进行焊接,并且底部与下座板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滑动块并且与滑动块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前端设置在外接板,并且与外接板后端进行焊接,所述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由上顶板、下顶板、导套、左导杆和右导杆组成,所述上顶板后侧与固定板前端上侧表面进行焊接,所述下顶板后端与固定板前端下侧表面进行焊接,并且底部与下座板上端进行焊接,所述上顶板上端中部设置有导套,并且与导套底部进行焊接,所述左导杆顶部与上顶板底部左端进行焊接,所述螺杆上端贯穿上顶板、导套和上座板与转动头底部进行焊接,并且中部贯穿滑动块左侧与下顶板上端左侧进行焊接,所述右导杆顶部与上顶板底部右端进行焊接,并且中部贯穿滑动块右侧与下顶板上端右侧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均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块安装板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可在螺杆上端上下调节十公分。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均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分苗板左右两端,并且高度为分苗板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收放管长度为两个顶杆长度之和,并且内侧呈中空状。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表面设置有标尺,并且标尺精确到1cm。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由碳素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由304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通过在安装板外侧安装了调节装置,在外接板连接农业机械后,通过旋转转动头带动螺杆转动,使滑动块在螺杆内进行上下移动,由滑动块带动外接板上下移动,从而可进行调节分苗板在农业机械上的高度,使分苗板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分苗板左右两侧中部设置了导向板,同时由导向板内侧顶杆在收放管内进行伸缩,来调节导向板与分苗板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农作物在分苗时,能够通过导向板来增加不同大小的宽度,使农作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分苗板-1、安装板-2、调节装置-3、导向板-4、铰链-5、收放管-6、顶杆-7、锁紧螺栓-8、固定板-31、上座板-32、下座板-33、转动头-34、螺杆-35、滑动块-36、外接板-37、导向机构-38、上顶板-3801、下顶板-3802、导套-3803、左导杆-3804、右导杆-38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包括分苗板1、安装板2、调节装置3、导向板4、铰链5、收放管6、顶杆7和锁紧螺栓8,分苗板1后端上侧设置有安装板2,并且与安装板2前端进行焊接,安装板2外侧设置有安装有调节装置3,分苗板1外侧中部设置有导向板4并且通过铰链5进行转动连接,分苗板1内侧后端安装有收放管6,顶杆7外侧与导向板4内侧中部进行焊接,并且内侧贯穿分苗板1与收放管6进行插接,收放管6后端左右两侧设置锁紧螺栓8,调节装置3由固定板31、上座板32、下座板33、转动头34、螺杆35、滑动块36、外接板37和导向机构38组成,固定板31左右两侧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板2外侧表面,固定板31上端与上座板32底部进行焊接,并且底部与下座板33上端进行焊接,上座板32上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头34,螺杆35上端贯穿上座板32与转动头34底部进行焊接,并且底部与下座板33中部进行转动连接,螺杆35贯穿滑动块36并且与滑动块36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滑动块36前端设置在外接板37,并且与外接板37后端进行焊接,上座板32和下座板33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38,导向机构38由上顶板3801、下顶板3802、导套3803、左导杆3804和右导杆3805组成,上顶板3801后侧与固定板31前端上侧表面进行焊接,下顶板3802后端与固定板31前端下侧表面进行焊接,并且底部与下座板33上端进行焊接,上顶板3801上端中部设置有导套3803,并且与导套3803底部进行焊接,左导杆3804顶部与上顶板3801底部左端进行焊接,螺杆35上端贯穿上顶板3801、导套3803和上座板32与转动头34底部进行焊接,并且中部贯穿滑动块36左侧与下顶板3802上端左侧进行焊接,右导杆3805顶部与上顶板3801底部右端进行焊接,并且中部贯穿滑动块36右侧与下顶板3802上端右侧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3均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块安装板2外侧,通过设置了两个调节装置3,用于从两端连接农业机械,并从两端进行调节高度,增加稳定性和保持平衡。

其中,所述滑动块36可在螺杆35上端上下调节十公分,通过可进行调节十公分高度,用于适应更多的地形。

其中,所述导向板4均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分苗板1左右两端,并且高度为分苗板1的一半,通过设置了两块导向板4,用于从分苗板1两端进行扩大农作物距离,同时高度为分苗板1的一半,使在闭合时,不会受到调节装置3阻挡。

其中,所述收放管6长度为两个顶杆7长度之和,并且内侧呈中空状,收放管6可同时将两个顶杆7进行收放。

其中,所述顶杆7表面设置有标尺,并且标尺精确到1cm,用于精确调节顶杆7距离,使导向板4能够精确调节宽度。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3由碳素钢材质制成,其材质强度高,价格低生产成本降低,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

其中,所述导向板4由304不锈钢制成,其材质耐腐蚀性能好,同时具有耐热性,机械性能良好。

本专利所述的:调节装置3由碳素钢材质制成,其碳素钢是近代工业中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世界各工业国家,在努力增加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合金钢产量的同时,也非常注意改进碳素钢质量,扩大品种和使用范围,导向板4由304不锈钢制成,其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304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8%以上的镍含量。304不锈钢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

工作原理:将外接板37通过螺丝安装在农业机械上,根据不同地形,由调节装置3对分苗板1进行调整,在需要调整时,通过旋转转动头34,由转动头34带动螺杆35进行转动,通过与螺杆35进行螺纹连接的滑动块36随着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滑动块36的移动带动外接板37上下移动,从而使分苗板1进行上下调节高度,通过设置的导向机构38,使滑动块36能够在左导杆3804和右导杆3805上移动,保证调节位置不会出现偏移,通过调节分苗板1的高度,适应不同的地形,增加了分苗的效率,在分苗时,使用者根据情况来调节导向板4与分苗板1之间的距离,通过将顶杆7在收放管6内伸缩来进行调节,然后由锁紧螺栓8进行固定,在顶杆7上端表面设置了标尺,使导向板4在调整时能够更加精确,通过设置了导向板4,使分苗的距离能够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分苗的工作更好进行,同时使农作物能够更好的生长,该新型农业机械分苗装置,通过在安装板2外侧安装了调节装置3,在外接板37连接农业机械后,通过旋转转动头34带动螺杆35转动,使滑动块36在螺杆35内进行上下移动,由滑动块36带动外接板上下移动,从而可进行调节分苗板在农业机械上的高度,使分苗板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分苗板左右两侧中部设置了导向板,同时由导向板内侧顶杆在收放管内进行伸缩,来调节导向板与分苗板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农作物在分苗时,能够通过导向板来增加不同大小的宽度,使农作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增加产量,导向板4均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分苗板1左右两端,并且高度为分苗板1的一半,滑动块36可在螺杆35上端上下调节十公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