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982发布日期:2018-11-16 23:1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

背景技术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quel),又名剌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随着市场对杏鲍菇需求量也日与俱增,人们对杏鲍菇的口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各生产厂家所采用的固体菌种培养时间周期长,且固体接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空间感染,严重影响后期杏鲍菇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的杏鲍菇生产和培育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豆粕粉2-3份、蚕蛹粉2-3份、酵母粉0.3-0.5份、地衣粉0.1-0.5份、葡萄糖1.5-3份、海藻糖1-3份、味精1-2份、番茄提取液0.5-1份、苹果提取液0.7-1.2份,多效唑粉0.3-0.5份以及防落素粉0.2-0.4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分别取豆粕、蚕蛹、酵母以及地衣,并将其依次加入恒温烘箱中在80-85℃的高温环境中持续烘干45-6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豆粕、蚕蛹、酵母以及地衣粉碎、过筛分别得到豆粕粉、蚕蛹粉、酵母粉和地衣粉备用;

步骤2:先分别取成熟的番茄和苹果切块,切块后装进果汁机中充分搅碎,然后过滤掉滤渣,分别装进离心杯中在离心机中离心10-15min,最后取上清液,即得到番茄提取液和苹果提取液备用;

步骤3:先分别取1.5-3重量份的葡萄糖、1-3重量份的海藻糖以及1-2重量份的味精加入至50重量份的水中,在75-85℃的水浴锅中持续加热至完全溶解,得到水溶液;然后分别取0.3-0.5重量份的多效唑粉和0.2-0.4重量份的防落素粉加入所述水溶液中,并继续水浴加热直至所述多效唑粉和所述防落素粉完全溶解在所述水溶液中,得到营养液备用;

步骤4:分别取2-3重量份的豆粕粉、2-3重量份的蚕蛹粉、0.3-0.5重量份的酵母粉和0.1-0.5重量份的地衣粉加入所述营养液中,并在超声装置中震荡10-15min,得到培养基原液;

步骤5:分别取0.5-1重量份的番茄提取液和0.7-1.2重量份的苹果提取液加入到所述培养基原液中,以调节所述培养基原液的ph,随后继续加入剩余重量份的水在超声装置中震荡均匀,灭菌后即得到所需培养液。

进一步地,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豆粕粉、所述蚕蛹粉、所述酵母粉以及所述地衣粉的粒度均为60-80目。

进一步地,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离心过程中为冷冻离心过程,且离心机的转速为3500r/min。

进一步地,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多效唑粉和所述防落素粉均作为诱导剂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超声装置的震荡频率为30-45khz。

进一步地,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5中,所述培养基原液的ph值为6.3-6.7。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3中,设置三个加热片同时进行加热,并且,加热片分别设置在水浴锅的上、前、右三个侧壁上,并且,相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φ,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分别为φ2、φ3;还包括一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各个温度信息,并对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进行采集及比较,所述控制单元设定差值平衡度阈值为m;

控制单元按照下述计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

式中,m21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φ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2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3表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其中i表示基于二次函数的任意积分运算,上述公式为获取积分的比值信息,下述两公式相同,如基于函数y=ax2,在x取值为(a,b)内,a<b为任意数值;

控制单元按照下述计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初始差值:

式中,m31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φ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2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3表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控制单元按照下述计算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初始差值:

式中,m23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φ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2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3表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所述控制单元设定差值平衡度阈值为m,经过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m21、m31、m23,分别与差值平衡度阈值m进行比较,若m21、m31、m23均小于m,则此时,各个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差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通过改变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一方面为杏鲍菇菌种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确保了杏鲍菇菌种的快速繁殖;另一面避免了杏鲍菇菌种在后期接种过程中空间污染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栽植后的杏鲍菇中的谷氨酸含量,极大地改善了杏鲍菇的口感。

尤其是,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中,通过在培养基配方中加入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防落素,一方面多效唑和防落素作为诱导剂,在杏鲍菇菌种发育过程中诱导杏鲍菇菌种将吸收的氮元素等合成各种氨基酸存储在体内,进而有效地提升了杏鲍菇体内的谷氨酸含量;另一方面多效唑和防落素作为促进剂,在杏鲍菇菌种发育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菌丝的分裂,同时增强了杏鲍菇的抗逆性,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杏鲍菇的产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中,通过在培养基配方中加入番茄提取液和苹果提取液,一方面实现了对培养基酸碱度的有效地调节,另一方面有效地增加了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确保了杏鲍菇菌种后期发育所需养分的充足。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中,通过对培养基进行超声波处理,使培养基中的各组分的到了充分的混合,保证了培养基中各部位的营养物质统一性,进而有效地确保了后期杏鲍菇菌种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分配的均一性,进一步保证了杏鲍菇菌种生长的同步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中,在进行营养液配置的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水浴锅的加热温度,保证了在不破坏各组分本身结构的同时使每一组分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溶解,进而确保各组分在后续杏鲍菇菌种培养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浴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豆粕粉2-3份、蚕蛹粉2-3份、酵母粉0.3-0.5份、地衣粉0.1-0.5份、葡萄糖1.5-3份、海藻糖1-3份、味精1-2份、番茄提取液0.5-1份、苹果提取液0.7-1.2份,多效唑粉0.3-0.5份以及防落素粉0.2-0.4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分别取豆粕、蚕蛹、酵母以及地衣,并将其依次加入恒温烘箱中在80-85℃的高温环境中持续烘干45-6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豆粕、蚕蛹、酵母以及地衣粉碎、过筛分别得到豆粕粉、蚕蛹粉、酵母粉和地衣粉备用;

步骤2:先分别取成熟的番茄和苹果切块,切块后装进果汁机中充分搅碎,然后过滤掉滤渣,分别装进离心杯中在离心机中离心10-15min,最后取上清液,即得到番茄提取液和苹果提取液备用;

步骤3:先分别取1.5-3重量份的葡萄糖、1-3重量份的海藻糖以及1-2重量份的味精加入至50重量份的水中,在75-85℃的水浴锅中持续加热至完全溶解,得到水溶液;然后分别取0.3-0.5重量份的多效唑粉和0.2-0.4重量份的防落素粉加入所述水溶液中,并继续水浴加热直至所述多效唑粉和所述防落素粉完全溶解在所述水溶液中,得到营养液备用;

步骤4:分别取2-3重量份的豆粕粉、2-3重量份的蚕蛹粉、0.3-0.5重量份的酵母粉和0.1-0.5重量份的地衣粉加入所述营养液中,并在超声装置中震荡10-15min,得到培养基原液;

步骤5:分别取0.5-1重量份的番茄提取液和0.7-1.2重量份的苹果提取液加入到所述培养基原液中,以调节所述培养基原液的ph,随后继续加入剩余重量份的水在超声装置中震荡均匀,灭菌后即得到所需培养液。

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豆粕粉、所述蚕蛹粉、所述酵母粉以及所述地衣粉的粒度均为60-80目。

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离心过程中为冷冻离心过程,且离心机的转速为3500r/min。

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多效唑粉和所述防落素粉均作为诱导剂使用。

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超声装置的震荡频率为30-45khz。

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工艺中,在上述步骤5中,所述培养基原液的ph值为6.3-6.7。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三个加热片同时进行加热,并且,加热片分别设置在水浴锅的上、前、右三个侧壁上,并且,相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三温度传感器23,第一温度传感器21的检测温度φ,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三温度传感器23检测温度分别为φ2、φ3。还包括一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各个温度信息,并对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进行采集及比较,所述控制单元设定差值平衡度阈值为m;

控制单元按照下述计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

式中,m21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φ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2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3表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其中i表示基于二次函数的任意积分运算,上述公式为获取积分的比值信息,下述两公式相同,如基于函数y=ax2,在x取值为(a,b)内,a<b为任意数值。

上述均值运算的基本算法为:通过获取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所有采样点的位置值,对某个时间段内的各个取值进行积分运算和均方差运算,然后取比值,得出相比较的平均值。

控制单元按照下述计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初始差值:

式中,m31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φ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2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3表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控制单元按照下述计算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初始差值:

式中,m23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平衡度,φ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2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φ3表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t表示均方差运算,i表示积分运算。

所述控制单元设定差值平衡度阈值为m,经过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m21、m31、m23,分别与差值平衡度阈值m进行比较,若m21、m31、m23均小于m,则此时,各个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差值在一定控制范围内,能够保证栽培包具有温度的一致性。

若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m21、m31、m23,分别与差值平衡度阈值m进行比较,存在m21、m31、m23任一差值大于m,则控制单元控制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所对应的加热片加热或降温,直至满足m21、m31、m23均小于m。

本实施例由于施加了味精,葡萄糖、海藻糖,其溶解程度对谷氨酸含量影响极大,并且,温度过高也会造成多效唑粉和防落素粉的失效或损毁,因此,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证了在不破坏各组分本身结构的同时使每一组分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溶解,进而确保各组分在后续杏鲍菇菌种培养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为一电路板,其设置在水浴锅外壁上或者设置在电控箱中。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豆粕粉3份、蚕蛹粉3份、酵母粉0.5份、地衣粉0.5份、葡萄糖3份、海藻糖3份、味精2份、番茄提取液1份、苹果提取液1.2份,多效唑粉0.5份以及防落素粉0.4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豆粕粉2-3份、蚕蛹粉2-3份、酵母粉0.3-0.5份、地衣粉0.1-0.5份、葡萄糖1.5-3份、海藻糖1-3份、味精1-2份、番茄提取液0.5-1份、苹果提取液0.7-1.2份,多效唑粉0.3-0.5份以及防落素粉0.2-0.4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豆粕粉3份、蚕蛹粉2份、酵母粉0.5份、地衣粉0.1份、葡萄糖3份、海藻糖1份、味精2份、番茄提取液0.5份、苹果提取液1.2份,多效唑粉0.3份以及防落素粉0.4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豆粕粉2份、蚕蛹粉3份、酵母粉0.3份、地衣粉0.5份、葡萄糖1.5份、海藻糖3份、味精1份、番茄提取液1份、苹果提取液0.7份,多效唑粉0.5份以及防落素粉0.2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实施例五

豆粕粉2份、蚕蛹粉2份、酵母粉0.3份、地衣粉0.1份、葡萄糖1.5份、海藻糖1份、味精1份、番茄提取液0.5份、苹果提取液0.7份,多效唑粉0.3份以及防落素粉0.2份,余量为水,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

上述各实施例中,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制备工艺为:

步骤1:先分别取豆粕、蚕蛹、酵母以及地衣,并将其依次加入恒温烘箱中在80-85℃的高温环境中持续烘干45-6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豆粕、蚕蛹、酵母以及地衣粉碎、过筛60-80目分别得到豆粕粉、蚕蛹粉、酵母粉和地衣粉备用;

步骤2:先分别取成熟的番茄和苹果切块,切块后装进果汁机中充分搅碎,然后过滤掉滤渣,分别装进离心杯中在离心机中以3500r/min的转速冷冻离心10-15min,最后取上清液,即得到番茄提取液和苹果提取液备用;

步骤3:先分别取1.5-3重量份的葡萄糖、1-3重量份的海藻糖以及1-2重量份的味精加入至50重量份的水中,在75-85℃的水浴锅中持续加热至完全溶解,得到水溶液;然后分别取0.3-0.5重量份的多效唑粉和0.2-0.4重量份的防落素粉加入所述水溶液中,并继续水浴加热直至所述多效唑粉和所述防落素粉完全溶解在所述水溶液中,得到营养液备用;

步骤4:分别取2-3重量份的豆粕粉、2-3重量份的蚕蛹粉、0.3-0.5重量份的酵母粉和0.1-0.5重量份的地衣粉加入所述营养液中,并在30-45khz的超声装置中震荡10-15min,得到培养基原液;

步骤5:分别取0.5-1重量份的番茄提取液和0.7-1.2重量份的苹果提取液加入到所述培养基原液中,以调节所述培养基原液的酸碱度,使其ph值控制在6.3-6.7之间,随后继续加入剩余重量份的水在30-45khz的超声装置中震荡均匀,灭菌后即得到所需培养液。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制备工艺各组分的重量份总和必须为100。

以上各配方中的杏鲍菇菌种培养后,分别随机取出300棵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均值如下:

显然,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通过改变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一方面为杏鲍菇菌种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有效地确保了杏鲍菇菌种的快速繁殖,极大地提升了杏鲍菇的产量;另一面避免了杏鲍菇菌种在后期接种过程中空间污染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栽植后的杏鲍菇中的谷氨酸含量,极大地改善了杏鲍菇的口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