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合成基质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5963发布日期:2018-11-16 23:1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合成基质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j.e.lange)imbach),英文名为cultivatedmushroom,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栽培双孢蘑菇,尤其集中在北美、欧洲、印度和中国。栽培品种主要有雪白、奶油色和棕色三个变种,以雪白色居多。我国是双孢蘑菇生产大国,2016-2017产季生产鲜菇335万吨,超过世界总产量的60%,产值200多亿元,全国双孢蘑菇每年栽培面积3亿多平方米,需要约2亿公斤栽培种,产值近10亿元,担负着蘑菇生产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双孢蘑菇杂交育种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菌种繁育技术水平低下,长期以来我国蘑菇菌种生产一直沿用近百年的瓶装工艺和80年不变的麦粒基质,制种工艺停留在手工作坊状态,造成菌种生产粗放,质量不稳,菇农因此绝收的悲剧时有发生,因麦粒栽培种老化等质量问题造成栽培损失所引起的纠纷和诉讼常见报端,故国内主要蘑菇工厂化栽培场用种大多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围绕着双孢蘑菇合成基质的复合栽培种的发展,市售的复合栽培种可以比麦粒栽培种更快让蘑菇菌丝在堆料上定植,更快地吸收堆料里的营养成分接种点,并且商业化蘑菇生产的数据进一步支持这样的结论,“复合栽培种的使用有助于减轻或预防绿霉的发生”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透气以减少菌被的形成,并减少床面堆料剧烈的温度上升,复合栽培种将成为增产和缩短栽培周期的关键因素。本专利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工艺,建立适合我国双孢蘑菇栽培条件下的合成基质栽培种,可解决双孢蘑菇麦粒栽培种易老化,菌丝量不足、易引起绿霉和鼠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的方法:采用透气塑料袋作为双孢蘑菇栽培种的容器,经过双孢蘑菇菌种小米原种的预培养和将小米原种接种于透气袋合成基质培养基栽培种的正式培养步骤,制作出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本发明采用合成基质并结合本发明特殊的制作步骤,大量迅速生产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双孢蘑菇透气袋栽培种生产质量,缩短栽培周期,操作简便,易于机械化生产,比传统的麦粒栽培种具有更多的菌丝量和萌发点,不易老化,大幅降低出菇床面的绿霉污染和鼠害的发生率,实现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工厂化快速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合成基质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采用透气塑料袋作为双孢蘑菇栽培种的包装容器,经过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和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制作出疏松、菌丝含量高的栽培种。

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将常规活化过的双孢蘑菇母种接种于小米原种培养基培养,获得双孢蘑菇小米原种;

进一步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步骤中:采用的小米原种培养基为,均按照质量份数:小米50份,轻质碳酸钙1.5份,石膏1.5份和水47份;将配制好的小米原种培养基转入小米原种预培养容器中进行高压灭菌,在126℃/0.15mpa下维持80~120分钟,灭菌后,使其冷却至常温,接入活化过的双孢蘑菇母种,培养温度22~24℃,培养时间20~25天;

进一步的,小米原种预培养容器采用850ml带过滤透气盖的塑料广口瓶,并按照850ml的小米原种预培养容器中装入510~540g的小米原种培养基。

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将装有合成基质培养基的透气塑料袋移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压灭菌,灭菌后,待透气塑料袋和合成基质培养基冷却至常温,然后将预培养获得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接种于透气塑料袋中的合成基质培养基进行正式培养,培养过程中培养室温度19~22℃,避光培养,培养12~15天待透气袋内合成基质培养基长满白色双孢蘑菇菌丝,正式培养完毕,将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移入2~4℃冷库保藏或进入栽培场播种出菇,完成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制作;

合成基质栽培种正式培养具体步骤为:

(1)合成基质培养基的制备:合成基质培养基制备的整个过程在旋转搅拌锅中进行,采用的合成基质培养基含有以下质量分数原料:蛭石18%~28%,珍珠岩6.5%~16.5%,玉米粉2.4%~4.4%,麸皮2.3%~4.3%,寡肽蛋白粉2.3%~4.3%,豆粕2.3%~4.3%,轻质碳酸钙0.5%~1.5%,石膏0.5%~1.5%,海藻酸钠0.1%~0.3%和水45%~55%,以上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先将前九种配料投入旋转搅拌锅混合均匀,投料体积不超过旋转锅容积的40%,再逐渐注入水,让旋转搅拌锅旋转10分钟,让各种材料混合均匀后,装袋;

(2)装袋、灭菌:将合成基质培养基装入透气塑料袋,透气塑料袋长宽厚规格为:457.6mm×355.6mm×1.0mm,带有2条2.54mm×457.2mm透气膜,装入9kg合成基质培养基;并在126℃/0.15mpa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灭菌时间为110~140分钟;灭菌后,使其冷却至常温待接种;

(3)接种:在洁净度为1000级的接种室里,放入洁净度为100级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操作;接种量为每个透气袋接入170~180g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每个透气袋装湿料9kg,接种后,用封口夹条将透气袋封口,并进行翻袋混合,翻袋次数9~12次;

(4)培养:接种好的菌袋进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19~22℃,避光,培养12~15天,待透气袋内培养基长满白色双孢蘑菇菌丝,培养完毕,移入2~4℃冷库避光保藏或进入栽培场播种出菇,完成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制作。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

(1)合成基质萌发点多:双孢蘑菇小麦基质栽培种的萌发点15~20个/g(50%含水量),而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萌发点达到200~220个/g(含水量50%);萌发点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点跟点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也意味着菌丝生长到达汇合点的距离就缩短了,这样栽培种在菇床上走菌时间就会缩短。

(2)由于使用合成基质,培养基成分中不含淀粉,减少了小麦颗粒在菇床上感染緑霉和鼠害发生的可能性。

(3)由于合成基质比小麦颗粒的内表面积大,菌丝在基质里生长更加充分,即使同样的含氮量,也含有比小麦培养基更多的菌丝量。

(4)由于合成基质不采用粮食作物,均采用矿物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不仅减少了菌粮矛盾,还降低了菌种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步骤:20表示小米原种预培养容器,带过滤透气盖的塑料广口瓶;21表示高压灭菌锅;22表示已经长好菌丝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

图2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步骤。30表示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容器,透气塑料袋;32表示透气塑料袋上的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双孢蘑菇合成基质栽培种的制作

1、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

(1)采用的小米原种培养基为,均按照质量份数:小米50份,轻质碳酸钙1.5份,石膏1.5份和水47份;将配制好的小米原种培养基转入小米原种培养容器中进行高压灭菌,在126℃/0.15mpa下维持80分钟,灭菌后,使其冷却至常温,接入活化过的双孢蘑菇母种,培养温度22℃,培养时间20天,获得双孢蘑菇小米原种;

(2)小米原种预培养容器采用850ml带过滤透气盖的塑料广口瓶,并按照850ml的小米原种预培养容器装入510~540g的小米原种培养基。

2、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

(1)合成基质培养基的制备:合成基质培养基制备的整个过程在旋转搅拌锅中进行,采用的合成基质培养基含有以下质量分数原料:蛭石18%,珍珠岩6.5%,玉米粉4.4%,麸皮4.3%,寡肽蛋白粉4.3%,豆粕4.3%,轻质碳酸钙1.5%,石膏1.5%,海藻酸钠0.2%和水55%;先将前九种配料投入旋转搅拌锅混合均匀,投料体积不超过旋转锅容积的40%,再逐渐注入水,让旋转搅拌锅旋转10分钟,让各种材料混合均匀后,装袋;

(2)装袋、灭菌:将合成基质培养基装入透气塑料袋,透气塑料袋长宽厚规格为:457.6mm×355.6mm×1.0mm,带有2条2.54mm×457.2mm透气膜,装入9kg合成基质培养基;并在126℃/0.15mpa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灭菌时间为110分钟;灭菌后,使其冷却至常温待接种;

(3)接种:在洁净度为1000级的接种室里,放入洁净度为100级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操作;接种量为每个透气袋接入170~180g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每个透气袋装湿料9kg,接种后,用封口夹条将透气袋封口,并进行翻袋混合,翻袋次数9次;

(4)培养:接种好的菌袋进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19℃,避光,培养12天,待透气袋内培养基长满白色双孢蘑菇菌丝,培养完毕,进入栽培场播种出菇,完成双孢蘑菇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制作。

优异效果对比数据如下:

表1对传统的麦粒栽培种和合成基质栽培种进行比较

*注:每个透气塑料袋装合成基质湿重9kg,以双孢蘑菇w192品种的透气袋栽培种为例

表1中以容量9kg透气袋为例,对传统麦粒栽培种和合成基质栽培种,具备较大差异的技术指标部分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结果表明,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相较于麦粒栽培种,床面走床时间更短,所需含氮量更低,萌发颗粒数为200-220个/g,比麦粒栽培种提高了10-12倍,菌丝量明显更多,原料成本也下降,绿霉发生率和鼠害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播种出菇单产亦增加。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双孢蘑菇合成基质栽培种的制作中,分为二步进行,首先是由双孢蘑菇菌种的预培养获得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称为预培养步骤s5,然后将预培养获得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接入装有合成基质培养基(湿重9kg)的透气塑料袋30中。上述透气塑料袋30装入合成基质培养基后,均要在高压灭菌锅中作高压灭菌,然后使培养基和透气塑料袋30冷却至室温,再把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接种至上述透气塑料袋中,进行规模生产,称为正式培养步骤s9。

前述培养步骤中,接种全过程要求置入洁净度1000级净化室内,接种区域为100级。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双孢蘑菇合成基质栽培种制作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小米原种的预培养步骤,以及将小米原种接种于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步骤。以下,依次对双孢蘑菇小米原种预培养步骤和接种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步骤进行说明。

图1~2是用于双孢蘑菇菌种小米原种的预培养步骤和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步骤说明图。

图1表示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步骤:在塑料广口瓶内制备小米原种的培养步骤。

20为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容器。本实施状态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20是850ml的带过滤透气盖的塑料广口瓶。小米原种培养基为,均按照质量份数:小米50份,轻质碳酸钙1.5份,石膏1.5份和水47份,每个广口瓶装入510~540g的小米原种培养基。

步骤s2:是对装入容器20的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步骤。本实施状态中,高压灭菌锅21用作高压灭菌,在126℃/0.15mpa进行120分钟的灭菌处理。

步骤s3:是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后,使其冷却至常温的步骤。

步骤s4:是在小米原种培养基中接种事先常规活化过的双孢蘑菇母种18的步骤。将2~3个事先常规活化的双孢蘑菇母种18的切片投入容器20中进行接种。

步骤s5:是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培养基进行预培养的步骤。本实施状态中培养温度为24℃,培养25天,该步骤称为双孢蘑菇小米原种的预培养步骤。通过完成小米原种的预培养后,进入正式培养。

图2表示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的正式培养步骤:正式培养中,使用装有合成基质培养基的透气塑料袋30,将预培养中获得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接种于合成基质培养基进行培养。本实施状态中,合成基质培养基含有以下质量分数原料:蛭石28%,珍珠岩16.5%,玉米粉2.4%,麸皮2.3%,寡肽蛋白粉2.3%,豆粕2.3%,轻质碳酸钙0.5%,石膏0.5%,海藻酸钠0.2%和水45%;透气塑料袋30采用457.6mm×355.6mm×1.0mm规格,装入9kg合成基质培养基,带有2条2.54mm×457.2mm透气膜32。

步骤s6:是对装入透气塑料袋30的合成基质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步骤。该灭菌步骤采用的是高压灭菌。本实施状态中,使用目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产通用的脉冲高压灭菌锅,在高压灭菌锅中推入装着透气塑料袋30的杀菌车,对透气塑料袋30进行高压灭菌。本实施状态中,在126℃/0.15mpa进行140分钟的灭菌处理。

步骤s7:是灭菌后进入冷却阶段,2小时内强制冷却至室温,进入菌袋接种阶段。

步骤s8:是冷却后,将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接种到透气塑料袋30的合成基质培养基中的步骤。菌袋接种时,为了不混入杂菌,必须十分小心。本实施状态中,在洁净度为1000级的接种室里,放入洁净度为100级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操作。本实施状态中,每个透气塑料袋30接种170~180g的双孢蘑菇小米原种,接种后,透气塑料袋30马上用封口夹条将透气袋封口,并将双孢蘑菇小米原种和合成基质培养基在透气塑料袋30里进行翻袋混合,本实施状态中,翻袋次数12次。

步骤s9:是接种双孢蘑菇小米原种后的合成基质培养基进行正式培养的步骤。接种过双孢蘑菇小米原种,且小米原种和合成基质培养基完全混合的培养基透气塑料袋,进入培养室培养。本实施状态中培养温度为22℃,避光培养15天,该步骤称为合成基质透气袋栽培种正式培养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