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浸种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6604发布日期:2018-11-24 10:07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浸种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种催芽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浸种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浸种是农业种植的一项流程,是指对于发芽较慢的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浸种的目的是促进种子较早发芽,还有可以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浸种的目的是使种谷较快地吸水,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干燥的种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动非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进入细胞,种子中的酶也开始活化。由于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强,胚乳贮藏的不溶性物质也逐渐转变为可溶性物质,并随着水分输送到胚部。种胚获得了水分、能量和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胞才开始分裂、伸长,突破颖壳(发芽)。可见,要使种子萌发,首先必须使它吸足水分。不过,种子并不是有水就能发芽,它至少必须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5—18%的水分才能开始发芽。吸水量达到自身重量40%时才能正常发芽。

现有的浸种催芽装置效率较低,使用不方便,在种子浸种后不能快速对其进行催芽处理,需要将种子重新转入到新的装置中进行催芽,耽误了种子催芽的最好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净重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浸种催芽装置效率较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高效浸种催芽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两侧分别设置有加水装置和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内设置有氧气泵,所述加水装置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槽上方设置有浸种槽,所述氧气泵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输送管与浸种槽连通,所述浸种槽内设置有浸种催芽盒,所述浸种催芽盒上方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浸种槽与所述水槽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氧气泵与所述浸种槽通过氧气管连通,通水管通过水泵将浸种槽与水槽连通,所述浸种槽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分两层,顶层为拉板,底层表面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顶盖与所述浸种槽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顶盖底部与浸种槽接口处设置有橡胶密封件。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浸种催芽盒呈矩形,内部通过纵向隔板与横向隔板分成若干个浸种催芽腔,且隔板底部设置有纱布,浸种催芽腔底面设置有漏水孔,纱布铺设在漏水孔上。

优选的是,所述浸种槽与所述顶盖均采用透明玻璃为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效浸种催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工作:使用时向水槽内添加水,使用正常温水即可,启动水泵,水泵将水槽内的水通入到浸种槽内,随着浸种槽内的水高度不断增长,水会从浸种催芽盒底部的漏水孔和纱布漫到浸种催芽腔内,直至通入到浸种槽内的水漫过浸种催芽盒既可;

b浸种操作:打开顶盖,向浸种催芽盒内的每个浸种催芽腔放入需要浸种的种子,让种子被水淹没,随后关闭顶盖,顶盖下方的橡胶密封件对浸种槽进行密封,拉开拉板,拉板上的通气孔,保证浸种槽的通风和透气,同时可打开氧气泵,氧气泵将氧气通入到浸种槽内的水中,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

c催芽操作:待种子浸种完成后,可打开阀门,将浸种槽内的水从排水管排入到水槽内保存,对水进行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的作用。此时浸种催芽盒内的水已经褪去,但部分水会留在纱布表面,这样一来每个浸种催芽腔就成为了催芽室,纱布能保证不会积累大量的水分,同时能够为浸种后的种子提供一个潮湿环境,这样便于种子的催芽,无需将种子移动到指定的催芽装置内,简化了操作,蒸汽输送管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温度传到浸种催芽腔中,保证内部事宜的温度,并利用温控器监控浸种催芽腔的温度,便于观察,拉上拉板将整个种子密封在浸种催芽盒内,在催芽过程中,时常打开拉板利用通气孔透气既可;

d后期操作:当观察到大部分种子露白就可以播种了。一露白就要移入土中,因为露白后依旧在湿的纱布里生长,种子很容易烂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高效浸种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结构设计完整紧凑,浸种槽与顶盖均采用透明玻璃为材料,这样能够方便使用者观察内部种子浸种催芽过程,蒸汽输送管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温度传到浸种催芽腔中,保证内部事宜的温度,并利用温控器监控浸种催芽腔的温度,便于观察,增加了温度的可控性,待种子浸种完成后,可打开阀门,将浸种槽内的水从排水管排入到水槽内保存,对水进行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的作用。此时浸种催芽盒内的水已经褪去,但部分水会留在纱布表面,这样一来每个浸种催芽腔就成为了催芽室,纱布能保证不会积累大量的水分,同时能够为浸种后的种子提供一个潮湿环境,这样便于种子的催芽,无需将种子移动到指定的催芽装置内,简化了操作,本发明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浸种催芽盒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浸种催芽盒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顶盖结构俯视图;

图中:1、水槽;2、加水装置;3、通气装置;4、氧气泵;5、氧气管;6、通水管;7、水泵;8、阀门;9、橡胶密封件;10、浸种催芽盒;11、浸种槽;12、纱布;13、漏水孔;14、拉板;15、通气孔;16、浸种催芽腔;17、顶盖;18、排水管;19、温控器;20、蒸汽发生器;21、蒸汽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浸种催芽装置:包括水槽1,水槽1两侧分别设置有加水装置2和通气装置3,通气装置3内设置有氧气泵4,加水装置2内设置有水泵7,水槽1上方设置有浸种槽11,氧气泵4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20,蒸汽发生器20通过蒸汽输送管21与浸种槽11连通,浸种槽11内设置有浸种催芽盒10,所述浸种催芽盒10上方设置有温控器19,浸种槽11与水槽1之间通过排水管18连通,氧气泵4与浸种槽11通过氧气管5连通,通水管6通过水泵7将浸种槽11与水槽1连通,浸种槽11上方设置有顶盖17,顶盖17分两层,顶层为拉板14,底层表面设置有若干通气孔15。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盖17与浸种槽11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盖17底部与浸种槽11接口处设置有橡胶密封件9。

在上述实施例中,排水管18上安装有阀门8。

在上述实施例中,浸种催芽盒10呈矩形,内部通过纵向隔板与横向隔板分成若干个浸种催芽腔16,且隔板底部设置有纱布12,浸种催芽腔16底面设置有漏水孔13,纱布12铺设在漏水孔13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浸种槽11与顶盖17均采用透明玻璃为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效浸种催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工作:使用时向水槽1内添加水,使用正常温水即可,启动水泵7,水泵7将水槽1内的水通入到浸种槽11内,随着浸种槽11内的水高度不断增长,水会从浸种催芽盒10底部的漏水孔13和纱布12漫到浸种催芽腔16内,直至通入到浸种槽11内的水漫过浸种催芽盒10即可;

b浸种操作:打开顶盖17,向浸种催芽盒10内的每个浸种催芽腔16放入需要浸种的种子,让种子被水淹没,随后关闭顶盖17,顶盖17下方的橡胶密封件9对浸种槽11进行密封,拉开拉板14,拉板14上的通气孔15,保证浸种槽11的通风和透气,同时可打开氧气泵4,氧气泵4将氧气通入到浸种槽11内的水中,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

c催芽操作:待种子浸种完成后,可打开阀门8,将浸种槽11内的水从排水管18排入到水槽1内保存,对水进行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的作用。此时浸种催芽盒10内的水已经褪去,但部分水会留在纱布12表面,这样一来每个浸种催芽腔16就成为了催芽室,纱布12能保证不会积累大量的水分,同时能够为浸种后的种子提供一个潮湿环境,这样便于种子的催芽,无需将种子移动到指定的催芽装置内,简化了操作,蒸汽输送管21将蒸汽发生器20产生的温度传到浸种催芽腔16中,保证内部事宜的温度,并利用温控器19监控浸种催芽腔16的温度,便于观察,拉上拉板14将整个种子密封在浸种催芽盒10内,在催芽过程中,时常打开拉板14利用通气孔15透气既可;

d后期操作:当观察到大部分种子露白就可以播种了。一露白就要移入土中,因为露白后依旧在湿的纱布12里生长,种子很容易烂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浸种槽11与顶盖17均采用透明玻璃为材料,这样能够方便使用者观察内部种子浸种催芽过程,蒸汽输送管21将蒸汽发生器20产生的温度传到浸种催芽腔16中,保证内部事宜的温度,并利用温控器19监控浸种催芽腔16的温度,便于观察,增加了温度的可控性,待种子浸种完成后,可打开阀门8,将浸种槽11内的水从排水管18排入到水槽1内保存,对水进行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的作用。此时浸种催芽盒10内的水已经褪去,但部分水会留在纱布12表面,这样一来每个浸种催芽腔16就成为了催芽室,纱布12能保证不会积累大量的水分,同时能够为浸种后的种子提供一个潮湿环境,这样便于种子的催芽,无需将种子移动到指定的催芽装置内,简化了操作,本发明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