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封闭式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2720发布日期:2018-11-30 23:23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封闭式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刚、对虾科、对虾属,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热带虾。它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但是,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仍然存在存活率较低、发病率较高、养殖密度较低及养殖周期较长等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使用流动水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但该方法需要大量流动水,在一定的空间内保持养殖池内水源不断流动和新鲜水流的不断供应非常不便,也有通过养殖一段时间再换水养殖的方法,其实质上只是对流动水养殖方案的折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养殖过程中水质逐渐恶化,以至于不利于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106259080a公开了一种硝化菌团调控水质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利用硝化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制剂调控水质,不换水养殖80-100天成活率约为80%。然而由于硝化菌团的引入,该养殖方法对水体总碱度与ph、水体溶解氧含量、氨氮浓度及亚硝酸盐含量皆有诸多限制要求,实际运用效果不佳,难以推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南美白对虾难以不换水养殖,封闭养殖的成活率低、生长慢的问题,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封闭式养殖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封闭式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池处理:对养殖池进行消毒、清洗,注入海水,调节水温和水的比重,之后加入巴夫藻;苗种放养:将虾苗放入所述养殖池,虾苗放养密度为200-350尾/m3,虾苗体长为0.6-1cm;饲养管理:每天投喂1-10次饵料;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进行养殖水的更换,每隔5天向养殖池添加5±0.5l巴夫藻;前30天,每7-10天向养殖池加入200-300ml光合细菌,之后每3-5天加一次;同时在养殖前30天,每隔5天向饵料中加入0.2-0.4g益生菌和0.3-0.6gem菌;之后每隔7天向饵料中加入0.4-1g益生菌和0.6-1gem菌;其中,光合细菌的培养物直接加入养殖池中,em菌和益生菌冷冻干燥形成粉剂添加到饵料中。进一步的,养殖池处理步骤中,所述养殖池的体积为15-25m3,注入海水的深度为1.0-1.5m;进一步的,养殖池处理步骤中,使用金贝尔水处理器处理调节水温为27-28℃,水的比重为1.014-1.016。进一步的,养殖池处理步骤中,所述巴夫藻加入养殖池之前的浓度为1×105-1×106个/ml。进一步的,养殖池处理步骤中,对养殖池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并投放气石。进一步的,苗种放养步骤中,所述养殖池放养虾苗体长为0.8cm,虾苗放养密度为为250-300尾/m3;任选的,所述养殖池放养虾苗体长为1cm,虾苗放养密度为220-320尾/m3。进一步的,苗种放养步骤包括a)放养前打开苗袋,加入所述养殖池的养殖用水,静置15-25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b)将虾苗放入所述养殖池,过2-3小时后投饵,饵料投喂前事先泡水1-2分钟。进一步的,饲养管理步骤中,所述饵料包括虾片和不同阶段的虾饵料,所述虾饵料包括虾幼苗料、虾0号料、虾1号料、虾2号料和成虾料。进一步的,饲养管理步骤中,所述虾片投量前30天按每日10-30重量%递增,后30天按每日20-40重量%递减至50±10g,所述虾饵料从第10天开始投料,投量按每日10-130重量%递增。进一步的,饲养管理步骤包括:第1到4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8±1次,每次10±3克;第5到9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6±1次,每次15±5克;第10到11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6±1次,每次15±5克;每天投喂虾幼苗料3±1次,每次10±3克;第12到29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6±1次,每次17±5克;每天投喂虾0号料3±1次,每次10±3克;第30到35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4±1次,每次17±5克;每天投喂虾1号料3±1次,每次20±5克;第36到44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2±1次,每次25±5克;每天投喂虾2号料3±1次,每次25±5克;第45到47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2±1次,每次25±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3±1次,每次30±5克;第48到60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2±1次,每次25±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4±1次,每次50±10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通过巴夫藻调节水色,使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为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提供有利环境,再则,本发明根据南美白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投喂适合生长的饵料种类和剂量,使南美白对虾健康地生长,进一步地,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em菌和巴夫藻,使养殖水体的水质保持良好,并且增强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养殖全程不需要换水。总之,本发明所述的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封闭式养殖方法,实现了南美白对虾高存活率和高密度养殖,养殖虾苗60天即可成熟,其存活率可高达98%,且虾苗生长迅速,养殖60天后可达47尾/斤,养殖效率高。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在养殖过程中添加巴夫藻并配合使用光合细菌、益生菌、em菌时,虾的存活率和产量皆可大幅提升,相对单独使用巴夫藻调节水质,二者共同使用可以将虾的存活率提高1倍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本发明中,相关术语定义如下:巴夫藻,pavloca,形态特征:绿色巴夫藻无细胞壁。正面观圆形,侧面观椭圆形至倒卵形。大小为6微米4.8微米4.0微米。细胞中上部生出2条不等长的鞭毛和一条附鞭。长鞭毛上有许多小的圆形鳞片覆盖,长度是细胞体长的1.5~2倍,短鞭毛光滑,不发达,仅0.3微米,向后弯曲成钩形,位于二鞭毛之间。一个色素体裂成二大片围绕着细胞。细胞核在细胞上部。无蛋白核和眼点。群体细胞成淡黄绿色至绿色。有微弱趋光性。繁殖方式:行无性二分裂繁殖。生态条件:1、盐度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极广,在5‰~80‰的盐度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盐度约在10‰~40‰之间。2、温度适温范围广,在-3℃不会冻死,在10~35℃的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3、光照最适光照强度约在4000~10000勒克斯之间。虾片,是一种复合组分的水产饲料,通常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形态包括粉状、薄片和小碎片,本发明中虾片购自厦门市同安海园饲料加工厂,其他市售相同产品亦可。虾饵料,包括虾幼苗料,虾0号料,虾1号料,虾2号料,成虾料,是一种复合组分的水产饲料,根据虾成长不同阶段营养需求的差异,不同阶段虾饵料组分不同。本发明使用的虾饵料购买自漳州市海新水产饲料有限公司,其他市售的相同产品具有同样的效果。气石,又称气泡石,为辅助增氧设备,气石上面有很多微孔,气石放入水体中,利用气泵或者鼓风机,进行鼓风,气体通过通气软管,进入气石,在水中产生微孔气泡,气泡溶于水中,达到溶氧增氧的目的。比重:物质的重量和4摄氏度时同体积纯水的重量的比值,叫做该物质的比重。em菌,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复合而成的菌群,本发明中对em菌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通过市场购买成品,也可以购买市售的em菌菌种按照使用说明培养至浓度为1×1020-1×1025个/ml。益生菌,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常用的饲料益生菌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酵母培养物和活性干酵母)、乳酸菌(嗜酸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本发明中益生菌指适用于水产养殖的益生菌类,对益生菌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市售的水产益生菌均可,如中国台湾亚芯水产养殖益生菌。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运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养型、红螺菌科中的一些品种,市场上通用的光合细菌品种是沼泽红假单胞菌,一般是添加到饲料中。本发明中对光合细菌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通用的光合细菌品种均可,可以购买市售成品,也或者购买细菌原液进行培养,如沧州市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合细菌。本发明提供的养殖池优选体积为15-25m3的养殖池,更有选为18-22m3,例如面积为12m2,深1.65m,例如面积为15m2,深1.4m,例如面积为12m2,深1.5m。此外,养殖池注入海水的深度为1.0-1.5m,注入海水应距离养殖池顶一定距离,注入海水的深度优选为1.2-1.4m,更有选地为1.3m。本发明中,巴夫藻在加入养殖池前的浓度为1×105-1×106个/ml,巴夫藻加入后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每隔5天向养殖池添加5±0.5l巴夫藻,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等无机盐,与光合细菌、em菌和益生菌共同作用调节水质。本发明对巴夫藻和饵料(例如虾片)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定,巴夫藻和饵料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也可以按照现有的各种方法制备得到。饵料优选虾片和海新苗饵料,虾片的营养丰富,有利于幼虾的生长,但是其成本较高,搭配一定的虾饵料投喂,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养殖阶段虾对营养的需求,还能降低成本。本发明中em菌和益生菌加入饵料中,可以帮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饵料的转化利用率,增强虾的免疫功能和调节水质。光合细菌加入养殖池中,作用是分解虾排出的粪便和养殖过程中未被利用的饵料以及氨氮等有害物质,调节水质。本发明对虾苗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正常生长即可,优选体长0.6-1cm的虾苗,例如0.8cm,例如1cm。虾苗放养密度为200-350尾/m3,优选为220-320尾/m3,更优选地为250-300尾/m3。此外,虾苗放养前打开苗袋,加入一定量养殖池的养殖用水,放置15-25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然后将虾苗放入养殖池,过2到3小时后投饵,具体为将虾片泡水1到2分钟后,泼洒到养殖池,进行投饵。本发明对饲养管理中饵料的具体投放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将所述虾片投量前30天按每日10-30重量%递增,后30天按每日20-40重量%递减至50g,所述虾饵料从第10天开始投料,投量按每日10-130重量%递增。具体的,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第1到4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8±1次,每次10±3克;第5到9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6±1次,每次15±5克;第10到11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6±1次,每次15±5克;每天投喂虾幼苗料3±1次,每次10±3克;第12到29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6±1次,每次17±5克;每天投喂虾0号料3±1次,每次10±3克;第30到35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4±1次,每次17±5克;每天投喂虾1号料3±1次,每次20±5克;第36到44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2±1次,每次25±5克;每天投喂虾2号料3±1次,每次25±5克;第45到47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2±1次,每次25±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3±1次,每次30±5克;第48到60天,每天投喂所述虾片2±1次,每次25±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4±1次,每次50±10克。上述投喂设计根据虾苗生长速度、生活习性和能量需求进行相应变化,同时能够配合巴夫藻的作用,保持一定的水质环境,避免饵料累积发酵,使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此外,每天投喂次数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当合理,同一天投喂次数的投喂量相近,例如,每天投喂虾片4次,6小时一次,每次17克,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赘述。本发明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进行养殖水的更换,每隔5天向养殖池添加5±0.5l巴夫藻;前30天,每7-10天向养殖池加入200-300ml光合细菌,之后每3-5天加一次,加量为200-300ml;同时在养殖前30天,每隔5天向饵料中加入0.2-0.4g益生菌和0.3-0.6gem菌;之后每隔7天向饵料中加入0.4-1g益生菌和0.6-1gem菌。由于养殖中后期随着虾的个体增大、投饵量增多,排出的代谢废物增多,污染物增多,养殖30天后em菌、益生菌和光合细菌进行加量,可以增强虾的免疫功能和提高调节水质的效果。em菌、益生菌和光合细菌的加量少于所述加量不利于水质的维护,水质不好会影响虾的生长;过高会增加生产成本。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以下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存活率:养殖结束时存活的虾数量与放养时的虾数量的比值。产量:在养殖60天后,结束养殖,对南美白对虾进行称重,按每斤多少尾南美白对虾计数并取均值。实施例1(一)养殖池和养殖用水的处理养殖池面积为12m2,深1.65m,注水深度为1.3m。每个养殖池使用1斤漂白粉消毒,兑水全池泼洒。消毒完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养殖用水为纯海水,使用金贝尔水处理器处理。水温27.3℃,比重14.6。加入20l巴夫藻(巴夫藻加入前的浓度约为1×105-1×106个/ml)调水色,使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4个养殖池共用一台增氧机,每个养殖池投放8个气石。(二)苗种的放养每个养殖池放养5000尾体长为0.8cm的虾苗。放养前打开苗袋,加入一定量苗池的养殖用水,放置20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然后将虾苗放入养殖池,过2到3小时后投饵。将20克虾片泡水1到2分钟后,泼洒到养殖池,进行投饵。(三)饲养管理第1到4天,每天投喂虾片8次,3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5到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第10到11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每天投喂虾幼苗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12到2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0号料,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30到35天,每天投喂虾片4次,6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1号料,8小时一次,每次20克。第36到44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虾2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5克。第45到47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30克。第48到60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4次,6小时一次,每次50克。(四)水质管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进行养殖水的更换,每隔5天向养殖池添加5±0.5l巴夫藻;前30天,每10天向养殖池加入300ml光合细菌,之后每5天加一次;同时在养殖前30天,每隔5天向饵料中加入0.4g益生菌和0.6gem菌;之后每隔7天向饵料中加入1g益生菌和1gem菌。其中,所述光合细菌、em菌和益生菌的浓度为1×1020-1×1025个/ml,光合细菌的培养物直接加入养殖池中,em菌和益生菌冻干形成的粉剂添加到饵料中。实施例2(一)养殖池和养殖用水的处理养殖池面积为15m2,深1.4m,注水深度为1.2m。每个养殖池使用1斤漂白粉消毒,兑水全池泼洒。消毒完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养殖用水为纯海水,使用金贝尔水处理器处理。水温27.5℃,比重15。加入浓度为1×105-1×106个/ml的巴夫藻20l调水色,使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4个养殖池共用一台增氧机,每个养殖池投放8个气石。(二)苗种的放养每个养殖池放养5000尾虾苗。放养前打开苗袋,加入一定量苗池的养殖用水,放置15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然后将虾苗放入养殖池,过2到3小时后投饵。将20克虾片泡水1到2分钟后,泼洒到养殖池,进行投饵。(三)饲养管理第1到4天,每天投喂虾片7次,每次11克。第5到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第10到11天,每天投喂虾片7次,每次15克;每天投喂虾幼苗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12到29天,每天投喂虾片5次,每次18克;每天投喂虾0号料4次,每次9克。第30到35天,每天投喂虾片4次,6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1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0克。第36到44天,每天投喂虾片3次,每次20克;每天投喂虾2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5克。第45到47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6克;每天投喂成虾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30克。第48到60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7克;每天投喂成虾料4次,6小时一次,每次50克。(四)水质管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进行养殖水的更换,每隔5天向养殖池添加5±0.5l巴夫藻;前30天,每9天向养殖池加入250ml光合细菌,之后每4天加一次;同时在养殖前30天,每隔5天向饵料中加入0.3g益生菌和0.5gem菌;之后每隔7天向饵料中加入0.7g益生菌和0.8gem菌。其中,所述光合细菌、em菌和益生菌的浓度为1×1020-1×1025个/ml,光合细菌的培养物直接加入养殖池中,em菌和益生菌冻干形成的粉剂添加到饵料中。实施例3(一)养殖池和养殖用水的处理养殖池面积为12m2,深1.5m,注水深度为1.4m。每个养殖池使用1斤漂白粉消毒,兑水全池泼洒。消毒完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养殖用水为纯海水,使用金贝尔水处理器处理。水温27℃,比重14。加入20l浓度为1×105-1×106个/ml的巴夫藻调水色,使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4个养殖池共用一台增氧机,每个养殖池投放8个气石。(二)苗种的放养每个养殖池放养5000尾虾苗。放养前打开苗袋,加入一定量苗池的养殖用水,放置20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然后将虾苗放入养殖池,过2到3小时后投饵。将20克虾片泡水1到2分钟后,泼洒到养殖池,进行投饵。(三)饲养管理第1到4天,每天投喂虾片8次,3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5到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第10到11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每天投喂虾幼苗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12到2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0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30到35天,每天投喂虾片4次,6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1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0克。第36到44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虾2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5克。第45到47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30克。第48到60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4次,6小时一次,每次50克。(四)水质管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进行养殖水的更换,每隔5天向养殖池添加5±0.5l巴夫藻;前30天,每7天向养殖池加入200ml光合细菌,之后每3天加一次;同时在养殖前30天,每隔5天向饵料中加入0.2g益生菌和0.3gem菌;之后每隔7天向饵料中加入0.4g益生菌和0.6gem菌。其中,所述光合细菌、em菌和益生菌的浓度为1×1020-1×1025个/ml,光合细菌的培养物直接加入养殖池中,em菌和益生菌冻干形成的粉剂添加到饵料中。对比例1(一)养殖池和养殖用水的处理养殖池面积为12m2,深1.65m,注水深度为1.3m。每个养殖池使用1斤漂白粉消毒,兑水全池泼洒。消毒完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养殖用水为纯海水,使用金贝尔水处理器处理。水温27.3℃,比重14.6。加入20l浓度为1×105-1×106个/ml调水色,使水的可见度保持在20到30cm之间。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4个养殖池共用一台增氧机,每个养殖池投放8个气石。(二)苗种的放养每个养殖池放养5000尾体长为0.8cm的虾苗。放养前打开苗袋,加入一定量苗池的养殖用水,放置20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然后将虾苗放入养殖池,过2到3小时后投饵。将20克虾片泡水1到2分钟后,泼洒到养殖池,进行投饵。(三)饲养管理第1到4天,每天投喂虾片8次,3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5到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第10到11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5克;每天投喂虾幼苗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12到29天,每天投喂虾片6次,4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0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10克。第30到35天,每天投喂虾片4次,6小时一次,每次17克;每天投喂虾1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0克。第36到44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虾2号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25克。第45到47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3次,8小时一次,每次30克。第48到60天,每天投喂虾片2次,12小时一次,每次25克;每天投喂成虾料4次,6小时一次,每次50克。(四)水质管理养殖过程全程不换水,不加入益生菌、em菌和光合细菌,每5天添加5l浓度约为1×105-1×106个/ml的巴夫藻。养殖60天后结束养殖,对实施例、对比例中养殖获得的虾进行存活率和产量统计,结果见表1:表1养殖效果统计表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放养密度(尾/池)5000500050005000虾苗体长(cm)0.810.60.8巴夫藻添加量(l/次)5555存活率98%87%73%45%产量(尾/斤)47505463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养殖方法通过添加益生菌、em菌、光合细菌和巴夫藻,使养殖水质保持良好,增强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在不换水的条件下,实现南美白对虾的高密度和高存活率养殖,养殖产量高。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