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29289发布日期:2018-12-28 20:0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俗称黄花鱼,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浙江、福建等省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全球环境破坏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我国沿海大黄鱼养殖海区水温异常,冬季养殖大黄鱼常遭受长期低温袭击而导致大量大黄鱼被冻死,大黄鱼在浙江地区无法自然过冬对浙江大黄鱼养殖业造成致命打击,经济损失惨重,严重限制了大黄鱼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低温驯化方法,提升大黄鱼的抗寒能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解决大黄鱼越冬死亡率高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低温驯化系统:准备多个圆形的玻璃钢桶和一个制冷机,在所述玻璃钢桶的上方设置进水口,每个玻璃钢桶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制冷机连通,在所述玻璃钢桶的底部设置增氧管和排污管,在所述玻璃钢桶的底部中央设置排水口,每个玻璃钢桶的排水口均与回水管相连,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制冷机连通,使多个玻璃钢桶中的水流通形成循环水体,通过所述制冷机对所述循环水体进行降温;(2)挑选大黄鱼:挑选活力好、无损伤的大黄鱼放入所述玻璃钢桶中,所述大黄鱼的投放密度为40~80尾/m3;(3)调温驯化:将所述大黄鱼放入所述低温驯化系统,稳定7d后开始对所述循环水体进行降温,起始降温温度为10~12℃,降温速率控制在0.2~0.5℃/日,当降至5.5℃~6.0℃时,停止降温,待有一定比例的大黄鱼出现侧游时,淘汰侧游的大黄鱼,并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为0.2~0.5℃/日,待升温至10~12℃时,维持7~10d,重复循环多次上述降温和升温过程。(4)日常管理:在所述调温驯化时,每天换水1次,投喂饵料2次,清理池底1次,在所述调温驯化结束后,将大黄鱼移入养殖池中进行正常饲养。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玻璃钢桶的数量为6个。进一步的,步骤(1)中每个玻璃钢桶的底面积为2m2,高度为1.5m,在所述玻璃钢桶的底部沿四周向中央设有2%~5%的倾斜角度,中间排污,所述增氧管为纳米曝气管,所述增氧管铺设于每个玻璃钢桶的底部,并且至少两个增氧管沿对角设置,所述增氧管的长度为0.1m~0.2m,所述制冷机控制所述循环水体的温度为4℃~30℃,精确度为0.1℃。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大黄鱼的体长为13.0cm~20.0cm,体重为40g~110g。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大黄鱼出现侧游的比例为20%~30%,所述淘汰侧游的大黄鱼为直接将侧游的大黄鱼捞出。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循环的次数为5~6次。进一步的,步骤(4)中每天换水量为40%~60%。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饵料为大黄鱼专用配合饲料,所述投喂的时间为7:00和15:00,在投喂结束1h后,利用吸污器将残饵吸出。进一步的,步骤(4)的水质条件为ph7.8~8.5,盐度22~26,溶氧>5.0mg/l,氨氮<0.3mg/l,亚硝酸盐<0.05mg/l。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抗寒能力对比:将低温驯化后的大黄鱼和未经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所述低温驯化系统中对比,起始降温温度为10~12℃,降温速率控制在0.2~0.5℃/日,当降温至5.5℃~6.0℃时,停止降温,稳定5~10d后观察低温驯化的大黄鱼和未经低温驯化的大黄鱼的成活情况。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根据大黄鱼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低温驯化方法,可提高大黄鱼抗寒能力,提升越冬成活率,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玻璃钢桶、2为制冷机、3为进水口、4为进水管、5为排污管、6为排水口、7为回水管。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低温驯化系统;(2)挑选大黄鱼;(3)调温驯化;(4)日常管理。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低温驯化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低温驯化系统为一套加有制冷机2的循化水养殖系统,系统有6个圆形的玻璃钢桶1,每个玻璃钢桶1的底面积为2m2,桶高1.5m,桶底设增氧管,增氧管为纳米曝气管,铺设于桶的对角,长度各0.1m~0.2m。桶底部四周向中央有2%~5%的的倾斜角度,桶中央设排水口6,中间有排污管5,桶上方设进水口3。6个桶的进水口3由进水管4相连,6个桶的排水口6由回水管7相连,进水管4和回水管7通过制冷机2相连,水体可循环,系统中加入一个制冷机,可对系统水体进行降温,水体温度可控制在4℃~30℃,精确度为0.1℃;步骤二:挑选大黄鱼;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挑选活力好、无损伤的大黄鱼放入玻璃钢桶中,大黄鱼驯化规格为平均体长13.0cm~20.0cm,平均体重40g~110g,投放密度宜为40~80尾/m3;步骤三:调温驯化;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系统后,稳定7d开始对养殖水体进行降温。起始降温温度以10~12℃为宜。降温速率控制在0.2~0.5℃/日为宜,降至5.5℃~6.0℃时,停止降温,待出现侧游鱼的比例为20%~30%(淘汰侧游的鱼)时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为控制在0.2~0.5℃/日为宜,待升至10~12℃时,维持一定时间,鱼可正常摄食,并活力较好。此后,再进行降温和升温,方法同上,共计进行5~6次循环的温度调控。步骤四:日常管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驯化期间,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每天换水1次,全天换水量为40%~60%,水质条件为ph7.8~8.5,盐度22~26,溶氧>5.0mg/l,氨氮<0.3mg/l,亚硝酸盐<0.05mg/l。每天投喂大黄鱼专用配合饵料2次,投喂时间为7:00、15:00,投喂时要少而慢。投喂后1h,用吸污器将残饵吸出,每天推底1次,保持池底干净。驯化结束后,将驯化的大黄鱼移入养殖池中进行正常饲养。在进行上述四个步骤后,可以进行抗寒能力对比,以测试驯化效果。步骤五:抗寒能力对比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低温驯化后的大黄鱼和未经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低温驯化系统中对比,起始降温温度以10~12℃为宜。降温速率控制在0.2~0.5℃/日为宜,降至6℃时,停止降温,稳定5~10d后观察低温驯化的大黄鱼和未经低温驯化的大黄鱼的成活情况。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于2016年11月~2018年5月,先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朱家尖科研示范基地进行了2个批次的大黄鱼低温驯化,均取得理想效果。下面本发明将结合实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1)低温驯化系统低温驯化系统为一套加有制冷机的循化水养殖系统,系统有6个圆形的玻璃钢桶,每个桶的底面积为2m2,桶高1.5m,桶底设增氧管,桶中央设排水口,桶上方设进水管。水位高度为1.2m。2)大黄鱼选择挑选活力好、无损伤的大黄鱼放入玻璃钢桶中,平均体长为17.2cm,平均体重为80.1g,投放密度宜为60尾/m3,共计投放865尾。3)温度调控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系统后,稳定7d开始对养殖水体进行降温。起始降温温度为10℃。降温速率为0.5℃/日,降至6℃时,停止降温,待有25%的鱼出现侧游(淘汰侧游的鱼)时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为0.5℃/日,待升至10时,维持7d。此后,再进行降温和升温,方法同上,共计进行4个循环的温度调控。4)日常管理驯化期间,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每天换水1次。每天投喂饵料2次,每天推底1次,保持池底干净。驯化结束后,将驯化的大黄鱼移入养殖池中进行正常饲养,筛选出大黄鱼273尾。5)抗寒能力对比分别挑选出100尾活力好的低温驯化的大黄鱼和未经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低温系统中,起始降温温度为10℃。降温速率为0.5℃/日,降至6℃时,停止降温,维持5d,在水温6℃下5d存活率85%,未经驯化的大黄鱼存活率为54%,抗寒能力提升明显。实施例21)低温驯化系统低温驯化系统为一套加有制冷机的循化水养殖系统,系统有6个圆形的玻璃钢桶,每个桶的底面积为2m2,桶高1.5m,桶底设增氧管,桶中央设排水口,桶上方设进水管。水位高度为1.2m。2)大黄鱼选择挑选活力好、无损伤的大黄鱼放入玻璃钢桶中,平均体长为17.4cm,平均体重为82.5g,投放密度宜为70尾/m3,共计投放1008尾。3)温度调控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系统后,稳定7d开始对养殖水体进行降温。起始降温温度为10℃。降温速率为0.5℃/日,降至6℃时,停止降温,待有30%的鱼出现侧游(淘汰侧游的鱼)时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为0.5℃/日,待升至10℃时,维持7d。此后,再进行降温和升温,方法同上,共计进行4个循环的温度调控。4)日常管理驯化期间,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每天换水1次。每天投喂饵料2次,每天推底1次,保持池底干净。驯化结束后,将驯化的大黄鱼移入养殖池中进行正常饲养,筛选出大黄鱼242尾。5)抗寒能力对比分别挑选出100尾活力好的低温驯化的大黄鱼和未经低温驯化的大黄鱼放入低温系统中,起始降温温度为10℃。降温速率为0.5℃/日,降至6℃时,停止降温,维持5d,在水温6℃下5d存活率86%,未经驯化的大黄鱼存活率为52%,抗寒能力提升明显。实施例1实施例2投放密度(尾/m3)6070起始降温温度为(℃)1010降温速率(日/℃)0.50.5升温速率(日/℃)0.50.5升温至温度为(℃)1010选出率%31.6%24.0%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的低温驯化方法,通过驯化筛选将大黄鱼抗寒成活率从52~54%提高至85%以上,因此,本方法具有提高大黄鱼抗寒能力,提升越冬成活率,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优点。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