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与硼酸或硼砂复配杀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9755发布日期:2018-10-26 17:24阅读:15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含有微生物真菌与硼酸或硼砂复配杀蟑剂,具体涉及一种绿僵菌与硼酸或硼砂复配杀蟑剂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学名蜚蠊,又名茶婆虫、香娘子、石薑、负盘、滑石、油虫、盖帽、灶蚂机、红牛牛、贺郎子、甲由等(“我国蟑螂及其防治研究概述”,孙俊等,北京第21届亚太地区管理联盟协会年会论文汇编,第239-246页,公开日2009年12月31日),是一种十分有害的卫生害虫,它携带多种病原体,并以排泄污染食物、器具、咬损物品,对人类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学习构成很大威胁(“蟑螂防治进展”,孙晨熹,医学动物防制,2003年第19卷第1期,第300-302页,公开日2003年05月31日)。

化学药剂是目前防治蟑螂的重要手段,按照作用方式划分,可将防制蟑螂的化学药剂分为触杀用药、毒胃用药和熏蒸用药。昆虫体表皮接触药剂后被杀死,触杀用药为主动杀蟑,效果快,但灭蟑不易彻底,用药次数多,易产生抗性,对环境和施药人员影响大,室内用药因刺激和经皮毒性有一定安全性问题。熏蒸用药具有特殊的运动及理化特性,适用较大空间杀虫处理,渗透力强,使用方便,药效迅速,能够较快降低蟑螂密度,但持效性不好,对环境污染大;饵剂是毒胃用药,具有药效持久、杀灭率高、连锁杀蟑,不易产生抗性、安全、环保、卫生、无腐蚀,使用方法简单(“化学药剂与蟑螂防治”,华益林等,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年第13卷第2期,第122-123页,公开日2007年12月31日)。

昆虫病原真菌是最重要的杀虫微生物类群,具有专一性、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等优点,可形成广泛且持续的控害作用,其主要通过体壁侵染昆虫。绿僵菌(metarhizium)是最早用于防治害虫的昆虫病原真菌,利用它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实践已愈百年。迄今,国内外已登记的绿僵菌杀虫剂产品有30多个,包括绿僵菌杀蟑剂。然而,现有的绿僵菌杀蟑剂存在杀虫速度较慢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龟子绿僵菌与硼酸或硼砂复配杀蟑螂剂,该杀蟑螂剂的毒力得到了增强,杀虫速度得到了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杀蟑螂剂,其活性成分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与硼酸或硼砂复配而成。

发明人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与硼酸或硼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活性成分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与硼酸或硼砂复配而成的杀蟑螂剂的毒力强,杀虫速度快。

为了进一步增强杀蟑螂剂的毒力,以质量百分比计,配比关系为: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1%-20%和硼酸或硼砂80%-99%。

对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而言,所述质量百分比是指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质量百分比。

为了进一步增强杀蟑螂剂的毒力,以质质量百分比计,配比关系为: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5%-15%和硼酸或硼砂85%-95%。

为了进一步增强杀蟑螂剂的毒力,还包括诱食剂。所述诱食剂包括甜食剂(蔗糖、麦芽糖精粉、麦芽糖糖浆、葡萄糖、果糖、乳糖、红糖、白砂糖、玉米糖渣和甘蔗糖渣中的一种或多种)和谷物类(麦麸、花生、芝麻、玉米、荞麦、燕麦、大米和小米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进一步增强杀蟑螂剂的毒力,以质量百分比计,配比关系为:活性成分5%-25%和诱食剂75%-95%。

进一步,以质量百分比计,配比关系为:活性成分10%-20%和诱食剂80%-90%。

在依据本发明的杀蟑螂剂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在本发明的饵剂中添加香精(呋喃酮、酱油酮、植脂末、熟黄豆香精、花生香精、芝麻香精、玉米香精、燕麦香精、奶油香精、焦糖香精、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制成的混合物)、性引诱剂(蟑螂虫粪尸体和诱虫烯中的一种或两种)、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和d-异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等助剂。上述香精、性引诱剂和防腐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概念。

该杀蟑螂剂的毒力增强,杀虫时间明显缩短。

该杀蟑螂剂的持效期长,对蟑螂具有持效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保护所述杀蟑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制成油孢悬液;

b.将硼酸或硼砂用熔化的食用石蜡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将诱食剂加入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悬液搅拌拌匀,再加入步骤b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熔化的猪油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进一步,所述油孢悬液的浓度为50亿孢子/ml。

进一步,所述食用石蜡的用量为食用石蜡与硼酸或硼砂总质量的5%-40%。

进一步,所述猪油的用量为混合物总质量的1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杀蟑螂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杀蟑螂剂的毒力增强,杀虫时间明显缩短。

本发明的杀蟑螂剂的持效期长。

本发明的杀蟑螂剂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杀蟑螂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硼酸和硼砂均为分析纯;

以下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来自重庆市杀虫真菌农药开发工程中心。

实施例1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5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95g花生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5%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45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705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0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于室温下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2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1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9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1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9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65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1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于室温下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3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15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85g大豆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15%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35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9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25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于室温下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4: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4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60g芝麻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4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8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0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4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5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1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9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1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9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1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6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2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8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2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8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2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7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25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75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25%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75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25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8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50亿孢子/ml的油孢悬液;

a.将3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7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3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7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3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9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4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6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4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6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4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10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1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9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1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90g硼砂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1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11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2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8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2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80g硼砂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2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12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25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75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25%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75g硼砂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25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13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50亿孢子/ml的油孢悬液;

a.将3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7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3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70g硼砂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3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制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实施例14

杀蟑螂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4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6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40%的油孢悬液;

b.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60g硼砂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c.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54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b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d.称取15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对比例1

绿僵菌杀蟑饵剂单剂,其制备方法为:

a.将40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孢子粉分散在60g菜籽油中搅拌均匀,用80目筛网过滤,制成浓度为40%的油孢悬液;

b.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65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a所制得油孢悬液搅拌均匀;

c.称取10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对比例2

硼酸杀蟑饵剂单剂,其制备方法为:

a.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00g硼酸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b.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600g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a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c.称取10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b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对比例3

硼砂杀蟑饵剂单剂,其制备方法为:

a.85±2℃熔化50g食用石蜡,加入100g硼砂混合,冷却至30±2℃备用;

b.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600g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a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

c.称取10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b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对比例4

空白诱饵

a.称取白糖75g、奶粉75g和新鲜麦麸700g搅拌均匀,然后加入50g菜籽油搅拌均匀;

b.称取100g炼猪油,然后于80℃温度下完全熔化并室温冷却至38±2℃,再加入步骤c所得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后冷却,即得。

绿僵菌-硼酸协同增效试验

以浓度为50亿孢子/ml的油孢悬液为标准剂,其毒力指数(ti)为100,以对比例2制得的杀蟑螂剂为另一单剂,对实施例5-9制得的杀蟑螂剂进行协同增效试验,具体为:

以健康德国小蠊为试虫,将试虫和各药剂(梯度剂量1g、2g、3g、4g、5g、6g)分别放入生测箱中(1m☓1m☓1m)内,每箱30只,调节温度27±1℃,相对湿度75%-85%,药剂使用完后加入10g新鲜麦麸,每天更换;供药后5天统计死虫数和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并用dps软件统计致死中量(ld50),根据sun法(1960)计算共毒系数(ctc),

并用ctc值判断绿僵菌-硼酸的联合毒力作用,ctc<70为拮抗作用,ctc=70-150为相加作用,ctc=150-20一定增效作用,ctc>200为明显增效(“共毒系数的简易计算及其应用”,黄清臻等,医学动物防制,1993年第9卷第2期,第86-87页,公开日1993年12月31日),每个组别设4个重复,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上各组除药剂不同外,其他管理方式相同,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联合毒力作用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实施例5-9制得的杀蟑螂剂的共毒系数(ctc)为200.9-293.7,均大于200。由此证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硼酸复配制剂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绿僵菌-硼砂协同增效试验

以浓度为5亿孢子/ml的油孢悬液为标准剂,其毒力指数(ti)为100,以对比例3制得的杀蟑螂剂为另一单剂,对实施例10-14制得的杀蟑螂剂进行协同增效试验,具体为:

以健康美洲大蠊为试虫,将试虫、各药剂(梯度剂量1g、2g、3g、4g、5g、6g)分别放入生测箱中(1m☓1m☓1m)内,每箱15只,调节温度27±1℃,相对湿度75%-85%,药剂使用完后加入10g新鲜麦麸,每天更换;供药后7天统计死虫数和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并用dps软件统计致死中量(ld50),根据sun法(1960)计算共毒系数(ctc),

并用ctc值判断绿僵菌-硼酸的联合毒力作用,ctc<70为拮抗作用,ctc=70-150为相加作用,ctc=150-20一定增效作用,ctc>200为明显增效(“共毒系数的简易计算及其应用”,黄清臻等,医学动物防制,1993年第9卷第2期,第86-87页,公开日1993年12月31日),每个组别均设4个重复,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上各组除药剂不同外,其他管理方式相同,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联合毒力作用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实施例10-14制得的杀蟑螂剂的共毒系数(ctc)为229.1-303.1,均大于200。由此证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硼砂复配制剂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毒力试验

分别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制得的杀蟑螂剂进行毒力试验,具体为:

自室内饲养的德国小蠊种群中,挑选健康成虫;将试虫、5g绿僵菌-硼酸复配杀蟑螂剂和5g水分别放入生测箱中(1m☓1m☓1m)内,每箱50只,调节温度27±1℃,相对湿度75%-85%,供药后48小时,每天更换10g新鲜麦麸;以5g对比例1和5g对比例2的制得杀蟑螂剂为单剂对照,以5g对比例4为空白对照;供药后每天统计死虫数和活虫数,计算死亡率(%),用dps软件统计致死中量时(lt50);每个组别均设4个重复,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上各组除药剂不同外,其他管理方式相同,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毒力试验测定结果(死亡率,%)

由表3可知,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相比,实施例1-5制得的杀蟑螂剂的lt50缩短1-2天,药后5天的死亡率大于90%,而对比例1的绿僵菌单剂在药后5天的死亡率<50%,对比例2的硼酸单剂在药后5天的死亡率<70%。由此证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硼酸复配杀蟑螂剂对德国小蠊的毒力明显高于绿僵菌单剂和硼酸单剂的毒力,杀虫时间明显缩短。

毒力试验

分别对实施例10-14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3制得的杀蟑螂剂进行毒力试验,具体为:

自室内饲养的美洲大蠊种群中,挑选健康成虫;将试虫、5g僵菌-硼砂复配杀蟑螂剂和5g水分别放入生测箱中(1m☓1m☓1m)内,每箱20只,调节温度27±1℃,相对湿度75%-85%,供药后48小时,每天更换10g新鲜麦麸;以5g对比例1和5g对比例2的制得杀蟑螂剂为单剂对照,以5g对比例4为空白对照,重复4次;供药后每天统计观察死虫数和活虫数,计算死亡率(%),用dps软件统计致死中量时(lt50),其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毒力测定结果(死亡率,%)

由表4可知,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3相比,实施例10-14制得的杀蟑螂剂的lt50缩短1-2天,在药后6天的死亡率大于85%,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3制得的杀蟑螂剂在药后6天的死亡率<65%。由此证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硼砂复配制剂对美洲大蠊的毒力明显高于绿僵菌单剂和硼砂单剂的毒力,杀虫时间明显缩短。

贮存稳定性试验

对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制得的杀蟑剂剂就进行贮存稳定性试验,具体为:

将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制得的杀蟑螂剂在常温(25℃±1℃)下贮存,定时测定杀虫真菌孢子的萌发率:称取5克杀蟑螂剂,加入100ml煤油充分分散后过滤,取50μl滤液均匀涂布在1/4强度萨氏培养平板上,26℃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用棉蓝染色后镜检,计数200-300个孢子,记录萌发的孢子数,计算萌发率,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2个月后、4个月后和6个月后,记录萌发的孢子数,计算萌发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每个组别均设4个重复,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上各组除药剂不同外,其他管理方式相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贮存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

由表5可知,实施例1-14制得的杀蟑螂剂存放6个月后,孢子萌发率与对比例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由此证明,硼酸或硼砂与绿僵菌复配制得的杀蟑螂剂,不影响绿僵菌的贮存稳定性。

持效性试验

对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3就进行持效性试验,具体为:

将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3制得的杀蟑螂剂进行杀蟑螂活性测定:自室内饲养的德国小蠊种群中,以健康雄成虫为试虫,放入生测箱中(1m☓1m☓1m)内,每箱50只;称取5g杀蟑螂剂,将药剂和5g水分别放入生测箱,调节温度27±1℃,湿度75%-85%暗光饲养,3天后,取出供试饵剂,再放入德国小蠊雄成虫50只,加入10g新鲜麦麸饲养,并每天更换,于供药后5天、30天和60天统计死虫数量,并按照公式计算死亡率,且实施例1-9以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得杀蟑螂剂为对照,实施例10-14以对比例1和对比例3制得杀蟑螂剂为对照;每个组别均设4个重复,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上各组除药剂不同外,其他管理方式相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持续性试验测试结果

由表6可知,实施例1-9制得的杀蟑螂剂药与对比例2的硼酸,药后3天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30天、60天的杀虫效果显著高于对比例1的绿僵菌对比例1。由此证明,实施例1-9制得的杀蟑螂剂药具有杀虫速效效果和持续控制效果,且持续控制效果优于绿僵菌单剂。

由表6可知,实施例10-14制得的杀蟑螂剂药与对比例3的硼砂,药后3天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30天、60天的杀虫效果显著高于对比例1的绿僵菌。由此证明,实施例10-14制得的杀蟑螂剂药具有杀虫速效效果和持续控制效果,且持续控制效果优于绿僵菌单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