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架结构的冬瓜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369发布日期:2018-12-08 05:31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钢架结构的冬瓜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基于钢架结构的冬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冬瓜(benincasahispidacogn.)属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磷、钾、铁、钙等营养元素,老幼瓜皆可食用,冬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祛痰、解毒、消肿、利尿的功效,是一种良好的食疗保健蔬菜,同时也是调节夏秋蔬菜淡季、保证周年供应的重要蔬菜品种。当前中国的冬瓜种植分布主要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华南等省为主,种植方式主要以竹子(或木棍等)搭架栽培为主,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搭架种植成本高,需每1-2年重新购买1批新的竹子(或木材),对于瓜农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二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大,每年砍伐的竹子(或木材)破坏了很多的自然资源;三是劳动强度大,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劳务短缺,而搭架栽培冬瓜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栽培过程中有相当的工作浪费在竹子堆放、搬运、扦插、搭架、绑蔓、再搬运等工作中,而劳务费已成为冬瓜生产中最大的支出。因此,急需探索一种产量高、投入少、收益好的冬瓜简易搭架栽培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钢架结构的冬瓜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钢架结构的冬瓜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

a.磕种催芽: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种皮粘液,再用干毛巾檫干种皮外表水渍,用钳子将种子脐的“缝合线”夹裂或用牙齿磕使种脐开一个小口;将处理好的种子放于28-32℃恒温箱中催芽;

b.苗期管理:将步骤a处理过的发芽(露白)的种子播于穴盘上,每穴播种1粒种子,胚芽朝下,播种深度为0.4-0.6cm,上层覆盖营养土;穴盘放置于苗床上,播种后至出苗前,苗床温度保持28~32℃,出苗后苗床夜温16~18℃,日温22~30℃;出苗后保持苗床湿润,幼苗露心后保持苗床半干半湿状态,并注意通风换气;

(2)搭架,在待种冬瓜的地块上搭钢架结构,所述钢架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两端通过竖向支撑杆与地面相连,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杆通过间隔平行设置的纵向钢绳相连。

(3)整地放肥:犁地并深施基肥,搅均耙平后,按钢架的纵向方向挖沟起畦,畦高25-35cm,畦面宽180-200cm;

(4)定植:单行靠边种植,既幼苗种于距离畦边20-30cm处,株距50-55cm,种植密度为600-660株/亩;

(5)引蔓上蔓:定植后,在定植穴上方的钢绳上每隔0.5m系上一根麻绳,麻绳末端设于定植穴处的起畦面上,作为瓜蔓攀爬用;待植株倒蔓后,将瓜蔓引向畦面的对面摆放,并及时抹除侧芽,待植株长够2.5-2.7m时,将地上部分瓜蔓盘成“u”字形,并在定植穴处引蔓上麻绳;

(6)蔬果吊瓜:待幼果生长至200-400g大小时,选留瓜柄粗、果形正、节位在24-30节的幼果,及时摘除其余幼果;果实有1.0-2.0kg时,用尼龙布条或尼龙包装绳将瓜柄系在纵向钢绳上进行吊瓜;

(7)病虫害防控:综合采用现有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进行病虫害防治;

(8)肥水管理: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水肥,蔬果后,每亩追施尿素8-12kg,硫酸钾三元复合肥25-30kg,结合浇水将化肥溶解后在距离根茎部40~50cm处穴施。

(9)适时采收,授粉约25-35d后,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上市;若需要长期贮藏,需授粉后50~55d,果实充分成熟再采收。

本发明通过优化冬瓜的催芽方法、盘蔓方式、引蔓上架及坐果节位等措施,显著有利于冬瓜生长过程中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冬瓜的产量,降低了劳动成本、增加了收益。

进一步的,步骤(1)中,磕种处理过的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入催芽盒里,再把催芽盒放到28-32℃的恒温箱中催芽。36小时后种子开始陆续出芽,此种方法出芽早,而且催芽时间短(5天左右),芽率高(90%以上),整齐度好。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横向支撑杆下方还设有加强支撑杆,所述加强支撑杆通过三通接头与横向支撑杆可拆卸式相连,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杆上的加强支撑杆错开设置。结构稳固、方便拆装。

进一步的,最外侧的横向支撑杆上还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钢架结构更稳固。

进一步的,步骤(3)中,每亩地施入腐熟农家肥600-800kg,硫酸钾三元复合肥60-80kg,尿素8-12kg,钙镁磷肥20-25kg,氯化钾8-12kg作为基肥。

进一步的,步骤(7)中,病虫害防控具体如下:

a.农业防治,严格用金雷多米尔进行种子消毒,减少种子带病虫;合理布局,严格实行轮作,加强中耕除草,清除被害果实和植株,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提高抗逆性;合理施肥;

b.物理防治,定植前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起到避蚜的效果。利用频振杀虫灯诱杀蛾类等鳞翅目等害虫和甲虫的成虫,每10亩地悬挂一盏;利用蚜虫及粉虱的趋黄性,每亩悬挂25cm×40cm黄板对其进行诱杀;

c.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装置诱杀瓜实蝇,每亩悬挂4~6个装有性诱剂的昆虫诱捕器;使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抗生素及印楝素、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源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采用阿维菌素防治潜叶蝇及瓜绢螟等;

d.化学防治

疫病防治:68%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700倍,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等药剂交替防治;

白粉病防治:18%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已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5000倍液;50%醚菌酯悬浮剂1800~2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猝倒病防治: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3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蓟马防治:20%丁硫克百威乳油800~1000倍、25%杀虫双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等喷雾防治;

黄守瓜防治:用80%敌百虫晶体800倍、50%辛硫磷水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蚜虫防治: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使用;

潜叶蝇及瓜绢螟防治: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5%氟啶脲乳油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既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又能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减少农药残留。

本发明优点:1、采用磕种催芽法,能够极大缩短了出芽时间,提高了种子发芽率,为培育齐苗壮苗、提早上市和丰产稳产打下基础。

2、通过“u”形盘蔓方式,充分利用畦面空间,保证每张叶子都能充分见光,对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增加产量有积极意义。

3、简易钢架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实用效果显著,不仅省去了竹子的堆放、搬运、扦插、搭架、绑蔓、再搬运等繁琐工作,明显减少了劳动力,极大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增加冬瓜产量增收明显。

4、搭架立体栽培有利于冬瓜果实的形成、色泽的转变,增加了田间清洁度、加强了通风透光;肥水科学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相结合使冬瓜植株更健壮,产品口感、外观、农残等指标均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1中:1-横向支撑杆,2-竖向支撑杆,3-纵向钢绳,4-加强支撑杆,5-斜撑杆,6-麻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钢架结构的冬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桂蔬6号”黑皮冬瓜作为示范品种。

(2)地块选择,在广西农科院里建科研基地实验用地进行,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壤酸碱度为ph6.6,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3)培育壮苗按以下操作进行:

a.磕种催芽,将种子浸于50℃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10min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之后加水降温后自然浸泡6~10小时将浸泡后的用清水洗净种皮粘液,再用干毛巾檫干种皮外表水渍,用钳子轻轻地将种子脐的“缝合线”夹裂即可或者用牙齿轻轻嗑(听到“咔”一声)一下种脐(种子尖的一端),使其略开一个小口。将处理好的种子用双层的半湿毛巾(毛巾洗净湿水后用手拧干水分)包好,放于催芽盒里,最后把催芽盒放于30℃恒温箱中催芽,36小时后种子开始陆续出芽,此种方法出芽早,而且催芽时间短(5天左右),芽率高(90%以上),整齐度好。

b.苗期管理,将露白的种子播于穴盘上,每穴播种1粒,胚芽朝下,播种深度为0.5cm,上覆营养土;穴盘放置于苗床上,播种后出苗前苗床,温度保持28~32℃,出苗后苗床夜温16~18℃,日温22~30℃,小苗出土后保持苗床湿润,幼苗露心后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对防止瓜苗徒长及控制病害有利,春季育苗期注意苗床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诱发病害。淋水及喷药均在通风条件下于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进行,待叶片水滴干爽后再闭棚,瓜苗长势较差时,可淋施1%优质复合肥。

c.壮苗标准,冬瓜苗长至2叶1心,子叶完好,叶肥厚、色青绿,下胚轴短,无病虫害。

(4)搭简易钢架结构,在待种冬瓜的地块上搭钢架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钢架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撑杆1,所述横向支撑杆1两端通过竖向支撑杆2与地面相连,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杆1通过间隔平行设置的纵向钢绳3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1下方还设有加强支撑杆4,所述加强支撑杆4通过三通接头与横向支撑杆1可拆卸式相连,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杆1上的加强支撑杆4错开设置。最外侧的横向支撑杆1上还设有斜撑杆5,所述斜撑杆5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横向支撑杆1为方管,长宽40×60mm,厚度2.75mm;竖向支撑杆2插入地面深度为60m,地上部分为2.2m。使用时,在定植穴上方的纵向钢绳上每隔0.5m系上一根麻绳6。

(5)整地放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用600kg鸡粪加70kg三元复合肥等搭配施放,全层深施,搅均耙平后,按钢架的纵向方向起深沟高畦,畦高30cm,畦面宽(包沟)200cm。

(6)定植,单行靠边种植(靠近畦边20cm处),株距50cm,种植密度为660株/亩。

(7)引蔓上蔓,定植后,在定植穴上方的钢绳每隔0.5m系上一根麻绳6,长度以起畦面为宜,作为瓜蔓攀爬用,待植株倒蔓后,将瓜蔓引向对面摆放,并及时抹除多余的侧芽,待植株长够2.5-2.7m左右时,将地上部分瓜蔓盘成“u”字形,在定植穴处引蔓上绳。

(8)蔬果吊瓜,待幼果生长至200g大小时,选留瓜柄粗、果形正、节位在24-30节的幼果,及时摘除其余幼果,果实有2.0kg大小时,用尼龙布条或尼龙包装绳进行吊瓜。

(9)病虫害防控,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进行。

a.农业防治,严格用金雷多米尔进行种子消毒,减少种子带病虫;合理布局,严格实行轮作,加强中耕除草,清除被害果实和植株,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提高抗逆性;合理施肥;

b.物理防治,定植前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起到避蚜的效果。利用频振杀虫灯诱杀蛾类等鳞翅目等害虫和甲虫的成虫,每10亩地悬挂一盏;利用蚜虫及粉虱的趋黄性,每亩悬挂25cm×40cm黄板对其进行诱杀;

c.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装置诱杀瓜实蝇,每亩悬挂4~6个装有性诱剂的昆虫诱捕器;使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抗生素及印楝素、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源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采用阿维菌素防治潜叶蝇及瓜绢螟等;

d.化学防治

疫病防治:68%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700倍,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等药剂交替防治;

白粉病防治:18%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已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5000倍液;50%醚菌酯悬浮剂1800~2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猝倒病防治: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3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蓟马防治:20%丁硫克百威乳油800~1000倍、25%杀虫双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等喷雾防治;

黄守瓜防治:用80%敌百虫晶体800倍、50%辛硫磷水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蚜虫防治: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使用;

潜叶蝇及瓜绢螟防治: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5%氟啶脲乳油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10)肥水管理,根据植株生长需求进行肥料及水分的供应,主要包括两个重要施肥时期:

1)施基肥:在整地起畦时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600kg,15-15-1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70kg,尿素10kg,钙镁磷肥25kg,氯化钾10kg。

2)施水肥: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水肥,蔬果后,每亩追施尿素10kg,15-15-1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0kg,结合浇水将化肥溶解后在距离根茎部40~50cm处穴施。

(11)适时采收,授粉约25-35d后,根据市场行情可采收适时上市;若需要长期贮藏,需授粉后50~55d,果实充分成熟才能采收。

结果:按上述方法步骤进行了示范性栽培,示范品种为“桂蔬6号”黑皮冬瓜,抽样验收面积为30亩,2017年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畦宽200cm,单行靠边种植,株距约50cm,每亩种植约660株。2017年6月10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该示范区进行了采样测产。经田间病虫害调查显示,示范区未见枯萎病、疫病及白粉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未见其他病虫害。测产结果表明:示范品种“桂蔬6号”黑皮冬瓜果形呈长圆筒形,皮色墨绿色;平均单瓜重15.5㎏;纵径85.2㎝,横径18.1㎝;平均亩产量9864㎏,按当地当期的平均批发价格1.40元/kg计算,折亩产值为11836.8元,经济效益显著。

对比实施例1

当前的常规冬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同实施例1。

(2)地块选择,同实施例1。

(3)培育壮苗按以下操作进行:

a.磕种催芽,将种子浸于50℃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10min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之后加水降温后自然浸泡6~10小时,浸泡后用清水洗净种皮粘液,再用干毛巾擦干种皮外表水渍,用双层的半湿毛巾(毛巾洗净湿水后用手拧干水分)将擦干的种子包好,放于催芽盒里,最后把催芽盒放于30℃恒温箱中催芽,40小时后开始陆续出芽,此种方法出芽稍迟,而且催芽时间长(7天左右),芽率较低(80%)。

b.苗期管理,同实施例1。

c.壮苗标准,同实施例1。

(4)整地放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用600kg鸡粪加70kg三元复合肥搭配施放,全层深施,搅均耙平后,起深沟高畦,畦高30cm,畦面宽(包沟)200cm。

(5)定植,畦面中间单行种植,株距50cm,种植密度为660株/亩。

(6)搭架,用2.6m长的竹子搭“人”字架,插在地上的两竹子的距离应为80-100cm,架子上的横杆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5m以上。

(7)整枝和引蔓上架,留主蔓并及时摘除所有侧蔓,待主蔓长够250-270cm左右时,将瓜蔓在地上盘一圈后从一根竹子上引蔓向上。

(8)蔬果吊瓜,同实施例1。

(9)病虫害防控,同实施例1。

(10)肥水管理,同实施例1。

(11)适时采收,同实施例1。

结果:按上述方法步骤进行了对照栽培实验,对比品种为“桂蔬6号”黑皮冬瓜,抽样验收面积为20亩,2017年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畦宽200cm,单行种植,株距约50cm,每亩种植约660株。2017年6月10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该对照区进行了采样测产。经田间病虫害调查显示,对照区发现有疫病、白粉病、蓟马及潜叶蝇等病虫害的危害。测产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桂蔬6号”黑皮冬瓜果形呈长圆筒形,皮色绿色-墨绿色;平均单瓜重14.6㎏;纵径83.5㎝,横径17.6㎝;平均亩产量9066.6㎏,按当地当期的平均批发价格1.00元/kg计算(因瓜形和皮色不如钢架栽培好,每kg售价少0.2元),折亩产值为9066.6元。

效益核算:

钢架结构栽培方法的每亩钢架成本为11000元(包括材料费和建造费),按10年使用期计,每年投入成本为1100元;常规栽培方法每亩使用竹子2000根共2000元(每根1元),按2年使用期计,每年投入成本为1000元,每亩投入的竹子的堆放、搬运、扦插、搭架、绑蔓、再搬运等劳务成本每亩为1000元(10个工,每个工100元),常规栽培方法病虫害较多,每亩多喷4次药,劳务和农药费共计1000元(其中劳务200元,农药费用800元),按以上两实例统计核算,钢架结构栽培比常规栽培方法每亩多收入4670.2元(11836.8-9066.6-1100+3000),使用钢架结构栽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因此,采用本方法种植冬瓜,不仅能节能投入,还能提高冬瓜的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增效的效果,适于推广应用。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