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鸡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3423发布日期:2019-01-14 18:10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鸡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蛙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鸡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田鸡即虎纹蛙,又叫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较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对。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故目前市场上的田鸡一般通过人工养殖而成,目前人工养殖的田鸡由于养殖方法不科学,养殖地水污染的等问题导致养殖出的田鸡在营养价值以及肉的口感上与野生的大大的不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合理,且养殖出的田鸡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田鸡养殖方法。

一种田鸡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养殖地选取:选取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为养殖地;

(2)养殖池建造:在低于水源地水面的地方,用水泥建造水泥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包括饵料养殖区、水域养殖区、陆地养殖区;

——所述饵料养殖区位于养殖池最外围呈环形或回形结构底部设有带阀门与过滤网的排水口,用于养殖饵料;

——所述水域养殖区位于饵料养殖区中央,水域养殖区边墙底部设有多个与饵料养殖区连通并带阀门与过滤网的排水口,水域养殖区的底面与饵料养殖区深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齐平,水域养殖区顶部与饵料养殖区顶部齐平,水域养殖区顶部还设有高度超过1.5-2m的隔离网;

——所述陆地养殖区设置在水域养殖区中央,整体呈圆柱体结构,陆地养殖区上铺设有厚度至少为0.5cm的腐殖土,腐殖土内养殖有蚯蚓,陆地养殖区边缘还设有多级环形阶梯,每级环形阶梯侧面都设有多个长宽高不低于10cm的方形槽,方形槽顶部盖有盖板;在陆地养殖区顶部中央还设有蓄水池,蓄水池高度比陆地养殖区高1.5-2m,蓄水池通过水管连通外部水源,且蓄水池顶部低于外部水源水面高度,蓄水池底部设有带阀门排水口;在陆地养殖区表面设有多条水槽,水槽一端朝向环形阶梯,另一端与蓄水池底部排水口连通;

(3)养殖池消毒:养殖池建造好后,清除杂物,将饵料养殖区、水域养殖区、陆地养殖区分别进行消毒,再用水冲洗多次;

(4)蓄水:将蓄水池、水域养殖区的排水口阀门打开,同时关闭饵料养殖区的排水口阀门,对水域养殖区、饵料养殖区蓄水,当饵料养殖区中的水面与水域养殖区底面齐平后,关闭水域养殖区的排水口阀门,继续对水域养殖区蓄水,当水域养殖区的水面高度与环形阶梯最下一级阶梯齐平后,关闭蓄水池排水口阀门,让蓄水池蓄水,蓄水池蓄满水后,开启蓄水池、水域养殖区、饵料养殖区的阀门,通过调整开启阀门的个数来保证排出水域养殖区及饵料养殖区的水量等于流入蓄水池的水量;

(5)饵料投放与养殖:所述饵料主要为红线虫,先将营养土投放在饵料养殖区中后,再将红线虫投放在饵料养殖区中,并定期投入营养土,饵料养殖区的排水口处的滤网网口不可供红线虫通过;

(6)幼蛙投放与养殖:在红线虫投放并养殖15至20天后,向水域养殖区内投放幼蛙,投放的幼蛙需个体大小均匀且健康,投放后控制蓄水池、水域养殖区以及饵料养殖区的排水口阀门,将饵料养殖区内的水面控制与水域养殖区的水面高度一致;另外,水域养殖区的排水口处的滤网可供红线虫自由通过;每日只投放一次饲料,其他时刻任由幼蛙捕食红线虫,定期补充饵料养殖区中的红线虫;投放一段时间后,及时挑选出个体过大或过小的蛙,将其分别单独饲养。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营养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沼泥35-55份、稻草渣15-25份、高粱杆7-12份、红薯5-9份、玉米粉2-6份,其中沼泥含水量为25-30%。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营养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沼泥50份、稻草渣20份、高粱杆9份、红薯7份、玉米粉3份,其中沼泥含水量为27%。

本发明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建造的养殖地,布局合理,田鸡活动区域大,饲料多为活饲料,田鸡采用自由捕食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田鸡的活动量,使得养殖出的田鸡营养价值高,口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田鸡养殖方法中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陆地养殖区、2-蓄水池、3-水槽、4-水域养殖区、5-饵料养殖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田鸡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养殖地选取:选取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为养殖地。

(2)养殖池建造:如图1所示,在低于水源地水面的地方,用水泥建造水泥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包括饵料养殖区5、水域养殖区4、陆地养殖区1;

——所述饵料养殖区5位于养殖池最外围呈环形或回形结构底部设有带阀门与过滤网的排水口,用于养殖饵料;

——所述水域养殖区4位于饵料养殖区5中央,水域养殖区4边墙底部设有多个与饵料养殖区5连通并带阀门与过滤网的排水口,水域养殖区4的底面与饵料养殖区5深度的三分之一齐平,水域养殖区4顶部与饵料养殖区5顶部齐平,水域养殖区4顶部还设有高度超过1.8m的隔离网;

——所述陆地养殖区1设置在水域养殖区4中央,整体呈圆柱体结构,陆地养殖区1上铺设有厚度至少为0.5cm的腐殖土,腐殖土内养殖有蚯蚓,陆地养殖区1边缘还设有多级环形阶梯,每级环形阶梯侧面都设有多个长宽高不低于10cm的方形槽,方形槽顶部盖有盖板;在陆地养殖区1顶部中央还设有蓄水池2,蓄水池2高度比陆地养殖区1高1.8m,蓄水池2通过水管连通外部水源,且蓄水池2顶部低于外部水源水面高度,蓄水池2底部设有带阀门排水口;在陆地养殖区1表面设有多条水槽3,水槽3一端朝向环形阶梯,另一端与蓄水池2底部排水口连通。

(3)养殖池消毒:养殖池建造好后,清除杂物,将饵料养殖区5、水域养殖区4、陆地养殖区1分别进行消毒,再用水冲洗多次。

(4)蓄水:将蓄水池2、水域养殖区4的排水口阀门打开,同时关闭饵料养殖区5的排水口阀门,对水域养殖区4、饵料养殖区5蓄水,当饵料养殖区5中的水面与水域养殖区4底面齐平后,关闭水域养殖区4的排水口阀门,继续对水域养殖区4蓄水,当水域养殖区4的水面高度与环形阶梯最下一级阶梯齐平后,关闭蓄水池2排水口阀门,让蓄水池2蓄水,蓄水池2蓄满水后,开启蓄水池2、水域养殖区4、饵料养殖区5的阀门,通过调整开启阀门的个数来保证排出水域养殖区4及饵料养殖区5的水量等于流入蓄水池2的水量。

(5)饵料投放与养殖:所述饵料主要为红线虫,先将营养土投放在饵料养殖区5中后,再将红线虫投放在饵料养殖区5中,并定期投入营养土,饵料养殖区5的排水口处的滤网网口不可供红线虫通过;所述的营养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沼泥50份、稻草渣20份、高粱杆9份、红薯7份、玉米粉3份,其中沼泥含水量为27%。

(6)幼蛙投放与养殖:在红线虫投放并养殖15至20天后,向水域养殖区4内投放幼蛙,投放的幼蛙需个体大小均匀且健康,投放后控制蓄水池2、水域养殖区4以及饵料养殖区5的排水口阀门,将饵料养殖区5内的水面控制到与水域养殖区4的水面高度一致;另外,水域养殖区4的排水口处的滤网可供红线虫自由通过;每日只投放一次饲料,其他时刻任由幼蛙捕食红线虫,定期补充饵料养殖区5中的红线虫;投放一段时间后,及时挑选出个体过大或过小的蛙,将其分别单独饲养。

实施例二:

一种田鸡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养殖地选取:选取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为养殖地。

(2)养殖池建造:如图1所示,在低于水源地水面的地方,用水泥建造水泥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包括饵料养殖区5、水域养殖区4、陆地养殖区1;

——所述饵料养殖区5位于养殖池最外围呈环形或回形结构底部设有带阀门与过滤网的排水口,用于养殖饵料;

——所述水域养殖区4位于饵料养殖区5中央,水域养殖区4边墙底部设有多个与饵料养殖区5连通并带阀门与过滤网的排水口,水域养殖区4的底面与饵料养殖区5深度的二分之一齐平,水域养殖区4顶部与饵料养殖区5顶部齐平,水域养殖区4顶部还设有高度超过1.6m的隔离网;

——所述陆地养殖区1设置在水域养殖区4中央,整体呈圆柱体结构,陆地养殖区1上铺设有厚度至少为0.5cm的腐殖土,腐殖土内养殖有蚯蚓,陆地养殖区1边缘还设有多级环形阶梯,每级环形阶梯侧面都设有多个长宽高不低于10cm的方形槽,方形槽顶部盖有盖板;在陆地养殖区1顶部中央还设有蓄水池2,蓄水池2高度比陆地养殖区1高1.7m,蓄水池2通过水管连通外部水源,且蓄水池2顶部低于外部水源水面高度,蓄水池2底部设有带阀门排水口;在陆地养殖区1表面设有多条水槽3,水槽3一端朝向环形阶梯,另一端与蓄水池2底部排水口连通。

(3)养殖池消毒:养殖池建造好后,清除杂物,将饵料养殖区5、水域养殖区4、陆地养殖区1分别进行消毒,再用水冲洗多次。

(4)蓄水:将蓄水池2、水域养殖区4的排水口阀门打开,同时关闭饵料养殖区5的排水口阀门,对水域养殖区4、饵料养殖区5蓄水,当饵料养殖区5中的水面与水域养殖区4底面齐平后,关闭水域养殖区4的排水口阀门,继续对水域养殖区4蓄水,当水域养殖区4的水面高度与环形阶梯最下一级阶梯齐平后,关闭蓄水池2排水口阀门,让蓄水池2蓄水,蓄水池2蓄满水后,开启蓄水池2、水域养殖区4、饵料养殖区5的阀门,通过调整开启阀门的个数来保证排出水域养殖区4及饵料养殖区5的水量等于流入蓄水池2的水量。

(5)饵料投放与养殖:所述饵料主要为红线虫,先将营养土投放在饵料养殖区5中后,再将红线虫投放在饵料养殖区5中,并定期投入营养土,饵料养殖区5的排水口处的滤网网口不可供红线虫通过;所述的营养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沼泥40份、稻草渣23份、高粱杆10份、红薯7份、玉米粉4份,其中沼泥含水量为26%。

(6)幼蛙投放与养殖:在红线虫投放并养殖15至20天后,向水域养殖区4内投放幼蛙,投放的幼蛙需个体大小均匀且健康,投放后控制蓄水池2、水域养殖区4以及饵料养殖区5的排水口阀门,将饵料养殖区5内的水面控制到与水域养殖区4的水面高度一致;另外,水域养殖区4的排水口处的滤网可供红线虫自由通过;每日只投放一次饲料,其他时刻任由幼蛙捕食红线虫,定期补充饵料养殖区5中的红线虫;投放一段时间后,及时挑选出个体过大或过小的蛙,将其分别单独饲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