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果柑脚腐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8306发布日期:2018-12-22 08:0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黄果柑脚腐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黄果柑,柑橘品种,当地人俗称青果、黄金果,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流域石棉、汉源等干热河谷地带。黄果柑由橘和橙天然杂交而来,在当地有300多年种植历史。2010年,由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石棉县农业局、石棉县科技局选育出优株,并通过四川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黄果柑”。树势强健,树冠自然圆头形,树姿较开张,幼树枝梢直立,萌芽抽枝力强,枝条健壮。节间稀,有段刺,叶片长披针形,叶脉不明显,花较小,白色,五瓣。果实圆球形,果形端正,果蒂、果顶平,果皮黄色、鲜艳、有光泽。平均单果重153.6克,纵径7~8厘米,横径8~9厘米,果形指数0.91,果皮厚度0.2~0.4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1.95%,每100毫升果汁含总糖9~12克,总酸0.5~0.8克,维生素c30毫克,果汁率42~50%,可食率68~75%,果实无核或少核,果肉橙红色。其最大的特点:(1)花果同树的奇观。(2)极其丰产效益高。(3)极其晚熟。从头年的2、3月份结果要到次年的4月份才成熟,需要接近12~13个月。

脚腐病的发病导致黄果柑树根颈部皮层死亡,引起树势衰弱,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有时也可侵染树冠下部的果实,在发生涝害后果实可受严重为害。此病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引起皮层腐烂。发病初期,病部树皮呈水渍状,有酒糟气味,颜色变褐常渗出褐色胶液。气候干燥时,病斑干裂。温暖潮湿时,病部不断向纵横扩展,向下蔓延至根群,向上蔓延一般不超过离地面30厘米,横向扩展,浩成环割,最终导致植株死亡。病树部分大枝上或整个树冠叶片的中脉及侧脉呈黄色,引起叶落、枝枯,树势衰弱,开花多,花期短,结果少,所结的果实着色早,皮粗味酸。果实发病时,先为圆形的淡褐色病斑,后渐变成褐色水渍状。病健部分界明显,只侵染白皮层,不烂及果肉。干燥时病斑干韧,手指按下稍有弹性;潮湿时则呈水渍状软腐,长出白色菌丝,有腐臭味。发病严重的果实不久即脱落。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和土壤里的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时,旧病斑中的菌丝继续为害健康组织,同时不断地形成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随水流或土壤传播,由伤口侵染新的植株。也可随雨滴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使果实发病。脚腐病能够使贡柑熟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黄果柑脚腐病的防治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果柑脚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枳壳、枸头橙、酸橙等抗病砧木,预留40~60cm,进行嫁接,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开挖排水沟,浅栽,不间作高秆作物,环状或开沟施入有机肥料,化肥不干施,防治树干害虫;

步骤二、初夏前后半个月,将根颈病部位的土壤扒开,暴露病变的部位,对轻病树用85%~95%乙醇对工具进行消毒,用消毒的工具刮除病变组织及病变组织周围2~3cm的正常组织;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后,用工具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每条刻痕相距1~1.5厘米,然后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用消毒棉包扎已涂药的部位,再填上消毒后的河沙或新土;

步骤三、在重病树周围种上3~4株抗病砧木,然后靠接在其主干基部,结合重修剪,挖除烂根和进行根外追肥;

步骤四、果实将转黄时,在地面铺草,防止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击溅到枝叶及果实上,同时用竹竿等将近地面树枝撑起,使其距地面1~1.5米以上,涝害及大雨前后在地面及下部树冠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河沙或新土消毒,为将河沙或新土碾碎并与干草混合,然后点燃干草并不断翻动火中的土壤,燃烧20~30mim后,灭火,待土壤冷却后,均匀的喷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消毒棉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浸泡消毒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黄果柑脚腐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选用枳壳、枸头橙、酸橙等抗病砧木,能够有效提高黄果柑的抗病性,大大降低了果树染病几率,且在果树染病后通过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并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同时对重病的果树用以靠接砧木的方法治疗,大大提高了患病果树的存活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果柑脚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枳壳、枸头橙、酸橙等抗病砧木,预留40~60cm,进行嫁接,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开挖排水沟,浅栽,不间作高秆作物,环状或开沟施入有机肥料,化肥不干施,防治树干害虫;

步骤二、初夏前后半个月,将根颈病部位的土壤扒开,暴露病变的部位,对轻病树用85%~95%乙醇对工具进行消毒,用消毒的工具刮除病变组织及病变组织周围2~3cm的正常组织;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后,用工具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每条刻痕相距1~1.5厘米,然后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用消毒棉包扎已涂药的部位,再填上消毒后的河沙;

步骤三、在重病树周围种上3~4株抗病砧木,然后靠接在其主干基部,结合重修剪,挖除烂根和进行根外追肥;

步骤四、果实将转黄时,在地面铺草,防止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击溅到枝叶及果实上,同时用竹竿等将近地面树枝撑起,使其距地面1~1.5米以上,涝害及大雨前后在地面及下部树冠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

河沙或新土消毒,为将河沙或新土碾碎并与干草混合,然后点燃干草并不断翻动火中的土壤,燃烧20~30mim后,灭火,待土壤冷却后,均匀的喷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

步骤二中消毒棉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浸泡消毒棉。

实施例1:步骤一、选用枳壳抗病砧木,预留40cm,进行嫁接,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开挖排水沟,浅栽,不间作高秆作物,环状或开沟施入有机肥料,化肥不干施,防治树干害虫;

步骤二、初夏前半个月,将根颈病部位的土壤扒开,暴露病变的部位,对轻病树用85%乙醇对工具进行消毒,用消毒的工具刮除病变组织及病变组织周围2cm的正常组织;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后,用工具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每条刻痕相距1厘米,然后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用消毒棉包扎已涂药的部位,再填上消毒后的河沙或新土;

步骤三、在重病树周围种上3株抗病砧木,然后靠接在其主干基部,结合重修剪,挖除烂根和进行根外追肥;

步骤四、果实将转黄时,在地面铺草,防止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击溅到枝叶及果实上,同时用竹竿等将近地面树枝撑起,使其距地面1米以上,涝害及大雨前后在地面及下部树冠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河沙或新土消毒,为将河沙或新土碾碎并与干草混合,然后点燃干草并不断翻动火中的土壤,燃烧20mim后,灭火,待土壤冷却后,均匀的喷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步骤二中消毒棉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泡消毒棉。

实施例2:步骤一、选用枸头橙抗病砧木,预留50cm,进行嫁接,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开挖排水沟,浅栽,不间作高秆作物,环状或开沟施入有机肥料,化肥不干施,防治树干害虫;

步骤二、初夏后半个月,将根颈病部位的土壤扒开,暴露病变的部位,对轻病树用90%乙醇对工具进行消毒,用消毒的工具刮除病变组织及病变组织周围2.5cm的正常组织;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后,用工具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每条刻痕相距1厘米,然后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倍液,用消毒棉包扎已涂药的部位,再填上消毒后的新土;

步骤三、在重病树周围种上3株抗病砧木,然后靠接在其主干基部,结合重修剪,挖除烂根和进行根外追肥;

步骤四、果实将转黄时,在地面铺草,防止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击溅到枝叶及果实上,同时用竹竿等将近地面树枝撑起,使其距地面1米以上,涝害及大雨前后在地面及下部树冠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

河沙或新土消毒,为将河沙或新土碾碎并与干草混合,然后点燃干草并不断翻动火中的土壤,燃烧25mim后,灭火,待土壤冷却后,均匀的喷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

步骤二中消毒棉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倍液浸泡消毒棉。

实施例3:步骤一、选用枳壳、枸头橙、酸橙等抗病砧木,预留40~60cm,进行嫁接,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开挖排水沟,浅栽,不间作高秆作物,环状或开沟施入有机肥料,化肥不干施,防治树干害虫;

步骤二、初夏后半个月,将根颈病部位的土壤扒开,暴露病变的部位,对轻病树用95%乙醇对工具进行消毒,用消毒的工具刮除病变组织及病变组织周围3cm的正常组织;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干净后,用工具纵划病部深达木质部,每条刻痕相距1.5厘米,然后外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用消毒棉包扎已涂药的部位,再填上消毒后的河沙;

步骤三、在重病树周围种上4株抗病砧木,然后靠接在其主干基部,结合重修剪,挖除烂根和进行根外追肥;

步骤四、果实将转黄时,在地面铺草,防止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击溅到枝叶及果实上,同时用竹竿等将近地面树枝撑起,使其距地面1.5米以上,涝害及大雨前后在地面及下部树冠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

河沙或新土消毒,为将河沙或新土碾碎并与干草混合,然后点燃干草并不断翻动火中的土壤,燃烧30mim后,灭火,待土壤冷却后,均匀的喷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

步骤二中消毒棉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泡消毒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