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玉米的种肥同播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9291发布日期:2018-12-22 08:04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夏玉米的种肥同播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夏玉米(以下玉米均指夏玉米种肥机械化)同播技术,就是利用玉米精量施肥播种机,调整好种子与肥料之间的距离,将玉米种子和化肥同时播入田间的一种操作模式。这种新技术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撒施、浅施化肥的习惯,解决了农民对施肥量、施肥方法把握不准的问题。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业效率和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玉米的种肥同播种植方法,解决农民在玉米生产中习惯撒施、浅施及对用肥量把握不准的问题,达到了精量播种和播肥。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夏玉米的种肥同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前茬作物小麦收获情况,在5月底6月上旬适期播种夏玉米,对于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的田块,用加装粉碎器的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秸秆均匀抛洒,全量还田,麦秸粉碎长度10cm以下,秸秆留茬高度在20cm以下;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对购买的已经包衣过的玉米种不能再进行二次包衣,防治种子二次中毒,影响出苗;

(3)种肥机械同播:

选取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种子籽粒,以种肥同播法播种,每亩播4000-5000粒,所用种肥为缓控释肥;所述控释肥配方为45%(n-p-k=28-8-9)玉米控释肥,或46%(n-p-k=24-10-12)玉米缓释肥,适宜缺钾地区;高产田每亩50-60kg,中低产田每亩40-50kg;

采用玉米精量种肥同播机械,开沟器为锄铲式,排种器为仓转式、可以做到一穴一粒,调整行距40-60cm,播肥装置为外槽轮式,作业行数4-5行;

播种时要种肥隔离,种肥间隔5cm以上,播种深度在3-5cm,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5-8cm;土壤墒情: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0-85%;

(4)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在幼苗3-4片叶时进行早间苗,去密留稀、除弱留强、去圆茎苗留扁茎苗,在幼苗5-6片叶时进行晚定苗;

除草:在玉米5-7叶期(杂草2-3叶期),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如苯唑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进行喷雾除草,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技术;

水分管理:玉米苗期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不大,可忍受轻度干旱胁迫,玉米苗期一般情况下不需补水灌溉;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若遇干旱一定要大水灌透,若遇涝灾田间积水要及时排出;大雨过后对部分脱肥的地块要适量追肥,追施尿素每亩6-10kg;

(5)病虫害防治:

苗期: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粘虫、二代棉铃虫;用吡蚜酮防治灰飞虱,连续喷2次;用甲维盐0.2g兑水喷施玉米基部及其周围土壤防治二点委夜蛾低龄幼虫;

穗期:玉米螟于玉米心叶末期每亩选用辛硫磷或甲维盐拌细沙制成毒土丢心,需连防2次;玉米蚜虫每亩可使用有效成分吡虫啉3g或啶虫脒1.2g对水30-40kg均匀喷雾;玉米褐斑病、小斑病等叶部病害田间发病初期,亩用有效成分代森锰锌100-150g、烯唑醇6.25g、丙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2-3g,对水30-40kg均匀喷雾,重发田块7-10d后再喷1次;

灌浆期:玉米锈病亩用有效成分三唑酮12g对水喷雾防治,连喷1-2次,每次间隔6-8d;

(6)收获:于玉米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后进行收获,玉米机械收获后,及时晾晒后贮藏或利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后贮藏。

其中,所述种子包衣处理选用咯菌·精甲霜、丁硫•福美双、戊唑•吡虫啉、噻虫•咯•霜灵、甲霜•戊唑醇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也可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

其中,所述晚定苗原则:要选留生长基本一致的粗壮苗,缺苗处少者可在一边或两边留双株补救;也可带土移栽大苗,在玉米3-4片可见叶间苗时带土挖苗移栽,移栽以早为好,移栽苗应比原地苗多1-2片可见叶为宜,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其中,所述喷雾除草使用扇形喷头,做到喷雾均匀,不重喷、不漏喷,施药在上午10点钟以前和下午4点钟以后,以减少药液挥发,有利土壤和杂草茎叶的吸收,提高除草效果。

其中,梅雨季节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玉米正处在对涝渍反应敏感期,要做好排水沟,对田间积水进行及时排涝降渍,确保玉米单株健壮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对收获后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节省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通过种肥同播机械对夏玉米进行种肥同播和田间栽培管理方法,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良法配套,达到精量播种和播肥,实现了化肥深施,同时播种时种肥隔离,合理控制行距及种肥距离,既可防止烧苗,又提高了化肥利用率,肥料释放与玉米吸收同步,保证了玉米植株充分吸收缓释肥养分,保证玉米作物稳产增产,并且省工、省力、节能、环保、增产、增收、增效,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择宿州市埇桥区夏玉米种植试验田,其种肥同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前茬作物小麦收获情况,在6月10-20日播种夏玉米,对于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的田块,用加装粉碎器的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秸秆均匀抛洒,全量还田,麦秸粉碎长度10cm以下,秸秆留茬高度在20cm以下;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选用咯菌·精甲霜、丁硫•福美双、戊唑•吡虫啉、噻虫•咯•霜灵、甲霜•戊唑醇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种肥机械同播:

选取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种子籽粒,以种肥同播法播种,每亩播4000-5000粒,所用种肥为缓控释肥;所述控释肥配方为45%(n-p-k=28-8-9)玉米控释肥,高产田每亩55kg,中低产田每亩45kg;

采用玉米精量种肥同播机械,开沟器为锄铲式,排种器为仓转式、可以做到一穴一粒,调整行距60cm,播肥装置为外槽轮式,作业行数5行;

播种时要种肥隔离,种肥间隔5cm以上,播种深度在3-5cm,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5-8cm;土壤墒情: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0-85%;

(4)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在幼苗3-4片叶时进行早间苗,去密留稀、除弱留强、去圆茎苗留扁茎苗,在幼苗5-6片叶时进行晚定苗;

所述晚定苗原则:要选留生长基本一致的粗壮苗,缺苗处少者可在一边或两边留双株补救;也可带土移栽大苗,在玉米3-4片可见叶间苗时带土挖苗移栽,移栽以早为好,移栽苗应比原地苗多1-2片可见叶为宜,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除草:在玉米5-7叶期(杂草2-3叶期),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如苯唑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进行喷雾除草,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技术;

所述喷雾除草使用扇形喷头,做到喷雾均匀,不重喷、不漏喷,施药在上午10点钟以前和下午4点钟以后,以减少药液挥发,有利土壤和杂草茎叶的吸收,提高除草效果。

水分管理:玉米苗期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不大,可忍受轻度干旱胁迫,玉米苗期一般情况下不需补水灌溉;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若遇干旱一定要大水灌透,若遇涝灾田间积水要及时排出;大雨过后对部分脱肥的地块要适量追肥,追施尿素每亩8kg;

梅雨季节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玉米正处在对涝渍反应敏感期,要做好排水沟,对田间积水进行及时排涝降渍,确保玉米单株健壮生长。

(5)病虫害防治:

苗期: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粘虫、二代棉铃虫;用吡蚜酮防治灰飞虱,连续喷2次;用甲维盐0.2g兑水喷施玉米基部及其周围土壤防治二点委夜蛾低龄幼虫;

穗期:玉米螟于玉米心叶末期每亩选用辛硫磷拌细沙制成毒土丢心,需连防2次;玉米蚜虫每亩可使用有效成分吡虫啉3g对水40kg均匀喷雾;玉米褐斑病、小斑病等叶部病害田间发病初期,亩用有效成分代森锰锌120g、烯唑醇6.25g、丙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2.5g,对水40kg均匀喷雾,重发田块10d后再喷1次;

灌浆期:玉米锈病亩用有效成分三唑酮12g对水喷雾防治,连喷2次,每次间隔7d;

(6)收获:于玉米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后进行收获,玉米机械收获后,及时晾晒后贮藏或利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后贮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