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型甘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28288发布日期:2018-12-28 19:5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型甘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也叫红薯,其块根主要含有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食物纤维以及钙、铁等营养成分,部分品种还含有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营养丰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我国甘薯生产中种植的品种主要包括淀粉型、食用型和兼用型。其中,淀粉型品种特点是薯肉白色,出干率和淀粉含量高,主要用于淀粉生产和燃料乙醇等;食用型品种特点是薯肉为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等,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胡萝卜素或花青素含量,食味性好,保健效果更佳,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氧化、保护视力、改善血液循环、延缓衰老和增白美容等功效,主要用于鲜食和食品加工。食用型甘薯品种中,可溶性糖含量、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淀粉含量都是用来衡量甘薯品质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用型品种甘薯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也在扩大,其块根品质可影响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种植户的收益,因此,提高块根品质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甘薯种植主要集中在高产栽培上,缺少以提升块根品质为目的的种植技术。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型甘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甘薯栽培技术,提供了以提升块根品质为目的的栽培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型甘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包括种苗繁育、移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还包括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1500-45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0%-0.35%、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25%-0.50%。较优的,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6%、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46%。进一步地,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进一步地,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200-500倍。进一步地,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优化甘薯栽培技术,提供了以提升块根品质为目的的栽培方法。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不但能提高食用型甘薯的产量和硒元素含量,还能显著提高其块根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其中,硒能提高根系活力,保护受损细胞,促进碳氮化合物向根部转运,加速糖类和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与能延缓植物细胞衰老、为细胞提供营养的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相互作用,协调增效,促进了细胞中与花青素合成有关的化合物和化学键的形成,并提高了这些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效率,进而促进了红薯花青素的合成。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紫色甘薯,与空白对照相比,鲜薯产量提高了1.02%-5.1%,块茎含硒量高达0.0178-0.0233mg/kg,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为21.91%-49.57%,花青素含量高达8.333-9.616mg/100g,增幅为7.52%-24.0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繁育:2017年1月下旬,选用无病虫害,无伤口的中大薯块育苗50天,获得健壮小苗。(2)选地整地:选择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易排易灌的土地,深耕晒土,平整土地后,起宽100cm、高40cm的畦。(3)栽种:选择阴天或晴天午后栽种,从步骤(1)的小苗中剪取长30cm的茎尖苗,将茎尖苗放入1500倍50%甲基托布津液中浸泡10min,滤干药液后在上述畦上进行栽插,株距35cm,每亩插苗4200株,水平浅种2cm,种后压实基部土壤,3天内及时浇足定根水,盖上遮阳网。(4)施肥管理:起畦时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亩、复合肥50公斤/亩、硫酸钾30kg/亩;栽种50天后,结合培土追施硫酸钾10kg/亩;生长后期,叶面喷施0.5%的硝酸钾溶液。(5)病虫害防治: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拌细土1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在起畦时撒入;在虫害幼虫期(三龄前),用吡虫啉500倍喷雾防治1次来防治叶面病害虫;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喷雾防治黑斑病和蔓割病。(6)施用外源硒肥: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15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6%、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46%;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5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6):施用外源硒肥: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30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6%、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46%;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5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6):施用外源硒肥: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45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6%、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46%;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5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6):施用外源硒肥: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15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0%、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25%;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2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6):施用外源硒肥: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30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35%、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50%;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2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实施例6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6):施用外源硒肥: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4500ml/hm2,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30%、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40%;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4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对比例1: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无步骤(6),即不施用外源硒肥。对比例2本实施例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进行,大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6.34,有机质10.04g/kg,速效磷2.29mg/kg,速效钾253.15mg/kg,碱解氮80.4mg/kg,总硒0.43mg/kg,总镉0.28mg/kg。种植的甘薯品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桂经薯8号紫色薯。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5)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6):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市售外源硒肥一次,施用量为1500ml/hm2(施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市售外源硒肥为陕西杨凌澳邦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硒肥,其中有机硒≥6.0g/l,且不含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等游离氨基酸;所述外源硒肥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喷施时加水稀释500倍;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要避开雨天,并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所述外源硒肥施用时不跟其他药物同用。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对比例1、对比例2中随机抽取20株考察经济性状,同时挖取每个处理全部薯块块茎分别称重计数,并将每个处理的20株甘薯(薯藤和薯叶)带回实验室用清水洗净后,烘干制样。统计各处理产量、硒元素含量、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和花青素含量,结果如下:表1外源硒肥对甘薯鲜薯产量的影响处理块茎总重/(kg/20株)单薯平均重(kg)对比例139.41.97对比例239.61.99实施例140.12.01实施例239.71.99实施例341.32.07实施例439.92.01实施例539.82.02实施例640.02.01由表1可知,与对比例1(空白对照)相比,单薯均重在实施例3处理下达到最高(2.07kg),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单薯平均重量比对比组1增产1.02%-5.1%。各处理单薯平均重量均有所增加。说明本发明栽培方法可提高甘薯鲜薯产量。表2外源硒肥对甘薯块茎、甘薯叶、甘薯根茎硒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与对比例1(空白对照)相比,使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可增加块茎硒含量,含硒量高达0.0178-0.0233mg/kg,达到富硒标准。表3外源硒肥对甘薯花青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处理花青素含量(mg/100g)可溶性糖含量(%)对比例17.7504.545%对比例27.7564.559%实施例18.7505.541%实施例28.3336.178%实施例39.6166.798%实施例48.3345.550%实施例58.3385.582%实施例68.3365.558%由表3可知,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花青素含量增幅为7.52%-24.08%,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为21.91%-49.57%。与对比例2相比,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花青素含量增幅为7.44%-27.85%,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为21.53%-49.11%。因此,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即在块根膨大期施用外源硒肥,所述外源硒肥中硒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20%-0.35%、游离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25%-0.50%。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可提高甘薯块茎中花青素单位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优化甘薯栽培技术,提供了以提升块根品质为目的的栽培方法。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不但能提高食用型甘薯的产量和硒元素含量,还能显著提高其块根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有效提高了甘薯品质。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