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904发布日期:2018-12-08 05:3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生态护坡,即是应用特制模板在边坡坡面上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坡网格,并在边坡坡体内安置锚杆,形成整齐一致的鱼鳞坑型立体网格护坡;并在护坡网格内种植护坡植物,在护坡网格内的坡面铺设抗冲刷基质材料,达到边坡稳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目的。现浇生态护坡可应用于公路边坡、铁路边坡、矿山边坡、河道边坡等生态工程当中。

目前在对现浇生态护坡的网格内种植的植物进行养护时,常采用的浇水方式为水管浇灌、喷灌,这些浇灌方式存在费水费工费力,且植物吸收少,地表蒸发大,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利用浇筑在网格梁里带有滴水头的pvc管对护坡植物根部进行浇灌,实现了地表水分蒸发少、植物吸水效率高,节水省工省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包括:交错铺设在坡面上的多根钢筋,多根钢筋连接形成包含多个钢筋网格的钢筋网,铺设在坡面上的多根输水管,多根输水管连通形成输水网,所述输水网包含多个与钢筋网格对应的输水网格;利用模具浇筑形成的多个网格梁,多个网格梁连接形成网状护坡,所述网状护坡具有与输水网格和钢筋网格对应的多个护坡网格;其中,所述钢筋和输水管浇筑在网格梁内,且形成每个输水网格的至少一根输水管设有用于对植物进行滴灌的滴水管,所述滴水管的滴水头从网格梁内伸出埋入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土体内。

优选的,坡面上对应铺设的多根输水管和钢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水网至少具有一个进水口。

优选的,还包括,形成在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内的网格种植区域,所述网格种植区域包括:通过对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进行挖掘形成的种植坑;通过将挖掘出的余土堆积在位于种植坑下方的坡面上形成的高于种植坑的蓄水保土墙;其中,所述滴水头埋入对应种植坑的土体内。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采用pvc管。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在坡面上交错铺设多根钢筋,多根钢筋连接形成包含多个钢筋网格的钢筋网;在坡面上铺设多根输水管,多根输水管连通形成输水网,所述输水网包含多个与钢筋网格对应的输水网格;利用模具浇筑多个网格梁,多个网格梁连接形成网状护坡,所述网状护坡具有与输水网格和钢筋网格对应的多个护坡网格;其中,所述钢筋和输水管浇筑在网格梁内,且形成每个输水网格的至少一根输水管设有用于对植物进行滴灌的滴水管,所述滴水管的滴水头从网格梁内伸出埋入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土体内。

优选的,在坡面上对应铺设多根输水管和钢筋时,使输水管与钢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水网至少具有一个进水口。

优选的,还包括,对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进行修整,形成多个网格种植区域,其步骤包括:对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进行挖掘,以形成种植坑;在形成种植坑的过程中,将挖掘出的余土堆积在位于种植坑下方的坡面上,以便于在种植坑下方形成高于种植坑的蓄水保土墙;其中,所述滴水头埋入对应种植坑的土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基于现浇生态护坡技术,利用现浇生态护坡的模具对对应设置钢筋网格和输水网格进行浇筑,最终形成具有浇灌功能、且护坡结构稳定的护坡网格,实现省水省工灌溉的目的;

2)本发明采用埋入式滴水头浇灌方式,直接将水分供应到植物根系,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钢筋网与锚杆固定的立面图;

图4是多根输水管形成输水网的一个实施例立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锚杆;2-钢筋;2a-钢筋网格;3-输水管;3a-输水网格;31-四通接头;32-三通接头;32a-进水口;33-两通接头;4-滴水管;5-网格梁;5a-护坡网格;6-护脚;7-地面;8-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公路边坡、铁路边坡、矿山边坡、河道边坡等边坡生态工程。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包括:交错铺设在坡面上的多根钢筋2,多根钢筋连接形成包含多个钢筋网格2a的钢筋网;铺设在坡面上的多根输水管3,多根输水管连通形成输水网,该输水网包含多个与钢筋网格对应的输水网格3a;利用模具浇筑形成的多个网格梁5,多个网格梁连接形成网状护坡,该网状护坡具有与输水网格和钢筋网格对应的多个护坡网格5a;其中,钢筋2和输水管3浇筑在网格梁5内,且形成每个输水网格的至少一根输水管设有用于对植物进行滴灌的滴水管4,滴水管的滴水头从网格梁内伸出埋入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土体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基于现浇生态护坡的植物浇灌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边坡坡面进行基本整平。

坡面进行基本整平后,如图3所示,在坡体内安装多根锚杆1,本发明锚杆的施工方法采用现有技术现浇生态护坡的锚杆施工方法。

锚杆安装完成后,在坡面上交错铺设多根钢筋2,如图3所示,使得多根钢筋2形成包含多个钢筋网格2a的钢筋网。本实施例钢筋网格2a为等边四边形,钢筋网格2a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铺设钢筋2时,在钢筋网格2a的节点处采用钢丝将相交的两根钢筋2绑扎固定,且与锚杆1对应的节点要与锚杆1绑扎固定。本实施例的钢筋2之间绑扎固定以及钢筋节点与锚杆绑扎固定的方法采用现有技术现浇生态护坡的方法。钢筋网和锚杆固定完成后,实现三维立体护坡,确保边坡稳定。

在铺设钢筋2的同时,如图4所示,对应钢筋2在坡面上并行铺设多根输水管3(未示出钢筋2,钢筋2可以并行位于输水管3上方或者下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图2中示出钢筋2位于输水管3上方),采用四通接头31、三通接头32和两通接头33连接多根输水管3,使输水管3相互连通形成包含多个输水网格3a的输水网,如图3和4所示,输水网格3a与钢筋网格2a一一对应设置,且大小形状相同,以便于后期采用模具浇筑时,将钢筋2和输水管3均浇筑在网格梁内。

并行铺设多根输水管3和钢筋2时,利用绑扎带将输水管和钢筋绑扎固定,便于后期进行浇筑。

本实施例构成输水网的所有输水管3之间均连通,在输水网连通外界水源后,可以向任何一个输水网格3a包围的区域输送水源。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本实施例的输水网至少设置一个进水口32a,用于连接外界水源,从而将水源引入输水网;水源被引至输水网后,为了使每个输水网格3a包围的区域均能被灌溉,本实施例的每个输水网格3a至少有一根输水管3具有出水口,该出水口连接滴水管4,滴水管4的滴水头埋入土体内直接对植物根系进行滴灌,避免地表浇灌造成的水分蒸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输水网除进水口和出水口外,不设置其余通水口,避免水源外流,造成浪费。进水口的口径、数量以及出水口的口径、数量根据网格内所种植物进行确定。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水网具有一个进水口32a。具体实现方法如下:采用三通接头32的两个接口连接位于输水网边缘的两根输水管3,另外一个接口作为连接外界水源的进水口32a。本实施例的每个输水网格3a有两根输水管3设置用于连接滴水管4的出水口。

当然,输水管3搭建输水网的方式不止于此,还可以利用直接浇铸成型等方式。

输水网和钢筋网铺设完成并固定好后,利用模具浇筑多个网格梁5。利用模具浇筑多个网格梁的方法采用现有的现浇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只是浇筑时,要预留出连接进水口32a的进水通道,以及预留滴水管4的滴水头引出通道。浇筑完成后,如图1所示,多个网格梁5连接形成网状护坡,该网状护坡具有与输水网格3a和钢筋网格2a对应的多个护坡网格5a。其中,钢筋2(图中未示出)和输水管3浇筑在网格梁5内,滴水管4的滴水头经由预留的滴水头引出通道从网格梁内伸出,埋入护坡网格包围的土体内。

护坡网格形成后,对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进行修整,形成多个网格种植区域,其步骤包括:对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进行挖掘,以形成种植坑;在形成种植坑的过程中,将挖掘出的余土堆积在位于种植坑下方的坡面上,以便于在种植坑下方形成高于种植坑的蓄水保土墙。通过以上方式形成的网格种植区域,一方面可以在种植坑内种植植物,进行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蓄水保土墙蓄积雨水,进行水土保持。

其中,滴水头预埋入对应种植坑的土体内,便于直接对植物根系滴灌,提高水利用率。

本实施例的输水管采用pvc管,也可以是pe管、pc管、pec管等软管;也可以是不锈钢管等。

尽管上述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