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鸭共作专用鸭的筛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3453发布日期:2019-01-14 18:1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鸭共作专用鸭的筛选方法,属于稻鸭筛选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稻鸭共作是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达到除草、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实现在稻田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大米和鸭肉的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但是,不同鸭品种肉用性能与田间工作效果差异较大,有些鸭品种肉用性能较好,但田间工作效果较差,有些鸭品种却反之,国内外对此的报道比较含糊,仅是建议采用一些品种,如役用鸭(家鸭×绿头野鸭),这给稻鸭共作鸭品种选择以及该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困难,其关键在于缺乏一套科学选择适宜稻鸭共作专用鸭方法。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鸭共作专用鸭的筛选方法,其简易可靠,为选择适宜稻鸭共作专用鸭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鸭共作专用鸭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考察稻鸭零日龄耐水性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收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5个性状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和权重系数确定,建立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y=azx1+bzx2+czx3-dzx4+ezx5,式中:zx1、zx2、zx3、zx4、zx5分别代表标准化的零日龄耐水性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收率测定值,a、b、c、d和e分别为相关权重系数;(2)收集不同品种的稻鸭共作鸭种蛋,孵化出壳,投入于水中,直至雏鸭在水中体力衰竭死亡为止,及时观察记录雏鸭在水中的存活时间(x1);(3)统一采用发酵床地面育雏,统计10日龄内成活率(x2);(4)在稻鸭共作田块,投放10日龄不同品种稻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每天观察记录不同品种的田间工作时间(x3),连续观察一段时间;(5)80日龄时,回收稻田鸭,分别测定不同品种上市体重(x4)以及田间回收率(x5);(6)将上述测定值(x1、x2、x3、x4、x5)按进行数据标准化,其中,x为该性状的测定值,为该性状的平均值,s为该性状的标准差;(7)根据步骤(6)计算的各个结果,按稻田鸭田间工作综合评价模型y=azx1+bzx2+czx3+dzx4+ezx5,分别计算不同鸭品种田间工作综合得分,并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适宜稻鸭共作专用鸭品种。步骤(1)中稻鸭品种包括役用鸭、高邮鸭、白改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步骤(1)中测定条件为常规的稻鸭共作方式,每种鸭的测定数量为50-70只。步骤(4)中稻鸭投放密度为15-17只/亩。步骤(4)中观察记录时间为每天5:00-20:00。步骤(4)中连续观察13-15天。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有效解决了稻田鸭田间工作效果难以保证技术难题,筛选出的稻鸭,与稻田配合,可以显著提高有机水稻产量,效果明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有必要指出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
发明内容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前期方法建立:通过稻鸭共作中常用的鸭品种(役用鸭、高邮鸭、白改鸭、金定鸭、苏邮1号),在稻鸭共作条件下,各品种分别60只,测定零日龄耐水性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收率等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5个性状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和权重系数确定,建立了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y=0.410zx1+0.380zx2+0.075zx3-0.459zx4+0.248zx5)式中:zx1、zx2、zx3、zx4、zx5分别代表标准化的零日龄耐水性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收率测定值。在取得以上稻田鸭田间工作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方法来筛选适宜的稻鸭共作专用鸭品种:(1)收集各鸭品种的种蛋,做好标记后统一孵化。出雏当天,待羽毛全干,即可进行耐水性试验。在水深7厘米的塑料大盆中投入雏鸭,每个盆内投放10只,各个鸭品种设立三个重复,试验期间不喂料,不让鸭子跳出盆外,让鸭子持续在水中游动,直至雏鸭体力衰竭死亡为止,及时观察记录各品种(组合)雏鸭在水中的存活时间(x1),结果如表1所示。表1各个鸭品种耐水性时间品种平均耐水性时间(x1)/h高邮鸭27.97小白改28.27役用鸭33.50金定鸭34.50苏邮1号36.25(2)雏鸭育雏期间,统一采用发酵床地面育雏,记录每个品种的死淘情况,统计10日龄内成活率(x2)。结果如表2所示。表2各个鸭品种育雏期成活率品种育雏期成活率(x2)高邮鸭80.10%小白改66.23%役用鸭94.17%金定鸭96.93%苏邮1号92.24%(3)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稻鸭共作田块(5亩/块),按照16只/亩投放10日龄不同稻田鸭品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记录每天5:00-20:00时间段内鸭子的所有行为,统计不同鸭品种的田间工作时间(x3),连续观察14天。结果如表3所示。表3各个鸭品种田间工作时间品种田间工作时间(x3)/h高邮鸭5.23小白改4.62役用鸭5.18金定鸭5.23苏邮1号4.75(4)80日龄时,回收稻田鸭,分别测定不同品种上市体重(x4)以及田间回收率(x5)。如表4所示。表4不同鸭品种上市体重和田间回收率品种上市体重(x4)/g田间回收率(x5)高邮鸭2129.8366.67%小白改2277.3994.12%役用鸭1442.28100.00%金定鸭1373.9583.33%苏邮1号1610.2073.33%(5)将上述测定值(x1、x2、x3、x4、x5)按进行数据标准化(其中,x为该性状的测定值,为该性状的平均值,s为该性状的标准差)。结果如表5所示。表5各个鸭品种各性状标准化数据结果(6)按稻田鸭田间工作综合评价模型y=0.410zx1+0.380zx2+0.075zx3-0.459zx4+0.248zx5(式中:zx1、zx2、zx3、zx4、zx5分别代表标准化的零日龄耐水性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收率测定值,分别计算不同鸭品种田间工作综合得分,并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适宜稻鸭共作专用鸭品种。结果如表6所示。表6各个鸭品种的综合得分品种综合得分高邮鸭-1.42小白改-1.66役用鸭1.23金定鸭1.21苏邮1号0.64(7)根据综合得分,可判断役用鸭和金定鸭是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采用上述筛选的役用鸭,稻田每亩可提高有机水稻30kg以上,每亩增收180元。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