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禽类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3433发布日期:2019-01-14 18:1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禽类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可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由于细菌感染而造成的疾病。饲用抗生素的发展与人类使用的抗生素几乎同步,随着动物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成倍增加,饲用抗生素的使用也随之快速增加。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由于近年来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业迅猛发展,饲用抗生素用量显著增长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饲用抗生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四环素类、p一内酞胺类、哇诺酮类抗生素等。四环素类药物可防治家禽类多种疾病,如伤寒、白痢、霍乱、传染性滑膜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李氏杆菌病、螺旋体病及球虫病等。此外,还具有减轻应激反应、增加产蛋量和提高孵化率等效力。内酞胺类抗生素中的青霉素则用于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头抱菌素类则多用于鸡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哇诺酮类抗生素可以治疗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金黄色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虽然,目前国家在兽用抗生素的使用上严格控制,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殖场和散养户无视抗生素休药期规定,从而造成禽类产品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直接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在日常动物性食品中,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某些抗生素,可使某些致病菌产生抗药性或耐药性,在治疗由此产生的人体疾病时,同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需要加大药物用量,而且需要光谱长效的抗生素才能起效。饲用抗生素的滥用,也导致人畜共患疾病增多。长时间摄入低剂量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会造成抗生素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各组织器官病变。此外还会引起一些特殊人群发生超敏反应。因此,开发一种降低甚至不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禽类养殖的方法迫在眉睫,通过提高禽类自身的免疫力来抑制疫病的发生,不仅可以提高禽类产品的安全性,还可降低禽类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种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禽类养殖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和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禽类养殖方法,具体包含如下步骤:(1)禽类幼雏1日龄分别连续灌服益生菌微胶囊,1次/天,共7天,每次每只益生菌数为4×108cfu,灌胃体积为0.1ml/10g;(2)禽类幼雏7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免疫强化剂,添加比例为日粮的1~10wt%,每三天添加一次,饲喂至60~90日龄;(3)禽类幼雏15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添加比例为日粮的0.1~0.5wt%,每日添加,连续饲喂至60~90日龄;(4)禽类幼雏30日龄后,于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和菌菇提取物,黄芪多糖添加比例为饮水的1~5wt%,菌菇提取物添加比例为饮水的0.1~0.5wt%,每隔两天添加一次,饲喂至60~90日龄;(5)禽类幼雏45日龄后,于饲养间内每日喷雾一次,喷雾中加入中草药提取物,雾滴大小为50~150μm,喷雾时间为15~30min;(6)禽类的饲养密度为5~20只/m2,饲养温度控制在22~30℃,其他饲养方法均为常规禽类饲养方法。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1)将-80℃冰箱中保存的含有乳酸杆菌la-5、地衣芽孢杆菌的mrs液体培养基分别经mrs固体平板培养基活化,无菌环境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连续转接3代,离心收集乳酸杆菌la-5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菌体三次,并重悬计数至1.6×1010/ml;(2)将乳酸杆菌la-5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菌液按体积比1:1混合;(3)将混合菌液与2%海藻酸钠按1:1体积比混合,通过lml注射器逐滴滴入预冷的0.2mol/lcacl2溶液中,固化4h,生理盐水洗3次,4℃冰箱保存备用。优选地,所述禽类为鸡、鸭、鹅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为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物,质量比ω-3:ω-6=1:1~1:4,所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麻籽油或鱼油中的一种,所述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玉米油;所述类胡萝卜素为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中草药提取物为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的水提物,将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的干燥物按1:2:2:1的重量比混合,将混合物按1:100的重量比加入清水,浸泡12h,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用于喷雾。优选地,所述菌菇提取物为香菇、猴头菇或虫草花提取物中的一种,其制备方法为:(1)将香菇、猴头菇或虫草花干品研磨成粉,按重量比1:500加入清水,浸泡24h;(2)将上述浸泡物煮沸后保持微沸状态3h,三层纱布过滤;(3)滤液在40℃,通过减压蒸馏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20;(4)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即为菌菇提取物,无菌分装后4℃保存。优选地,所述免疫强化剂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维生素e1~3份、维生素a2~5份、维生素c2~6份、壳聚糖1~10份、椰油5~15份、葡萄籽提取物0.1~0.5份、氧化锌1~5份、辣椒素0.5~2.5份、麦饭石10~20份、多聚果糖5~25份。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幼雏期饲喂益生菌、饲料中添加免疫强化剂、在饮水中添加免疫增强物质以及雾化中草药提取物等多种方法增强养殖禽类的自身免疫力,且所使用方法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也不存在代谢残留的风险,同时,根据禽类生长发育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同免疫强化手段的使用时间,不同手段间环环相扣,全方位提高禽类对疫病的抵抗力,有效减少甚至不使用抗生素,使禽类产品更为安全,提高养殖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采用如下方法养殖海兰白鸡:(1)制备益生菌微胶囊,具体方法如下:(a)将-80℃冰箱中保存的含有乳酸杆菌la-5、地衣芽孢杆菌的mrs液体培养基分别经mrs固体平板培养基活化,无菌环境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连续转接3代,离心收集乳酸杆菌la-5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菌体三次,并重悬计数至1.6×1010/ml;(b)将乳酸杆菌la-5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菌液按体积比1:1混合;(c)将混合菌液与2%海藻酸钠按1:1体积比混合,通过lml注射器逐滴滴入预冷的0.2mol/lcacl2溶液中,固化4h,生理盐水洗3次,4℃冰箱保存备用。(2)雏鸡1日龄分别连续灌服益生菌微胶囊,1次/天,共7天,每次每只益生菌数为4×108cfu,灌胃体积为0.1ml/10g;(3)免疫强化剂的制备:按如下重量份精确称取各组分:维生素e1份、维生素a2份、维生素c2份、壳聚糖1份、椰油5份、葡萄籽提取物0.1份、氧化锌1份、辣椒素0.5份、麦饭石10份、多聚果糖5份;将上述组分均匀混合后备用;(4)雏鸡7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免疫强化剂,添加比例为日粮的6wt%,每三天添加一次,饲喂至60日龄;免疫强化剂中的多聚果糖、椰油和壳聚糖可有效提高益生菌在雏鸡肠道内的活性并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和定殖,辣椒素则可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繁殖,维生素a、e、c和葡萄籽提取物可抗氧化,非特异性的增强鸡体的免疫力,麦饭石和氧化锌可补充微量元素。(5)雏鸡15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添加比例为日粮的0.3wt%,每日添加,连续饲喂至60日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麻籽油和玉米油的混合物,按质量比1:1混合。类胡萝卜素采用番茄红素和α-胡萝卜素按质量比2:1混合。(6)制备菌菇提取物:将香菇干品研磨成粉,按重量比1:500加入清水,浸泡24h;将上述浸泡物煮沸后保持微沸状态3h,三层纱布过滤;滤液在40℃,通过减压蒸馏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20;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即为菌菇提取物,无菌分装后4℃保存。(7)雏鸡30日龄后,于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和菌菇提取物,黄芪多糖添加比例为饮水的3wt%,菌菇提取物添加比例为饮水的0.3wt%,每隔两天添加一次,饲喂至60日龄;(8)采用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制备水提物:将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的干燥物按1:2:2:1的重量比混合,将混合物按1:100的重量比加入清水,浸泡12h,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用于喷雾。(9)雏鸡45日龄后,于饲养间内每日喷雾一次,喷雾中加入中草药提取物,雾滴大小为100μm,喷雾时间为15min;雾滴中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可通过鸡的呼吸道粘膜吸收,起到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抑制有害细菌增殖的作用,有效提高鸡的免疫力。(10)海兰白鸡的饲养密度为20只/m2,饲养温度控制在22~25℃,其他饲养方法均为按《鸡鸭鹅饲养新技术(第2版)》中的常规饲养方法饲养。实施例2:采用如下方法养殖建昌鸭:(1)制备益生菌微胶囊,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2)雏鸭1日龄分别连续灌服益生菌微胶囊,1次/天,共7天,每次每只益生菌数为4×108cfu,灌胃体积为0.1ml/10g;(3)免疫强化剂的制备:按如下重量份精确称取各组分:维生素e2份、维生素a3.5份、维生素c4份、壳聚糖6份、椰油10份、葡萄籽提取物0.3份、氧化锌3份、辣椒素1.5份、麦饭石15份、多聚果糖15份;将上述组分均匀混合后备用;(4)雏鸭7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免疫强化剂,添加比例为日粮的1wt%,每三天添加一次,饲喂至75日龄;免疫强化剂中的多聚果糖、椰油和壳聚糖可有效提高益生菌在雏鸭肠道内的活性并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和定殖,辣椒素则可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繁殖,维生素a、e、c和葡萄籽提取物可抗氧化,非特异性的增强鸭体的免疫力,麦饭石和氧化锌可补充微量元素。(5)雏鸭15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添加比例为日粮的0.1wt%,每日添加,连续饲喂至75日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鱼油和玉米油的混合物,按质量比1:2.5混合。类胡萝卜素采用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按质量比1:1混合。(6)制备菌菇提取物:将猴头菇干品研磨成粉,按重量比1:500加入清水,浸泡24h;将上述浸泡物煮沸后保持微沸状态3h,三层纱布过滤;滤液在40℃,通过减压蒸馏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20;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即为菌菇提取物,无菌分装后4℃保存。(7)雏鸭30日龄后,于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和菌菇提取物,黄芪多糖添加比例为饮水的1wt%,菌菇提取物添加比例为饮水的0.1wt%,每隔两天添加一次,饲喂至75日龄;(8)采用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制备水提物:将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的干燥物按1:1:1:1的重量比混合,将混合物按1:100的重量比加入清水,浸泡12h,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用于喷雾。(9)雏鸭45日龄后,于饲养间内每日喷雾一次,喷雾中加入中草药提取物,雾滴大小为50μm,喷雾时间为25min;雾滴中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可通过鸭的呼吸道粘膜吸收,起到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抑制有害细菌增殖的作用,有效提高鸭的免疫力。(10)建昌鸭的饲养密度为13只/m2,饲养温度控制在24~28℃,其他饲养方法均为按《鸭鸭鹅饲养新技术(第2版)》中的常规饲养方法饲养。实施例3:采用如下方法养殖狮头鹅:(1)制备益生菌微胶囊,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2)雏鹅1日龄分别连续灌服益生菌微胶囊,1次/天,共7天,每次每只益生菌数为4×108cfu,灌胃体积为0.1ml/10g;(3)免疫强化剂的制备:按如下重量份精确称取各组分:维生素e3份、维生素a5份、维生素c6份、壳聚糖10份、椰油15份、葡萄籽提取物0.5份、氧化锌5份、辣椒素2.5份、麦饭石20份、多聚果糖25份;将上述组分均匀混合后备用;(4)雏鹅7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免疫强化剂,添加比例为日粮的10wt%,每三天添加一次,饲喂至90日龄;免疫强化剂中的多聚果糖、椰油和壳聚糖可有效提高益生菌在雏鹅肠道内的活性并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和定殖,辣椒素则可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繁殖,维生素a、e、c和葡萄籽提取物可抗氧化,非特异性的增强鹅体的免疫力,麦饭石和氧化锌可补充微量元素。(5)雏鹅15日龄时,在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添加比例为日粮的0.5wt%,每日添加,连续饲喂至90日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麻籽油和玉米油的混合物,按质量比1:4混合。类胡萝卜素采用番茄红素和γ-胡萝卜素按质量比2:3混合。(6)制备菌菇提取物:将虫草花干品研磨成粉,按重量比1:500加入清水,浸泡24h;将上述浸泡物煮沸后保持微沸状态4h,三层纱布过滤;滤液在50℃,通过减压蒸馏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20;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即为菌菇提取物,无菌分装后4℃保存。(7)雏鹅30日龄后,于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和菌菇提取物,黄芪多糖添加比例为饮水的5wt%,菌菇提取物添加比例为饮水的0.5wt%,每隔两天添加一次,饲喂至90日龄;(8)采用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制备水提物:将板蓝根、蒲公英、马兰头和菊花的干燥物按1:3:4:2的重量比混合,将混合物按1:100的重量比加入清水,浸泡12h,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用于喷雾。(9)雏鹅45日龄后,于饲养间内每日喷雾一次,喷雾中加入中草药提取物,雾滴大小为150μm,喷雾时间为30min;雾滴中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可通过鹅的呼吸道粘膜吸收,起到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抑制有害细菌增殖的作用,有效提高鹅的免疫力。(10)狮头鹅的饲养密度为5只/m2,饲养温度控制在25~30℃,其他饲养方法均为按《鹅鸭鹅饲养新技术(第2版)》中的常规饲养方法饲养。为检测本发明对于养殖禽类免疫力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1)将实施例1-3中养殖60天的海兰白鸡、75天的建昌鸭和90天的狮头鹅各随机抽取10只,雌雄各半,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分别取相同日龄的常规方法饲养海兰白鸡、建昌鸭和狮头鹅各10只,雌雄各半,心脏采血处死,快速采取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置于4℃冰箱预冷的10%中性福尔马林蔗糖pbs缓冲液中,用于免疫器官中tanae+细胞和浆细胞数量。(2)免疫器官组织t淋巴细胞数量检测采用组织石蜡切片及酸性α-醋酸萘酯酶(acidnons-pecific1-naphthylacetateesterase,anae)染色法;免疫器官组织浆细胞数量的检测采用dna/rna染色法。结果如下:表1胸腺中tanae+细胞平均数量(单位:×103个/mm2)组别海兰白鸡建昌鸭狮头鹅实施例132.8__实施例2_33.9_实施例3__45.2对照组26.829.438.4表2脾脏中tanae+细胞平均数量(单位:×103个/mm2)组别海兰白鸡建昌鸭狮头鹅实施例139.8__实施例2_42.9_实施例3__48.4对照组31.933.440.1表3法式囊中tanae+细胞平均数量(单位:×103个/mm2)组别海兰白鸡建昌鸭狮头鹅实施例121.1__实施例2_26.8_实施例3__25.7对照组14.318.421.3表4胸腺中浆细胞平均数量(单位:×103个/mm2)组别海兰白鸡建昌鸭狮头鹅实施例115.2__实施例2_14.9_实施例3__23.4对照组9.810.412.1表5脾脏中浆细胞平均数量(单位:×103个/mm2)组别海兰白鸡建昌鸭狮头鹅实施例128.3__实施例2_29.4_实施例3__31.1对照组18.820.925.8表6法式囊中浆细胞平均数量(单位:×103个/mm2)组别海兰白鸡建昌鸭狮头鹅实施例114.4__实施例2_16.9_实施例3__20.8对照组8.89.410.9由表1-6的结果可见,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鸡鸭鹅的免疫器官中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有效增加养殖禽类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力。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幼雏期饲喂益生菌、饲料中添加免疫强化剂、在饮水中添加免疫增强物质以及雾化中草药提取物等多种方法增强养殖禽类的自身免疫力,且所使用方法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也不存在代谢残留的风险,同时,根据禽类生长发育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同免疫强化手段的使用时间,不同手段间环环相扣,全方位提高禽类对疫病的抵抗力,有效减少甚至不使用抗生素,使禽类产品更为安全,提高养殖效益。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