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1751发布日期:2018-12-14 21:36阅读:1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涉及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技术,特别是一种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荸荠(eleocharistuberosa)属莎草科荸荠属宿根性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古称芍,别名马蹄、地栗、乌芋、凫茈等,以其地下球茎作为食用器官,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栽培历史。荸荠皮色暗紫红,肉质洁白,味清甜多汁,松脆爽口消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作为蔬菜,是果蔬兼用型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还有清热、化痰消积、利尿、降压、防癌抗癌等功效,其提取物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可加工成淀粉、罐头、饴糖等,还可作酿酒原料,加工后的废渣可用作饲料。

荸荠生长适应性较强,原产中国南方和印度。在国外,荸荠主要野生分布于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国家的池沼、滩涂等低洼地带;在中国,除高寒地区外,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区,而经济栽培则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荸荠栽培已经形成了几个著名产区,如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和苏州、福建福州、湖北孝感、团风和沙洋、安徽庐江县杨柳乡和宣舟等。荸荠由于产量高,效益好,同时还可以起到轮作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备受农民青睐。目前,我国荸荠生产发展很快,面积和产量都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荸荠种植面积约为60多万亩,年总产量96万吨左右,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用于加工,制成罐头、淀粉、荸荠冻、荸荠露、蜜饯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我国的清水荸荠罐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荸荠秆枯病俗称荸荠瘟,属真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荸荠产区,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病害来势猛,扩散快,气候条件适宜时可在3-4天内暴发成灾,被人们认为是可防不可治的病害,其严重影响着荸荠的产量以及品质和效益。

我国专利(公开号:cn106508358a,公开日:2017-03-22)公开了一种荸荠栽培中减轻病害提高产量的方法,作为母本秧苗的荸荠秧苗移栽大田后,母本秧苗会分生出若干株分蘖苗,母本秧苗生长成为母株,当所有的母株平均分蘖苗达到6-7株时,用镰刀从土表下2cm-5cm处的母株基部割去母株全部叶状茎,然后将割下的叶状茎收集到田外销毁,割下叶状茎后的2-7天内对大田进行追肥;上述的追肥为荸荠秧苗移栽大田后的第二次追肥,第二次追肥的追肥品种及追肥量为每667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或每667m2施硫酸钾7.5kg。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和彻底,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较多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高效可靠的防治荸荠秆枯病。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

在上述的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中,石灰粉的用量为20kg/677m2~50kg/677m2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中,石灰粉的用量为30kg/677m2~40kg/677m2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应用中,石灰粉的用量为30kg/677m2、35kg/677m2或者40kg/677m2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多菌灵来防治荸荠秆枯病的,而本技术方案中施用石灰粉来防治荸荠秆枯病后各时期的防治效果与校正防效均极显著高于施用多菌灵的效果,药后7d、14d发病减轻,防治效果达到69.2%-80.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荸荠秆枯病发病时,选择早晨露水未干时均匀撒施石灰粉,让石灰粉尘粘附在荸荠叶状茎上。

在上述的使用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方法中,所述石灰粉的使用剂量为30kg/677m2或者40kg/677m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探索出使用石灰粉防治荸荠秆枯病的技术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开展了撒施不同用量石灰粉防治秆枯病的药效试验,以明确该石灰粉药剂对秆枯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持效期及对荸荠的安全性。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选取土地平整的试验田,该试验田肥力水平较高,排灌方便。选取品种为“台荠1号”的荸荠作物作为实验对象,先在保湿保温园地催芽,38天后育秧,62天后大田定植,行株距为100cm×110cm。除荸荠杆枯病的防治外,播种育苗、大田管理等均按当地习惯进行。

供试药剂:石灰粉(市售),多菌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试验设计:试验设6个处理:①石灰粉用量10kg/677m2;②石灰粉用量20kg/677m2;③石灰粉用量30kg/677m2;④石灰粉用量40kg/677m2;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水量50kg/677m2;⑥清水50kg/677m2;空白对照(ck)。

试验小区面积为27.5m2(5m×5.5m),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小泥埂防止串灌。

在荸荠秆枯病明显发生后,处理1-处理4按对应的用量在当天早晨露水未干时(7:45以前)撒施石灰粉,让石灰粉尘粘附在荸荠叶状茎上;处理5-处理6在当天上午露水已干时(8:00以后)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使用时田间要有3-4cm左右浅水层,药后保水数天;撒施石灰粉时应带上橡胶手套、口罩。

调查方法:于药前、药后7d、药后14d、药后28d各调查1次。观察各小区荸荠生长情况,目测供试药剂对荸荠有无药害产生,再在各小区采用对角线法随机取5点,每点调查50根叶状茎,记录每根叶状茎的发病等级,荸荠杆枯病发病等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零星坏死斑;

2级:坏死斑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4;

3级:坏死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4以上-1/3;

4级:坏死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3以上-2/3;

5级:坏死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3以上。

统计方法:计算病情指数、病指增长率、防治效果与校正防效。使用dps7.05(杭州睿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病情指数=[∑(各级叶状茎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状茎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病指增长率(%)=(药后病情指数-药前病情指数)/药前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ck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ck病情指数×100

校正防效(%)=[1-(处理药后病情指数×ck药前病情指数)/(处理药前病情指数×ck药后病情指数)]×100

施药当天为多云转晴,平均气温26.5℃;药后2天均无雨,天气对本试验影响不大。通过药后7d、14d、28d的调查,供试药剂处理后各小区荸荠生长正常,均无药害产生。

施药当天,各处理药前病情指数在16.7-17.6之间(表1),各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说明田间病害发生较为均匀,为试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药后7d,ck的病情指数最高为44.1,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施用多菌灵500倍液的病情指数为32.3,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的各处理;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3.6、12.4,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分别为20.3、17.5)。ck与施用多菌灵500倍液的病害发展较快,病指增长率分别为156.8%、93.5%,两者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且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的各处理的病指增长率;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分别为16.3%、-0.7%、-21.5%、-26.8%,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差异未达显著差异水平,施用石灰粉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施用石灰粉3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20kg/677m2;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差异未达显著差异水平。

表1不同处理荸荠杆枯病的病情指数和病指增长率的比较

注:列内小写字母不同表示显著水平差异,大写字母不同表示极显著水平差异。

药后14d(详见表1),ck的病情指数最高为57.5,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多菌灵500倍液的病情指数为50.0,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的各处理,极显著低于ck;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2.7、11.1,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的29.7、20.0;施用石灰粉20kg/677m2的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ck与施用多菌灵500倍液的病害发展较快,病指增长率分别为234.9%、200.1%,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的各处理的病指增长率;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分别为70.5%、13.7%、-26.9%、-34.6%,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差异未达显著差异水平,施用石灰粉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施用石灰粉3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20kg/677m2,但未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施用石灰粉2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

药后28d(详见表1),ck、施用多菌灵500倍液的病情指数最高为64.5、62.0,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的各处理;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6.5、16.9,极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的43.3、44.3。ck与施用多菌灵500倍液的病害发展较快,病指增长率分别为275.7%、272.4%,两者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但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的各处理的病指增长率;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指增长率分别为-4.6%、0.1%,显著低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20kg/677m2的148.4%、151.5%。

表2不同处理荸荠杆枯病的病情指数的变化情况

各处理病情指数变化情况表明(表2),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病情指数在药后均低于其他各处理,在11.1-17.3之间波动,且药后7d、药后14d要低于药前。

试验结果表明(表3),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药后7d、14d、28d的防治效果在69.2%-80.8%之间,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两个处理药后各时期的防治效果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且均以药后14d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78.0%、80.8%;药后7d的校正防效最高的为施用石灰粉40kg/677m2的71.5%,与施用石灰粉30kg/677m2的69.4%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施用石灰粉30kg/677m2药后7d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20kg/677m2的61.3%,未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但极显著高于施用石灰粉10kg/677m2和施用多菌灵;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药后14d、28d的防治效果在73.2%-80.4%之间,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两个处理药后各时期的防治效果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施用石灰粉各处理药后各时期的防治效果与校正防效均极显著高于施用多菌灵。

表3不同处理荸荠杆枯病的防治效果和校正防效的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粉各处理药后各时期的防治效果与校正防效均极显著高于施用多菌灵,以施用石灰粉30kg/677m2、40kg/677m2的防治效果最高,两个处理的病情指数在药后均低于其他各处理,在11.1-17.3之间波动,且药后7d、药后14d要低于药前。

由此可见,石灰粉能有效防止荸荠杆枯病,且防治效果优于多菌灵,且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利用石灰粉能有效控制已发田块荸荠杆枯病的流行,成本低、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