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487发布日期:2018-10-09 19:44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在海洋鱼类的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设置人工鱼礁来为鱼类群体提供庇护或繁殖的场所。而通常人工鱼礁的大小或是投放的鱼礁的规模要根据养殖的规模或者渔场的规模来确定。而现有技术中的鱼礁为整体式的结构,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所以现有技术中的鱼礁具有运输不方便的特点,难以实现批量的投放工作。尤其是体积较大的鱼礁,受鱼礁体积、重量以及造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在一片海域中只能投放少量的鱼礁,这不利于鱼礁在养殖海域的海底的均匀分布,也不有利于鱼群在养殖海域的均匀分布;这就造成了无法充分利用养殖海域的海洋资源的问题,不利于水产动物养殖产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养殖效益。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鱼礁存在布置起来不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鱼礁布置起来不灵活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包括至少两个鱼礁单元,每个所述鱼礁单元各包括鱼礁块、插杆组和插孔组,所述鱼礁块的前端设有前腔,所述前腔在位于所述鱼礁块的前端的位置处开口,所述鱼礁块的后端设有后腔,所述后腔在位于所述鱼礁块的后端的位置处开口,所述鱼礁块在位于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之间的位置处设有间隔,所述插杆组设在所述鱼礁块的前端,所述插杆组包括至少两个插杆,各所述插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插孔组设在所述鱼礁块的后端,所述插孔组包括至少两个插孔,所述插孔的数量与所述插杆的数量相等,所述插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孔的深度,所述插杆与所述鱼礁块之间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的一端贯穿所述插杆的外端,所述穿绳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插孔;

各所述鱼礁单元沿前后方向排列分布,位于后一个的鱼礁单元的插杆组插接在位于后一个的鱼礁单元的插孔组中,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各个穿绳孔与各个插孔连接成的孔道中穿套有用于将各个鱼礁单元拉紧的拉紧绳。

进一步地,所述鱼礁块呈长方体,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分别成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鱼礁块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环绕在所述鱼礁块的外侧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呈“回”字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器,锁紧器包括挡块、内螺纹件和锁紧螺栓,挡块上设有能够供所述拉紧绳穿过的挡块孔,内螺纹件嵌在挡块中,内螺纹件的一端与挡块孔连通,内螺纹件的另一端贯穿挡块的外侧面,锁紧螺栓与内螺纹件配合,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拉紧绳压紧在挡块孔中,所述拉紧绳的前后两端各连接有锁紧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本发明通过设置鱼礁单元和拉紧绳,鱼礁单元通过设置鱼礁块、前腔、后腔、间隔、插杆、插孔以及穿绳孔,方便了各鱼礁单元之间的拼接的工作,各鱼礁单元拼接之后能够形成一个甚至多个庇鱼区域,从而为海底的鱼类提供庇护,通过若干各形状结构相同的鱼礁单元养殖户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如船只的运输能力以及人员的搬运能力)来拼接成相应大小的拼接结构,有利于降低单次投放的重量,降低投放工作的成本,提高投放工作的灵活性。本发明通过设置鱼礁单元这有利于通过采用同一套模具来批量生产鱼礁单元,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多个鱼礁单元之间组装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本发明的结构有利于在养殖区域的海水内大量的投放工作,有利于在海底大量的布置人工鱼礁,从而提高鱼礁在养殖区域的海域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及养殖的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面视图;

图4为鱼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向视图;

图6为图5的d-d剖面视图;

图7为图5的e-e剖面视图;

图8为锁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f向视图;

图10为图9的g-g剖面视图;

图11为图9的h-h剖面视图;

图中:1鱼礁块,11前腔,12后腔,13间隔,14连通孔,15插杆,16插孔,17穿绳孔,2进鱼间隔,3拉紧绳,4支撑架,5锁紧器,51挡块,52内螺纹件,53锁紧螺栓,54挡块孔,55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包括至少两个鱼礁单元,每个鱼礁单元各包括鱼礁块1、插杆组和插孔组。鱼礁块1的前端设有前腔11,前腔11在位于鱼礁块1的前端的位置处开口。鱼礁块1的后端设有后腔12,后腔12在位于鱼礁块1的后端的位置处开口。鱼礁块1在位于前腔11与后腔12之间的位置处设有间隔13。插杆组设在鱼礁块的前端,插杆组包括至少两个插杆15,各插杆15之间相互平行。插孔组设在鱼礁单元的后端,插孔组包括至少两个插孔16。插孔16的数量与插杆15的数量相等,插杆15的长度大于插孔16。

插杆15与鱼礁块1之间设有穿绳孔17,穿绳孔17的一端贯穿插杆15的外端,穿绳孔17的另一端连通插孔16。鱼礁单元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制作,在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制作鱼礁单元中的各个技术特征通过设置相应形状的模型来成型。鱼礁单元中可以加入例如钢筋、钢筋网或编制网或是现有技术中其他的用于加强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要素。各鱼礁单元沿前后方向排列分布,位于后一个的鱼礁单元的插杆组插接在位于后一个的鱼礁单元的插孔组中,由于插杆的长度大于插孔16的深度,所以在前后相邻的两个鱼礁单元之间会形成进鱼间隔2。位于前一个鱼礁单元的后腔、位于后一个鱼礁单元上的前腔11以及这两个鱼礁单元之间进鱼间隔2构成了一个为鱼类提供庇护的区域,简称这个为鱼类提供庇护的区域为庇护区域。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各个穿绳孔17与各个插孔16连接成的孔道中穿套有用于将各个鱼礁单元拉紧的拉紧绳3。拉紧绳可选择但不仅限于例如海水绳、钢筋和钢丝绳等。如果拉紧绳的柔性较好的话,那么可以采用在拉紧绳的两端分别打结的方式来将拉紧绳的端部固定在鱼礁单元的端部。如果采用柔性差的钢筋作为拉紧绳的时候,通过在拉紧绳的端部设置螺纹,然后通过设置于盖螺纹配合的螺母来将拉紧绳的端部固定在鱼礁单元的端部,从而保证拉紧绳对各个鱼礁单元之间的拉力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通过设置鱼礁单元和拉紧绳3,鱼礁单元通过设置鱼礁块1、前腔11、后腔12、间隔13、插杆15、插孔16以及穿绳孔17,方便了各鱼礁单元之间的拼接的工作,各鱼礁单元拼接之后能够形成一个甚至多个庇鱼区域,从而为海底的鱼类提供庇护,通过若干各形状结构相同的鱼礁单元养殖户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如船只的运输能力以及人员的搬运能力)来拼接成相应大小的拼接结构,有利于降低单次投放的重量,降低投放工作的成本。本发明通过设置鱼礁单元这有利于通过采用同一套模具来批量生产鱼礁单元,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多个鱼礁单元之间组装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本发明的结构有利于在养殖区域的海水内大量的投放工作,有利于在海底大量的布置人工鱼礁,从而提高鱼礁在养殖区域的海域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及养殖的综合效益。

如图4至图7所示,鱼礁块1呈长方体,前腔11和后腔12分别成半球形。本发明通过设置鱼礁块1为长方体来避免鱼礁块在海底频发的发生滚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发明在海底的稳定性,这有利于鱼类的聚集。本发明通过设置前腔11和后腔12分别为半球形,避免护鱼区域出现棱角,有利于对鱼类形成保护。间隔13上设有连通孔14,连通孔14用于连通前腔11与后腔12,本发明通过设置连通孔14使得本发明中的各个护鱼区域能够相互的连通,提高各个护鱼区域之间海水的流动与交换,有利于保持护鱼区域的海水的清洁程度。在前腔11和后腔12均成半球状的时候,通过设置连通孔14有利于粪便等废弃物的排除,能够避免粪便、残饵等在护鱼区域内淤积。每个鱼礁单元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环绕在鱼礁单元的外侧的四周。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架4能够将鱼礁块1面向海底的一面支撑离开海底,从而有利于避免位于海底的泥沙流入到前腔11和/或后腔12中,有利于避免泥沙在本发明中的淤积。支撑架4的横截面呈“回”字形,“回”字形结构的四周均能形成有效的支撑,当多个鱼礁单元拼接在一起的时候,由于重心的问题导致沉降到海底的本发明一般都是鱼礁块1的侧面面向海底,而“回”字型结构能够保证无论鱼礁块1哪一个侧面朝向都能对鱼礁块形成有效的支撑。

如图1、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锁紧器5,锁紧器5包括挡块51、内螺纹件52和锁紧螺栓53。挡块51上设有能够供拉紧绳3穿过的挡块孔54,内螺纹件52嵌在挡块51中。例如挡块51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浇筑挡块51的时候,将内螺纹件51放置到用于浇筑挡块51的模具中,挡块51上设有横杆55,在挡块51浇筑成型凝固以后内螺纹件就被固定在挡块51中了。内螺纹件52的一端与挡块孔54连通,内螺纹件52的另一端贯穿挡块51的外侧面,锁紧螺栓53与内螺纹件52配合,锁紧螺栓53用于将拉紧绳3压紧在挡块孔54中,拉紧绳3的前后两端各连接有锁紧器5。本发明通过设置锁紧器5,用于方便快速锁紧每一条拉紧绳3的两端,保证拉紧绳对各个鱼礁单元拉紧力的可靠,避免本发明在海底发生解体。

在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如果采用钢材或铁的材质来制造相关的技术特征,那么需要对相关的技术特征做防腐蚀处理,关于铁和刚的防腐蚀处理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