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0189发布日期:2019-01-14 17:5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藜麦(cheuopodiumquinoa)又称南美藜、藜谷等,原产于玻利维亚等南美地区。藜麦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却不含胆固醇、麸质等,是一种低脂、低糖、低热量的碱性食品。1983年,美国和加拿大开始试种藜麦,1987年,藜麦产品就进入保健品市场。由于藜麦对气候要求的特殊性,其在美国、加拿大的种植面积也维持在比较小的范围,近年来筛选出一些适宜低海拔、耐高温的品种,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近些年由于需求旺盛,我国也开始引种藜麦。引入我国后,国内尚未针对不同区域生产状况形成配套的高产种植技术,田间粗放式管理导致植株大面积倒伏、病虫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遇到高温多雨年份,甚至造成绝产。具体地,因为藜麦植株高大,侧枝发达,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大量地使用农药和化肥,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产品农药高残留,土地板结,严重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藜麦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也大幅缩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以解决藜麦在我国海拔低的地区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杏树成行种植,杏树定植为一条直线,种植行距12-15m,株距3-5m的杏树林;(2)秋冬施肥:在每棵杏树的四周深埋施肥桶,所述施肥桶包括桶部和颈部,所述桶部开设有若干透肥孔,所述透肥孔为从内向外的单通道孔洞,所述桶部的底部掩埋在距地面深度为5-10m处;所述颈部为管状结构,底部连通至所述桶部的顶部,顶部为肥料口,与地面平齐,并设置有肥料盖;秋冬施肥时,将所述肥料盖打开,将水溶性复合肥投入施肥桶中;(3)整地:在杏树的行间深松晒垡,使地块满足深、松、细、平的要求;(4)播种:4月中上旬进行播种,采用穴播,按行距50-60cm,株距40-50cm挖穴,穴深3-5cm,在播种穴中施入底肥,将藜麦种子均匀撒入播种穴内,每个播种穴下藜麦种子4-7粒,盖上草木灰和土壤的混合物,稍加施压,播种后再浇一次水;经3-5天即可发芽出苗;其中,所述底肥中含有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人畜粪尿200-400份、秸秆100-200份、硫酸亚铁5-10份、过磷酸钙10-20份、木质素20-40份、腐殖酸70-80份、亚硒酸钠10-20份、硅酸盐菌剂0.5-1份、酵母粉1-5份、枯芽胞杆菌0.5-1份;(4)间苗:藜麦出苗后,苗高15-20cm时,进行间苗,同时进行第一次除草,每穴定苗1-2株;(5)培土:苗高40-60cm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对藜麦进行第一次培土;苗高80-100cm时,进行第二次培土;(6)春季施肥:藜麦出苗40-45天时,施加高效复合肥,施用量为300-400kg/亩;其中,所述高效复合肥中含有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草木灰80-90份、淤泥100-150份、硼砂10-20份、调环酸钙5-10份、过磷酸钙10-2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腐殖酸5-1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亚硒酸钠10-20份;(7)采杏:6月中上旬,收获杏;(8)病虫害防治:在芫箐交配季节进行观察,人工捕捉芫箐;(9)采收:当藜麦穗变黄变红时,采取整株采收的方式分2-3次将藜麦采收完,采收完后进行晾晒。可选地,所述底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粉碎的秸秆和人畜粪尿混合进行堆肥,待堆肥呈暗黑色,质地柔软,堆肥腐熟;b、在腐熟的堆肥中加入硫酸亚铁、过磷酸钙、木质素、腐殖酸、亚硒酸钠,混合均匀;c、将硅酸盐菌剂、酵母粉1-5份、枯芽胞杆菌混合后,拌入步骤b的混合物,发酵7-10天,得到底肥。可选地,所述高效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淤泥晾干至含水量小于50%;b、在步骤a中得到的淤泥中,先拌入草木灰、硼砂和腐殖酸,再加入调环酸钙、过磷酸钙、聚天冬氨酸、磷酸二氢钾和亚硒酸钠的混合溶液,建堆,发酵5-7天,得到高效复合肥。可选地,所述水溶性复合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投料,每隔10天投入1次,连续2个月。可选地,所述透肥孔边沿设置有向盆内突起的硅胶,施肥桶内投入水溶性复合肥时,所述透肥孔向外开启,形成单通道孔洞。可选地,所述施肥桶采用聚四氟乙烯为材料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平原地区的降水量和土壤肥力均高于其原产地,导致藜麦生长过于旺盛,导致更容易出现倒伏现象,本发明不仅在选地、播种、培土等方面,有效防止藜麦倒伏。而且,底肥和高效复合肥的配合施用,适用于里藜麦的整个生长周期,有利于藜麦的抗倒伏,提高藜麦的产量,同时还有效提高藜麦的品质。(2)在杏树林中种植藜麦,当藜麦进入灌浆期后,杏树繁茂的枝叶使藜麦的后期生长始终处于阴凉下,为藜麦在低海拔地区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藜麦的质量提升。除此之外,杏树林还可以起到防风防雨防冰雹的作用,有效抗倒伏,进一步保障藜麦产量。杏的采收作业对藜麦的生长不产生影响。(3)采用特制的带有从内向外的单通道透肥孔的施肥桶对杏树进行秋冬施肥,少量多次将水溶性复合肥直达杏树深层根系,促进杏树来年果实生长,有利于杏的增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施肥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以解决藜麦在我国海拔低的地区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杏树成行种植,杏树定植为一条直线,种植行距12-15m,株距3-5m的杏树林。(2)秋冬施肥:在每棵杏树的四周深埋施肥桶,具体地,所述施肥桶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施肥桶包括桶部1和颈部2,所述桶部开设有若干透肥孔12,所述透肥孔12为从内向外的单通道孔洞,所述桶部1的底部掩埋在距地面深度为5-10m处;所述颈部2为管状结构,底部连通至所述桶部1的顶部,顶部为肥料口,与地面平齐,并设置有肥料盖3;所述透肥孔12边沿设置有向盆内突起的硅胶,施肥桶内投入水溶性复合肥时,所述透肥孔12向外开启,形成单通道孔洞;为防止腐蚀,提高施肥桶的耐用性,所述施肥桶采用聚四氟乙烯为材料制备。秋冬施肥时,将所述肥料盖3打开,将水溶性复合肥投入施肥桶中。所述水溶性复合肥采用市面上可购买到的用于果树的水溶肥即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投料,每隔10天投入1次,连续2个月。(3)整地:在杏树的行间深松晒垡,使地块满足深、松、细、平的要求。(4)播种:4月中上旬进行播种,采用穴播,按行距50-60cm,株距40-50cm挖穴,穴深3-5cm,在播种穴中施入底肥,将藜麦种子均匀撒入播种穴内,每个播种穴下藜麦种子4-7粒,盖上草木灰和土壤的混合物,稍加施压,播种后再浇一次水;经3-5天即可发芽出苗。本实施例中,底肥中含有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人畜粪尿300份、秸秆200份、硫酸亚铁5份、过磷酸钙15份、木质素30份、腐殖酸75份、亚硒酸钠10份、硅酸盐菌剂1份、酵母粉3份、枯芽胞杆菌1份。底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粉碎的秸秆和人畜粪尿混合进行堆肥,待堆肥呈暗黑色,质地柔软,堆肥腐熟;b、在腐熟的堆肥中加入硫酸亚铁、过磷酸钙、木质素、腐殖酸、亚硒酸钠,混合均匀;c、将硅酸盐菌剂、酵母粉1-5份、枯芽胞杆菌混合后,拌入步骤b的混合物,发酵7-10天,得到底肥。除上述方案外,底肥的配方可采取以下方案:人畜粪尿200-400份、秸秆100-200份、硫酸亚铁5-10份、过磷酸钙10-20份、木质素20-40份、腐殖酸70-80份、亚硒酸钠10-20份、硅酸盐菌剂0.5-1份、酵母粉1-5份、枯芽胞杆菌0.5-1份。(4)间苗:藜麦出苗后,苗高15-20cm时,进行间苗,同时进行第一次除草,每穴定苗1-2株。(5)培土:苗高40-60cm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对藜麦进行第一次培土;苗高80-100cm时,进行第二次培土。(6)春季施肥:藜麦出苗40-45天时,施加高效复合肥,施用量为300-400kg/亩。本实施例中,高效复合肥中含有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草木灰80份、淤泥120份、硼砂15份、调环酸钙5份、过磷酸钙15份、聚天冬氨酸10份、腐殖酸8份、磷酸二氢钾7份、亚硒酸钠10份。高效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淤泥晾干至含水量小于50%;b、在步骤a中得到的淤泥中,先拌入草木灰、硼砂和腐殖酸,再加入调环酸钙、过磷酸钙、聚天冬氨酸、磷酸二氢钾和亚硒酸钠的混合溶液,建堆,发酵5-7天,得到高效复合肥。除上述方案外,高效复合肥的配方可采取以下方案:草木灰80-90份、淤泥100-150份、硼砂10-20份、调环酸钙5-10份、过磷酸钙10-2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腐殖酸5-1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亚硒酸钠10-20份。(7)采杏:6月中上旬,收获杏。(8)病虫害防治:在芫箐交配季节进行观察,人工捕捉芫箐。(9)采收:当藜麦穗变黄变红时,采取整株采收的方式分2-3次将藜麦采收完,采收完后进行晾晒。通过上述实施例种植的藜麦病虫害防治率大于95%,亩产量可达200-250kg/亩。而杏树的亩产量可达2300-2600kg/亩,且果实味美多汁,饱满圆润。对比例1在相同地块单独种植藜麦,其他种植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所施底肥、所施追肥即实施例1中的高效复合肥也与实施例1相同。统计藜麦的出苗率及倒伏率。对比例2所施用的底肥为普通农家肥,所施用追肥为钾肥,其他种植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统计藜麦的出苗率及倒伏率。对比例3所施用的底肥为普通农家肥,所施用追肥为实施例1中的高效复合肥,其他种植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统计藜麦的出苗率及倒伏率。对比例4所施用的底肥为实施例1中的底肥,所施用追肥为钾肥,其他种植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统计每平方米藜麦的出苗率及倒伏率。表1藜麦的出苗率和倒伏率对比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出苗率98%96%87%93%95%倒伏率9%18%20%14%22%通过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覆膜种植主要是保证土壤水分及养分,使藜麦可顺利出苗,因此,实施例1和对比例1对比,对比例1的出苗率轻微降低,倒伏率大幅度升高。底肥和追肥相同,但由于缺少杏树的遮阳和保护,导致倒伏率升高。(3)实施例1、对比例2-4对比发现,底肥主要作用是保证出苗率,而追肥的主要作用是抗倒伏。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底肥和高效复合肥的结合施用,才可以起到既能保证藜麦出苗率又能促进藜麦抗倒伏的作用,进而提高藜麦的产量和品质。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