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4599发布日期:2019-01-05 08:57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秀珍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人类最佳营养源之一,食用菌因其营养、美味并具保健功效而越来越受到人们崇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观念的转变,食用菌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必备蔬菜之一。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又名环柄香菇,平菇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因形态优美,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人们对秀珍菇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供不应求。

近年来,秀珍菇的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但是,目前秀珍菇的生产多以小规模开展,生产方式和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强度大,缺乏标准化管理,影响产量与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秀珍菇培养料与水混合拌料,获得培养基,将所述培养基装袋密封获得菌包;2)将所述菌包置于100~105℃灭菌10~14h获得灭菌后的菌包;3)将秀珍菇接种至灭菌后的菌包,置于20~25℃,65%~70%的湿度条件下,培养菌丝90~120d;4)调节环境温度至8~17℃区域移动打冷12~14h后开袋;5)25~28℃2~3d后,通风,喷雾保持环境湿度为85~95%之间;6)出菇期间,通过向菇体和环境喷雾保持环境湿度大于75%,当菇盖为3~4cm时采收;步骤1)中所述拌料为机械拌料;步骤2)中所述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后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培养室培养;步骤4)中所述的区域打冷采用自动打冷机进行;步骤5)和步骤6)中所述的喷雾采用定向喷雾。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秀珍菇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杂木屑45~55份、杂木糠15~20份、棉籽壳15~25份、麦麸10~15份、石灰0.1~0.3份。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5%。

优选的,所述灭菌在灭菌室进行,所述灭菌室的正下方设置灭菌水槽,通过加热所述灭菌水槽中的灭菌水实现菌包的灭菌;所述灭菌结束后,灭菌水冷凝回流至灭菌水槽,所述灭菌水重复利用。

优选的,所述灭菌室出口连接自动传输轨道至培养室。

优选的,所述定向喷雾通过喷杆式喷雾机实现。

优选的,所述定向喷雾通过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所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包括温湿度测量模块、服务器、路由器、终端系统和精确喷雾控制器;所述终端系统包括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和工作参数执行模块;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将测定的温湿度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路由器传送至终端系统,终端系统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自动生成喷雾的流量,然后通过工作参数执行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精确喷雾控制器,由精确喷雾控制器进行定向喷雾。

优选的,所述终端系统包括手机或电脑。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系统。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湿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包括拌料、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打冷和出菇等步骤,所述栽培方法通过为机械拌料;菌包的自动传输,自动打冷机进行区域打冷和定向喷雾等手段,能够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增产、节能、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采取智能定向喷雾技术,达到出菇整齐,提高秀珍菇商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菇棚横截面图;

图2为实施例2中菇棚内景图;

图3为实施例2中两菇棚间隔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秀珍菇培养料与水混合拌料,获得培养基,将所述培养基装袋密封获得菌包;2)将所述菌包置于100~105℃灭菌10~14h获得灭菌后的菌包;3)将秀珍菇接种至灭菌后的菌包,置于20~25℃,65%~70%的湿度条件下,培养菌丝90~120d;4)调节环境温度至8~17℃区域移动打冷12~14h后开袋;5)25~28℃2~3d后,通风,喷雾保持环境湿度为85~95%之间;6)出菇期间,通过向菇体和环境喷雾保持环境湿度大于75%,当菇盖为3~4cm时采收。

在本发明中,将秀珍菇培养料与水混合拌料,获得培养基,将所述培养基装袋密封获得菌包。所述秀珍菇培养料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杂木屑45~55份、杂木糠15~20份、棉籽壳15~25份、麦麸10~15份、石灰0.1~0.3份;更优选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杂木屑48~53份、杂木糠16~19份、棉籽壳18~22份、麦麸12~14份、石灰0.2份。本发明中所述秀珍菇培养料的原料新鲜无霉变,所述棉籽壳优选的进行预湿或发酵处理。本发明将上述秀珍菇培养料与水混合搅拌获得培养基,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搅拌的搅拌速度和时间没有特殊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中,添加麦麸搅拌后优选的在4h内装袋完毕,开始灭菌,避免培养基发酵变酸;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以麦麸优选的在装袋前添加。本发明中所述水的添加质量以培养料的含水量计,优选为60~65%,更优选为61~63%;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也可以通过手握培养料来估计,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但不下滴为宜。本发明中,所述培养料的ph值优选为8.0~9.0。

本发明将所述培养料装袋密封获得菌包。在本发明中,优选的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的规格优选为39cm×17cm×0.005cm。在本发明中,所述装袋优选的采用机械装袋,将培养料装入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松紧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料面平整。本发明优选的采用塑料套环封口,加塞棉塞。本发明中装料后料袋重量优选为1400~1600g(折干料约550-600g)。本发明中所述培养基装袋优选的在配置好培养基后4h完成。

本发明在装袋后,将所述菌包置于100~105℃灭菌10~14h获得灭菌后的菌包。在本发明中,所述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00~105℃,更优选为102~104℃;所述灭菌的时间优选为11~13h,更优选为12h;本发明中,如果一个批次灭菌的菌包较多,可以适当延长灭菌时间至16~18h。本发明中,所述灭菌优选在灭菌室进行,所述灭菌室的正下方设置灭菌水槽,通过加热所述灭菌水槽中的灭菌水实现菌包的灭菌;所述灭菌结束后,灭菌水冷凝回流至灭菌水槽,所述灭菌水可以重复利用,节能环保。本发明中所述灭菌室出口设置自动传输轨道,灭菌后的菌包可以直接自动传输至接种室。

本发明中,将秀珍菇接种至灭菌后的菌包,置于20~25℃,65%~70%的湿度条件下,培养菌丝90~120d;本发明中,所述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后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培养室培养。本发明在接种前优选的对接种室进行灭菌;所述灭菌优选为紫外灭菌、消毒液灭菌或药剂烟雾熏蒸;所述药剂优选为菇保王。本发明在接种时菌包内培养料的温度应冷却到28℃以下;本发明中所述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所述接种优选的要快速准确,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将菌种接满袋口,减少外源污染物入侵,以加快萌发。本发明在所述接种后,进行菌丝培养;所述菌丝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2~23℃,湿度优选为66~69%,所述菌丝培养优选的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所述菌丝培养的时间优选为90~120d,更优选为95~105d。本发明在所述培养过程中,5~7d检查一次,发现污染的料袋,及时捡出,并立即无害化处理。当菌包菌丝长到培养料2/3以上时,及时调整菌袋的摆放位置,即翻包;所述翻包具体为把菌包180°翻转放置,因长时间培养,水分集中到底部,翻转过来让水分散开,菌丝更好生长。

本发明在所述菌丝培养成熟后,调节环境温度至8~17℃区域移动打冷12~14h后开袋。在本发明中,所述区域打冷采用自动打冷机进行。本发明中所述自动打冷机优选的可进行固定区域的打冷,固定区域的移动打冷,刺激打冷区域出菇,其他区域不出菇,能够实现秀珍菇定时定量采收上市。本发明中,所述打冷结束后,进行开袋;开袋时沿着料面割掉薄膜,敞开袋口露出料面。在本发明中,一般打冷结束后开袋第三天开始有菇蕾,第五天开始采摘,一般每潮菇采摘24h内结束。

本发明所述打冷后,控制打冷区域的温度为25~28℃,2~3d后,通风,喷雾保持环境湿度为85~95%之间;本发明中所述喷雾通过喷杆式喷雾机实现。优选的,所述喷雾还可以通过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本发明中,所述定向喷雾通过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所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包括温湿度测量模块、服务器、路由器、终端系统和精确喷雾控制器;所述终端系统包括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和工作参数执行模块;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将测定的温湿度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路由器传送至终端系统,终端系统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自动生成喷雾的流量,然后通过工作参数执行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精确喷雾控制器,由精确喷雾控制器进行定向喷雾。本发明中,所述终端系统包括手机或电脑。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湿度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本发明所述出菇期间,通过向菇体和环境喷雾保持环境湿度大于75%,当菇盖为3~4cm时采收。本发明出菇期间的喷雾优选的通过喷杆式喷雾机或上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本发明在所述采收时,用剪刀从料面的菇柄处剪断,尽量保持菇体干净,采大留小。本发明所述采菇后,优选的立即放进冷库分级包装。所述分级包装按菇体形状、大小、开伞程度分级,一级菇的菇盖直径3~4cm,菇盖直径大于5cm易开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沼心村秀珍菇智能栽培示范基地,基地面积25亩,栽培品种为“台秀57号”,菌包棚内墙式摆放,移动式打冷智能调控出菇方式生产示范。

秀珍菇菇棚按照“双盖双架双膜一网屋脊式”搭建,既利于菌丝培养,又利于移动式打冷出菇。整个菇棚分左右两部分,中间留2.5m宽水泥通道,屋顶高度在6米,外棚顶用黑色塑料膜盖好,黑膜上再覆盖化纤毯或茅草,棚顶建有自动喷淋水装置,利于保湿降温。大棚四周再用4m宽幅的黑色遮阳网和黑色塑料膜遮盖控制光照和保温。棚内通道两边用楠竹架设内棚,靠通道处内棚边高2.8米,外边高2.2米。沿通道方向每间隔1.1米搭菌包架,架高1.8米,长6米,每架用毛竹分上、中、下层摆放菌包。出菇打冷时用厚度为10cm的白色塑料膜,将四周和顶部封闭并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冷库”。

菇棚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菇棚内的温湿度数据传送至服务器,再通过路由器传送至终端系统(手机或电脑)。终端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自动生成喷雾的流量或者认为设定喷雾流量,然后通过工作参数执行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精确喷雾控制器,由精确喷雾控制器控制定向喷雾。终端系统手机或电脑可以远程控制喷雾流量。

将杂木屑53份、甘蔗渣10份,棉籽壳20份、麦麸15份、轻质碳酸钙1份,石灰1份。与水混合拌料获得培养基,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ph值为8;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但不下滴。

选用规格为39cm×17cm×0.005cm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采用机械装袋,将栽培基质装入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松紧以培养基紧贴袋壁为度,料面平整,封口采用塑料套环,加塞棉塞。装料后料袋重量约1500g(折干料约550-600g)。配制好的培养基要6h内及时装袋灭菌。

装好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灭菌室。常压灭菌100℃,12h~14h,灭菌后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移到接种室。

接种前,接种室用药物消毒剂和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接种时料温应冷却到28℃以下。接种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要快速准确,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将菌种接满袋口,以加快萌发。

于23℃,68%的湿度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95d至菌丝成熟。

菌丝培养成熟后,采用自动打冷机调节固定区域温度至8~17℃,移动打冷12~14h后开袋。固定区域的移动打冷,刺激打冷区域出菇,其他区域不出菇,能够实现秀珍菇定时定量采收上市。本发明中,所述打冷结束后,进行开袋;开袋时沿着料面割掉薄膜,敞开袋口露出料面。

本发明所述打冷后,控制打冷区域的温度为25~28℃,2~3d后,通风,喷雾保持环境湿度为85~95%之间;所述喷雾通过上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

本发明所述出菇期间,通过向菇体和环境喷雾保持环境湿度大于75%,当菇盖为3~4cm时采收。本发明出菇期间的喷雾优选的通过喷杆式喷雾机或上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本发明在所述采收时,用剪刀从料面的菇柄处剪断,尽量保持菇体干净,采大留小。本发明所述采菇后,优选的立即放进冷库分级包装。所述分级包装按菇体形状、大小、开伞程度分级,一级菇的菇盖直径3~4cm,菇盖直径大于5cm易开裂。

秀珍菇测产:随机取样法取5个点,每点采20袋,每点分别采菇称重,取平均值。实测秀珍菇第一潮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按第一潮菇占总生物学转化率的25%计算,具体数据见表1。

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栽培秀珍菇:台秀57号,第一潮平均产量0.138kg/袋,生物转化率23.00%;平均总产量0.552kg/袋,总生物学转化率为92.00%。

秀珍菇智能栽培示范基地,示范栽培35.86万袋,平均总产量0.552kg/袋,平均价格以10元/kg,总产量197947.20kg,总产值197.95万元。

表1秀珍菇测产具体数据

注:每袋平均干料重0.6kg,价格按市场平均价10元/kg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雅桥村秀珍菇智能栽培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亩,栽培品种为“台秀2号”,菌包棚内墙式摆放,移动式打冷智能调控出菇方式生产示范。

秀珍菇钢架菇棚搭建方法如下:

一、菇棚座向。秀珍菇钢架菇棚座向为坐北向南,利于通风。

二、菇棚搭建。分为三大部分:

(一)外层结构。菇棚总宽度为14m,长度根据场地情况定,一般为60~100m。外层棚顶材料为具有保温效果的泡沫层彩钢瓦,棚顶高度在6米,设计呈“八”字形,棚脊处设为外“凸”结构,“凸”出高度为50cm,利于通风。在外支架棚中作为支撑杆立柱的为镀锌管,其直径为100mm,且在水平地面方向纵向每两根支撑杆立柱之间相距5.5m。外层架棚的四周有两层覆盖物,里层为具有可调节密封功能的黑薄膜,外层为具有通风透气遮光遮蚊虫作用的遮阳网覆盖。这两层覆盖物可根据需要拉起打开和拉下盖住菇棚,具有可调节活动功能。菇棚地面可全部硬化,也可只硬化中间过道。

(二)内层结构。内层架顶覆盖材料为具有韧性及不易破损的黑色薄膜。钢架菇棚内架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宽各6m左右,且相对称。菇棚正中央有一条宽2.5m的过道,作用是放置移动制冷机及搬运小型车辆通道。外层棚顶和内层棚顶之间纵向的空间高度约为2m,内层菇架棚的高度设计左右两部分呈“八”字形,靠中间高,外侧低,高度大约是中间3.0m,外侧最低2.5m,层架横向分布于棚架两侧,内层架棚的顶部覆盖薄膜,中间通道处为能关闭或打开的活动式结构,起保温、保湿、通风作用。内层出菇打冷时用厚度为10c的白色塑料膜,每隔5-8排菇架将四周和顶部封闭而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冷库”。

(三)菇架结构。菇棚左右两部分各有平行于菇棚宽度排列菌包的菇架结构,有60~100排,纵向两排内架间有约1m的通道,主要作用是方便采菇和增加菌包的通风透气功能等。左右两部分排放菌包的内架由方形管水平固定于支撑杆平行于菇棚宽度方向,每排层架的最底层下方地面皆设有高度为20cm左右的长方体水泥基座,每根支撑杆皆固定插接在长方体水泥基座上,平行于水泥基座上方有两排的横杆,上、下两层横杆的间距为80cm;支撑杆的直径为100mm左右的u形管,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的横杆的宽度为30mm左右的方形管。

出菇打冷时每一个菇棚作为一个区域,周围薄膜放下,棚内同时4台打冷机工作,整棚打冷。

菇棚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菇棚内的温湿度数据传送至服务器,再传送至终端系统(手机或电脑)。终端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自动生成喷雾的流量或者认为设定喷雾流量,然后通过工作参数执行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精确喷雾控制器,由精确喷雾控制器控制定向喷雾。终端系统手机或电脑可以远程控制喷雾流量。

将杂木屑53份、甘蔗渣10份,棉籽壳20份、麦麸15份、轻质碳酸钙1.0份,石灰1.0份。与水混合拌料获得培养基,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ph值为8;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但不下滴。

选用规格为39cm×17cm×0.005cm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采用机械装袋,将栽培基质装入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松紧以培养基紧贴袋壁为度,料面平整,封口采用塑料套环,加塞棉塞。装料后料袋重量约1500g(折干料约550-600g)。配制好的培养基要6h内及时装袋灭菌。

装好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灭菌室。常压灭菌100℃,12h~14h,灭菌后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移到接种室。

接种前,接种室用药物消毒剂和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接种时料温应冷却到28℃以下。接种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要快速准确,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将菌种接满袋口,以加快萌发。

于23℃,68%的湿度条件下,培养菌丝95d至菌丝成熟。

菌丝培养成熟后,采用自动打冷机调节固定区域温度至8~17℃,移动打冷12~14h后开袋。固定区域的移动打冷,刺激打冷区域出菇,其他区域不出菇,能够实现秀珍菇定时定量采收上市。本发明中,所述打冷结束后,进行开袋;开袋时沿着料面割掉薄膜,敞开袋口露出料面。

本发明所述打冷后,控制打冷区域的温度为25~28℃,2~3d后,通风,喷雾保持环境湿度为85~95%之间;所述喷雾通过上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

本发明所述出菇期间,通过向菇体和环境喷雾保持环境湿度大于75%,当菇盖为3~4cm时采收。本发明出菇期间的喷雾优选的通过喷杆式喷雾机或上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本发明在所述采收时,用剪刀从料面的菇柄处剪断,尽量保持菇体干净,采大留小。本发明所述采菇后,优选的立即放进冷库分级包装。所述分级包装按菇体形状、大小、开伞程度分级,一级菇的菇盖直径3~4cm,菇盖直径大于5cm易开裂。

秀珍菇测产:随机取样法取5个点,每点采20袋,每点分别采菇称重,取平均值。实测秀珍菇第一潮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按第一潮菇占总生物学转化率的25%计算。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栽培秀珍菇:台秀2号,第一潮平均产量0.131kg/袋,生物转化率21.83%;平均总产量0.524kg/袋,总生物学转化率为87.33%。秀珍菇智能栽培示范基地,示范栽培180万袋,平均总产量0.524kg/袋,平均价格以10元/kg,总产量943200kg,总产值943.20万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