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贝母人工快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2425发布日期:2019-01-14 18:0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贝母人工快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uet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假贝母属bolbostemma草质攀援状植物,以鳞茎入药,常生于阴山,产地分布广泛,药用历史悠久。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其饮片具有解毒、散结和消肿的功效,主治乳痈、瘰疬和痰核。药理研究表明土贝母主要化学成分为土贝母皂苷,其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包括胃癌、结肠癌、鼻咽癌、人体毛绒癌、肺癌、舌癌和宫颈癌等,为治疗癌症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土贝母皂苷靶向制剂克服了注射剂细胞毒性和血管刺激性两大弊端,为解决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供新方案;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有一定的疗效。随着市场对土贝母需求量的增加,其栽培方式逐渐引起人们关注。

土贝母栽培以鳞茎扦插繁殖为主。该方式存在多种弊端,如种质变化大;数代后鳞茎内部病毒积累使产量降低;发育前易受真菌感染导致鳞茎腐烂等。以上不足限制了土贝母大面积的生产,为土贝母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了契机。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一种繁殖体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贝母人工快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土贝母人工快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生长健壮的土贝母植株,取其鳞茎,清洗、浸泡、冲洗和消毒后备用;

2)将带节茎段接种到预培养基中,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5~15天得到预培养鳞茎;

3)将预培养鳞茎取出接入丛芽发生培养基上,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小苗;

4)将小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25~30℃、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生根苗;

其中,所述的预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4~0.6mg/l+kt1~3mg/l,ph5.0~7.0;

所述的丛芽发生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4~0.6mg/l+kt1~3mg/l,ph5.0~7.0;

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4~0.6mg/l,ph5.0~7.0。

本发明通过优化土贝母组织培养条件,以丛芽发生为切入点,短时间获得大量的试管苗,为土贝母体外快速繁殖提供相应图片参考,扩充葫芦科植物的组织培养范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土贝母人工快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生长健壮的土贝母植株,取其鳞茎,清洗、浸泡、冲洗和消毒后备用;

2)将带节茎段接种到预培养基中,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5~15天得到预培养鳞茎;

3)将预培养鳞茎取出接入丛芽发生培养基上,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小苗;

4)将小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25~30℃、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生根苗;

其中,所述的预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4~0.6mg/l+kt1~3mg/l,ph5.0~7.0;

所述的丛芽发生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4~0.6mg/l+kt1~3mg/l,ph5.0~7.0;

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4~0.6mg/l,ph5.0~7.0。

所述的清洗是流动水漂洗。

所述的浸泡是用质量百分数10%洗衣粉溶液浸泡8~12min。

所述的冲洗是采用流水冲洗20~40min。

所述的消毒是采用75%乙醇溶液处理3~5s,然后再经0.1%升汞水溶液消毒7~9min。

所述的预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5mg/l+kt2mg/l,ph6.0;

所述的丛芽发生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5mg/l+kt2mg/l,ph5.8;

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5mg/l,ph6.0。

实施例1

1)选取生长健壮的土贝母植株,取其鳞茎,清洗、浸泡、冲洗和消毒后备用;

2)将带节茎段接种到预培养基中,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5~15天得到预培养鳞茎;

3)将预培养鳞茎取出接入丛芽发生培养基上,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小苗;

4)将小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25~30℃、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生根苗;

其中,预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4mg/l+kt1mg/l,ph5.0;

丛芽发生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4mg/l+kt1mg/l,ph5.0;

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4mg/l,ph5.0。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预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6mg/l+kt3mg/l,ph7.0;

丛芽发生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6mg/l+kt3mg/l,ph7.0;

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6mg/l,ph7.0。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预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5mg/l+kt2mg/l,ph6.0;

丛芽发生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5mg/l+kt2mg/l,ph6.0;

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6mg/l+naa0.5mg/l,ph5.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贝母人工快繁的方法,选取生长健壮的土贝母植株,取其鳞茎,清洗、浸泡、冲洗和消毒后备用;将带节茎段接种到预培养基中,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5~15天得到预培养鳞茎;将预培养鳞茎取出接入丛芽发生培养基上,于温度20~25℃、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小苗;将小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25~30℃、光照为1500~2500Lx下进行弱光培养20~40天得到生根苗;本发明通过优化土贝母组织培养条件,以丛芽发生为切入点,短时间获得大量的试管苗,为土贝母体外快速繁殖提供相应图片参考,扩充葫芦科植物的组织培养范畴。

技术研发人员:黄衡宇;徐福荣;张爱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中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9.03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