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有机蔬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79875发布日期:2019-01-14 17:52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棚有机蔬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害虫,简称跳甲,常为害叶菜类蔬菜,以甘蓝、花椰菜、白菜、菜薹、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设施栽培的普及,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黄曲条跳甲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成虫和幼虫两个虫态对植株直接造成危害。成虫食叶,以幼苗期最重;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害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萝卜被害呈许多黑斑,最后整个变黑腐烂;白菜受害叶片变黑死亡,并传播软腐病。

黄曲条跳甲防治方法一般是清除菜地残株败叶,铲除杂草,播种前深耕晒土,消灭部分蛹,成虫喷洒化学农药如抑太保乳油、氰戊菊酯、茴蒿素杀虫剂进行防治,幼虫用敌百虫或辛硫磷液灌根,或者使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跳甲幼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有机蔬菜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大棚有机蔬菜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难题,同时避免药物防治黄曲条跳甲所产生的的抗药性,避免农药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农田生物链的破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大棚有机蔬菜生产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棚有机蔬菜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为,步骤一,大棚清园;步骤二,土壤旋耕;步骤三,挂设黄板;步骤四,高温闷棚;步骤五,通风降温;步骤六,撒施茶麸。

各步骤具体方法为:

步骤一、大棚清园

大棚有机蔬菜采收完成后,要将大棚中所有的残留的作物秸秆、尤其是残留的作物根部、杂草等全部清理出大棚外面,清理作物秸秆的同时,可以将停留在作物秸秆的黄曲条跳甲带出大棚,同时也可以将躲藏在作物根部的黄曲条跳甲幼虫和虫卵等带出大棚,从而大大降低大棚中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密度。

步骤二、土壤旋耕

做好大棚的清园之后,根据种植下茬作物所需要,放入相应量的基肥,之后通过使用拖拉机进行旋耕。旋耕的技术要领在于旋耕的深度不得低于25厘米,土块的直径最大不得大于1厘米,全园旋耕3遍以上。旋耕的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原有的形态,很大程度破坏了黄曲条跳甲在土壤中的生存环境,尤其旋耕之后土壤的含水量降低,黄曲条跳甲的幼虫及虫卵会由于失水而导致死亡。另外一部分原先躲藏于土层中的黄曲条跳甲的幼虫及虫卵,由于旋耕的作用而被带到土壤表层,经过太阳光的暴晒,也可以被杀死。同时旋耕的过程中,重型拖拉机的反复碾压和旋耕到的旋打,可以杀死部分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幼虫及卵块。整个旋耕的过程中,有进一步降低了大棚中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密度。

步骤三、挂设黄板

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黄板的挂设,技术要领如下:黄板的挂设密度为30-50块/亩,黄板规格(20-25)×(20-30)厘米,挂设高度距离地面20-30厘米,挂设的地方位于大棚四周,距离大棚边1-1.5米,沿着大棚四边均匀挂设黄板。挂设黄板的作用就在于利用黄曲条跳甲对黄色的趋性,对黄曲条跳甲进行诱捕。此时大棚中没有作物的遮挡,也没有黄曲条跳甲的食物,此时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捕效率高。

步骤四、高温闷棚

挂设完黄板之后,要放下大棚四周的全部边膜,同时关紧大棚门,利用大棚的保温效果,经过24小时的闷棚,大棚中间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60-70摄氏度,湿度可以降低到30-40%。由于高温、干燥的环境的影响,黄曲条跳甲会向大棚四周温度较低的区域聚集,此时挂设在大棚周边的黄板整好对黄曲条跳甲起到诱捕作用。同时利用60-70摄氏度高温条件下再持续48小时(合计72小时),可以杀死大部分躲藏在土壤中的黄曲条跳甲幼虫及其虫卵。

步骤五、通风降温

通过至少24小时的闷棚之后,卷起大棚四周的边膜,对大棚进行通风降温,此时由于大棚周边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部分黄曲条跳甲会继续向大棚周边迁移,可以利用黄板进一步诱捕。

步骤六、撒施茶麸

茶麸也叫茶粕、茶籽饼,颗粒呈紫褐色,是油茶籽经榨油后的渣饼,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可以作为一种植物源杀虫农药。在通风后的大棚,就可以进行作物定之前的准备,此时在大棚中按50-75kg/亩的量,均匀撒施茶麸,利用茶麸的杀虫作用。在大棚中的作物定植完成之后,通过浇灌定根水的同时,通过水浸泡了的茶麸,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虫作用的成分,杀死土壤中躲藏的黄曲条跳甲成虫、幼虫及其卵块。同时茶麸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机肥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系统提前防治

本发明的黄曲条跳甲防治方法,不同于通常的防治方法,也就是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危害之后才进行防治。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有害生物防治理念。本发明通过大棚清园→土壤旋耕→挂设黄板→高温闷棚→通风降温→撒施茶麸等一系列的防控技术措施,在农作物定植到大棚里之前,就将大棚中的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密度将至最低,这也为后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2、防治效果好

根据目前的使用效果所采集的数据总结得出,该方法相对于通常使用黄板防治黄曲条跳甲的做法,也就是在作物定植的时候,或者定植之后再进行黄板的挂设,效果要好。而且相对于通常在作物定植的时候,或者定植之后再进行黄板的挂设,本发明的黄板使用时间更长。

3、抗风险性高

本发明的黄曲条跳甲防治方法属于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结合植物源农药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有机蔬菜防治害虫的技术,充分利用大棚清园、土壤旋耕、挂设黄板的人为操作过程,以及利用高温闷棚、通风降温的自然环境条件过程,再结合撒施茶麸防治的过程,多举并措,过程可控。有机蔬菜生产过程对于农资投入品的要求极其严格,并且在的技术条件下,外购的植保投入品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本发明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过程中投入品少,过程可防可控,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4、抗药性较低

目前对于大棚有机蔬菜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还是主要集中于药物防治,虽然使用的是植物源农药,但是防治效果差,防治成本高,防治过程容易产生抗药性。本发明利用大棚清园后躲藏在大棚中的黄曲条跳甲缺乏食物来源、大棚中没有农作物的遮挡,黄板诱捕效果高,以及利用高温闷棚的作用,多钟措施杀灭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幼虫及其卵块,这是通过黄曲条跳甲防治所不能做到的。

5、防治成本低

相对于目前大棚有机蔬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使用最多的是鱼藤酮、苦参碱、苏云菌杆菌、除虫菊等商品性植物源有机农药,其防治成本价格大致为400元/亩,而本发明所涉及使用的黄板,茶麸防治成本在250元/亩,大大降低了黄曲条跳甲防治成本。目前有机蔬菜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效果不佳、植保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大棚有机蔬菜中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为,步骤一,大棚清园;步骤二,土壤旋耕;步骤三,挂设黄板;步骤四,高温闷棚;步骤五,通风降温;步骤六,撒施茶麸。

各步骤具体方法为:

步骤一、大棚清园

大棚有机蔬菜采收完成后,要将大棚中所有的残留的作物秸秆、尤其是残留的作物根部、杂草等全部清理出大棚外面,清理作物秸秆的同时,可以将停留在作物秸秆的黄曲条跳甲带出大棚,同时也可以将躲藏在作物根部的黄曲条跳甲幼虫和虫卵等带出大棚,从而大大降低大棚中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密度。

步骤二、土壤旋耕

做好大棚的清园之后,根据种植下茬作物所需要,放入相应量的基肥,之后通过使用拖拉机进行旋耕。旋耕的技术要领在于旋耕的深度不得低于25厘米,土块的直径最大不得大于1厘米,全园旋耕3遍以上。旋耕的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原有的形态,很大程度破坏了黄曲条跳甲在土壤中的生存环境,尤其旋耕之后土壤的含水量降低,黄曲条跳甲的幼虫及虫卵会由于失水而导致死亡。另外一部分原先躲藏于土层中的黄曲条跳甲的幼虫及虫卵,由于旋耕的作用而被带到土壤表层,经过太阳光的暴晒,也可以被杀死。同时旋耕的过程中,重型拖拉机的反复碾压和旋耕到的旋打,可以杀死部分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幼虫及卵块。整个旋耕的过程中,有进一步降低了大棚中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密度。

步骤三、挂设黄板

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黄板的挂设,技术要领如下:黄板的挂设密度为40块/亩,黄板规格25×20厘米,挂设高度距离地面25厘米,挂设的地方位于大棚四周,距离大棚边1-1.5米,沿着大棚四边均匀挂设黄板。挂设黄板的作用就在于利用黄曲条跳甲对黄色的趋性,对黄曲条跳甲进行诱捕。此时大棚中没有作物的遮挡,也没有黄曲条跳甲的食物,此时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捕效率高。

步骤四、高温闷棚

挂设完黄板之后,要放下大棚四周的全部边膜,同时关紧大棚门,利用大棚的保温效果,经过24小时的闷棚,大棚中间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60-70摄氏度,湿度可以降低到30-40%。由于高温、干燥的环境的影响,黄曲条跳甲会向大棚四周温度较低的区域聚集,此时挂设在大棚周边的黄板整好对黄曲条跳甲起到诱捕作用。同时利用60-70摄氏度高温条件下持续48小时,可以杀死大部分躲藏在土壤中的黄曲条跳甲幼虫及其虫卵。

步骤五、通风降温

通过72小时的闷棚之后,卷起大棚四周的边膜,对大棚进行通风降温,此时由于大棚周边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部分黄曲条跳甲会继续向大棚周边迁移,可以利用黄板进一步诱捕。

步骤六、撒施茶麸

茶麸也叫茶粕、茶籽饼,颗粒呈紫褐色,是油茶籽经榨油后的渣饼,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可以作为一种植物源杀虫农药。在通风后的大棚,就可以进行作物定之前的准备,此时在大棚中按50kg/亩的量,均匀撒施茶麸,利用茶麸的杀虫作用。在大棚中的作物定植完成之后,通过浇灌定根水的同时,通过水浸泡了的茶麸,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虫作用的成分,杀死土壤中躲藏的黄曲条跳甲成虫、幼虫及其卵块。同时茶麸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机肥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下面通过试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

试验一不同时期挂设黄板对黄曲条跳甲防治作用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及处理

试验分三个处理一个对照,分别为:

处理一:定植前2天挂黄板40张/亩,即本发明步骤三所述方法;

处理二:定植当天挂黄板40张/亩;

处理三:定植后2天挂黄板40张/亩;

处理四:空白对照;

1.2试验环境

2018年7月29日至8月15日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惠州市乡村物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季分享有机农场进行试验,试验田试验品种为菜心,试验田土壤情况、耕作管理及生长状况比较一致。地势较为平坦,黄曲条跳甲常年发生,符合试验要求。

1.3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四个处理区,大棚经过清园→土壤旋耕→高温闷棚→通风降温→撒施茶麸50kg/亩等一系列措施后定植菜心,黄板挂设密度均为40张/亩,菜心于2018年8月1日定植,定植15天后,采取5点调查法,随机调查50株菜心的调查虫口基数,每个处理之间设置保护行。于2018年7月26日,采取5点调查法,随机调查50株菜心的虫口基数、菜心上虫眼个数,以及每张黄板上诱捕到的虫口数。

2.结果与分析

表1.不同时期挂设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作用

3种不同时期挂设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作用见表1。定植后15天,定植前2天挂黄板处理菜心上虫口基数为1.23头,菜心上虫眼数为18.30个,挂黄板15天后,每张黄板上诱捕到的虫口数72.01头;定植当天挂黄板处理菜心上虫口基数为3.83头,菜心上虫眼数为96.52个,挂黄板15天后,每张黄板上诱捕到的虫口数45.58头;定植后2天挂黄板处理菜心上虫口基数为4.95头,菜心上虫眼数为192.5个,挂黄板15天后,每张黄板上诱捕到的虫口数27.45头;

3.结论与讨论

3种不同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的结果表明:定植前2天挂黄板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作用明显优于定植当天挂黄板,以及定植后2天挂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试验二不同防治方法对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及处理

试验份四个处理一个对照,分别为:

处理一:0.5%苦参碱可溶液剂500倍液;

处理二: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液;

处理三:5%鱼藤酮可溶液剂500倍液;

处理四:黄板40张/亩+茶麸50kg/亩;

处理五:空白对照

3.2试验环境

2018年7月9日至7月26日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惠州市乡村物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司机分享有机农场进行试验,试验田试验品种为菜心,试验田土壤情况、耕作管理及生长状况比较一致。地势较为平坦,黄曲条跳甲常年发生,符合试验要求。

3.3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五个处理区,于2018年7月9日,采取5点调查法,随机调查50株菜心的调查虫口基数,下午16点进行叶面均匀喷雾一次,每个处理之间设置保护行。于2018年7月26日,采取5点调查法,随机调查50株菜心的虫口基数。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残存虫数施药前虫口基数)×100

防治效果/%=(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4.结果与分析

表2不同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4种不同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见表2。处理后15天,0.5%苦参碱可溶液剂500倍液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减退率为41.70%,防治效果为72.31%;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液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减退率为43.78%,防治效果为73.30%;5%鱼藤酮可溶液剂500倍液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减退率为28.49%,防治效果为66.04%;黄板40张/亩+茶麸50kg/亩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虫口减退率为81.20%,防治效果为91.07%;

5.结论与讨论

4种不同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的结果表明:黄板40张/亩+茶麸50kg/亩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0.5%苦参碱可溶液剂500倍液、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液、5%鱼藤酮可溶液剂500倍液三种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