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4372发布日期:2019-01-02 22:4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除臭剂,具体是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臭、异味是环境的一大公害。城市恶臭、异味主要来源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与其处理流程中所经之地与其流程中所产生之各种反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对恶臭、异味问题的防治及治理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化学药剂在农作物杀菌除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学药剂长期使用,致使大部分地区病菌抗性频率超过50%,抗性水平高达万倍以上,单一使用化学药剂已完全失去防效。并且,随着抗性菌株不断增强,施药次数逐年增加,施药量也成倍增长,给防治和周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其弊端也日益突出,如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和有害生物的再猖獗等等。现有的杀菌除臭剂大多由化学产品合成制得,这种产品刺激性较强,具有微量的毒性,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分解性较差,容易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产生二次危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20-50份、苦参10-25份、松脂5-12份、侧柏15-25份、甘草3-9份、茶树精油3-12份和柠檬薄荷精油6-18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30-40份、苦参15-20份、松脂8-10份、侧柏18-23份、甘草5-8份、茶树精油5-10份和柠檬薄荷精油10-15份。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35份、苦参18份、松脂9份、侧柏20份、甘草6份、茶树精油8份和柠檬薄荷精油12份。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皂角、苦参、松脂、侧柏和甘草后进行机械式破碎混合,过10目筛,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10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24-36h,然后在20℃、60hz条件下超声浸提,再真空抽滤,收集滤液a;3)、在90-110℃条件下将步骤2)中的滤液蒸馏,得到馏分b;4)、按重量份称取茶树精油和柠檬薄荷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5)、将第二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5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12-24h,然后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6)、在100-150℃、0.01mpa条件下,将馏分b和第三混合物混合后进行湿热灭菌,即得到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的浸提时间为30-60min。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6)中湿热灭菌时间为30-60min。上述的杀菌除臭剂在制备杀菌除臭剂产品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高效性:同等条件下,本发明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化学吸附剂,且使用量少。2.广谱抗菌: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和真菌,能杀灭螨虫及蚊蝇卵,且不易产生抗药性。3.安全无毒性:经严格检测及大量实践证明:对人体和动物无害无毒,不会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不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能够自行降解具有可生化性,因而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20份、苦参10份、松脂5份、侧柏15份、甘草3份、茶树精油3份和柠檬薄荷精油6份。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皂角、苦参、松脂、侧柏和甘草后进行机械式破碎混合,过10目筛,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10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24h,然后在20℃、60hz条件下超声浸提,再真空抽滤,收集滤液a;3)、在90℃条件下将步骤2)中的滤液蒸馏,得到馏分b;4)、按重量份称取茶树精油和柠檬薄荷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5)、将第二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5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12h,然后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6)、在100℃、0.01mpa条件下,将馏分b和第三混合物混合后进行湿热灭菌,即得到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步骤2)中的浸提时间为30min。步骤6)中湿热灭菌时间为30min。实施例2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50份、苦参25份、松脂12份、侧柏25份、甘草9份、茶树精油12份和柠檬薄荷精油18份。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皂角、苦参、松脂、侧柏和甘草后进行机械式破碎混合,过10目筛,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10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36h,然后在20℃、60hz条件下超声浸提,再真空抽滤,收集滤液a;3)、在110℃条件下将步骤2)中的滤液蒸馏,得到馏分b;4)、按重量份称取茶树精油和柠檬薄荷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5)、将第二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5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24h,然后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6)、在100℃、0.01mpa条件下,将馏分b和第三混合物混合后进行湿热灭菌,即得到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步骤2)中的浸提时间为60min。步骤6)中湿热灭菌时间为60min。实施例3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25份、苦参15份、松脂8份、侧柏18份、甘草5份、茶树精油10份和柠檬薄荷精油10份。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皂角、苦参、松脂、侧柏和甘草后进行机械式破碎混合,过10目筛,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10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30h,然后在20℃、60hz条件下超声浸提,再真空抽滤,收集滤液a;3)、在100℃条件下将步骤2)中的滤液蒸馏,得到馏分b;4)、按重量份称取茶树精油和柠檬薄荷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5)、将第二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5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20h,然后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6)、在100℃、0.01mpa条件下,将馏分b和第三混合物混合后进行湿热灭菌,即得到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步骤2)中的浸提时间为45min。步骤6)中湿热灭菌时间为45min。实施例4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皂角35份、苦参18份、松脂9份、侧柏20份、甘草6份、茶树精油8份和柠檬薄荷精油12份。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皂角、苦参、松脂、侧柏和甘草后进行机械式破碎混合,过10目筛,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10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32h,然后在20℃、60hz条件下超声浸提,再真空抽滤,收集滤液a;3)、在105℃条件下将步骤2)中的滤液蒸馏,得到馏分b;4)、按重量份称取茶树精油和柠檬薄荷精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5)、将第二混合物按质量体积比为1kg:5l的比例与体积百分含量为80%的乙醇混合,避光冷浸20h,然后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6)、在100℃、0.01mpa条件下,将馏分b和第三混合物混合后进行湿热灭菌,即得到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步骤2)中的浸提时间为45min。步骤6)中湿热灭菌时间为45min。对比例1与实施例4相比,不含皂角、苦参、松脂和侧柏,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2与实施例4相比,不含皂角和苦参,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3与实施例4相比,不含松脂和侧柏,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杀菌实验1将同等剂量的实施例4和对比例1-3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时间和平均灭杀效果如下表1所示:表1杀菌实验2将同等剂量的实施例4和对比例1-3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作用于大肠杆菌,作用时间和平均灭杀效果如下表2所示:表2组别作用时间(min)平均灭杀效果(%)对比例13020对比例23050对比例33060实施例43096杀菌实验3将同等剂量的实施例4和对比例1-3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作用于白色念珠菌,作用时间和平均灭杀效果如下表3所示:表3组别作用时间(min)平均灭杀效果(%)对比例16040对比例26060对比例36070实施例46098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能够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和真菌,且作用迅速,效果显著。实施例5一种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各类垃圾场、公厕、污水处理厂、堆肥场、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家庭、办公、娱乐场所以及宾馆、酒店、车站、会议室等场所安装喷淋或雾化设备;2、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推荐的稀释比例稀释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3、通过喷淋或雾化设备向场所内部喷洒用于环境治理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从而使杀菌除臭剂中的的有效分子吸附、渗透、分解异味分子,同时起催化剂作用,使异味分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无毒无味产物,达到祛除异味功效,消除异味源头,并且通过有效分子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从而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以达到杀菌消毒之功效。同等条件下,本发明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化学吸附剂,且使用量少,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和真菌,能杀灭螨虫及蚊蝇卵,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安全无毒性,经严格检测及大量实践证明对人体和动物无害无毒,不会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不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能够自行降解具有可生化性,因而不会带来二次污染。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