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78495发布日期:2019-01-14 17:4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来促进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量是不同的,氮磷钾是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另外铁、钙、镁、硫、硼等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但是植物生存环境中的营养元素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所以就需要通过额外施肥来补充植物的营养元素,但施肥量的多少、化肥放置与农作物之间距离、下雨量多少、农田含水量等均会影响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程度,有时农民为使农作物更好吸收化肥养分,会在施肥完成后再把地灌溉一遍,以促进农作物吸收养分,但这样不仅麻烦且费力。

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设施也在不停建设,农田灌溉由传统的人力水泵灌溉技术变更为自动喷灌技术,但现有的自动喷灌技术和肥料机局限性大,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或套种农田皆不能使用,因此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效果好,还增添自动卷管装置,不仅可以在卷水管的同时排出水管内剩余积水,还省时省力,收卷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水井、水泵、导线、外接电源插头、出水口、水管、搅拌装置、三通连接件、漏水管、卷管装置。

所述水泵位于水井内部,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插头连接,出水口位于水泵本体上,一个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搅拌装置连接,另一个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三通连接件连接,三通连接件三端分别连接水管、搅拌装置和漏水管,卷管装置在灌溉完成后通过搅拌装置改装而成。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盒、机头、支持柱、底座、转轴、搅拌叶、搅拌桶、升降手柄、钢丝、固定器、化肥添加口、进水口、水肥出口。

所述电机位于机头内部,通过导线与控制盒连接,机头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插头连接,通过支持柱与底座连接,通过转轴与搅拌叶连接,搅拌桶位于底座上,搅拌叶位于搅拌桶内部,升降手柄通过钢丝与转轴连接,固定器与支持柱连接,化肥添加口、进水口和水肥出口位于搅拌桶本体上。

所述卷管装置,包括挤水夹、水管夹、挡板。

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与搅拌桶去掉,通过升降手柄调节转轴至合适位置,挤水夹位于机头上,水管夹与挡板位于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为可打开绝缘防水盒,包括变频器、指示灯和开关,通过变频器可调节提前设定或调节电机运转频率,通过开关控制电机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持柱与底座采用加厚不锈钢材质,稳定性好,抓地力强。

优选的,所述转轴采用可伸缩转动螺纹连接转轴,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且横向转轴折叠处通过传动轴带动纵向转轴转动,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采用弧形旋转锁扣设计,更易夹持贴合搅拌桶,可任意调节弧度,取放搅拌桶方便牢固。

优选的,所述三通连接件通过橡胶圈与卡箍双重密封且一端设有螺纹,不使用时可通过螺纹盖密封变为水管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水肥出口设有过滤网,过滤未完全溶解化肥进入水管,防止水管或漏水管堵塞。

优选的,所述挤水夹为柱形设计,螺钉调距,柱形设计可使水管在电机带动水管卷动时随之转动,方便挤出水管积水且不卡水管。

第一步,将搅拌桶放在底座上端,卡紧固定器,安装搅拌叶,通过升降手柄调节转轴位置,变频器设定电机运转频率,第二步,通过化肥添加口添加化肥,水肥出口连接三通连接件上端,第三步,将水泵出水口一端通过水管与搅拌装置进水口连接,一端通过水管与是三通连接件左端连接,第四步,三通连接件右端连接漏水管,水泵放入水井中,接通水泵电源,打开搅拌装置开关,漏水管出水灌溉农田,第五步,灌溉完毕,关闭搅拌装置开关,关闭水泵电源,拔开连接水管,升降手柄调节转轴位置,松开固定器,去掉搅拌叶,第六步,安装挤水夹与挡板,调节挤水夹间距,第七步,将水管或漏水管穿过挤水夹且一端用水管夹夹在转轴上,第八步,打开开关,水管绕转轴卷绕,第九步,水管卷绕完成,关闭开关,拆卸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效果好,还增添自动卷管装置,不仅可以在卷水管的同时排出水管内剩余积水,还省时省力,收卷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本发明一些部件在整体中的具体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装置可安装可去除,使用方便,且有效地节约施肥工时,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灌溉与施肥完美结合,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2.本发明中,所述的转轴不仅可以旋转,而且可以伸缩,实现了对不同高度水肥混合液的搅拌,提高搅拌效率。

3.本发明中,所述的卷管装置由搅拌装置改装而成,不仅操作简便,增加机器利用效率,节约资源,还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井,2、水泵,3、导线,4、外接电源插头,5、出水口,6、水管,7、搅拌装置,701、电机,702、控制盒,703、机头,704、支持柱,705、底座,706、转轴,707、搅拌叶,708、搅拌桶,709、升降手柄,710、钢丝,711、固定器,712、化肥添加口,713、进水口,714、水肥出口,8、三通连接件,9、漏水管,10、卷管装置,101、挤水夹,102、水管夹,10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水井1、水泵2、导线3、外接电源插头4、出水口5、水管6、搅拌装置7、三通连接件8、漏水管9、卷管装置10。

所述水泵2位于水井1内部,通过导线3与外接电源插头4连接,出水口5位于水泵2本体上,出水口5和搅拌装置7与水管6通过固定环连接,一个出水口5通过水管6与搅拌装置7连接,另一个出水口5通过水管6与三通连接件8连接,三通连接件8与水管6通过活动卡箍连接,三通连接件8三端分别连接水管6、搅拌装置7和漏水管9,卷管装置10在灌溉完成后通过搅拌装置7改装而成。

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701、控制盒702、机头703、支持柱704、底座705、转轴706、搅拌叶707、搅拌桶708、升降手柄709、钢丝710、固定器711、化肥添加口712、进水口713、水肥出口714。

所述电机701采用螺钉固定于机头703内部,通过导线3与控制盒702连接,控制盒702通过螺钉固定于机头703右侧,支持柱704与机头703和底座70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机头703通过导线3与外接电源插头4连接,通过支持柱704与底座705连接,通过转轴706与搅拌叶707连接,转轴706与搅拌叶707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搅拌桶708位于底座705上,搅拌叶707位于搅拌桶708内部,升降手柄709镶嵌于支持柱704上,通过钢丝710与转轴706连接,固定器711与支持柱704通过螺钉连接,化肥添加口712、进水口713和水肥出口714镶嵌于搅拌桶708本体上。

所述卷管装置10,包括挤水夹101、水管夹102、挡板103。

所述搅拌装置7的搅拌叶707与搅拌桶708去掉,通过升降手柄709调节转轴706至合适位置,挤水夹101位于机头703上与机头通过螺钉连接,水管夹102与挡板103位于转轴706上与转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控制盒702为可打开绝缘防水盒,包括变频器、指示灯和开关,通过变频器可调节提前设定或调节电机701运转频率,通过开关控制电机701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支持柱704与底座705采用加厚不锈钢材质,稳定性好,抓地力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转轴706采用可伸缩转动螺纹连接转轴706,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且横向转轴706折叠处通过传动轴带动纵向转轴706转动,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固定器711采用弧形旋转锁扣设计,更易夹持贴合搅拌桶708,可任意调节弧度,取放搅拌桶708方便牢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三通连接件8通过橡胶圈与卡箍双重密封且一端设有螺纹,不使用时可通过螺纹盖密封变为水管连接件。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水肥出口714设有过滤网,过滤未完全溶解化肥进入水管6,防止水管6或漏水管9堵塞。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挤水夹101为柱形设计,螺钉调距,柱形设计可使水管6在电机701带动水管6卷动时随之转动,方便挤出水管6积水且不卡水管6。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将搅拌桶708放在底座705上端,卡紧固定器711,安装搅拌叶707,通过升降手柄709调节转轴706位置,变频器设定电机701运转频率,第二步,通过化肥添加口712添加化肥,水肥出口714连接三通连接件8上端,第三步,将水泵出水口5一端通过水管6与搅拌装置7的进水口713连接,一端通过水管6与是三通连接件8左端连接,第四步,三通连接件8右端连接漏水管9,水泵2放入水井1中,接通水泵2电源,打开搅拌装置7开关,漏水管9出水灌溉农田,第五步,灌溉完毕,关闭搅拌装置7开关,关闭水泵2电源,拔开连接水管6,升降手柄709调节转轴706位置,松开固定器711,去掉搅拌叶707,第六步,安装挤水夹101与挡板103,调节挤水夹101间距,第七步,将水管6或漏水管9穿过挤水夹101且一端用水管夹102夹在转轴706上,第八步,打开开关,水管6绕转轴706卷绕,第九步,水管6卷绕完成,关闭开关,拆卸装置。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可行性,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