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8887发布日期:2019-03-08 23:0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杀虫剂增效组合物是利用天敌的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在中国,杀虫剂增效组合物是指昆虫病毒制剂、细菌(如苏云金杆菌)及其芽孢和毒蛋白制剂、真菌孢子制剂。然而,这些昆虫病毒、真菌孢子、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毒蛋白在喷洒到农林植物表面后难免受到阳光中的紫外线(uv)辐射而失活,导致杀虫剂残留期短和药效大大降低。昆虫病毒制剂在大田经受阳光照射一天后其侵染活性急剧下降到20%以下;紫外光对白僵菌、绿僵菌的分生孢子、bt芽孢及其晶体都有显著的损伤作用,是bt杀虫剂和白僵菌、绿僵菌杀虫剂在田间条件下药效迅速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紫外线使杀虫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照射破坏了伴孢晶体蛋白的一级结构和立体结构,使之变性、变脆、难溶于昆虫的胃液,不能降解为具有杀虫活性的毒素蛋白,从而失去杀虫活力;或者破坏病毒的外壳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使病毒粒子减弱或完全失去侵染活力;或者使孢子的萌发率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不萌发。因此,紫外线是病毒农药、细菌农药和真菌农药在大田使用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因此开发杀虫剂包衣保护病毒、细菌、伴孢晶体或真菌孢子免受紫外线辐射或其他环境因子的破坏以延长杀虫剂残留期和增强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化合物有很多种,尤其是黄酮类、多酚类、胡萝卜素类、醌类、花青素类,其共同特性是对100-500纳米范围内光波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因此将他们科学组合起来可以对100-500纳米范围内的紫外线完全屏蔽,而且对病毒、细菌、真菌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用作杀虫剂的包衣(保护剂);此外,这些植物化合物大都富含酚羟基,可以增强病毒外壳的亲和力促进病毒粒子吸附到粘虫幼虫微绒毛上,介导病毒粒子与中肠上皮细胞的联结与融合,从而促进感染,因此,植物化合物也是一种杀虫剂增效剂。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010308.9)公开了一种生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藜芦碱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助剂复配而成,制剂形态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油悬浮剂,其中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1~65%,藜芦碱0.02%~15%,其余为各类助剂。本发明中的复配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茶树茶尺蠖、茶毛虫,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生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不含任何化学农药成分,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友好,可以防治果树、茶叶、蔬菜及粮食作物上的各种鳞翅目害虫,在有机作物及绿色作物种植上具有极大应用推广价值,是新型无公害杀虫剂。其不足之处在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毒蛋白在喷洒到农林植物表面后难免受到阳光中的紫外线(uv)辐射而失活,导致杀虫剂残留期短和药效大大降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505849.9)公开了一种农用增效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组合物,包含农用增效剂与一种或多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其中,所述农用增效剂为nf-100,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选自氟胺氰菊酯、氟丙菊酯、炔丙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所述农用增效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重量比为1∶8-160。其不足之处在于: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环境污染较大。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0384271.5)公开了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组成,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的质量比是1:10~10:1;所述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的质量比是1:5~5:1;所述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6%~70%;本发明应用于防治农业生产上梨木虱、介壳虫、蚜虫、白粉虱领域;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本发明可以配制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本发明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其不足之处在于: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环境污染较大。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对现有技术的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能够降低有效成分的用药量,组分简单,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所述的植物多酚为绿原酸、咖啡酸和/或阿魏酸;

所述的植物黄酮为芦丁和/或二氢杨梅素;

所述的植物醌类为大黄素、大黄酸和/或大黄酚。

优选地,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优选地,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为多角体病毒制剂或者苏云金杆菌制剂或者两者的复方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为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

进一步地,应用于鳞翅目低龄幼虫的防治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在原有杀虫剂的基础上增加了长效杀虫防病促生长的效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有效屏蔽紫外线伤害,保护病毒粒子或者真菌孢子或者细菌及其bt毒蛋白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大大延长病毒农药残留期。

3、对侵染过程起到介导增强致病力的作用,增强杀虫效果。

4、原料均为植物提取物,对有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抑菌作用,可以起到屏蔽害虫和抑制病害蔓延的作用。

5、由于可以屏蔽紫外线,还可以保护叶菜类蔬菜,使叶菜鲜嫩、角质层薄,口感更好。

6、对人畜无毒,安全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属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原料占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

绿原酸或咖啡酸或阿魏酸150%

芦丁150%

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芦丁均为常见市售医药化工原料,含量均为98%。

实施例2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原料占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

芦丁150%

二氢杨梅素150%

芦丁、二氢杨梅素均为常见市售医药化工原料,含量均为98%。

实施例3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原料占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

绿原酸或咖啡酸或阿魏酸150%

二氢杨梅素150%

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二氢杨梅素均为常见市售医药化工原料,含量均为98%。

实施例4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原料占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

绿原酸或咖啡酸或阿魏酸300%

二氢杨梅素300%

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二氢杨梅素均为常见市售医药化工原料,含量均为98%。

实施例5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其组成原料及含量如下:

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芦丁、二氢杨梅素、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均为常见市售医药化工原料,含量均为98%。

实施例1-5所述的杀虫剂增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均如下:将各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即得。

使用过程均如下:先将制备好的杀虫剂增效组合物溶解在60-100℃的热水中,然后根据待加入的杀虫剂增效组合物的稀释倍数加足清水(常温),最后加入杀虫剂增效组合物,搅拌均匀,得到高活性的杀虫剂,直接用于田间喷洒。

实验例1

杀虫剂增效组合物为实施例4的配方,原料为绿原酸和二氢杨梅素,杀虫剂为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其稀释倍数为1000倍。制得的高活性的杀虫剂直接用于桑园喷洒。

实验地点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实验天气为夏季晴天,毒杀对象为喂养的家蚕,以不添加增效剂的杀虫剂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作为对照,喷洒后第二天开始统计家蚕死亡率,统计时间为20天,第1-6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家蚕死亡率均在100%,第7-20天,对照组的家蚕死亡率逐渐下降到30%,实验组的家蚕死亡率稳定在70%以上;而且在太阳光猛烈的正午,对照组的枝叶出现暂时的萎蔫,而实验组的枝叶则依然挺拔;此外,实验组叶片的炭疽病病斑面积比对照组减小30-50%,显示此增效剂具有一定的抑制病害蔓延的效果。

实验例2

将大黄酸粉末与二氢杨梅素粉末按1:1质量比混合后单独包装,作为杀虫剂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的增效剂,与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按照6:1的质量比包装在一起,使用时的稀释倍数为1000倍,直接用于桑园喷洒。实验地点为湖北民族学院,实验天气为夏季晴天,毒杀对象为喂养的家蚕,以不添加增效剂的杀虫剂作为对照,喷洒后第二天开始统计家蚕死亡率,统计时间为20天,第1-6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家蚕死亡率均在100%,第7-20天,对照组的家蚕死亡率逐渐下降到30%左右,而实验组的家蚕死亡率稳定在80%以上;而且在太阳光猛烈的正午,对照组的枝叶出现暂时的萎蔫,实验组的枝叶则依然挺拔;此外,实验组叶片的炭疽病病斑面积比对照组减小30-50%,显示此增效剂具有一定的抑制病害蔓延的效果。

实验例3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称取绿原酸150克,芦丁150克,溶解在1000毫升100℃水中,再向溶解有绿原酸和芦丁的热水中继续加清水至100公斤,并搅拌均匀,再添加100克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应用案例1的方案进行试验,结果:在7-20天,对照组的家蚕死亡率仍旧下降到30%以下,实验组的家蚕死亡率稳定在85%左右;此外,实验组叶片的炭疽病病斑面积比对照组减小20-30%,显示此增效剂具有一定的抑制病害蔓延的效果。

实验例4

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称取芦丁150克,二氢杨梅素150克,溶解在1000毫升100℃水中,再向溶解有芦丁和二氢杨梅素的热水中继续加清水至100公斤,并搅拌均匀,再添加100克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应用案例1的方案进行试验,结果:在7-20天,对照组的家蚕死亡率仍旧下降到30%以下,实验组的家蚕死亡率稳定在75%以上;此外,实验组叶片的炭疽病病斑面积比对照组减小40-50%,显示此增效剂具有一定的抑制病害蔓延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