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油菜循环收获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2509发布日期:2018-11-20 18:11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饲料油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但以菜籽为主产品的油菜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下降,特别是2015年,国家取消了油菜收购和良种补贴政策,同时放开了油菜进口政策,导致油菜籽价格单边下降,严重降低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油菜生产呈现大幅下滑趋势。油菜多功能开发是重振油菜产业必然趋势,而油菜饲料化生产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

饲料油菜属双低油菜,芥酸含量≤5.00%、硫苷含量≤45.00µmol/g饼,茎叶饲用安全。

饲料油菜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kg,比豆科牧草产量高1倍以上。

长江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产区,饲草需求量大,供给矛盾严重。湖北省常年全省出栏肉牛167万头、肉羊568万只,牛羊存栏量3500万个羊单位,优质青饲料消费总量3000万吨以上。由于草场建设滞后,湖北常年饲料缺口在1000万吨以上,尤以冬春季节缺口更为明显。因此,饲料问题是制约湖北肉羊牛等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湖北省是油菜生产大省,油菜饲料化发展,可充分挖掘湖北饲料作物生产潜力,有利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种植业、养殖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0761012.x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适用北方地区饲油兼用油菜一种两收的栽培方法,是适用北方地区的饲油兼用油菜栽培方法,且未涉及循环收获。。



技术实现要素:

利用饲料油菜循环收获方法,解决饲料特别是冬春饲料不足问题,为我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饲料油菜循环收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饲料油菜播种:饲料油菜播种期为9月初至10月底分批播种,播种量为300g/667m2,密度为3万株/667m2以上;基肥施用45%复合肥40kg/667m2和6kg/667m2尿素;

(2)饲料油菜循环收获:当饲料油菜长到10~15cm左右时即进行第一轮收获;第二轮再依次收获第一轮收获过的再生油菜,在再生油菜盛花期及盛花期后进行;

(3)追肥:追尿素20kg/667m2,追肥可在油菜第一次收获后三天内追施,或在油菜第一次收获后三天内追施一半,冬至前后追施一半。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轮此后在整个冬春季循环收获饲料油菜,循环收获油菜的方法为:第一轮依次收获饲料油菜其中一部分,直至油菜到了盛花期收获完毕。

进一步地,上第一轮收获时采用留三叶或留心叶收获方式。

进一步地,饲料油菜品种为华油杂62。

进一步地,上述油菜基肥施油菜专用缓释肥50kg//667m2

进一步地,上述饲料油菜在9月上中旬播种的,进行三轮收获,第一轮可在10月底11月初、第二轮在2月上中旬、第三轮在再生油菜盛花期及盛花期后进行。

本发明最大特点是,通过饲料油菜分批播种、循环收获,饲料油菜长到10~15cm时生物量最大,实现整个冬春季饲料有效供给,避免了集中收获时饲料的短缺或浪费。充分发挥了饲料油菜生产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于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实施例1

1.1油菜种植:品种华油杂62,10月1日播种,667m2施底肥45%复合肥40kg及尿素6kg;12月20日追尿素20kg/667m2

1.2循环收获:饲料油菜第一轮依次收获饲料油菜其中一部分,收获时间分别在12月1日、2月11日、3月1日、3月21日、4月17日(收获一次作对照)等,第一次采用留三叶收获方式;第二轮再依次收获第一轮收获过的再生油菜,在再生油菜盛花期进行。每次收获面积按实际需求饲料量来定;

1.32017-2018年度在湖北咸宁向阳湖农科院试验基地,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试验,品种华油杂62,10月1日播种,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20m2,每次收获4m2

结果如下:

表1油菜不同收割日期累计生物量统计表

对油菜不同收割日期处理的累计生物量进行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2月11日收割后的累计生物量最高,折合每667m2达到3756.88kg,与3月21日收割累计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水平差异,与12月1日、3月1日及4月17日处理之间累计生物量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3月21日收割的累计生物量最低,为2674.67kg/667m2,与3月1日、4月17日、12月1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实施例2

2.1油菜种植:品种华油杂62,9月28日播种,667m2施底肥油菜专用缓释肥50kg;12月19日追尿素10kg/667m2,2月10日追尿素10kg/667m2

1.2循环收获:饲料油菜第一轮依次收获饲料油菜其中一部分,收获时间分别在12月19日、2月10日、4月7日(收获一次作对照)等,第一次采用留三叶收获方式。第二轮再依次收获第一轮收获过的再生油菜,在再生油菜盛花期进行。每次收获面积按实际需求饲料量来定;

1.32016-2017年度在湖北咸宁向阳湖农科院试验基地,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试验,品种华油杂62,9月28日播种,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10m2。处理1第一次收获在12月19日,处理2-5第一次收获在2月10日,处理6-7仅收获一次在4月7日;结果如下:

饲料油菜在不同时期分两次收割与仅在4月7日收割一次得到的生物量之间无明显差异,表明油菜可分次循环收割而不影响其种植价值。而分次循环收割可在冬春季为畜牧业提供持续的鲜饲料,缩短鲜饲料供给空档期,有助于畜牧产业饲喂和发展。因此饲料油菜的分次循环收割能有效缓解畜牧业冬春鲜饲料短缺,可大力进行推广。

表2油菜全年鲜重(单位:kg)

3、实施例3

3.1油菜种植:品种华油杂62,9月20日播种,667m2施底肥50%复合肥50kg;12月19日追尿素10kg/667m2,2月10日追尿素10kg/667m2

3.2循环收获:饲料油菜第一轮依次收获饲料油菜其中一部分,收获时间分别在11月10日(收获三次)、2月10日(收获二次)、4月13日(收获一次作对照)等,第一次采用留心叶收获方式。

第二轮在2月10日收获第一轮收获过的再生油菜,采用留三叶收获方式。第三轮在5月14日再生油菜盛花期进行。每次收获面积按实际需求饲料量来定。

1.32016-2017年度咸宁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分别在各自试验基地做的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与适宜施肥技术试验,品种华油杂62,9月20日播种,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10m2。处理1-2共收获一次在4月13日,处理3-4共收获二次分别在2月10日和5月14日,处理5-7共收获三次分别在11月10日、2月10日、5月14日。结果如下:

表3不同追肥及收获次数的油菜鲜重产量(kg/hm2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次追肥和多次追肥油菜鲜重产量并没有多大区别,基于成本考虑,以一次追肥为佳。

实施例4

不同收割方法对饲料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表4三次收获不同收割方式对饲料油菜鲜重产量的影响

从上面可以看出,留三叶和心叶的产量较高,去心叶的产量较低。

实施例5

油菜不同时期株高比较

分别在五次收割时期对油菜的株高进行测量记录,由表3.4可知,第一次收割之后,油菜均能够再萌发生长;与此同时,在统计了各时期两次收割时的平均株高并累加之后可发现,累加平均株高之间差异不大,与不同收割日期处理的累计生物量趋势相近。

表5油菜不同时期平均株高(cm)

上述油菜品种可以是中双9号或中双12号。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