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7059发布日期:2018-12-22 07:5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花生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花生的播种按工序依次为起垄、挖穴和播种,因先起垄准备垄沟,然后在垄面上运用机械或者人力挖出植株穴,最后将花生种放入植株穴中填土压实。现有技术中,针对平原地区的大型种植场,由于地势广袤平坦,完全可以使用机械化专用播种机代替人力完成播种工作,但是对于非平原地区如山地丘陵等种植花生或者对于一些散户仅种植两三亩花生的小批量生产情况,使用机械化专用播种机一是不适用,二是成本远超收益得不偿失,而全部采用人力播种,对劳动者而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花生播种设备,包括连接部、播种部、连接柱和播种控制机构;连接部、播种部和播种控制机构组成一不可分割的集成单元,所述集成单元对称分布于连接柱两侧并共同组成一不可分割集成整体,所述播种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方;播种部包括播种杆、轴承、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播种部内,导向部内设一贯穿的导向通道,且导向通道中部还设有播种盘容纳腔;播种部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轴承孔,轴承外圆过盈连接于所述轴承孔内;播种杆包括旋转轴、对称设于旋转轴两侧的播种盘和对称设置于旋转轴两末端的旋转盘,所述播种盘上设有植株槽,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轴承内孔过盈连接,所述播种盘容纳于所述播种盘容纳腔内;连接部内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位于连接部的上部,并设有位于储存腔顶面的漏斗和位于储存腔底面的连接孔,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储存腔底面连接,导向部的另一端与播种部底面连接,所述导向通道自储存腔底面贯通至播种部底面,并且所述连接孔正对于所述导向通道;播种控制机构位于包括连杆、推杆、控制块、弹簧;控制块位于播种部的外侧并与播种部为一整体,控制块内设有推杆孔,推杆包括推杆轴和推杆端盖,所述推杆轴穿过所述推杆孔,所述推杆端盖位于推杆轴下端部并位于控制块下方,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轴上并位于推杆端盖和控制块之间,所述弹簧在自然状态时,推杆端盖与所述播种部水平位置一致,连杆在所述旋转盘和推杆轴之间,并且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于旋转盘、推杆轴铰接。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花生播种设备,能够实现花生的挖穴播种一体化,为此采用的上述设计,使用时工作者将播种部插入已经起垄的泥土垄面上,使垄面形成植株穴,再向上抬起产穴部并向前移动,在产穴的过程中,劳动者将对本申请的播种设备施加一个整体向下的力,此时由于推杆端盖与所述播种部水平位置一致,在播种部插入垄面产穴的过程中,必然推杆端盖也接触垄面,并受到垄面施加的反作用力,而推杆轴穿过推杆孔形成移动副,连杆与旋转盘铰接形成旋转副,连杆与推杆轴铰接使得上述移动副和旋转副装配在一起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当垄面对推杆端盖施加反作用力时,必然带动推杆轴做向上的直线运动,使得弹簧压缩,并且上述曲柄滑块机构将该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盘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带动旋转轴转动,使得植株槽旋转至下方,当植株槽旋转至所述导向通道位置时,植株槽内的花生种沿着导向通道到达播种部底面并进入植株穴中,完成播种,完成播种后,抬起本设备前往下一植株穴,此时垄面对推杆端盖的反作用力解除,弹簧复位,带动推杆轴做向下的直线运动,进一步带动植株槽回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储存腔中的花生种通过储存腔底面的连接孔进入植株槽内,完成花生种的拾取,如此反复,完成整片垄面的花生播种,该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操作者仅仅需要在对本申请播种设备下压施加力和抬起解除力的过程中,即可完成花生的挖穴和播种过程,非常适用小批量和非平原地区的花生种植。

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播种部底面对称设有与播种部形成铰接关系的盖板,铰接处位于播种部底面两侧,盖板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铰接处,控制盖板相对于播种部底面的最大开合角为40°,并且受力可以将两侧盖板闭合将所述导向通道封闭。在播种过程中,为防止播种部插入垄面使泥土堵塞导向通道,设置能够闭合的盖板于播种部底面,由于盖板与播种部铰接,并且最大开合脚为40°,当播种部插入垄面时将受到垄面的作用力,使盖板闭合,花生种此时沿导向通道到达盖板处等待,此过程完成产穴工作,产穴之后抬起播种部,由于复位弹簧的存在将使得盖板打开,花生种落入所产植株穴中,完成播种。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孔的中心轴线,应偏离所述播种杆的圆心,所述导向通道的中心轴线,也应偏离所述播种杆的圆心,并且所述推杆孔中心轴线与所述播种杆圆心的偏离方向,通所述导向通道中心轴线与所述播种杆圆心的偏离方向相反。这样设计使得推杆将控制播种杆往特定的方向进行旋转,使得植株槽中的花生种顺利运送至导向通道中,当推杆位于播种杆左侧时,推杆上移将使得播种杆做顺时针旋转,此时为了使得植株槽中的花生种顺利运送至导向通道中,导向通道应位于播种杆右侧,反之,导向通道位于播种杆左侧。

进一步的,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于旋转盘、推杆轴铰接的具体方式为:旋转盘的端面,连杆的两末端和推杆轴的上端部都设有销轴孔,设置销轴穿过所述销轴孔,分别使得连杆与旋转盘、连杆与推杆轴形成铰接配合。

进一步的,销轴两端通过铆接分别将连杆与旋转盘、连杆与推杆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腔的底面为“漏斗”状的锥面,并且所述锥面往所述连接孔聚拢使得连接孔处成为所述“漏斗”状的锥面顶点。底面设置为“漏斗”状,利于花生种流向连接孔,进一步使得播种过程顺畅,以免有花生种残留储存腔。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下方两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集成单元之间设置至少2个连接柱,并竖直分布与所述集成单元之间。连接柱设置2个以上能够使得本申请结构趋于稳定,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播种部、连接柱组成的集成整体材质为abs塑料,并且内部抽壳形成空腔。abs塑料的采用抽壳设计使得机构轻量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便于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花生播种设备,针对散户小面积小批量种植花生和一些特殊地形如山地等不适宜使用机械化播种机播种的情况,提供了解决方案,采用了本申请的结构设计,通过简单的操作,一次实现了花生的挖穴、播种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者仅仅需要在对本申请播种设备下压施加力和抬起解除力的过程中,即可完成花生的挖穴和播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得劳动者通过较低的投入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具有很强的实际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的播种部与盖板铰接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的b向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ii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a-a向剖视图i处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连接部、11-储存腔、2-盖板、21-复位弹簧、3-播种部、31-播种杆、311-旋转轴、312-播种盘、313-旋转盘、32-轴承、33-导向部、4-连接柱、5-播种控制机构、51-销轴、52-连杆、53-推杆、531-推杆轴、532-推杆端盖、54-控制块、5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1、图3、图6所示,一种花生播种设备,包括连接部1、播种部3、连接柱4和播种控制机构5;连接部1、播种部3和播种控制机构5共同组成不可分割的集成单元,所述集成单元对称设置在连接柱4的两侧,与连接柱4构成一不可分割的集成整体,所述播种部3位于所述连接部1下方,为了结构的稳固,连接柱4位于集成单元之间设置分上下各1个,连接部1内设有储存腔11,所述储存腔11位于连接部1的上部,并设有位于储存腔11右上角的漏斗和位于储存腔11底面的连接孔,储存腔11用于储藏花生种,操作者可将花生种从所述漏斗处倒入,而后储藏在所述储存腔11中;为了实现整个结构的轻量化和控制成本,该集成整体采用abs材料制作,内部抽壳形成空腔。为了防止播种时播种部3插入垄面使泥土堵塞导向通道,在播种部3底面对称设置与播种部3形成铰接关系的盖板2,铰接处位于播种部底面两侧,盖板内设有图2所示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安装在所述铰接处,控制盖板2相对于播种部3底面的最大开合角为40°,并且受力可以将两侧盖板2闭合将所述导向通道封闭。这样在播种过程中,如图3的受力状态所示,当播种部3插入垄面时将受到垄面的作用力,从而使盖板2闭合,花生种此时沿导向通道到达盖板2处等待,此过程完成产穴工作,产穴之后如图3的未受力状态所示,抬起播种部3,由于复位弹簧21的存在将使得盖板2打开,花生种落入所产植株穴中,完成播种。

如图1和图4所示,播种部3包括播种杆31、轴承32和导向部33;所述导向部33设置于播种部3内,导向部33的一端与储存腔11底面连接,导向部33的另一端与播种部3底面连接,导向部33内设一贯穿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自储存腔11底面贯通至播种部3底面且导向通道上部还设有图4所示的播种盘容纳腔;播种部3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轴承孔,轴承32外圆过盈连接于所述轴承孔内;播种杆31包括旋转轴311、对称设于旋转轴311两侧的播种盘312和对称设置于旋转轴311两末端的旋转盘313,所述播种盘312上设有图4所示的植株槽,所述旋转轴311与所述轴承32内孔过盈连接,所述播种盘312容纳于所述播种盘容纳腔内;所述导向通道正对于所述连接孔,为了便于花生种能够顺利向所述连接孔流入,将储存腔11的底面设置为“漏斗”状的锥面,并且所述锥面往所述连接孔聚拢使得连接孔处成为所述“漏斗”状的锥面顶点。

如图1和图5所示,播种控制机构5包括销轴51、连杆52、推杆53、控制块54、弹簧55;控制块54位于播种部3的外侧并与播种部3为一整体,使得本申请的整个设备构成图5所示的“飞机”形状,播种控制机构5如同“机翼”分布两侧,控制块54内设有推杆孔,推杆53包括推杆轴531和推杆端盖532,所述推杆轴531穿过所述推杆孔,所述推杆端盖532位于推杆轴531下端部并位于控制块54下方,弹簧55套设于所述推杆轴531上并位于推杆端盖532和控制块54之间,所述弹簧55在自然状态时,推杆端盖532与所述播种部3水平位置一致,连杆52在所述旋转盘313和推杆轴531之间,并且连杆52的两端部分别与旋转盘313、推杆轴531铰接,铰接的具体方式为:旋转盘313的端面,连杆52的两末端和推杆轴531的上端部分别设有销轴孔,设置销轴51穿过所述销轴孔,分别使得连杆52与旋转盘313、连杆52与推杆轴531形成铰接配合,为了保证铰接后个零件之间连接稳固,销轴51两端通过铆接分别将连杆52与旋转盘313、连杆52与推杆轴531连接在一起。

为了使得植株槽中的花生种顺利运送至导向通道中,所述推杆孔的中心轴线,应偏离所述播种杆31的圆心,所述导向通道的中心轴线,也应偏离所述播种杆31的圆心,并且所述推杆孔中心轴线与所述播种杆31圆心的偏离方向,通所述导向通道中心轴线与所述播种杆31圆心的偏离方向相反,如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推杆位于播种杆左侧,导向通道应位于播种杆右侧,此时推杆上移将使得播种杆做顺时针旋转,并顺利将花生种转移至导向通道中。

此方法操作简单,且造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针对小批量花生播种和复杂非平原地区的花生播种情形,相较于使用机械化播种机产生的高昂成本和纯人工播种劳动的高强度低效率,有着成本低廉、低强度高效率的明显优势,非常适宜于推广用于小批量花生播种和非平原地区的花生播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