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5199发布日期:2019-01-05 08:59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boehmerianiveal.)是一种重要的饲纤兼用作物,具有产量高、优质等特点。过去苎麻主要依靠扦插和根系繁殖,育苗过程成本高、过程繁琐、浪费大量的劳力物力,严重限制了苎麻产业的发展。如果可以通过苎麻种子直接播种,可节省人工耕地、育苗与移栽等劳动力,且直播麻苗无移栽,不存在扯苗时的根系损伤与缓苗期,根系较为发达,植株长势旺盛,吸肥、抗旱力强,更易扩大种植面积。并且成本低,劳动系数小,易于推广。但是苎麻的种子很轻,种子千粒重约59mg左右,这大大增加了直接撒播的难度;且苎麻结实率较低,一般为30%以下,这造成苎麻种子发芽率一般为15%左右,这造成大田播种出苗补齐及缺苗现象。目前还缺乏一种有效的苎麻种子直播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苎麻种植过程成本高,过程繁琐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将苎麻种子与黄沙按照重量比1:5均匀混合后,撒播在土里;

s2、用无纺布进行全地面平铺覆盖,在10d后揭除无纺布。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苎麻种子依次经20目分样筛、40目分样筛精选去杂。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无纺布选用幅宽2m的绿色无纺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15g/每平方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地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可以更小的投入获得相等的产量,更符合大面积推广需求,解决传统苎麻种植过程成本高,过程繁琐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各处理小区的出苗率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苎麻种子大田直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将苎麻种子与黄沙按照重量比1:5均匀混合后,撒播在土里;

s2、用无纺布进行全地面平铺覆盖,在10d后揭除无纺布。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苎麻种子依次经20目分样筛、40目分样筛精选去杂。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无纺布选用幅宽2m的绿色无纺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15g/每平方米。

以下将通过实验对本实施例方法的性能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验一、不同苎麻播种方式的比较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苎麻品种为湘饲纤兼用1号(经20目、40目分样筛精选)。

1.2、播种方式与覆盖物筛选试验

3个播种方式分别为撒播(a)、穴播(b)和条播(c);4种覆盖分别为无纺布(a)、秸秆(b)和遮阴网(c)、无覆盖(d)。其中条播(c)为对照,无覆盖(d)作为对照,共12个小区,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m×5m。每个小区均匀播种30g进行筛选的湘饲纤兼用1号种子,在10d(可根据温度变化适当缩短和延长覆盖时间)揭除了所有的覆盖物,进行常规管理(包括除草、施肥、除虫等)。

1.3覆盖物的处理方式

(1)无纺布全覆盖(a):选用幅宽2m的绿色无纺布(15g/每平方米)全地面平铺覆盖。

(2)秸秆覆盖(b):将水稻秸秆均匀覆盖于小区中,覆盖厚度以不见裸地为宜,覆盖量为干重4500kg/h㎡。

(3)遮阴网(c):选用幅宽2m的遮阴网(15g/每平方米)全地面平铺覆盖。

1.4、播种处理方式

撒播(a):将每个小区种子与黄沙(1∶5)拌匀,人工将种子均匀撒在厢面上。

穴播(b):将每个小区的种子与黄沙(重量比1∶5)拌匀,播种间距为50cm×50cm,每个小区播40个穴。

条播(c):先在厢面开行距10cm的浅沟,每个小区开4条,将种子播在沟内。

1.5、出苗率、苗期性状调查

出苗率调查。分别测10d、20d、30d时,各处理田间1平方米的出苗率,重复5次,计算出苗率,出苗比例计算=实际出苗数/理论出苗数(理论出苗数=播种量/千粒重×发芽率)。

在30天后测量幼苗的根长叶长,幼苗高度及单株鲜重。

2、试验结果

2.1、不同的播种方式和覆盖物对苎麻出苗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10d时,处理撒播+无纺布(aa)出苗率最高,为52.47%,出苗率最低的为穴播+无覆盖(bd)值5.22%。随着天数的不断增加,出苗率呈递增的趋势。在30d时,出苗率最高的为撒播+无纺布(aa),值是78.31%,其次是撒播+秸秆(ab)值为68.56%。出苗率最低是条播+无覆盖(cd)值为1.12%。

2.2、不同播种方式和覆盖物对苎麻苗性状的影响

表130d不同覆盖和不同播种方式苎麻苗期性状

由表1可以知道,播种方式和覆盖物两因素对苎麻苗期的性状是交互作用的。播种方式对苗高、单株鲜重、叶长产生了影响,从平均值可以看出,撒播方式的苗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条播方式,撒播方式的单株鲜重、叶长都最大。从30d、40d苗期的整体性状可以看出aa(撒播+无纺布)的模式最好,次之是ab(撒播+秸秆)与ca(条播+无纺布)。

实验二、苎麻种子直播技术与种子育苗、扦插繁殖产量与投入工时比较

1、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是微区试验完成后,采用对比方法,共设置三个组,分别是苎麻种子直播、种子育苗移栽、扦插苗移栽。在播种2周前,将土进行翻耕和喷洒土壤封闭剂。

处理一、苎麻种子直播技术。直播共种植4亩地,每亩均匀撒播2kg经过初筛的苎麻种子,将土浇透将无纺布平铺在每个厢面上。具体操作按照实验1中aa组实验操作。

处理二、种子育苗移栽。将0.04kg种子播种于1.5m×40m的苗圃里面,将0.6mm的薄膜覆盖在拱上,进行育苗。当苎麻苗期长到8-10片真叶的时候移栽,每亩移栽9000株左右。

处理三、扦插苗移栽。将正在生长的嫩枝作为插条,剪取苎麻顶部稍或分枝稍,带3-4片展开叶,直接扦插入苗床,再进行移栽。每亩移栽1600株。当达到饲用收获标准后进行收获,测试单株茎叶比、每亩总蔸数及收获地上部干重。

2、三种种植方式的苎麻产量比较

表2不同播种方式苎麻投入的人工成本比较(工日/hm2)

从表2可以看出种子直播技术较扦插繁殖、育苗移栽繁殖的饲用收获苎麻,在人工成本(播种/覆盖、扦插/移栽、除草/施肥、间苗/中耕、排灌/浇水)投入可节约13-22工日/hm2

表3苎麻三种方式第一次收获产量比较

表4苎麻三种方式第一次收获产量比较

表5苎麻三种方式第一次收获产量比较

从表3-5可知,种子直播与扦插繁殖、育苗移栽的饲用收获苎麻在分株数,有效株率,茎叶比及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指标基本上无差别,说明种子直播可以与传统方式获得相同的产量输出。

综合表2-5分析可知,种子直播推广饲用苎麻可以更小的投入获得相等的产量,更符合大面积推广需求。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