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切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3703发布日期:2019-01-14 18:1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子线切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钓鱼器具中的钓组配件,钓具中的钓组在不同的钓法中有不同的构件,一般大致可分为鱼线、鱼钩、八字环、铅坠、浮漂等,鱼线又分为主线和子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钓鱼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钓鱼方法,要配备不同的钓具和钓组,几乎每种钓组的鱼线都分为主线和子线,主线和子线用八字环连接,再用子线连接鱼钩,主线要比子线粗,钓大鱼主线要粗子线也要粗,钓小鱼主线细子线也要细。有一个矛盾,子线越长越细,越不容易被鱼察觉,越容易中鱼,但子线越长越细越容易被鱼拉断而跑鱼。有一个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子线回收器虽然解决了这一矛盾,但是子线回收器所设计的很多部件只能用金属制作,用三d打印机打印的塑料部件无法使用,因为很多钓鱼配件要做得非常细小,三d打印机打印的塑料零部件,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长度才能达到所需求的机械强度。本发明子线切换器就是一款能够全部用塑料材料用三d打印机打印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钓鱼时提高中鱼率,避免中鱼后因断子线跑鱼,可以把子线设计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一部分为抗拉的粗子线,中鱼前使用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中鱼后切换为抗拉的粗子线。为了完成子线切换任务,在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和抗拉的粗子线之间连接一个柱形卡槽,抗拉的粗子线另一端连接鱼钩,不易被鱼察觉的细子线另一端连接子线切换器,子线切换器上连接主线。子线切换器包括能回收细子线、能同轴旋转的一个缠线轴直径大的大缠线轮和一个缠线轴直径小的小缠线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设计一个缠线轴直径大的大缠线轮和一个缠线轴直径小的小缠线轮,两个缠线轮都设有插轴的孔,以供缠线轮能在轴上转动,在大缠线轮的一侧以轴孔为中心,开一个长方形洞。设计一个长方形柱头,把这个长方形柱头以轴孔为中心装在小缠线轮一侧,长方形柱头的和缠线轮一个侧面平行的截面一定要是长方形,把小缠线轮的轴孔向外延伸贯穿这个长方形柱头,延伸的轴孔在长方形柱头的两个侧面形成两个圆圆心的距离是长方形柱头的高,这个长方形柱头的外形和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相似,长方形柱头的长和宽要比大缠线轮长方形洞的长和宽小0.3毫米,长方形柱头要能在长方形洞里插进和拔出。把两个缠线轮装在同一个轴上,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插入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设有离合片,离合片分上下两片,离合片对头的接触面设计成上离合片斜面和下离合片斜面,下离合片沿着上离合片的斜面向上滑动,滑动到两个离合片重叠摆放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时,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就从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拔出。在下离合片向上滑动之前,两个轮子只能同时转动,在下离合片向上滑动到和上离合片重叠之后,两个轮子可以不受制约地自由转动。在两个离合片的中间分别留有上离合片过轴孔和下离合片过轴孔,用来避免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转动轴阻碍下离合片向上滑动或离合片影响缠线轮转动。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的高要小于两片离合片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于一片离合片单片的厚度,大缠线轮上的长方形洞的深度大于单片离合片的厚度。之所以小缠线轮上设计成长方形柱头,大缠线轮上设计成长方形洞,而不设计成正多边形,是因为三d打印的塑料材质的部件,比较软,正多边形容易打滑。

在上述部件的外面设计一个流线型的外壳,在大缠线轮的上方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大缠线轮过线孔,以确保主线能够正确地缠在大缠线轮上,在小缠线轮的下方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小缠线轮过线孔,以确保子线能够正确地缠在小缠线轮上,流线型外壳不装轴的两个侧面不封闭,要能露出两个轮子,以方便装线缠线。把上离合片的上部向上延伸出一个上离合片头部,这个离合片头部能够插入流线型的外壳里,这样上离合片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能错位。

在流线型的外壳下部加装一个外壳下部管子,管子的下部做一个锥形封底,锥尖朝下,锥形底的直径要和管子的外直径一致。在管壁上竖直开一个胶囊形长形洞,胶囊形长形洞的下部边缘离锥形的底5毫米,从锥形封底的中心向胶囊形长形洞的方向竖直开一条过线槽,这个过线槽同时开通了半个锥形封底和胶囊形长形洞下部的5毫米长的管壁,这样从锥形封底锥尖部的过线槽穿进流线型外壳下部管子里的细子线就能通过过线槽拉进管壁上的胶囊形长形洞内。

把下离合片向下延伸一段下离合片延伸部,下离合片延伸部的宽度要小于流线型外壳下部管子的内直径,这个延伸部可以在管子内部上下运动,在这个延伸部的下端竖直加装一段10毫米长的过线管,过线管的外直径和延伸部的宽一致,延伸部的中间竖直开一个下离合片延伸部过线槽,槽的宽度等于过线管的内直径,这样细子线就能从过线管穿过。

制作一个柱形卡槽,柱形卡槽的形状是一个圆柱上加装一个圆形的头部,在柱形卡槽圆形头部下面的圆柱上竖直地开一条柱形卡槽缝,把柱形卡槽的中下部分成两半,采用一种钩柄上带柱形转轴的鱼钩,在柱形卡槽的中间开一个柱形洞,这个柱形洞能容下钩柄上的柱形转轴。在柱形卡槽的下面设置一个倒放圆台形的洞,圆台形洞上部的直径和柱形洞的直径一致,圆台形洞下面的最小孔是洞的入口,洞的入口的直径要比钩柄上的柱形转轴的直径小,又因为柱形卡槽的圆形头部以下的部分劈成两半,两半张开时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就可以利用洞的入口的大小来按要求设计出拔出钩柄上柱形转轴力的大小,这个力要能使鱼钩刺入鱼体。把柱形卡槽和鱼钩之间的粗子线缠在柱形卡槽外部,把鱼钩钩柄上的柱形转轴插入柱形卡槽的柱形洞里,用饵料包住鱼钩和柱形卡槽,这样露在饵料球外面的只有不容易被鱼发现的细子线。中鱼后鱼钩刺入鱼体,鱼把钩柄上的柱形转轴从柱形卡槽的柱形洞里拔出来,抗拉粗子线就会从柱形卡槽上拉脱。

在流线型外壳的顶部设计一个顶部柱形卡槽。设计一个和钩柄转轴相似的卡扣柄,把主线拴在卡扣柄上,把卡扣柄插入顶部柱形卡槽,只有把卡扣柄从顶部柱形卡槽里拉脱,才能把主线从大缠线轮上拉出,才能启动子线切换器。如果细子线能够承受钓两斤重鱼的力,卡扣柄从顶部柱形卡槽拉出所需要的力设计成等于钓两斤重的鱼所用的力,只有钓到超过两斤重的大鱼时才会启动子线切换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回调子线切换器的麻烦。卡扣柄顶部是一个球形柄,中间是一个挡线柱,下部是一个两头带圆台中间是圆柱的卡扣柱。球形柄和挡线柱的直径大于顶部柱形卡槽洞的入口的直径,卡扣柱的直径等于顶部柱形卡槽的柱形洞的直径。球形柄、挡线柱和卡扣柱之间用直径小于顶部柱形卡槽洞的入口直径的圆柱连接。卡扣柄从上到下竖直开一个穿线孔,在挡线柱和球形柄之间的圆柱上从中心向外竖直开一条宽等于穿线孔直径的出线槽。

把两个缠线轮装在同一个轴上,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插入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装上离合片,把缠线轮和离合片通过轴装在流线型的外壳里,在两个缠线轮外侧和外壳之间的轴上各加装一小段弹簧,这样就能确保缠线轮和离合片始终紧贴在一起,把主线穿过顶部柱形卡槽后再穿过大缠线轮上方的大缠线轮过线孔,系在大缠线轮上后缠在大缠线轮上。在柱形卡槽圆形头部上连接细子线,把细子线穿过锥形封底的过线槽,进入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里,穿过下离合片延伸部下端的过线管后,再穿过小缠线轮下方的小缠线轮过线孔,把细子线系在小缠线轮上后缠在小缠线轮上,缠线的方向要和大缠线轮缠线的方向相反。把主线和子线留在缠线轮轴的同一侧,主线朝上,子朝下,由于大缠线轮缠线轴的半径大于小缠线轮缠线轴的半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向相反的方向拉主线和子线,就会出现主线被拉出的同时,细子线被缠在小缠线轮上。在柱形卡槽的下部连接一段较粗的抗拉粗子线,这段抗拉粗子线的下端连接一个鱼钩。当向上向下拉主线和子线的时候,主线被拉出,子线被缠在小缠线轮上,柱形卡槽就会被拉过锥形封底,从胶囊形长形洞拉进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里,再向上拉,拉到下离合片延伸部下部的过线管时被挡住,这时再向上拉动,就会带动下离合片向上运动,当下离合片沿着上离合片斜面向上运动到上下离合片在大小两个轮子间重叠的时候。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就会从大缠线轮长方形孔里拔出。这时小缠线轮就可以自由转动,小缠线轮上的细子线开始被拉出,柱形卡槽向下运动,掉落到外壳下部管子下方的锥形封底上。锥形封底上方的5毫米长的管子的内直径要比柱形卡槽的外直径小0.1毫米,又因为柱形卡槽中下部有缝,柱形卡槽就会在这里被卡住,这时细子线就不会再受力,受力的只有抗拉粗子线,这样就完成了子线的切换任务。要求缠在大缠线轮上的主线要多一些,防止下离合片还没有拉到位,主线就被拉完,如果下离合片拉到位主线还没有拉完,这时大缠线轮也可以自由转动,剩下的主线也可以继续出完。

把子线切换器顶部柱形卡槽里引出的主线,从卡扣柄的穿线孔从下向上穿过、从出线槽拉出,在球形柄和挡线柱之间的圆柱上打一个活结,再把主线从出线槽穿入,从球形柄上部的穿线孔引出,圆柱上活结的要求要随时能调节卡扣柄两侧主线的长度,挡线柱能保持活结始终留在挡线柱和球形柄之间。卡扣柱两头的圆台有利于卡扣柄插入和拔出柱形卡槽。卡扣柄从顶部柱形卡槽拔出的力要大于鱼钩钩柄的柱形转轴从柱形卡槽里拔出的力,这样在细子线回收前抗拉粗子线就已经从柱形卡槽上拉脱,保证了子线切换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胶囊形长形洞处的管子的外面套一段封洞管,封洞管的长度要和胶囊形长形洞的长度一致,封洞管的内直径要比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的外直径长0.4毫米,这样封洞管就可以在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上上下自由滑动。在这个封洞管的下部,和胶囊形长形洞开口的方向一致的方向上设置一个像帽檐一样向斜下方突出的帽檐样斜面。用一根弹簧套在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流线型的外壳上,下端固定在封洞管的上部。这样封洞管就不会向下掉落,也不会和胶囊形长形洞错位,也能保障帽檐样斜面的方向保持正确。当帽檐样斜面受到向上运动的柱形卡槽挤压时,封洞管向上运动,封洞管向上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后,由于帽檐样斜面的作用,柱形卡槽就会滑进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里,当柱形卡槽滑进管子内后,由于弹簧的作用,封洞管又恢复到原位,封住胶囊形长形洞。这样柱形卡槽就不会从流线型外壳下部管子的胶囊形长形洞里拉出,否则就会造成子线切换的失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中鱼率,防止了中鱼后子线被拉断而跑鱼,结构简单,可以用塑料材料,用三d打印机打印,零部件的精密度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子线切换器的左视图。

图1中,1、顶部柱形卡槽,2、上离合片,3、大缠线轮过线孔,4、大缠线轮,5、小缠线轮,6、小缠线轮过线孔,7、下离合片,8、流线型外壳,9、外壳下部管子,10、胶囊形长形洞,11、锥形封底。

图2是本发明子线切换器流线型外壳的二维线框图。

图2中,12、过线槽。

图3是本发明大缠线轮和小缠线轮的二维线框图。

图3中,5、小缠线轮,13、长方形柱头,4、大缠线轮,14、长方形洞。

图4是本发明上离合片和下离合片的二维线框图。

图4中,15、上离合片头部,16、上离合片过轴孔,17、上离合片斜面,18、下离合片斜面,19、下离合片过轴孔,20、下离合片延伸部,21、下离合片延伸部过线槽,22、过线管。

图5是本发明柱形卡槽的二维线框图。

图5中,23、圆形头部,24、柱形卡槽、25、柱形卡槽缝,26、柱形洞,27、洞的入口。

图6是本发明卡扣柄的二维线框图。

图6中,28、球形柄,29、出线槽,30、挡线柱,31、卡扣柄,32、卡扣柱,33、穿线孔。

图7是本发明封洞管的二维线框图。

图7中,34、封洞管,35、帽檐样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中设计一个缠线轴直径大的大缠线轮4和一个缠线轴直径小的小缠线轮5,两个缠线轮设有插轴的孔,以供缠线轮能在轴上转动,在大缠线轮的一侧以轴孔为中心开一个长方形洞14。设计一个长方形柱头13,把这个长方形柱头以轴孔为中心装在小缠线轮的一侧,把小缠线轮的轴孔向外延伸贯穿这个长方形柱头,延伸的轴孔在长方形柱头的两个侧面形成两个圆圆心的距离是长方形柱头的高,这个长方形柱头的外形和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相似,长方形柱头的长和宽比大缠线轮长方形洞的长和宽小0.3毫米,长方形柱头要能在长方形洞里插进和拔出。

在图1中,把两个缠线轮装在同一个轴上,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插入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设有上离合片2和下离合片7,在图4中,离合片对头的接触面设计成上离合片斜面17和下离合片斜面18,下离合片沿着上离合片的斜面向上滑动,滑动到两个离合片重叠摆放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时,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从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拔出。在下离合片向上滑动之前,两个轮子只能同时同向转动,在下离合片向上滑动到和上离合片重叠之后,两个轮子可以不受制约地自由转动。在两个离合片的中间分别留有上离合片过轴孔16和下离合片过轴孔19,用来避免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和转动轴阻碍下离合片向上滑动,同时避免离合片影响缠线轮的转动。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的高度要小于两片离合片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于一片离合片单片的厚度。

在图1中,在上述部件的外面设计一个流线型的外壳8,在大缠线轮的上方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大缠线轮过线孔3,以确保主线能够正确地缠在大缠线轮上,在小缠线轮的下方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小缠线轮过线孔7,以确保细子线能够正确地缠在小缠线轮上,把流线型外壳不装轴的两个侧面不封闭,要能露出两个轮子,以方便装线缠线。把上离合片的上部向上延伸出一个上离合片头部15,这个上离合片头部能够插入流线型的外壳里,这样上离合片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能错位。在流线型的外壳下部加装一个外壳下部管子9,管子的下部做一个锥形封底11,锥尖朝下,锥形底的直径要和管子的外直径一致。在管壁上竖直开一个胶囊形长形洞10,胶囊形长形洞的下部边缘离锥形的底5毫米。从锥形封底的中心向胶囊形长形洞的方向竖直开一条过线槽12,这个过线槽同时开通了半个锥形封底和胶囊形长形洞下部的5毫米长的管壁,这样从锥形封底锥尖部的过线槽穿进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里的细子线就能通过过线槽拉进管壁上的胶囊形长形洞内。

在图4中,把下离合片向下延伸一段下离合片延伸部20,延伸部的宽度要小于流线型外壳下部管子的内直径,这个延伸部可以在管子内部上下运动,在这个延伸部的下端竖直加装一段10毫米长的过线管22,过线管的外直径和延伸部的宽一致,延伸部的中间竖直开一个下离合片延伸部过线槽21,槽的宽度等于过线管的内直径,这样细子线就能从过线管穿过。

在图5中,在柱形卡槽24圆形头部23下面的圆柱上竖直地开一条柱形卡槽缝25,把柱形卡槽的中下部分成两半。采用一种钩柄上带柱形转轴的鱼钩,在柱形卡槽的中间开一个柱形洞26,这个洞能容下钩柄上的柱形转轴,在柱形卡槽的下面设置一个倒放圆台形的洞,圆台形洞上部的直径和柱形洞的直径一致,圆台形洞下面的最小口是洞的入口27,洞的入口的直径要比钩柄上的柱形转轴的直径小,因为柱形卡槽的圆形头部以下的部分劈成两半,两半张开时会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就能利用洞的入口的大小来按要求设计出拔出钩柄上柱形转轴力的大小,转轴从洞里拔出来的力要能使鱼钩刺入鱼体。把柱形卡槽和鱼钩之间的粗子线缠在柱形卡槽上,把鱼钩钩柄上的柱形转轴插入柱形卡槽的柱形洞里,用饵料包住鱼钩和柱形卡槽,这样露在饵料球外面的只有不容易被鱼发现的细子线。中鱼后鱼钩刺入鱼体,钩柄上的柱形转轴从柱形卡槽的柱形洞里拔出来,抗拉粗子线就会从柱形卡槽上拉脱。

在流线型外壳的顶部设计一个顶部柱形卡槽1。设计一个卡扣柄31,把主线拴在卡扣柄上,把卡扣柄插入顶部柱形卡槽里,只有把卡扣柄从顶部柱形卡槽里拉脱,才能把主线从大缠线轮上拉出,才能启动子线切换器。如果细子线能够承受钓两斤重鱼的力,卡扣柄从顶部柱形卡槽拉出所需要的力设计成等于钓两斤重的鱼所用的力,只有钓到超过两斤重的大鱼时才会启动子线切换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回调子线切换器的麻烦。在图6中,卡扣柄的上部是球形柄28,中间是挡线柱30,下面是一个两头带圆台的卡扣柱32。球形柄和挡线柱的直径大于顶部柱形卡槽洞的入口的直径,卡扣柱的直径等于顶部柱形卡槽柱形洞的直径。球形柄、挡线柱和卡扣柱之间用直径小于顶部柱形卡槽洞的入口直径的圆柱连接。卡扣柄从上到下竖直开一个穿线孔33,在挡线柱和球形柄之间的圆柱上从中心向外竖直开一条宽等于穿线孔直径的出线槽29。

在图1中,把大缠线轮4和小缠线轮5装在同一个轴上,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插入大缠线轮的长方形洞里,在两个缠线轮的中间装上上离合片2和下离合片7,在两个缠线轮外侧和外壳之间的轴上各加装一小段弹簧,这样就能确保轮子和离合片始终紧贴在一起,把主线穿过流线型外壳上部的顶部柱形卡槽1后再穿过大缠线轮上方的大缠线轮过线孔3,系在大缠线轮上后缠在大缠线轮上。把柱形卡槽圆形头部上连接的细子线穿过锥形封底的过线槽12,进入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9,穿过下离合片延伸部下端的过线管22后,再穿过小缠线轮下方的小缠线过线孔6,系在小缠线轮上后缠在小缠线轮上,缠线的方向要和大缠线轮缠线的方向相反。把主线和子线留在缠线轮轴的同一侧,主线朝上,子朝下,由于大缠线轮缠线轴的半径大于小缠线轮缠线轴的半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向相反的方向拉主线和子线,就会出现主线被拉出的同时,细子线被缠在小缠线轮上。在柱形卡槽的下部连接一段较粗的抗拉粗子线,这段抗拉粗子线的下端连接一个鱼钩。当向上向下拉主线和子线的时候,主线被拉出,子线被缠在小缠线轮上,柱形卡槽就会被拉过锥形封底11,从胶囊形长形洞10拉进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9里,再向上拉,拉到下离合片延伸部下部的过线管22时被挡住,这时再向上拉动,就会带动下离合片7向上运动,当下离合片沿着上离合片斜面向上运动到上下离合片在大小两个轮子间重叠的时候,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13就会从大缠线轮长方形洞14里拔出,这时小缠线轮就可以自由转动,小缠线轮上的细子线开始被拉出,柱形卡槽向下运动,掉落到管子下部的锥形封底11上。柱形卡槽就会在这里被卡住,这时细子线就不会再受力,受力的只有抗拉粗子线,这时就完成了子线的切换任务。要求缠在大缠线轮上的主线要有足够的长度,防止下离合片还没有拉到位,主线就被拉完。

把子线切换器顶部柱形卡槽里引出的主线,从卡扣柄的穿线孔从下向上穿过,从出线槽拉出来,在球形柄和挡线柱之间的圆柱上打一个活结,再把主线从出线槽穿入,从球形柄上部的穿线孔引出,圆柱上活结的要求要随时能调节卡扣柄两侧主线的长度,挡线柱能保持活结始终在挡线柱和球形柄之间。卡扣柱两头的圆台有利于按要求设计出插入和拔出柱形卡槽力的大小。卡扣柄从顶部柱形卡槽拔出的力要大于鱼钩柄的柱形转轴从柱形卡槽里拔出的力,这样在细子线回收前粗子线就已经从柱形卡槽上拉脱,就能保证子线切换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图7中,在胶囊形长形洞处的管子的外面套一段封洞管34,封洞管的长度要和胶囊形长形洞的长度一致,封洞管的内直径要比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的外直径长0.4毫米,这样封洞管就可以在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上上下自由滑动。在这个封洞管的下部、和胶囊形长形洞开口的方向一致的方向上设置一个像帽檐一样向斜下方突出的帽檐样斜面35。用一根弹簧套在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流线型的外壳上,下端固定在封洞管的上部。这样封洞管就不会向下掉落,也不会和胶囊形长形洞错位,也能保障帽檐样斜面的方向保持正确。当帽檐样斜面受到向上运动的柱形卡槽挤压时,封洞管向上运动,封洞管向上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后,由于帽檐样斜面的作用,柱形卡槽就会滑进流线型外壳下部的管子里,当柱形卡槽滑进管子内后,由于弹簧的作用,封洞管又恢复到原位,封住胶囊形长形洞。这样柱形卡槽就不会从流线型外壳下部管子的胶囊形长形洞里拉出,否则就会造成子线切换的失败。

子线切换器使用的具体流程:鱼竿上连接一段主线,主线上装上浮漂,主线的下方连接子线切换器,把子线切换器上的细子线抽出来,主线缠在子线切换器的大缠线轮上,把小缠线轮的长方形柱头插入大缠线轮长方形的洞里,把鱼钩和柱形卡槽之间的抗拉的粗子线缠在柱形卡槽上,把钩柄上的柱形转轴插进柱形卡槽的柱形洞里,用饵料包住鱼钩和柱形卡槽,这时就可以施钓了。当鱼吸入饵料球,信号传给浮漂后杨竿刺鱼,先从柱形卡槽里拔出钩柄上的柱形转轴、拉脱柱形卡槽上的粗子线后,卡扣柄再从顶部柱形卡槽拉脱,子线切换器开始启动,细子线被回收,柱形卡槽被卡住后只有抗拉的粗子线和主线承受鱼的拉力,这时可根据鱼的大小或遛鱼、或直接拉上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